宋代铜镜上演绎的社会风情

2018-11-14

文章来源:新浪收藏|0
648次浏览

图1南宋傀儡戏画像镜

图2宋代辍劳歇息纹镜(拓片)

图3宋代楼阁人物纹镜

图4宋代饭牛镜(拓片)

 

盛唐以后,中国铜镜再也未能回到它的黄金时代,从铸造工艺而言,唐末五代以后的镜子的的确确开始走下坡路。铜镜衰落的原因很多,唐灭亡后,进入了五代十国、宋、辽、金元时期。北宋和辽、西夏的并立,金和南宋的对峙,元朝的大统一,中国历史呈现出十分复杂的局面。战争连绵,经济受到破坏,铜比较缺乏,铜禁甚严,主要用来铸造钱币。另一方面,由于瓷器、漆器的广泛应用,人们的注意力转向这些方面,作为日常生活用品的铜镜,既没有别的物品可以取代,也不再是工艺的重点。重实用而不尚花纹,工艺水平衰退是必然的了。

但是谁也未能料到,这段时期铜镜所表现出来的特点以及明显的时代差异和独特的民族风格,特别是通过它的纹饰和铭文反映的一些政治、经济、文化内容,远远超出了它自己所具有的实用价值和工艺美术的审美意义。

下面我们就用一些实例来说明这些问题。

图1是一面南宋傀儡戏画像镜,边长10.9厘米。镜背中心置圆钮。镜背纹饰为表演杖头傀儡戏的情景。远景为一高石台阶,左右有栏柱围炉。台阶下支一帷帐。一童子居幕后,双手各举杖头傀儡,高出帷帐之上挑逗。左边所举傀儡,手持长兵器,面右作进攻状;右边所举傀儡,手持长矛,面左迎战状。帷帐前有两女童三男童,或击敲小鼓,或交头接耳,或袖手坐地,或倚栏观赏。整个画面设计巧妙,吸取了宋唐绘画及银器纂刻艺术。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

实际上,唐宋时期,傀儡戏已经出现。一方面形式多样,如杖头傀儡、悬丝傀儡、药发傀儡、肉傀儡、水傀儡等;另一方面,表演剧目和场合众多。不仅在表演内容上,其所演多为烟粉灵怪、铁骑、公案之类回,而且傀儡戏也被用在宗教谢神、祈福辟禳、赛会庆典、丧邦法事、婚礼寿宴等多种场合当中,如宋代就有以傀儡戏娱神的记载:“江南俗事神,其巫不一……又以傀儡戏乐神,用禳官事,呼为弄戏。遇有系者,则许戏几棚。至赛时,张乐弄傀儡。”故而在元宵节庆的百戏当中,傀儡戏也占有一席之地:“正月十五日元。……开封府缚山棚……奇术异能,歌舞百戏,李又宁药法傀儡。”因另外,傀儡戏还被用在寿宴、婚礼、丧葬等人生礼仪的重要场合,如清代《连江里志》载:“蔡太师作寿日,优人献技,有客以丝系僮子四肢,为肉头傀儡戏,观者以为不样。”曾永义认为,这段记载中的蔡太师即蔡京,北宋末福建兴化府仙游县人。这说明,这种用在寿宴当中的肉傀儡也在北宋就已经出现。这面铜镜更说明在傀儡戏出现时期的争论中证明至少傀儡戏在宋代已很鼎盛。

图2是宋代辍劳歇息纹镜,直径9.6、缘厚0.6厘米,八出菱花形,圆钮。此镜背面是一幅辍劳悠闲歇息的场景。一农夫从远山砍柴回来,途中,放下柴担,坐于一棵树下歇息,双手抚摸着心爱的犬,仰视树上一对刚从巢穴中出来的雏鹤,想着回家后美好生活的情景。此镜构图新颖,意境深远。

图3是宋代楼阁人物纹镜,直径15.3厘米,首都博物馆藏,八出菱花形,圆钮。钮右上方为仙山楼阁,双扇门半闭半开。楼阁之鸱吻、屋顶、瓦、斗拱、门清晰可见。钮下方为一条河,河上修一座长桥。桥右端有三人:中间人端坐,两侧各为一侍者,手持宝扇;桥右端为一棵挺直大树,枝叶繁茂。桥上一人站立。桥另一端一老者头戴冠,躬身拱手作揖状,充满着生活的气息。

图4是宋代饭牛镜。圆形,圆钮。这类铜镜在过去的一些著录中被称为“饭牛镜”,指的是宁戚饭牛的故事。吉林农安出土。也有人把它称为许由巢父镜。

由于宋代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政策措施,经济、商业、手工业都有了大大超越前代的长足发展,社会城市化显著,城市工商业发达,市民阶层不断壮大,人们的社会心理及审美趣味有了巨大变化。作为实用工艺美术的铜镜是宋代社会生活、文化思想及审美意识的集中反映,呈现出与时代脉搏相成的世俗化倾向。在世俗化的过程中,必然凸显出对人的需求的肯定和对物质世界的强烈追求,凸显出精英文化统治地位消解以后的文学艺术的大众化、商品化与消费化的趋势,总体来说,宋代铜镜制作工艺粗糙,但在体现民间生活方面较之前代焕然一新,展现出特有的艺术魅力,以其生动自然来自于生活的美好意境之美,在中国工艺美术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值得我们去研究、挖掘和欣赏。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

