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现人间的《五马图》藏着多少传奇

2019-02-25

文章来源:上观新闻|0
776次浏览

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珂罗版黄庭坚《李公麟〈五马图〉跋语》

东京国立博物院公布的《五马图》真迹局部

近日,正在日本东京举行的“颜真卿:超越王羲之的名笔”大展吸引了不少中国书画爱好者特意前往。除了“天下第二行书”《祭侄文稿》,本次展览中还有一件80余年未曾露面、一度被认为毁于战火的中国国宝级画作——《五马图》引人注目。

被誉为“天下第一白描”的《五马图》究竟有何魅力?记者采访了赴东京一睹此画真容的画家、艺术评论家汤哲明。

马的魂魄被“画”走了

李公麟被誉为“宋画第一人”,北宋《宣和画谱》曾收录他的百余件作品。但传至今日,可信的只有《五马图》和《临韦偃牧放图》两件,至于《维摩诘演教图》《西岳降灵图》等都颇有争议。而《临韦偃牧放图》是李公麟临唐人所画,只有《五马图》是存世唯一“百分百的李公麟原创”。

《五马图》的流传充满了传奇。据传此画刚刚完成,其中那匹“锦膊骢”就死了。有人说,是因为李公麟画得太好,将马的魂魄夺走了。李公麟痴迷画马,经常观察御马,甚至“终日不去,几与俱化”。法秀禅师曾劝他说:你日夜情思都在马身上,将来你死了,说不定会投胎成马。

《五马图》在南宋时就已闻名天下,归于南宋内府收藏。到了元、明两代,经柯九思、张霆发等收藏名家递藏。清代康熙年间,被河南商丘宋荦收藏。乾隆时期,被贡于清宫,乾隆皇帝两次在《五马图》图上题文,并著录于《石渠宝笈重编》。这幅名画被清宫珍藏了两百多年,末代皇帝溥仪退位后,以赏赐溥杰的名义被盗运出宫。据传,《五马图》在二战以前藏于私家,战后就彻底失踪了,只留下民国时制作的珂罗版印刷品收藏于故宫博物院。

时隔80余年后,《五马图》真迹再度现身,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正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院举行的“颜真卿:超越王羲之的名笔”大展共分为六个部分,《五马图》因黄庭坚的题跋而出现在展览的第五章“颜真卿在宋代的评价——尊敬人道和摸索理念”中。

不施丹青而光彩照人

汤哲明用“久别重逢”来形容第一眼看到《五马图》真迹时的感受。“这幅画在中学的美术课本上就有,我从小就对它很着迷,可惜从来没真正看清楚过。后来我学国画,各种美术全集必收此图,但都是根据模糊的复制品而翻印,李公麟用笔时的许多微妙细节只能靠猜测,这次一睹真容,觉得豁然开朗,非常震撼。”

汤哲明告诉记者,《五马图》真迹与流传至今的珂罗版印刷品最直观的区别就是真迹的淡彩。由于珂罗版印刷是一种传统的玻璃版印刷,通过照相、修版、晒版再印刷,原作的淡彩在当时的黑白照片中反映不出来,细节处也不清晰,所以只能是雾里看花。

看《五马图》真迹,人物的生命气息和马的活力扑面而来。李公麟用淡墨进行晕染,表现五匹马不同的毛色,它们或静止,或缓步徐行,比例准确,神完气足。控马者姿态各异,无一雷同,其精神气质微有差异,有饱经风霜、谨小慎微者;有年轻气盛、执缰阔步者;有身穿宫服、气度骄横者。苏轼曾这样赞叹李公麟:“龙眠胸中有千驷,不惟画肉兼画骨。”

《五马图》有“天下第一白描”之称。在李公麟之前,白描就是一种常见的中国传统绘画技法,却始终没有成为一种独立的技法。这是因为在他以前,唐宋人物画主要是以壁画为主流,纸上的白描其实是壁画的草稿。唐代“画圣”吴道子以人物画著称,但他这样的大画家在画壁画时是不负责上色的,而是由他指挥工人完成。但由于吴道子的名气太大,他有时在墙上画完初稿上了点淡彩,工人就不敢继续上色了,于是这种初稿逐渐成为一种白描淡彩画流传下来,不经意中形成了一种风格,人称“吴装”。这样的技法与风格到了文人画兴盛起来的北宋,被李公麟继承并发扬,成为一种独立而又独特的绘画手法。李公麟的白描可谓不施丹青而光彩照人。

