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书法:结构笔法都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2019-07-01

文章来源:新浪收藏|0
1028次浏览
  书法,尤其是少儿书法,在近些年可谓是“自带流量”,只要提及总会引发热议,针对某传媒书法公开赛活动的举办,本报记者专程采访“鉴字官”杨涛,请他对网友热议的几个话题来谈谈书法。
新华社 郝群英/摄新华社 郝群英/摄

  |临摹:考察造型能力|

  在活动中,少儿书法比赛挑战的第一个环节“小试牛刀”是临摹给出的经典法帖中的一个字,如临摹《兰亭序》中的“永”字、《多宝塔碑》中的龙字等。为什么首先考验“临摹”,杨涛表示,这主要是考察作者面对经典法帖的造型能力。

  “中国传统书法的两个重要方面,一方面是结构,一方面是笔法,对初学者来说,笔法相对微妙,难以切入,而结构对他们来说是宏观的,能看得明白。”杨涛表示,我们常说“像不像”,这只是针对结构而言的。笔法、结构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息息相关,从唐代开始,中国书法对结构注重研究,制定了法则,这其中不仅代表了一种审美,还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作为中国孩子学习中国传统书法,首先要通过书法学习了解中国文化传统,从一目了然的结构上切入,随着年纪的增长、心智等各方面的成熟,再慢慢往更细微的笔法上转变。

  “我们现在所面对的经典法帖,是在书法发展史中被大家所共识的,无论从结构还是笔法,都能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杨涛觉得,作为年纪小的初学者,在学习结构的时候,一开始不理解没关系,把它读下来、背下来,随着时光的沉淀,其中的道理自然慢慢会懂。

  |不识字:书写内容和书法的关系|在节目中,郭宇暄小朋友由于还没上小学,“妙笔生花”环节中“离离原上草”的下一句虽然能背诵,却不会写,但她之前临摹的“国”字、在邱振中教授的建议下书写的“一草一不”四个大字,却获得“鉴字官”们一致认可,认为非常“大气”。这不禁让我们好奇,专家们为什么觉得她写得好?书写内容和书法有关系吗?

  “小朋友令我感动的是,我看到了她非常有张力的线条,似文字非文字的质朴的结构。”在杨涛看来,就书法本身而言,传统的书法的核心是笔法和结构,但是从他的角度来看,其最根本最本质的问题是线质的辨识能力。

  杨涛告诉记者,审美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方面来自线质本身的内容,属于“无法”;第二来自于法度阶段的结构、用笔等,是“有法”;最后一个阶段,把“有法”的内容融会贯通,在笔下呈现自我,到达“有法无法”状态。

  “我们看一幅狂草作品,并不会因为不认识字,就对这幅作品没有一点感觉,相反,我们也许会很喜欢,而这个喜欢也许跟内容没有关系。又如王羲之的《上虞帖》、王献之《送梨帖》等,说实话那些内容对我们来说是很无聊的,或者是没有意义,但我们仍把它奉为经典,是因为看到它内容之外的、跟书法有关联的部分,如线、结构、用笔、气息,以及所有这些集中在一起体现出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杨涛表示,“我并不排斥文学与书法的关系,她们之间有关系,但不大,因为书法本身有最本质的东西,对线辨识的能力,对结构本身的观察,对笔法细微的判断,乃至于最后与我们的精神、来自天地间天人合一的判断,这些是书法本体的,她跟内容没有直接大的联系。书法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她并不是文学的附属,不能用诗词歌赋等文学内容来取代书法最本质的东西。”

  对于郭宇暄,杨涛建议,虽然现在对书法线质的感觉很好,但不能继续这种状态,她必须学习书法的“规律”,形成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共识。

  |谦虚:通过书法学传统文化|

  在活动最后,其中一位小朋友由于连胜两关而显得洋洋得意,倪萍和杨涛都对他提出了严肃的批评,杨涛认为他过于骄傲,告诫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没有对骄傲这类词汇进行赞扬的内容;倪萍更是说,做人要人好,人好就是“宽容宽厚善良”,千万别以为自己天下无敌。

  “这是中国传统文化对于我们的要求,大家都从心理上产生排斥的人,再有本事,也是很难成长的。”对于节目中一直很温和,忽然变身“严厉考官”,杨涛如是解释。

  “我们文化传统中没有‘争’、互相得意的部分,学书法目的是要感受这种文化精神,学了书法,还保持着有戾气的状态,那学书法的意义何在?只是为了把字写好吗?”杨涛严肃指出。

  |建议:初学者更应学墨迹|在杨涛看来,现代人学书法有很多问题,比如现在大多数人从“欧颜柳赵”入手学习书法,“这些人没问题,但我们用的多是这些人的碑刻,那就有问题了。”

