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不仅是山水

2019-12-06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0
1537次浏览
      原标题:山水不仅是山水

客厅里的园林(雕塑) 2019年 史金淞

石门(油画) 20世纪40年代 关良

“上海油画雕塑院文献系列展”是上海油画雕塑院的重要学术品牌展览项目之一。该展项通过系列艺术大师(名家)个案研究和“群体”“流派”专题研究,以文献、作品、实物相结合的方式推出展览,体现了上海油画雕塑院的艺术创作和学术研究实力。本次该院策划的“山川悠远——‘山水’艺术的当代衍变创作与文献展”即为该“文献系列展”之一。

山水艺术是中国古典文化的重要代表,体现着中国人的审美和精神追求,也享誉世界,一直以来都是中国与亚洲乃至世界沟通的文化名片。物质的山水是生命的依靠和寄托,人文的山水则传递了代代相传的艺术传统、人文精神和哲学思考。

中国拥有漫长的农耕历史,农耕文明源远流长,渗透在社会生活、风俗习惯、宗教、思想文化等方方面面,形成了深厚的历史积淀。土地——山水田园是农业社会的根本。因为它是托身之所,依靠它养育生命、繁衍子孙,乃至于“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所以即便今天很多中国农村依然保留有土地崇拜的风俗。不仅如此,围绕山水田园还形成了灿烂的山水文化。中国自古就有“乐山”“乐水”的传统观念,山水可游、可观、可居; 还是涵养性灵、寄托情怀的精神庇护所,如诗歌吟唱的“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水诗先于山水画发展成熟,它们共同构成中国山水文化的核心表达。在形成于魏晋时期的山水诗的带动下出现了专门以山水为题材绘画,并在五代两宋时期发展达到高峰,形成了诗画交融的传统,渐而与毛笔书写的书法艺术演变合成诗、书、画一体的独特的绘画表达。尽管历经元明清的朝代更迭,山水精神和诗书画的传统依然在封闭、节奏缓慢的封建农耕社会的历史时空中随着时代不断传承、变异,安静地发展了近千年,直至20世纪。所以,山水既是物质的,又是人文的。物质的山水是生命的依靠和寄托。人文的山水则传递了代代相传的艺术传统、人文精神和哲学思考。故而,山水不仅是山水,很多时候它就是人身之外的一切;在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中,它代表着“地”,代表着“天”,代表着至上的“道”。

20世纪初,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在内忧外患中谢幕。西方的传统绘画造型体系和它日益兴盛的现代主义艺术大规模地传入中国,打破了中国一千多年来水墨绘画单一而封闭的发展环境,自此中国绘画进入了前所未有的中西交融、多元发展的时代。与之伴随的还有20世纪民族危机深重、多灾多难、动荡复杂的社会环境。因此,20世纪以来的中国艺术的发展道路不可避免地交织着民族文化复兴的使命与艺术家个人动荡的身世际遇,复杂而坎坷:新旧交替,异质文化和本土艺术、传统和创新的对抗、包容、吸收和转化在与时代语境交互中艰难行进。20世纪是中国艺术不断走向现代化并进入当代语境的时期。21世纪,随着全球化的到来,新兴科技为艺术表现带来新的契机,中国艺术家身处日益强盛的中国,将以什么样的艺术展现文化自信?中国的当代艺术表达对深厚的历史传统和时代又有怎样的回应?这些,此次展览将试图以点及面地做出回答。

“山水有清音”,时代的更迭并未遗失传承千年的山水文化精神。山水绘画是中国传统水墨画最大的系科。鉴于山水艺术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的重要位置,以及新世纪以来从“山水”的角度切入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当代性转化的创作潮流,此次展览围绕“山水”主题分为三个部分展开:第一个部分“文化危机与中西调和——‘山水’的现代化之路”以文献展出为主,展现了20世纪早期大家致力于中西交融、绘画现代化的实践与探索;第二部分“生态境遇与东方意象——‘山水’的当代化转换”展示的是历经20世纪后期改革开放语境,艺术创作从现实主义向当代转向的艺术家的创作;第三部分“文化寄托与身份认同——全球化境遇中的‘山水’”展示的是21世纪全球化语境中青年艺术家的创作。展览通过选取一些典型实例,旨在以点及面地梳理现当代以来中国传统绘画单一语境为西学东渐所打破之后,中国山水艺术的传统作用于西方造型体系以及山水艺术接受西方艺术影响而产生的艺术创作语言观念和风格衍变的类型和脉络,从而试图揭示山水艺术区别于西方风景艺术的独特价值,展现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当代艺术的独特品位和格调。同时也尝试为时下的中国传统艺术的当代化转化提供具有价值的视野、思路和启发。

