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芬奇笔下的女性为何有种说不出的神秘

2019-05-05

文章来源:|0
1057次浏览
  5月2日是画家列奥纳多·达·芬奇500周年忌辰。综观达·芬奇留存于世的肖像画,绝大多数人物都是女性。这些暧昧、忧郁、模棱两可的女性肖像,总是有种说不出的神秘感。达·芬奇研究专家、意大利萨萨里大学教授易诺晨在近日的讲座中解读了达·芬奇笔下的伊人。

  从整体上观察达·芬奇的多件作品,有一个特质尤其容易引起人们的好奇心,那便是女性形象的中心地位,多幅肖像画中,只有一件的主角是男性。凡是达·芬奇致力于刻画女性的作品,不论是颜料还是技法,都存在某种不同寻常的特质。

  达·芬奇一生中曾在意大利多个地区辗转流连,寻求寄身之所。这些旅途中他遇到了许多非凡的女性。女性在文艺复兴时期扮演了重要角色,她们不再是当权者背后的娇妻情人,而是站在了大小宫廷中风口浪尖的位置,开始以个人身份成为艺术赞助人,或在形势需要下肩负起管理国家、执掌权力的重任。这些女子因兼具出色的文化修养、优雅的气质与动人的美貌而被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奉为缪斯。

  4月18日于意大利大使馆举办的《达·芬奇笔下的她》新书介绍会中,本书作者,意大利萨萨里大学化学系教授易诺晨以“达·芬奇生命中的女性”为着眼点,不仅限于被他封存入画的俏丽女郎,还包括他一生中遇到的多位文艺复兴时期女主角,这些女性启发他前往未知之地一探究竟,直至触及某个暧昧的境界——一个性别特质浑然天成、难分彼此的幻境。

  忧郁的未婚妻

  在维罗吉奥工作室当学徒期间,达·芬奇为吉内芙拉·德·本奇绘制的肖像被认为是他在佛罗伦萨完成的最重要、最有代表性的作品。维罗吉奥的雕塑作品《捧花的女子》被认为原型极有可能是吉内芙拉,达·芬奇很可能看到老师的作品后才完成了这幅经典之作。

  达·芬奇笔下的人物情绪总是隐秘而模棱两可。画中的女孩仅有16岁,来自佛罗伦萨最富有的家庭之一。她面色苍白,双眼既没有向下凝视,也没有盯着画外某一点,而是与观众四目相对,似乎有某种难言之隐。吉内芙拉正值订婚时期,但表情丝毫没有流露出喜悦。背景的刺柏树幽暗沉重,仿佛黑暗的预兆,暗示女孩无法预料、并不幸福的未来。

吉内芙拉·德·本奇肖像吉内芙拉·德·本奇肖像

  当人们探索画布的背面时,吉内芙拉的“隐情”才逐渐浮出水面。画的背面,刺柏在中间,月桂和棕榈在两边,被写有“美貌装点美德”的绶带缠绕。看似无关紧要,若将其与同一时期另一幅肖像《持罗马币的年轻人》比对,不难发现一种惊人的巧合。这幅画的主人公是新到任的威尼斯共和国驻佛罗伦萨大使,他的家徽含有月桂和棕榈的图案,《持罗马币的年轻人》背景中也出现了月桂和棕榈树。年轻的使者对吉内芙拉一见钟情,即使后来回到威尼斯,还是对女孩魂牵梦萦,写了很多的诗篇赞美她。但吉内芙拉将要结婚,无法回应使者的爱慕。因此,在《吉内芙拉·德·本奇肖像》中,达·芬奇展现出的是“不可能的爱”。刺柏本身是纯洁与贞操的象征,使没有结果的感情更为沉重。另一个解读是吉内芙拉的忧郁是因为疾病,丈夫在交税时曾声称为妻子治病花光了全部积蓄。但吉内芙拉寿命很长,在丈夫之后去世,因此这个说法被认为是丈夫避税的借口。

