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阳:画院肩负弘扬民族艺术重任

2018-12-04

文章来源:人民网|0
846次浏览

新中国成立后,在毛主席和周总理的亲自关怀下,根据当时美术事业发展需要,相继成立北京画院、上海中国画院、江苏省国画院、广东画院以及各大美术学院,集中了大批美术名家,成为主要创作实体。新中国画院的主要职能,以中国画创作与研究为重心,在继承民族艺术传统、推陈出新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上世纪70年代末,社会各领域对中国画的需求越来越多。19771212日,文化部从全国各地请来画家,统一集中到友谊宾馆居住,定名为“文化部中国画创作组”,以创作供国家收藏的作品、完成国家重点创作任务等。1981111日,中国画研究院(中国国家画院前身)成立,院长李可染,副院长蔡若虹、叶浅予、黄胄。其成立表明了国家对民族传统艺术的高度重视,是美术界标志性的大事件。中国画研究院通过画院制度将一批优秀画家汇聚起来,致力于最大程度地推动中国画发展,形成由中心辐射全国的影响。

中国画研究院的发展历程并非一帆风顺,由于老一代艺术家相继谢世,改革开放又带来了西方现代艺术思潮,中国画研究院一度受到很大压力。第二任院长刘勃舒和院领导继承并坚守民族传统,深入挖掘中国画的民族精神,使中国画研究院这块阵地得以保留。在改革开放取得决定性成果的转折时期,继任院领导班子,提出“正本清源、贴近文脉”的艺术主张,重整旗鼓,并将中国画研究院更名为“中国国家画院”。2009年,结合美术发展需要,现任领导班子进行改革重组,建立8个专业院,打破院墙界限聘请研究员。中国国家画院在美术创研领域“对外代表中国、对内代表国家”,集聚了中国美术各专业的学术带头人。在创作、研究、人才培养、收藏和交流五个方面,全面显示出国家画院的独特优势。

近十年,中国国家画院在继承传统、完善创作、不断创新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发挥社会功能,画家创作更加贴近生活、反映生活。国内艺术展览在“走出去”的过程中曾一度乱象丛生,中国国家画院适时创立品牌展览,包括“写意中国”国内年展品牌和“中国风格”国际巡展品牌,启动联合多国艺术家共同创作的“‘一带一路’国际美术工程”等,这些尝试与探索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提升了中华文化传播力。此外,中国国家画院还收集90位老艺术家的影像素材,拍摄电视专题片《岁月丹青》;开展“南北对话”专题研究;在全国各省区市展出“新中国美术家系列”;组织开展“经典画论翻译工程”……在美术史论和当代创作的理论实践梳理、建设方面,做了实实在在的工作。中国国家画院的教学,填补了中国美术教育“学历后高端教育”的空白,培养了大批人才。有计划的收藏,也使画院为国家留存了一大笔文化财富。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文艺界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更加坚定了中国国家画院一直以来以创研为核心,以作品为立足之本,打造大国画院的发展目标,开创了新局面。以画院为平台,美术的普及和文化扶贫工作也得以展开。中国国家画院在长期、有计划、有规模地“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过程中,开展了大量文化普及和扶贫项目,如捐助延安留守儿童700人、扶持广西三江农民画、号召画家植树数百亩等,在美术界起到了示范作用。

从第一家画院成立,改革开放40年,新中国画院不断发展。1980年到1990年,大多数省区市都成立了自己的画院或书画研究院,集聚各地优秀专业人才,形成各具特色的画院队伍体系。至2008年,全国各地省级画院已超20家。这一阶段,省级画院与时代同步,与国家文化艺术发展相适应,彰显地域特色,在美术创作上结出累累硕果,也培养了大批优秀中青年艺术家,为推动中国当代美术创作贡献了重要力量。新世纪,多元化的艺术环境造就了一批思路开阔、实力较强的创作群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也极大激发了民间组织成立书画院的热情,一批民间画院相继创立,但也因监管缺失,滋生画院乱象。为扶持优秀者,中国国家画院近年来提出“不同体制,一个体系”,联络全国各省区市多种体制的重点画院,创立全国画院作品展并形成品牌,推进了全国画院建设,凝聚了专业力量,在高端专业创作上,形成体制和人才优势。

40年来,全国各级各类画院坚持正确导向,不断调整方位,与党和国家对文艺的新要求不断对位,配合国家重大战略,努力为社会文化建设做贡献。尽管中国的画院建设之路还很长,还有很多具体问题需要解决、需要改革,还有许多关系需要调整,还有许多规则需要建立,但是历史地来看,画院体系在社会文化发展过程中,正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用,经过不断完善,一定能为国家文化经济建设发挥更大作用。