  在杨涛看来,碑刻的内容虽是由作者撰写,但往往是别人书丹,在这过程中就丢失了很多信息;再由刻工理解、诠释后勒石,这其中信息又被丢失;几千年间,风吹日晒,碑刻被风化、腐蚀,信息量又被丢失;每个时代不同的拓工,墨的轻重直接影响了字的粗细大小的变化。现在我们看到的斑驳的碑刻、拓本,和最原始的内容相比,信息量所剩无几。“这些内容让初学者、低幼龄的小朋友来学,让他用有限的经验来还原作者的精神,太难了,但大家都这么开始的。”

  “我们要停止这样的学习方式,应该找信息量大的墨迹版本,学习到其中重要的部分,等到具备了足够的能力再去学碑。”杨涛建议道。

李刚田(西泠印社副社长) 颜真卿书《华岳题名》跋李刚田(西泠印社副社长) 颜真卿书《华岳题名》跋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

成功书画家网
张江舟
张江舟

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说:“中国的画……是一个线条的组织。”,线条不仅透露出形

 5件作品 694热度

杜滋龄
杜滋龄

杜滋龄先生是当代画界风格鲜明而成绩卓著的艺术家,其笔下人物汲取技法丰富,

 5件作品 1357热度

师恩钊
师恩钊

师恩钊先生的山水画,着力表现北方山水的奇峻风光,构图恢弘大气,笔墨雄浑苍

 6件作品 3779热度

张捷
张捷

传统和生活,是绘画创作的两大重要源泉。前者,不仅以古人浩如烟海的经验总结

 7件作品 2669热度

裘缉木
裘缉木

孙过庭《书谱》中,对古与今、旧与新的“古不乖时,今不同弊”对比批评主张,

 5件作品 2548热度

李翔
李翔

关于中国画的“形神”之论,历代以来多有阐述。譬如魏晋南北朝谢赫的“应物象

 3件作品 3788热度

张松
张松

“张松先生的山水绘画,扎根于徽山皖水自然之中,家乡芜湖的山水风光、湖中烟

 5件作品 6177热度

王梦湖
王梦湖

清代画家龚贤说:“心穷万物之源,目尽山川之势”,对自然生活的感物历来是

 9件作品 8088热度

最新文章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布 局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布 局

布局的时候是快乐的,充满了美好的憧憬和神圣的向往。现在是辛苦的,不遗余力

2025-04-30

百岁猫王 巨著皇皇——读孙菊生老夫子长卷(“五一劳动节”成功美术馆馆藏名家名作展)有感

百岁猫王 巨著皇皇——读孙菊生老夫子长卷(“五一劳动节”成功

提起画猫孙菊生老夫子号称“百岁猫王”,是介于曹克家兄弟的工笔和刘奎龄、刘

2025-04-30

取象惟诚 传神乃真——当代著名人物画家刘选让先生作品(“五一劳动节”馆藏名家作品展)赏读

取象惟诚 传神乃真——当代著名人物画家刘选让先生作品(“五一

元代赵孟頫曾为画补跋云:“余尝见卢楞伽罗汉像,最得西域人情态,故优入圣域

2025-04-29

天涯芳草  似水流年——读中美协副主席李翔先生的一幅画(“五一劳动节”馆藏名家作品展)

天涯芳草 似水流年——读中美协副主席李翔先生的一幅画(“五

,画家用浅绿钩染着波澜起伏的青青草地,用浅绿加些许青色画出静静搁置的扇子

2025-04-28

挥彩写萱草 灿灿能解忧——当代著名花鸟画家郭怡孮先生作品(“五一劳动节”馆藏名家作品展)赏读

挥彩写萱草 灿灿能解忧——当代著名花鸟画家郭怡孮先生作品(“

读小学时学校的花圃中种了许多萱草,因为爱其岁岁黄花灿灿满园,于是向管

2025-04-27

秋光明媚 光影互彰——官布先生《青山秋色》(“五一劳动节”成功美术馆馆藏名家作品线上展)赏读

秋光明媚 光影互彰——官布先生《青山秋色》(“五一劳动节”成

“审美判断的基本内容是对象的形式所引起的快感。这种形式之所引起快感,是

2025-04-27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高度重视并努力做好宣传工作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高度重视并努力做好宣传工作

今年以来,宣传工作有声有色,新媒体宣传取得重大突破,尤其是微信采编和转

2025-04-25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成功事业阔步发展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成功事业阔步发展

一是新班子运行整体良好;二是暑假培训达到了预期目的;三是各实体单位主要

2025-04-25

周矩敏十年新作展亮相昆山!

周矩敏十年新作展亮相昆山!

据悉,该展览将持续至5月10日。本次展览展出了周矩敏近十年来创作的《

2025-04-25

真山即我 我即真山——当代著名画家白云乡先生三幅山水画(“五一劳动节”馆藏名家作品展)漫谈

真山即我 我即真山——当代著名画家白云乡先生三幅山水画(“五

艺术其实是感性、直觉的东西,不是理性、客观的事物。清人恽南田说:“笔墨可

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