  抱貂女子的惊鸿一瞥

  1482年,达·芬奇前往米兰,在贵族宫廷中进行创作和研究活动。他的才能极受米兰公爵卢德维科·斯福尔扎的青睐,这一时期他为卢德维科的情人切齐利娅·加莱拉尼创作的肖像《抱银貂的女子》以绝妙的明暗处理闻名。

  画中的切齐利娅装束简洁,从颈间绕一圈垂下的黑色珍珠项链是这个美人身上唯一的珠宝。额上系着细细的黑色发带,体现了当时的束发时尚。朴素的风格,反而衬出了切齐利娅的绝代风华。她微微侧身,仿佛被来人吸引了目光。侧身的瞬间光线正好照射过来,衬托出切齐利娅优雅的头颅和柔美的面孔,达·芬奇捕捉了这个神秘的时刻。

抱银貂的女子抱银貂的女子

  16岁的切齐利娅得到了良好的教育,极有修养,也深受公爵喜爱。两人非常恩爱,切齐利娅很快怀孕并生下了孩子。公爵夫人要求公爵立刻离开切齐利娅,于是两人不得不分开。但很快公爵有了第二个情妇,于是又要求达·芬奇为新情人作画。但达·芬奇没能再找到为切齐利娅画肖像时的默契。这个情人较为年长,已经拥有两个孩子,在达·芬奇眼中不复少女的灵性,因此这幅作品远没有《抱银貂的女子》精彩。达·芬奇自己喜爱有加的作品,也受到了其他人的偏爱,开启了他在曼多瓦的下一段旅程。

  1500年前后,米兰被法国入侵,达·芬奇只好逃离米兰前往曼多瓦避难。这并非是一个巧合,而是应伊莎贝拉·德·埃斯特侯爵夫人的邀约。她是如此知性、高贵,甚至被称为“世界第一夫人”。伊莎贝拉是米兰公爵夫人的姐姐,她非常欣赏《抱银貂的女子》,还曾让妹妹将画作寄往曼多瓦,欣赏了几个月才归还。从那时起,她就渴望自己拥有一幅类似的肖像。达·芬奇答应了这个要求,但等到他离开曼多瓦,肖像还停留在草稿阶段。他带走了画作,等待着未来完成。

  达·芬奇一去再无回音,急切的伊莎贝拉找来了提香为自己画像。年轻时的伊莎贝拉非常美丽优雅,但随着年龄增长日渐发福,引起了宫廷中对她身材的议论,这令她尤其不悦。老实的提香在肖像中如实展现了侯爵夫人的身材,伊莎贝拉看到后立刻要求提香销毁,并按照她的要求再画一幅。提香的第二个版本终于使挑剔的伊莎贝拉满意了,但她还暗暗渴望着《抱银貂的女子》那样的肖像,于是又叫来了一位画家来佛罗伦萨画像,基本完成了心愿。不死心的伊莎贝拉不断给周游的达·芬奇写信,提醒他未完成的画作,而达芬奇早已一去不返,杳无音信,直到他的下一幅作品《蒙娜丽莎》,吸引了全世界的瞩目。

提香为伊莎贝拉·德·埃斯特侯爵夫人所绘第一幅肖像提香为伊莎贝拉·德·埃斯特侯爵夫人所绘第一幅肖像

  千姿百态的蒙娜丽莎

  蒙娜丽莎的微笑向来是“谜中之谜”,肖像中的人物带有一种令人喜悦的微笑,那样的笑容甚至让人觉得过于超凡脱俗,更像是神迹的显现而非现实的人物,在生活中你无法看到这样的笑容。一名生活在500年前的佛罗伦萨女子,她的肖像成为这个时代最伟大的象征之一。

  达·芬奇本人为《蒙娜丽莎》付出巨大心血,不论去哪都将她带在身边,不断修改,前前后后画了近20年,直至生命的尽头,这幅画还摆在他床边。《蒙娜丽莎》女主人公的身份基本没有争议,她是佛罗伦萨富有银行家的妻子丽莎,银行家给达·芬奇的订单表明他曾请求达·芬奇为妻子画像。Mona来自拉丁文“我的女主人”,是对出身高贵的女性的尊称。