“一直到今天,白描都被人们所喜闻乐见,比如我们小时候最风行的连环画,包括今天的动漫,都还在使用这种由李公麟真正确立起来的技法。”汤哲明说。

从韩干到赵孟頫

《五马图》中有一匹白马,名为“照夜白”。“照夜白”这个名字起源于唐玄宗时期,当时大宛国进贡了两匹汗血宝马,一匹纯白,一匹杂色,白马取名“照夜白”,杂色马取名“玉花骢”。唐代大画家韩干就画过这两匹马,《玉花骢图》早就失传,而据传为真迹的《照夜白图》现藏于美国大都会博物馆。

自唐代以来,马一直是中国画常见的母题。马在古代不仅是日常用品,而且是奢侈品,更是军用品。马在过去还是人才的象征,所以马成了文人与普通画家都喜爱的题材。从唐代的韩干到北宋的李公麟,再到后来的赵孟頫,都喜爱画马、擅长画马。

“从传世的作品来看,李公麟与唐朝画马圣手韩干相比,格体是一脉相承的,但韩干之作相对严谨精到,李公麟之作如《五马图》则显得随意性、书写性略强,笔墨趋于轻松舒放,显得特别文质彬彬。赵孟頫在《人骑图》中继承了李公麟的传统,在笔墨上更趋简逸,但造型上已稍逊唐宋人。”汤哲明说,“相比韩干和赵孟頫,李公麟介于二者之间,既有准确严谨的造型,用笔技巧又轻松潇洒。”

以文人趣味改造传统

李公麟祖籍安徽舒州,自22岁考中进士后,一生历任各种官职,但他的志向并不在官场,而是山林。据《宣和画谱》记载,其“从仕三十年,未尝一日忘山林,访名园阴林,坐石临水,翁然终日”。黄庭坚在《五马图》的后跋中记述了李公麟因沉湎于画,以致仕途黯淡。晚年告老后,李公麟曾居于安庆桐城郊外的龙眠山下,自号龙眠居士或龙眠山人。

在李公麟时代,文人画已经兴起。文人画倡导者苏轼扬王维而抑吴道子,提出了文人画“求韵”的思想纲领。黄庭坚、米芾等皆是景从者。他们都推崇李公麟为当时文人画家的代表,颇受苏轼思想影响的《宣和画谱》将其列为“宋画第一人”。李公麟虽然继承了吴道子的传统,却以当时的文人趣味对传统作了很大的改造。

汤哲明认为,这改造首先体现在画幅趋小,米芾说李公麟“只在澄心堂纸(当时的一种名纸)上痛自裁损”,他的画不再是供他人观瞻、教化民众的大创作,而是供知己欣赏,充满了“独乐乐”与“小确幸”式的文人趣味。李公麟曾自述道:“吾为画,如骚人赋诗,吟咏性情而已,奈何世人不察,徒欲供玩好耶!”

这种改造还体现在其格调走向的清淡简逸。李公麟开启了后来以赵孟頫为代表的元代文人画格的先河。元代文人画真正践行了苏轼的文人画理想,由唐宋时的重人物而变为重山水。文人画至明清吴门画派、董其昌、“四王”绵延600年不绝,而李公麟可谓其重要的师祖之一。

名画档案

《五马图》,纸本墨笔,纵29.3厘米,横225厘米。画卷本无名款,共分五段,以白描的手法描绘了五匹西域进贡给北宋朝廷的骏马。前四段均有黄庭坚的笺记,后纸有黄庭坚跋语,跋称其为宋代画家李伯时(公麟)所作。

在黄庭坚的笺记中写明了马的名字、产地、年岁、尺寸。前四匹马为“风头骢”“锦膊骢”“好头赤”“照夜白”,第五匹佚名,经考证可能为“满川花”。五匹马由五位奚官牵引,前三人为西域装束,后两人身着汉人服装。《五马图》还有苏东坡的题跋,苏跋已与原画分开。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

