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赛努奇博物馆的中国情结

2018-12-28

文章来源:新浪收藏|0
722次浏览
    巴黎赛努奇亚洲艺术博物馆(Musée Cernuschi)是近140年来西方眼中的标志性亚洲艺术场所。它与中国当代艺术的渊源可溯至上世纪中叶:从1946年开始,博物馆开始向亚洲当代艺术敞开怀抱。50年代到90年代,博物馆围绕此主题的展览及收藏政策使其在欧洲独占鳌头。中国艺术史专家、曾在中国留学的赛努奇馆长埃里克·勒菲弗(Eric Lefebvre,中文名“易凯”)接受了欧时专访,为我们讲述了博物馆与几代中国当代艺术家的深厚缘分,以及改革开放以来与中国博物馆的频繁合作。

赛努奇博物馆。(图片来源:本文图片均来自欧洲时报)

从何时开始关注当代中国艺术?

据易凯介绍,亚洲历史学家、法兰西学院院士勒内·格鲁塞(RenéGrousset1885-1952)于1933年开始担任赛努奇馆长。格鲁塞曾写道,在20世纪50年代,西方对亚洲艺术的看法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二战以后,中国在国际关系中的角色日趋重要,人们不再只关注亚洲古代文化,而是将目光转向其当代成就,特别是中国绘画。博物馆也发现许多具有创新风格的作品,比如傅抱石在重庆时期画的山水,张大千和吴作人在敦煌临摹归来后所的创作。易凯还介绍道,勒内·格鲁塞对当时在法国的中国艺术家非常友好,并与画家潘玉良、雕塑家滑田友等都有来往。据易凯推想,格鲁塞也鼓励了继任者瓦迪姆·叶利谢耶夫(Vadime Elisseeff)继续支持中国艺术家。”

赛努奇博物馆馆长易凯

在1946年战争结束后不久,赛努奇博物馆就组织了一次大型展览:此展览汇集了众多世纪初中国艺术大师的作品,如齐白石、张大千,被列入展览的还有不少20年代留法艺术家作品(如林风眠、徐悲鸿)。值得一提的是,同样参展的还有年轻画家赵无极的作品。赵无极时年26岁、仍身在中国,而这也是他的作品首次在海外展出。因此,早在20世纪中叶,博物馆就有力地促成了与中国当代艺术家的合作。

与数代留法艺术家的深厚交情

西方博物馆的亚洲艺术收藏大致有两种模式:英国、美国一般在大博物馆设立分部展示亚洲藏品,而欧洲大陆更倾向于设立专门的亚洲艺术博物馆,赛努奇博物馆就属于后者。

赛努奇跟几代留法艺术家们的深厚交情体现在哪些方面?易凯介绍道,首先,已有一批中国艺术家于20世纪初到巴黎访学,其中多位回国后在中国知名学府教学,他们的学生们也因此增进了对法国艺术界的了解。

在另一方面,赛努奇前馆长瓦迪姆·叶利谢耶夫曾以法国驻华大使馆文化参事的身份前往中国,并在重庆结识了赵无极等中国艺术家,也正是他鼓励赵无极去巴黎亲身体验西方艺术的魅力,还带了赵无极大批作品回法国展览。

改革开放:向世界推荐中国艺术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法国、世界之间的文化交流有相当大的进展,而赛努奇也从日益密切的中外交流中受益良多,成为不少中国画家重返欧洲艺术舞台的首选。易凯提到:“赛努奇博物馆一直记得这批中国画家,他们的声名在这里有迹可循,我们了解其作品价值”。

例如,1979年,林风眠选择在赛努奇首次举办其国际作品展。之后,吴作人、吴冠中也陆续在此办展。由此,这些中国当代艺术大师的作品开始定期地被呈现在法国公众面前。吴冠中、张大千、林风眠、赵无极等都向博物馆捐赠了画作。其中,张大千在1953年就一次性捐赠了73幅画作;2016年,赵无极遗孀向博物馆捐赠了近40件赵无极作品及其个人收藏品,以纪念画家与博物馆持续了半个多世纪的友谊。

2011年《中国艺术家在巴黎》展览海报。2011年《中国艺术家在巴黎》展览海报。

改革开放使得这些中国艺术家重返欧洲舞台,重启了中法很久之前就缔结的合作关系。在2011年,赛努奇博物馆主办了名为《中国艺术家与巴黎》的展览,以油画、版画、素描、雕塑等作品全面展示林风眠、徐悲鸿、潘玉良、常玉、刘海粟、常书鸿、滑田友、庞薰琴、赵无极、朱德群等艺术家的创作风格。此次展览的室外部分在著名的蒙梭公园举行,还展出了黄永砯、马德升、沈远、王克平等新一代艺术家的作品。2014年,时值中法建交50周年,赛努奇举办了《白明:绘画与瓷器展》,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当代艺术中的传统墨迹。

由此,从第一代艺术家(如林风眠、徐悲鸿、潘玉良)、第二代探索抽象艺术的大家(吴冠中、赵无极、朱德群)到如今新一代艺术家,博物馆已经接连与三代、甚至四代中国艺术家合作过了,而改革开放也使持续的合作成为可能。

与中国博物馆:传播中国文化“芳香”

另外,博物馆不仅与中国艺术家合作,还多次积极和中国博物馆共同筹划古代中国主题展览:自90年代以来,赛努奇已4次与上海博物馆合作(青铜展、《海上画派》展),赛努奇还曾将“镇馆之宝”——商代青铜器虎噬人卣借给上海博物馆展出。