  正如他画《抱银貂的女子》一样,眼前的丽莎深深吸引了达芬奇。在描绘丽莎时,他使用了一个小技巧。达·芬奇请丽莎女士坐好,嘱咐她千万不要笑,能有多严肃就有多严肃,却在她尽力保持时请人在旁边奏乐唱歌,还安排滑稽的小丑逗丽莎发笑,这样的方式让她展现出了奇怪的表情,让达·芬奇捕捉到了一个极为特殊的瞬间——一个努力忍笑却又按捺不住上扬的嘴角的表情。这段情节被传记作家瓦萨里记录了下来:“因为丽莎女士是如此漂亮,达·芬奇安排了小丑不停地讲笑话逗她开心,以保持她心情愉悦,以此驱散他通常在人物肖像中表现出来的那种忧郁的笑。”

  在精确捕捉的基础上达·芬奇运用了十分复杂的技法。丽莎的装束非常简单,头上的黑纱体现了佛罗伦萨的时尚,衣饰上可以看到芬奇结(由达·芬奇创作的一种复杂的打结方式)。这幅画的空间纵深感极强,背景十分自然,是空气透视理论的体现。画面背景可以分为三个层级,最下面的层级非常清晰,越往远处推移色彩越模糊,色调越偏蓝。从整体看,画面似乎有烟尘覆盖,这是由于达·芬奇用指肚蘸上15-20层颜料一层层涂抹,刻意营造出了一种失焦的感觉。

  未完工时,达·芬奇带着订金和画作一起离开。在此后的二十多年,《蒙娜丽莎》发生了姿态、面貌上三次重大的改变,最后已经不是现实中的人的真实面貌,而是某种理想化女性的象征。

  《蒙娜丽莎》的神秘不断被解读,很多学者认为从中可以看出萨拉伊的影子。萨拉伊是达·芬奇的弟子,也被认为是他的情人。除了生命的最后阶段,萨拉伊一直陪伴在达·芬奇左右,跟随他学画,同时也是他很多作品的模特。

达·芬奇弟子萨拉伊达·芬奇弟子萨拉伊
蒙娜丽莎蒙娜丽莎

  世界各地的博物馆中散落着近60幅《蒙娜丽莎》临摹本。在普拉托摹本中,丽莎编上了发辫,且去除了背后的风景画。但后续的研究表明,发辫是后人添上的,原版的摹本并非如此。修复后的普拉托摹本中,丽莎坐在走廊上,画面两侧可以看到柱基。值得注意的是,不论是普拉托摹本,还是后来的学徒或拉斐尔摹本,蒙娜丽莎的画面中均出现了柱子,令人怀疑同一时期还存在另一幅背景带有柱子的《蒙娜丽莎》。

左为修复后普拉托临摹本,右为拉斐尔临摹本左为修复后普拉托临摹本,右为拉斐尔临摹本

  千奇百怪的临摹本中有近20个裸体版本,其中不乏令人惊奇的作品,其中一幅由达·芬奇和学徒们创作。画室的学徒以及达·芬奇本人都喜欢开玩笑,这幅蒙娜丽莎脸庞偏男性,身材却有明显的女性特质,暗示了男性和女性的本质特征,挑战我们穿透表象的观察和理解能力。

  当我们注视蒙娜丽莎,会感受到冥冥中似有一道目光投射在自己身上,它已不可避免地成为集体意象的一部分,等待每个观众自由地看透。笑容背后蕴藏着怎样的秘密,通通凝固在一幅500年前的肖像中。

  作者:新京报记者 李永博 实习生 王露桦

  编辑:沈河西 校对:薛京宁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

成功书画家网
张江舟
张江舟

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说:“中国的画……是一个线条的组织。”,线条不仅透露出形

