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在心中的盛世荷塘——纪念李苦禅诞辰120周年艺术展在国家博物馆举行

2018-11-30

文章来源:华艺网|0
898次浏览

 
法古禅心

——纪念李苦禅诞辰120周年艺术展

  地点:国家博物馆南7、南8展厅

  时间:2018年11月21日 - 12月22日

  眼下的国家博物馆格外的人潮涌动。除了万众瞩目的“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国家博物馆还有不少好展值得一看。比如最新推出的李苦禅纪念展。

  纪念李苦禅先生诞辰120周年艺术展,以“法古禅心”为题,高度概括出这位中国现代大写意花鸟画大师的学养与追求。

  出生于1899年的李苦禅,原名李英杰,山东高唐人。1922年在北京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学习期间,同学林一卢感其勤勉刻苦,赠其“苦禅”二字为名。苦,即苦难的人生经历;禅,古称写意画为禅宗画。在近代中国新旧文化剧烈震荡之时,李苦禅用自己的方式,抒写了“一洗万古凡羽空”的雄鹰意象,在波澜壮阔的历史风云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成为一代大写意花鸟画宗师。

  李苦禅自幼深受民间绘画艺人影响,年纪稍长,遂生系统学画之强烈愿望。1918年赴北平学习炭画、油画与西画。1919年入北京大学附设“留法勤工俭学会”。半工半读期间,与毛泽东有数月同窗之谊。尔后在北京大学中文系旁听,聆听蔡元培、李大钊、陈独秀、梁启超、罗素等中外人士演讲,深受革命思想之影响。1922年考入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西画系专修西画。1923年入齐白石门下研习中国画,成为齐门第一名弟子。专心致志研习国画之际,李苦禅并未囿于书斋埋头作画。他于1925年发起中西画会“吼虹社”,立志冲破陈陈相因的画坛时弊,创造新时代之画风。

  1930年,31岁的李苦禅应林风眠校长之邀出任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国画教授,大胆创新,将中国传统戏曲艺术之精华——京剧引入学校的艺术教学体系之中。他敏锐地发现京剧的程式化表演之中蕴含了中国画写意的法则与韵味,再辅以西方雕塑家罗丹一脉的艺术观念,启发学生深入理解何为“写意手段体现过程之美”。因早年聆听过蔡元培先生有关美育观念之讲座,李苦禅在教学中尤为重视实践写生,亲自带学生“到大自然里找画稿”,突破了过去“轻写生重临摹”的传统中国画学习模式,开启强调写生为本、临摹为用的教学新风。

  李苦禅虽酷爱绘画,却从未脱离时政,他自始至终关注国家命运,同进步学生、贫困学生休戚与共。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他因积极参与支持爱国抗战活动,被日寇以“通八路”的罪名逮捕入狱身受酷刑。他咬紧牙关,未吐一字。此后侥幸出狱,他仍卖画支持抗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李苦禅受聘担任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教授等职,可谓桃李春风,花香百代。

  本次纪念展上,最引人瞩目之作为纸本设色巨制《盛夏图》。这幅纵3.68米、横5.8米的大画现为李苦禅纪念馆收藏,此番进京展出,实属难得。画上方右侧有苦禅先生的精心题跋:“国家日趋兴盛,乃余之愿。祖国古称华夏,想炎夏之际,荷花盛开,乃作荷塘即景,何不题之盛夏图耶!”看后面的题署时间“岁在辛酉冬月之初”,是1981年冬月所作。试想,在隆冬到来之时,在这位老画家心中却是一片盛夏景象,这真是“相由心生”的最佳写照。这幅作品创作源于中央新影准备为先生拍一集创作影像的提议。据当时在场的录制人员回忆,苦禅先生一边画一边说道:“只有我伟大中华民族之文明才能有这样伟大的写意画艺术,把它拍下来叫后世子孙、叫世界看看!”题“盛夏图”,意在企盼华夏兴盛。绘制这样的心景,苦禅先生当然要托付于一生最钟爱的荷花了。他在画左侧边缘又题写道:“荷之性情,不枝不蔓,出淤泥而不染,余素喜爱之,故六十年来写荷不计其数,然若如此巨幅,乃平生首次也。励公又题”。自称“励公”,无疑有老骥伏枥、不用扬鞭自奋蹄之意。

