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博物馆有只几千岁的“青铜猪”!

2019-02-15

文章来源:上观新闻|0
923次浏览

为迎接农历己亥新年到来,上海博物馆首次以生肖为主题,举办“猪丰卣满迎新春”新年特别展,一件馆藏商代晚期青铜猪形卣(读音为yǒu)即日起亮相一楼大厅。卣为盛酒器,以猪为造型的卣非常少见,该文物于上世纪60年代从冶炼厂征集所得,近年由上博团队完成修复,是一件非常珍贵的青铜器。

这件猪卣高14.1厘米,口径9.1厘米,由两个相背的猪首合为丰满的器身,器盖在发现时就已经缺失,据口部非直立而与器身为同一弧度的样式推测,器盖与器身扣合后当浑然一体。猪首双耳向上竖起,鼻子向下略卷起,还有两个鼻孔,嘴部狭长,两边角上咧。腹下设有四个蹄足,蹄端各朝前方。颈部两侧置如意头形桥钮,提梁亦缺失。腹部满饰精丽的云纹,并由婉转流畅的羽状纹勾勒,这种纹饰结构在青铜器装饰上并不常见,甘肃灵台白草坡1号墓出土的父丁角也装饰了此类纹饰。卣身两侧的纹饰基本对称,在腹部下端的纹饰连接处装饰有蝉纹。

青铜卣是比较重要的商周青铜礼器,出土于规格比较高的墓葬中。卣作为器名常见于殷墟甲骨卜辞、西周金文以及先秦文献,卣虽然为先秦酒器名,但青铜器中从没有发现过自名为卣的器物,即卣是没有自名的。现在称为“卣”的青铜器的定名,始于北宋吕大临的《考古图》,但此“卣”是否为先秦所称之卣,至今并无确证,只是由于沿用千年而约定俗成。

卣常见的造型为敛口,鼓腹,下接圈足,颈部两侧有提梁,设盖,盖上置钮。另有一类不太常见的鸟兽形卣,此类器物是否为卣,尚有争议,但大多数学者还是把它归入卣形器中。鸮卣是鸟兽形卣中的主要造型,鸮卣形制近似椭圆形,一般器身的两侧各为一只猫头鹰的形象,犹如两鸮相背。盖多为两只鸮首相合,四足亦设计为鸮足。鸟兽形卣中的虎形卣数量极少,只发现了两件,但造型颇为奇特,虎为雄踞状,前爪攫一人。猪卣的造型结构与鸮卣相同,为两猪首相背,迄今仅发现此例,因此这是一件稀有珍贵的青铜器。

除猪卣之外,还有几件青铜器,其造型题材亦为猪的形象。如1981年湖南湘潭九华船形山出土的商代晚期猪尊,装饰有圆目深凹的圆形瞳孔,长嘴微张,獠牙尖长。背脊鬃毛挺拔,四肢刚健,臀腹浑圆,腹后侧下部还有显示性别特征的凸起。盖面设有一小立鸟。猪首饰有云雷纹,盖面、颈部、腹部以及臀下部均饰有鳞片纹,这是长江流域青铜文化中常见的一种装饰。四肢部分装饰龙纹,前腱龙首朝上,长尾上卷,在龙首与卷尾之间还置一小龙;后腱龙首朝下,龙角作比较少见的分歧状样式。四蹄侧后方均有小乳突。腹部前后横穿一对圆管,可作穿绳或棍用于抬举。2000年山西侯马晋侯墓地113号墓也出土了一件猪尊,猪体硕壮,吻部略上翘,嘴角出獠牙,双耳斜耸,背脊有鬃一道,尾上卷。猪背上有圆形口,上有盖,盖有圈形捉手。器腹中空,在颈部与猪首相隔。盖沿有目雷纹一周,器腹两侧饰圆突的火纹,外有平凸的变形兽纹一周。此外,《欧洲所藏中国青铜器遗珠》中著录了一件春秋晚期的青铜猪形器,器身饰镂空的蟠龙纹。

展览将持续至2月24日。上海博物馆馆长杨志刚透露,今后每年都将展示与农历新年相对应的馆藏生肖文物。

青铜猪形卣在上海博物馆一楼大厅展出,吸引许多参观者驻足。

推荐理由:

生肖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到来的农历己亥新年,所对应的生肖是“猪”。猪在中国有近万年的驯化历史,既是传统的六畜之一,又是十二生肖最后一个动物,自古以来深受人们的喜爱。中国境内最早的家猪骨骼出土于河南舞阳贾湖遗址,距今9500年至8000年。考古出土的家猪骨骼表明,距今4000年左右,家猪已经分布于中国大部分地区。