40年来,中国的画院发展轨迹既应和着新中国文化建设轨迹,也应和着整个社会民族文化自信不断增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画院所产生的历史作用,所体现的现实意义,所做出的重要贡献,都充分证明了新中国画院体系的独特价值。在20世纪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中,特别是在与西方文化不断对话和碰撞的过程中,中国的民族文化艺术展现出独特风采。可以说,若没有一批新中国画院的设立,中国画的继承和发展将难以想象。由此,对于中国文化的发展来说,画院体系的建立自有其文化意义。

面对新时代的呼唤,画院应认真继承中国古代和新中国画院半个多世纪以来的优良传统,认真探索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在国家文化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继续以体制创新、艺术实践创新等成果,增强文化自觉和自信,不断使画院这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美术创作研究机构实现自我超越。

(作者为中国国家画院院长)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

成功书画家网
张江舟
张江舟

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说:“中国的画……是一个线条的组织。”,线条不仅透露出形

 5件作品 718热度

杜滋龄
杜滋龄

杜滋龄先生是当代画界风格鲜明而成绩卓著的艺术家,其笔下人物汲取技法丰富,

 5件作品 1367热度

师恩钊
师恩钊

师恩钊先生的山水画,着力表现北方山水的奇峻风光,构图恢弘大气,笔墨雄浑苍

 6件作品 3800热度

张捷
张捷

传统和生活,是绘画创作的两大重要源泉。前者,不仅以古人浩如烟海的经验总结

 7件作品 2675热度

裘缉木
裘缉木

孙过庭《书谱》中,对古与今、旧与新的“古不乖时,今不同弊”对比批评主张,

 5件作品 2559热度

李翔
李翔

关于中国画的“形神”之论,历代以来多有阐述。譬如魏晋南北朝谢赫的“应物象

 3件作品 3790热度

张松
张松

“张松先生的山水绘画,扎根于徽山皖水自然之中,家乡芜湖的山水风光、湖中烟

 5件作品 6186热度

王梦湖
王梦湖

清代画家龚贤说:“心穷万物之源,目尽山川之势”,对自然生活的感物历来是

 9件作品 8092热度

最新文章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布 局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布 局

布局的时候是快乐的,充满了美好的憧憬和神圣的向往。现在是辛苦的,不遗余力

2025-04-30

百岁猫王 巨著皇皇——读孙菊生老夫子长卷(“五一劳动节”成功美术馆馆藏名家名作展)有感

百岁猫王 巨著皇皇——读孙菊生老夫子长卷(“五一劳动节”成功

提起画猫孙菊生老夫子号称“百岁猫王”,是介于曹克家兄弟的工笔和刘奎龄、刘

2025-04-30

取象惟诚 传神乃真——当代著名人物画家刘选让先生作品(“五一劳动节”馆藏名家作品展)赏读

取象惟诚 传神乃真——当代著名人物画家刘选让先生作品(“五一

元代赵孟頫曾为画补跋云:“余尝见卢楞伽罗汉像,最得西域人情态,故优入圣域

2025-04-29

天涯芳草  似水流年——读中美协副主席李翔先生的一幅画(“五一劳动节”馆藏名家作品展)

天涯芳草 似水流年——读中美协副主席李翔先生的一幅画(“五

,画家用浅绿钩染着波澜起伏的青青草地,用浅绿加些许青色画出静静搁置的扇子

2025-04-28

挥彩写萱草 灿灿能解忧——当代著名花鸟画家郭怡孮先生作品(“五一劳动节”馆藏名家作品展)赏读

挥彩写萱草 灿灿能解忧——当代著名花鸟画家郭怡孮先生作品(“

读小学时学校的花圃中种了许多萱草,因为爱其岁岁黄花灿灿满园,于是向管

2025-04-27

秋光明媚 光影互彰——官布先生《青山秋色》(“五一劳动节”成功美术馆馆藏名家作品线上展)赏读

秋光明媚 光影互彰——官布先生《青山秋色》(“五一劳动节”成

“审美判断的基本内容是对象的形式所引起的快感。这种形式之所引起快感,是

2025-04-27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高度重视并努力做好宣传工作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高度重视并努力做好宣传工作

今年以来,宣传工作有声有色,新媒体宣传取得重大突破,尤其是微信采编和转

2025-04-25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成功事业阔步发展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成功事业阔步发展

一是新班子运行整体良好;二是暑假培训达到了预期目的;三是各实体单位主要

2025-04-25

周矩敏十年新作展亮相昆山!

周矩敏十年新作展亮相昆山!

据悉,该展览将持续至5月10日。本次展览展出了周矩敏近十年来创作的《

2025-04-25

真山即我 我即真山——当代著名画家白云乡先生三幅山水画(“五一劳动节”馆藏名家作品展)漫谈

真山即我 我即真山——当代著名画家白云乡先生三幅山水画(“五

艺术其实是感性、直觉的东西,不是理性、客观的事物。清人恽南田说:“笔墨可

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