成功书画家网
莫建成
莫建成

莫建成先生将工笔花鸟画的既定程式与西部地区的地理风貌和人文品格熔铸汇通,

 11件作品 1457热度

张谷旻
张谷旻

诗画俱佳的唐代大诗人王维说:“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这也正如张谷旻先

 8件作品 4411热度

马西园
马西园

李苦禅先生曾跋其书云“西园先生书法近古,近代实不多见,可永宝之。绘画初学

 5件作品 4480热度

邓子芳
邓子芳

明代海南才子丘浚《题五指山》诗曰:“五峰如指翠相连,撑起炎荒半壁天。夜盥

 6件作品 4835热度

张改琴
张改琴

石涛《画语录》中说:“太古无法,太朴不散,太朴一散,而法立矣。”于一个人

 7件作品 5162热度

冯大中
冯大中

近代画虎大家首推张善孖,他以观察真虎切入,改变了古人凭概念画虎的套路模板

 8件作品 7189热度

于志学
于志学

菜根谭有云:“鸟语虫声,总是传心之诀;花英草色,无非见道之文。”于志学先

 4件作品 6261热度

张江舟
张江舟

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说:“中国的画……是一个线条的组织。”,线条不仅透露出形

 5件作品 11635热度

最新文章

胸营丘园 家山情浓——西安理工大艺术学院赵新平教授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简析

胸营丘园 家山情浓——西安理工大艺术学院赵新平教授作品(《西

徐悲鸿先生说:“画家应该画自己最爱好又最熟悉的东西,不应该拿别人的眼睛来

2025-08-20

逸笔草草  意趣盎然——读王洪涛先生人物画四条屏(《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有感

逸笔草草 意趣盎然——读王洪涛先生人物画四条屏(《西部成功

中国画的核心是“见性”,画家解衣盘礴、任意挥洒,用笔墨的浓淡,点线的交错

2025-08-19

氤氲朦胧 山雄水阔——《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当代画家王明泽作品赏析

氤氲朦胧 山雄水阔——《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当代画家王明泽作

中国画的笔墨语言,以外取物的骨相神态,又内表画家的人格心灵。《西部成功书

2025-08-19

落墨有寄 线写苍倔——《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西安美院王燕安教授作品赏析

落墨有寄 线写苍倔——《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西安美院王燕安教

“大老碗”是在陕西关中地区常见的饮食器具,也是极具关中风情的代表性家常

2025-08-18

笔歌劳动 拙朴蕴情——陕西美协原副主席刘永杰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简析

笔歌劳动 拙朴蕴情——陕西美协原副主席刘永杰先生作品(《西部

艺术对劳动生活的歌咏,从上古至今、由东方到西方都是永恒的主题,以音乐、

2025-08-15

苍朴浑厚 动静寄怀——西安美院原副院长宋晓峰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苍朴浑厚 动静寄怀——西安美院原副院长宋晓峰先生作品(《西部

宋晓峰,,西安美术学院原党委委员、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陕西中国画学

2025-08-14

笔写清韵 画传高古——《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信阳美协名誉主席赵根成先生作品赏析

笔写清韵 画传高古——《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信阳美协名誉主席

中国画是线条的组织,那流动变化的线条,也总能透露出形象的姿态来,创作者的

2025-08-13

泼彩豪迈 山岚出岫——中国美协理事宋亚平女士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析

泼彩豪迈 山岚出岫——中国美协理事宋亚平女士作品(《西部成功

清代原济《石涛画语录》中说:“古者识之具也,画者识其具而弗为也。”所以学

2025-08-12

青山有寄 流水含情——当代青绿山水画家满维起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青山有寄 流水含情——当代青绿山水画家满维起先生作品(《西部

古人说:“画谓无声诗,乃贤哲寄兴。”绘画如若仅限于形式的炫目耀眼、新颖奇

2025-08-11

笔携清风 泼出荷韵——《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眉山市美协顾问谢泰伟先生作品赏析

笔携清风 泼出荷韵——《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眉山市美协顾问谢

诗言志,画寄情。读谢泰伟先生的这幅荷花作品《风抹雨濯自晶莹》,而有

2025-08-11

形塑自在 神造静逸——《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当代女画家杨卉茹女士作品赏析

形塑自在 神造静逸——《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当代女画家杨卉茹

何为静逸?宁静安闲也。赏读《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杨卉茹女士的这幅《品茗

2025-08-08

密密蓁蓁 郁郁葱葱——陕西画家马继忠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密密蓁蓁 郁郁葱葱——陕西画家马继忠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

线勾墨点石峥嵘,笔皴每多密蓊蓊。近浓远淡峰险峻,山川总见郁森森。古人韩拙

2025-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