  观看此图,最好站在十米开外,才能充分感受到作品的气势。这气势不仅源于它的体量,来自于精心的布局,更来自于饱满的气韵。李苦禅自传统中走来,其命维新,在长方形的稳定中求险求奇。首先请看荷塘中石块的安排。最下方一带露出巨石的上部边缘,有溪涧倾泻而过。茂盛的荷花掩映其后。左侧一块方中有圆的巨石成为视觉中心点,周围铺满了荷叶与荷花。三只鹭鸶,站立石上,有昂首,有俯身,有扭转,姿态写真,给画面注入新的生趣。其中两只将我们的视线引向远处,那里有汩汩溪泉,泠泠作响,右上方一块巨石横亘而出,不仅呼应了画面最下边的岩岸,又给人一种出其不意的心理感受。苦禅先生一生习字,钟情于碑体,行草中不乏隶书之笔意。由此可悟,这一块突兀横生的巨石,犹如隶书中最重要的横笔,力度沉雄,气质古厚。石壁之上题跋抒情,恰得其所。巨岩正下方不远处有尖头坡岸作陪衬,极大深化了画面的空间层次感。荷叶蔓溯其间,劲拔生长,与几块巨岩的横向贯通之势形成了鲜明的对抗态势。这样,画面中既有横线,又有纵线,纵横交错,满塘生辉。从中国传统道家文化上讲,石为阳,荷为阴,一“硬”一“软”,使画中气脉流转,生命气象令人怦然心动。整幅作品横纵多姿,尤以横向开阔为主,不断将观者视线引向画外更广阔处。设色古雅,赭石与墨色交相辉映,朵朵红荷点缀其间,不由让人想到“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景象。

  以自然景象寓深刻道理,中国传统艺术将“理”与“道”寄情于花鸟林泉之间。如同这盛夏的荷塘一样,中国传统绘画艺术恰似一个有机的生命体,稳定的文化基因形成其独特性和连续性,在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促进其自律性地演进。既然是一个生命体,便具有吐故纳新和自我调适的机能。这种自新和包容的文化承载力,铸就了中国文化独存于世间的可能性。师古法而不受制于古人,学的是道理,明白的是根本,而后才能融会贯通,求得变化。李苦禅的花鸟画,上追明代中期的大写意花鸟开创者徐青藤,下至明末清初的八大山人,又参照“扬州八怪”的题材及构图创意,得近代赵之谦与吴昌硕等人金石之气,又长期浸润于恩师齐白石花鸟之法,遂自出机杼,融汇西东,别开生面,创纵笔写意之路。其画风质朴、雄浑、豪放,笔墨雄阔,酣畅淋漓,绘就了20世纪中国画大写意花鸟画的新篇章。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

成功书画家网
莫建成
莫建成

莫建成先生将工笔花鸟画的既定程式与西部地区的地理风貌和人文品格熔铸汇通,

 11件作品 1471热度

张谷旻
张谷旻

诗画俱佳的唐代大诗人王维说:“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这也正如张谷旻先

 8件作品 4418热度

马西园
马西园

李苦禅先生曾跋其书云“西园先生书法近古,近代实不多见,可永宝之。绘画初学

 5件作品 4491热度

邓子芳
邓子芳

明代海南才子丘浚《题五指山》诗曰:“五峰如指翠相连,撑起炎荒半壁天。夜盥

 6件作品 4843热度

张改琴
张改琴

石涛《画语录》中说:“太古无法,太朴不散,太朴一散,而法立矣。”于一个人

 7件作品 5164热度

冯大中
冯大中

近代画虎大家首推张善孖,他以观察真虎切入,改变了古人凭概念画虎的套路模板

 8件作品 7194热度

于志学
于志学

菜根谭有云:“鸟语虫声,总是传心之诀;花英草色,无非见道之文。”于志学先

 4件作品 6266热度

张江舟
张江舟

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说:“中国的画……是一个线条的组织。”,线条不仅透露出形