(作者李诗文为上海油画雕塑院研究员)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

成功书画家网
莫建成
莫建成

莫建成先生将工笔花鸟画的既定程式与西部地区的地理风貌和人文品格熔铸汇通,

 11件作品 1327热度

张谷旻
张谷旻

诗画俱佳的唐代大诗人王维说:“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这也正如张谷旻先

 8件作品 4306热度

马西园
马西园

李苦禅先生曾跋其书云“西园先生书法近古,近代实不多见,可永宝之。绘画初学

 5件作品 4385热度

邓子芳
邓子芳

明代海南才子丘浚《题五指山》诗曰:“五峰如指翠相连,撑起炎荒半壁天。夜盥

 6件作品 4729热度

张改琴
张改琴

石涛《画语录》中说:“太古无法,太朴不散,太朴一散,而法立矣。”于一个人

 7件作品 5081热度

冯大中
冯大中

近代画虎大家首推张善孖,他以观察真虎切入,改变了古人凭概念画虎的套路模板

 8件作品 7091热度

于志学
于志学

菜根谭有云:“鸟语虫声,总是传心之诀;花英草色,无非见道之文。”于志学先

 4件作品 6218热度

张江舟
张江舟

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说:“中国的画……是一个线条的组织。”,线条不仅透露出形

 5件作品 11489热度

最新文章

逸笔草草  意趣盎然——读王洪涛先生人物画四条屏(《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有感

逸笔草草 意趣盎然——读王洪涛先生人物画四条屏(《西部成功

中国画的核心是“见性”,画家解衣盘礴、任意挥洒,用笔墨的浓淡,点线的交错

2025-08-19

氤氲朦胧 山雄水阔——《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当代画家王明泽作品赏析

氤氲朦胧 山雄水阔——《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当代画家王明泽作

中国画的笔墨语言,以外取物的骨相神态,又内表画家的人格心灵。《西部成功书

2025-08-19

落墨有寄 线写苍倔——《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西安美院王燕安教授作品赏析

落墨有寄 线写苍倔——《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西安美院王燕安教

“大老碗”是在陕西关中地区常见的饮食器具,也是极具关中风情的代表性家常

2025-08-18

笔歌劳动 拙朴蕴情——陕西美协原副主席刘永杰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简析

笔歌劳动 拙朴蕴情——陕西美协原副主席刘永杰先生作品(《西部

艺术对劳动生活的歌咏,从上古至今、由东方到西方都是永恒的主题,以音乐、

2025-08-15

苍朴浑厚 动静寄怀——西安美院原副院长宋晓峰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苍朴浑厚 动静寄怀——西安美院原副院长宋晓峰先生作品(《西部

宋晓峰,,西安美术学院原党委委员、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陕西中国画学

2025-08-14

笔写清韵 画传高古——《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信阳美协名誉主席赵根成先生作品赏析

笔写清韵 画传高古——《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信阳美协名誉主席

中国画是线条的组织,那流动变化的线条,也总能透露出形象的姿态来,创作者的

2025-08-13

泼彩豪迈 山岚出岫——中国美协理事宋亚平女士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析

泼彩豪迈 山岚出岫——中国美协理事宋亚平女士作品(《西部成功

清代原济《石涛画语录》中说:“古者识之具也,画者识其具而弗为也。”所以学

2025-08-12

青山有寄 流水含情——当代青绿山水画家满维起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青山有寄 流水含情——当代青绿山水画家满维起先生作品(《西部

古人说:“画谓无声诗,乃贤哲寄兴。”绘画如若仅限于形式的炫目耀眼、新颖奇

2025-08-11

笔携清风 泼出荷韵——《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眉山市美协顾问谢泰伟先生作品赏析

笔携清风 泼出荷韵——《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眉山市美协顾问谢

诗言志,画寄情。读谢泰伟先生的这幅荷花作品《风抹雨濯自晶莹》,而有

2025-08-11

形塑自在 神造静逸——《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当代女画家杨卉茹女士作品赏析

形塑自在 神造静逸——《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当代女画家杨卉茹

何为静逸?宁静安闲也。赏读《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杨卉茹女士的这幅《品茗

2025-08-08

密密蓁蓁 郁郁葱葱——陕西画家马继忠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密密蓁蓁 郁郁葱葱——陕西画家马继忠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

线勾墨点石峥嵘,笔皴每多密蓊蓊。近浓远淡峰险峻,山川总见郁森森。古人韩拙

2025-08-07

墨彩相济 黄龙怒啸——《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陕西画家郭建平先生八尺黄河画作赏析

墨彩相济 黄龙怒啸——《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陕西画家郭建平先

从巴彦喀拉山口发源的母亲河——黄河奔腾向东,穿越九省、自治区,由山东

2025-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