成功书画家网
莫建成
莫建成

莫建成先生将工笔花鸟画的既定程式与西部地区的地理风貌和人文品格熔铸汇通,

 11件作品 1704热度

张谷旻
张谷旻

诗画俱佳的唐代大诗人王维说:“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这也正如张谷旻先

 8件作品 4552热度

马西园
马西园

李苦禅先生曾跋其书云“西园先生书法近古,近代实不多见,可永宝之。绘画初学

 5件作品 4622热度

邓子芳
邓子芳

明代海南才子丘浚《题五指山》诗曰:“五峰如指翠相连,撑起炎荒半壁天。夜盥

 6件作品 4960热度

张改琴
张改琴

石涛《画语录》中说:“太古无法,太朴不散,太朴一散,而法立矣。”于一个人

 7件作品 5268热度

冯大中
冯大中

近代画虎大家首推张善孖,他以观察真虎切入,改变了古人凭概念画虎的套路模板

 8件作品 7328热度

于志学
于志学

菜根谭有云:“鸟语虫声,总是传心之诀;花英草色,无非见道之文。”于志学先

 4件作品 6379热度

张江舟
张江舟

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说:“中国的画……是一个线条的组织。”,线条不仅透露出形

 5件作品 11836热度

最新文章

墨韵显华姿 密林隐清涧——《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四川女画家赵建华作品赏析

墨韵显华姿 密林隐清涧——《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四川女画家赵

水墨迷蒙处而见缥缈雾霭袅袅,也有参差峰影绰绰;线墨淋漓间而显横斜古木密密

2025-08-21

胸营丘园 家山情浓——西安理工大艺术学院赵新平教授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简析

胸营丘园 家山情浓——西安理工大艺术学院赵新平教授作品(《西

徐悲鸿先生说:“画家应该画自己最爱好又最熟悉的东西,不应该拿别人的眼睛来

2025-08-20

逸笔草草  意趣盎然——读王洪涛先生人物画四条屏(《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有感

逸笔草草 意趣盎然——读王洪涛先生人物画四条屏(《西部成功

中国画的核心是“见性”,画家解衣盘礴、任意挥洒,用笔墨的浓淡,点线的交错

2025-08-19

氤氲朦胧 山雄水阔——《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当代画家王明泽作品赏析

氤氲朦胧 山雄水阔——《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当代画家王明泽作

中国画的笔墨语言,以外取物的骨相神态,又内表画家的人格心灵。《西部成功书

2025-08-19

落墨有寄 线写苍倔——《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西安美院王燕安教授作品赏析

落墨有寄 线写苍倔——《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西安美院王燕安教

“大老碗”是在陕西关中地区常见的饮食器具,也是极具关中风情的代表性家常

2025-08-18

笔歌劳动 拙朴蕴情——陕西美协原副主席刘永杰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简析

笔歌劳动 拙朴蕴情——陕西美协原副主席刘永杰先生作品(《西部

艺术对劳动生活的歌咏,从上古至今、由东方到西方都是永恒的主题,以音乐、

2025-08-15

苍朴浑厚 动静寄怀——西安美院原副院长宋晓峰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苍朴浑厚 动静寄怀——西安美院原副院长宋晓峰先生作品(《西部

宋晓峰,,西安美术学院原党委委员、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陕西中国画学

2025-08-14

笔写清韵 画传高古——《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信阳美协名誉主席赵根成先生作品赏析

笔写清韵 画传高古——《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信阳美协名誉主席

中国画是线条的组织,那流动变化的线条,也总能透露出形象的姿态来,创作者的

2025-08-13

泼彩豪迈 山岚出岫——中国美协理事宋亚平女士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析

泼彩豪迈 山岚出岫——中国美协理事宋亚平女士作品(《西部成功

清代原济《石涛画语录》中说:“古者识之具也,画者识其具而弗为也。”所以学

2025-08-12

青山有寄 流水含情——当代青绿山水画家满维起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青山有寄 流水含情——当代青绿山水画家满维起先生作品(《西部

古人说:“画谓无声诗,乃贤哲寄兴。”绘画如若仅限于形式的炫目耀眼、新颖奇

2025-08-11

笔携清风 泼出荷韵——《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眉山市美协顾问谢泰伟先生作品赏析

笔携清风 泼出荷韵——《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眉山市美协顾问谢

诗言志,画寄情。读谢泰伟先生的这幅荷花作品《风抹雨濯自晶莹》,而有

2025-08-11

形塑自在 神造静逸——《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当代女画家杨卉茹女士作品赏析

形塑自在 神造静逸——《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当代女画家杨卉茹

何为静逸?宁静安闲也。赏读《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杨卉茹女士的这幅《品茗

2025-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