 5件作品 11652热度

最新文章

胸营丘园 家山情浓——西安理工大艺术学院赵新平教授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简析

胸营丘园 家山情浓——西安理工大艺术学院赵新平教授作品(《西

徐悲鸿先生说:“画家应该画自己最爱好又最熟悉的东西,不应该拿别人的眼睛来

2025-08-20

逸笔草草  意趣盎然——读王洪涛先生人物画四条屏(《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有感

逸笔草草 意趣盎然——读王洪涛先生人物画四条屏(《西部成功

中国画的核心是“见性”,画家解衣盘礴、任意挥洒,用笔墨的浓淡,点线的交错

2025-08-19

氤氲朦胧 山雄水阔——《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当代画家王明泽作品赏析

氤氲朦胧 山雄水阔——《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当代画家王明泽作

中国画的笔墨语言,以外取物的骨相神态,又内表画家的人格心灵。《西部成功书

2025-08-19

落墨有寄 线写苍倔——《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西安美院王燕安教授作品赏析

落墨有寄 线写苍倔——《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西安美院王燕安教

“大老碗”是在陕西关中地区常见的饮食器具,也是极具关中风情的代表性家常

2025-08-18

笔歌劳动 拙朴蕴情——陕西美协原副主席刘永杰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简析

笔歌劳动 拙朴蕴情——陕西美协原副主席刘永杰先生作品(《西部

艺术对劳动生活的歌咏,从上古至今、由东方到西方都是永恒的主题,以音乐、

2025-08-15

苍朴浑厚 动静寄怀——西安美院原副院长宋晓峰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苍朴浑厚 动静寄怀——西安美院原副院长宋晓峰先生作品(《西部

宋晓峰,,西安美术学院原党委委员、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陕西中国画学

2025-08-14

笔写清韵 画传高古——《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信阳美协名誉主席赵根成先生作品赏析

笔写清韵 画传高古——《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信阳美协名誉主席

中国画是线条的组织,那流动变化的线条,也总能透露出形象的姿态来,创作者的

2025-08-13

泼彩豪迈 山岚出岫——中国美协理事宋亚平女士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析

泼彩豪迈 山岚出岫——中国美协理事宋亚平女士作品(《西部成功

清代原济《石涛画语录》中说:“古者识之具也,画者识其具而弗为也。”所以学

2025-08-12

青山有寄 流水含情——当代青绿山水画家满维起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青山有寄 流水含情——当代青绿山水画家满维起先生作品(《西部

古人说:“画谓无声诗,乃贤哲寄兴。”绘画如若仅限于形式的炫目耀眼、新颖奇

2025-08-11

笔携清风 泼出荷韵——《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眉山市美协顾问谢泰伟先生作品赏析

笔携清风 泼出荷韵——《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眉山市美协顾问谢

诗言志,画寄情。读谢泰伟先生的这幅荷花作品《风抹雨濯自晶莹》,而有

2025-08-11

形塑自在 神造静逸——《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当代女画家杨卉茹女士作品赏析

形塑自在 神造静逸——《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当代女画家杨卉茹

何为静逸?宁静安闲也。赏读《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杨卉茹女士的这幅《品茗

2025-08-08

密密蓁蓁 郁郁葱葱——陕西画家马继忠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密密蓁蓁 郁郁葱葱——陕西画家马继忠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

线勾墨点石峥嵘,笔皴每多密蓊蓊。近浓远淡峰险峻,山川总见郁森森。古人韩拙

2025-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