 5件作品 717热度

杜滋龄
杜滋龄

杜滋龄先生是当代画界风格鲜明而成绩卓著的艺术家,其笔下人物汲取技法丰富,

 5件作品 1367热度

师恩钊
师恩钊

师恩钊先生的山水画,着力表现北方山水的奇峻风光,构图恢弘大气,笔墨雄浑苍

 6件作品 3799热度

张捷
张捷

传统和生活,是绘画创作的两大重要源泉。前者,不仅以古人浩如烟海的经验总结

 7件作品 2675热度

裘缉木
裘缉木

孙过庭《书谱》中,对古与今、旧与新的“古不乖时,今不同弊”对比批评主张,

 5件作品 2558热度

李翔
李翔

关于中国画的“形神”之论,历代以来多有阐述。譬如魏晋南北朝谢赫的“应物象

 3件作品 3790热度

张松
张松

“张松先生的山水绘画,扎根于徽山皖水自然之中,家乡芜湖的山水风光、湖中烟

 5件作品 6186热度

王梦湖
王梦湖

清代画家龚贤说:“心穷万物之源,目尽山川之势”,对自然生活的感物历来是

 9件作品 8092热度

最新文章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布 局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布 局

布局的时候是快乐的,充满了美好的憧憬和神圣的向往。现在是辛苦的,不遗余力

2025-04-30

百岁猫王 巨著皇皇——读孙菊生老夫子长卷(“五一劳动节”成功美术馆馆藏名家名作展)有感

百岁猫王 巨著皇皇——读孙菊生老夫子长卷(“五一劳动节”成功

提起画猫孙菊生老夫子号称“百岁猫王”,是介于曹克家兄弟的工笔和刘奎龄、刘

2025-04-30

取象惟诚 传神乃真——当代著名人物画家刘选让先生作品(“五一劳动节”馆藏名家作品展)赏读

取象惟诚 传神乃真——当代著名人物画家刘选让先生作品(“五一

元代赵孟頫曾为画补跋云:“余尝见卢楞伽罗汉像,最得西域人情态,故优入圣域

2025-04-29

天涯芳草  似水流年——读中美协副主席李翔先生的一幅画(“五一劳动节”馆藏名家作品展)

天涯芳草 似水流年——读中美协副主席李翔先生的一幅画(“五

,画家用浅绿钩染着波澜起伏的青青草地,用浅绿加些许青色画出静静搁置的扇子

2025-04-28

挥彩写萱草 灿灿能解忧——当代著名花鸟画家郭怡孮先生作品(“五一劳动节”馆藏名家作品展)赏读

挥彩写萱草 灿灿能解忧——当代著名花鸟画家郭怡孮先生作品(“

读小学时学校的花圃中种了许多萱草,因为爱其岁岁黄花灿灿满园,于是向管

2025-04-27

秋光明媚 光影互彰——官布先生《青山秋色》(“五一劳动节”成功美术馆馆藏名家作品线上展)赏读

秋光明媚 光影互彰——官布先生《青山秋色》(“五一劳动节”成

“审美判断的基本内容是对象的形式所引起的快感。这种形式之所引起快感,是

2025-04-27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高度重视并努力做好宣传工作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高度重视并努力做好宣传工作

今年以来,宣传工作有声有色,新媒体宣传取得重大突破,尤其是微信采编和转

2025-04-25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成功事业阔步发展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成功事业阔步发展

一是新班子运行整体良好;二是暑假培训达到了预期目的;三是各实体单位主要

2025-04-25

周矩敏十年新作展亮相昆山!

周矩敏十年新作展亮相昆山!

据悉,该展览将持续至5月10日。本次展览展出了周矩敏近十年来创作的《

2025-04-25

真山即我 我即真山——当代著名画家白云乡先生三幅山水画(“五一劳动节”馆藏名家作品展)漫谈

真山即我 我即真山——当代著名画家白云乡先生三幅山水画(“五

艺术其实是感性、直觉的东西,不是理性、客观的事物。清人恽南田说:“笔墨可

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