上海博物馆此次展出的商代晚期青铜猪形卣,是难得一见的青铜器,此前从未展出过。以猪为造型的盛酒器较为少见,从器型上看,这只猪卣造型丰润,颇有圆滚滚的态势,象征着物质上的富足安康、五谷丰登,与春节的团圆年景十分契合。农历猪年到来之际,不妨去博物馆寻访这只猪卣,看看几千年前的人,是如何以家猪为造型,创造出如此精美的青铜礼器。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

成功书画家网
张江舟
张江舟

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说:“中国的画……是一个线条的组织。”,线条不仅透露出形

 5件作品 712热度

杜滋龄
杜滋龄

杜滋龄先生是当代画界风格鲜明而成绩卓著的艺术家,其笔下人物汲取技法丰富,

 5件作品 1367热度

师恩钊
师恩钊

师恩钊先生的山水画,着力表现北方山水的奇峻风光,构图恢弘大气,笔墨雄浑苍

 6件作品 3796热度

张捷
张捷

传统和生活,是绘画创作的两大重要源泉。前者,不仅以古人浩如烟海的经验总结

 7件作品 2675热度

裘缉木
裘缉木

孙过庭《书谱》中,对古与今、旧与新的“古不乖时,今不同弊”对比批评主张,

 5件作品 2556热度

李翔
李翔

关于中国画的“形神”之论,历代以来多有阐述。譬如魏晋南北朝谢赫的“应物象

 3件作品 3790热度

张松
张松

“张松先生的山水绘画,扎根于徽山皖水自然之中,家乡芜湖的山水风光、湖中烟

 5件作品 6182热度

王梦湖
王梦湖

清代画家龚贤说:“心穷万物之源,目尽山川之势”,对自然生活的感物历来是

 9件作品 8092热度

最新文章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布 局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布 局

布局的时候是快乐的,充满了美好的憧憬和神圣的向往。现在是辛苦的,不遗余力

2025-04-30

百岁猫王 巨著皇皇——读孙菊生老夫子长卷(“五一劳动节”成功美术馆馆藏名家名作展)有感

百岁猫王 巨著皇皇——读孙菊生老夫子长卷(“五一劳动节”成功

提起画猫孙菊生老夫子号称“百岁猫王”,是介于曹克家兄弟的工笔和刘奎龄、刘

2025-04-30

取象惟诚 传神乃真——当代著名人物画家刘选让先生作品(“五一劳动节”馆藏名家作品展)赏读

取象惟诚 传神乃真——当代著名人物画家刘选让先生作品(“五一

元代赵孟頫曾为画补跋云:“余尝见卢楞伽罗汉像,最得西域人情态,故优入圣域

2025-04-29

天涯芳草  似水流年——读中美协副主席李翔先生的一幅画(“五一劳动节”馆藏名家作品展)

天涯芳草 似水流年——读中美协副主席李翔先生的一幅画(“五

,画家用浅绿钩染着波澜起伏的青青草地,用浅绿加些许青色画出静静搁置的扇子

2025-04-28

挥彩写萱草 灿灿能解忧——当代著名花鸟画家郭怡孮先生作品(“五一劳动节”馆藏名家作品展)赏读

挥彩写萱草 灿灿能解忧——当代著名花鸟画家郭怡孮先生作品(“

读小学时学校的花圃中种了许多萱草,因为爱其岁岁黄花灿灿满园,于是向管

2025-04-27

秋光明媚 光影互彰——官布先生《青山秋色》(“五一劳动节”成功美术馆馆藏名家作品线上展)赏读

秋光明媚 光影互彰——官布先生《青山秋色》(“五一劳动节”成

“审美判断的基本内容是对象的形式所引起的快感。这种形式之所引起快感,是

2025-04-27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高度重视并努力做好宣传工作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高度重视并努力做好宣传工作

今年以来,宣传工作有声有色,新媒体宣传取得重大突破,尤其是微信采编和转

2025-04-25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成功事业阔步发展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成功事业阔步发展

一是新班子运行整体良好;二是暑假培训达到了预期目的;三是各实体单位主要

2025-04-25

周矩敏十年新作展亮相昆山!

周矩敏十年新作展亮相昆山!

据悉,该展览将持续至5月10日。本次展览展出了周矩敏近十年来创作的《

2025-04-25

真山即我 我即真山——当代著名画家白云乡先生三幅山水画(“五一劳动节”馆藏名家作品展)漫谈

真山即我 我即真山——当代著名画家白云乡先生三幅山水画(“五

艺术其实是感性、直觉的东西,不是理性、客观的事物。清人恽南田说:“笔墨可

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