“镇馆之宝”——商代青铜器虎噬人卣。

它们最近一次共同主办的《中国芳香:古代中国香文化》还邀请了迪奥香水首席调香师和法国科学研究中心亚洲文化专家,用法国工艺重现了四味中国古香(六味熏衣香、定州公库印香、玉华香和香发粉),并为展览调制了独家香氛、增强大众的感官体验。值得一提的是,“中国芳香”的策展灵感是易凯由中国旅行的经历所得的。

不仅如此,赛努奇也和浙江省博物馆(青瓷展)、山东省博物馆合作。例如,赛努奇的《中国四川古代文物展》展出了三星堆的部分文物;2009年,山东青州佛教造像展在赛努奇开展。事实上,青州佛像在西方多个国家巡回展出,包括2001年柏林老博物馆、2004年华盛顿赛克勒美术馆、2008年伦敦皇家艺术学院等。因此,中国艺术在海外并不是单纯地被收藏、展示,而是更高质地在世界范围内的博物馆流通,逐步走向大众视野。

谈到未来的计划,易凯介绍道:“我们还在为新展览做准备,以便向观者全面展示从新石器时代到20世纪的中国文化,尤其包括20世纪的中国艺术大师作品,最终完整呈现中国艺术历史脉络。这是我们2019-2020年的目标”。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

成功书画家网
莫建成
莫建成

莫建成先生将工笔花鸟画的既定程式与西部地区的地理风貌和人文品格熔铸汇通,

 11件作品 1590热度

张谷旻
张谷旻

诗画俱佳的唐代大诗人王维说:“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这也正如张谷旻先

 8件作品 4517热度

马西园
马西园

李苦禅先生曾跋其书云“西园先生书法近古,近代实不多见,可永宝之。绘画初学

 5件作品 4576热度

邓子芳
邓子芳

明代海南才子丘浚《题五指山》诗曰:“五峰如指翠相连,撑起炎荒半壁天。夜盥

 6件作品 4911热度

张改琴
张改琴

石涛《画语录》中说:“太古无法,太朴不散,太朴一散,而法立矣。”于一个人

 7件作品 5221热度

冯大中
冯大中

近代画虎大家首推张善孖,他以观察真虎切入,改变了古人凭概念画虎的套路模板

 8件作品 7282热度

于志学
于志学

菜根谭有云:“鸟语虫声,总是传心之诀;花英草色,无非见道之文。”于志学先

 4件作品 6329热度

张江舟
张江舟

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说:“中国的画……是一个线条的组织。”,线条不仅透露出形

 5件作品 11770热度

最新文章

胸营丘园 家山情浓——西安理工大艺术学院赵新平教授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简析

胸营丘园 家山情浓——西安理工大艺术学院赵新平教授作品(《西

徐悲鸿先生说:“画家应该画自己最爱好又最熟悉的东西,不应该拿别人的眼睛来

2025-08-20

逸笔草草  意趣盎然——读王洪涛先生人物画四条屏(《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有感

逸笔草草 意趣盎然——读王洪涛先生人物画四条屏(《西部成功

中国画的核心是“见性”,画家解衣盘礴、任意挥洒,用笔墨的浓淡,点线的交错

2025-08-19

氤氲朦胧 山雄水阔——《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当代画家王明泽作品赏析

氤氲朦胧 山雄水阔——《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当代画家王明泽作

中国画的笔墨语言,以外取物的骨相神态,又内表画家的人格心灵。《西部成功书

2025-08-19

落墨有寄 线写苍倔——《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西安美院王燕安教授作品赏析

落墨有寄 线写苍倔——《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西安美院王燕安教

“大老碗”是在陕西关中地区常见的饮食器具,也是极具关中风情的代表性家常

2025-08-18

笔歌劳动 拙朴蕴情——陕西美协原副主席刘永杰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简析

笔歌劳动 拙朴蕴情——陕西美协原副主席刘永杰先生作品(《西部

艺术对劳动生活的歌咏,从上古至今、由东方到西方都是永恒的主题,以音乐、

2025-08-15

苍朴浑厚 动静寄怀——西安美院原副院长宋晓峰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苍朴浑厚 动静寄怀——西安美院原副院长宋晓峰先生作品(《西部

宋晓峰,,西安美术学院原党委委员、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陕西中国画学

2025-08-14

笔写清韵 画传高古——《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信阳美协名誉主席赵根成先生作品赏析

笔写清韵 画传高古——《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信阳美协名誉主席

中国画是线条的组织,那流动变化的线条,也总能透露出形象的姿态来,创作者的

2025-08-13

泼彩豪迈 山岚出岫——中国美协理事宋亚平女士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析

泼彩豪迈 山岚出岫——中国美协理事宋亚平女士作品(《西部成功

清代原济《石涛画语录》中说:“古者识之具也,画者识其具而弗为也。”所以学

2025-08-12

青山有寄 流水含情——当代青绿山水画家满维起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青山有寄 流水含情——当代青绿山水画家满维起先生作品(《西部

古人说:“画谓无声诗,乃贤哲寄兴。”绘画如若仅限于形式的炫目耀眼、新颖奇

2025-08-11

笔携清风 泼出荷韵——《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眉山市美协顾问谢泰伟先生作品赏析

笔携清风 泼出荷韵——《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眉山市美协顾问谢

诗言志,画寄情。读谢泰伟先生的这幅荷花作品《风抹雨濯自晶莹》,而有

2025-08-11

形塑自在 神造静逸——《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当代女画家杨卉茹女士作品赏析

形塑自在 神造静逸——《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当代女画家杨卉茹

何为静逸?宁静安闲也。赏读《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杨卉茹女士的这幅《品茗

2025-08-08

密密蓁蓁 郁郁葱葱——陕西画家马继忠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密密蓁蓁 郁郁葱葱——陕西画家马继忠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

线勾墨点石峥嵘,笔皴每多密蓊蓊。近浓远淡峰险峻,山川总见郁森森。古人韩拙

2025-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