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井百态,民俗画卷——赵子忠画家日访谈

2012-09-21

文章来源:
1279次浏览
本网记者 冯宜玉

      他的画汇聚了民生百态、市井风俗,他的画“亦诗亦史”,他是平民精神世界的描绘者,他是我国民俗文化非物质文化的传播者,他是与马海方先生并称为“北马东赵”的民俗画家赵子忠。近日赵老师作客成功美术馆,举办“赵子忠画家日”活动,记者带你走近赵子忠和他大俗大雅的民俗绘画世界。

赵子忠老师接受本网记者采访

     记者:赵老师,您几十年勤奋耕耘,长期致力于旧市井、民俗民风、历史人物、当代风情为题材的民俗风情水墨画的创作中。在对民俗绘画的不断探索与实践中,您要追求什么样的绘画精神,在画中表现什么样的味道?


      赵子忠:在几十年的民俗题材绘画的创作中,我一直力图将民间的文化,众生百态、贩卒走夫的真实生活状态表现出来。民俗图内涵丰富,既描绘旧时民间的物质、文化水平的落后和贫乏,广大百姓的穷困和无奈,而另一方面也展现了人民群众的智慧,坚毅以及他们坚强的生活情趣和乐观心态。这是我在绘画中要表现的精神。
      我的民俗民风的水墨画,一方面是以典型的画面内容,深刻地展现旧时的一段历史风貌,将民间文化传承下来,另一方面是将我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将少时美好一些场景表现出来,将原汁原味的市井风物的味道画出来。
 

赵子忠老师在成功美术馆,现场挥墨作画

       记者:赵老师,自2010年起,您的作品先后被钓鱼台国宾馆、人民大会堂、中南海等国家(重要)顶级部门收藏,被当国礼馈赠国外贵宾。而且在当今画界也将您和马海方老师并称为民俗画派的“北马东赵”。您能谈谈民俗绘画表现的内涵吗?民俗绘画的意义在哪里?
   
      赵子忠:我画中的一些物象都有深刻的内涵,比如碾子、磨盘这些器物,在历史文物挖掘中发现在周朝就有,千百年来,碾、磨散落于北部大半个中国,为民间碎粮成粉从而做成各种特色食品之必要器具,在近代,又为人民群众拥军抗敌立下了不朽功勋。再比如,“货郎”是人担车推,走村串户,专卖针头线脑、零碎商品的人;“箍辘子”是走街串巷,专修坏损的锅、碗和瓷器的人。
      这些都是我童年时所见到的,有很深刻的印象。将碾子、磨盘,还有“货郎”、“箍辘子”等典型的民俗物象入画有着很深远的意义。这就是民俗画的内涵所在,而正是这样的内涵决定了它的意义。
      民俗文化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很重要的一个部分,需要我们很好的传播和发扬光大。而民俗画又是民间文化很好的载体,所以这也是我一直钻研于民俗画的重要原因,也是“民俗绘画”存在和发展的意义所在,它承载着很重要的文化历史使命。
 

赵子忠老师画作在成功美术馆内展出


       记者:老师,“古有《清明上河图》,今有《金周下河图》”,这幅作品描绘了清末时期古城、商埠、周村繁荣富强一派景象。有评论家称您的《下河图》与《清明上河图》是一脉相承的。您能谈谈你这副巨制长卷的情况吗?

       赵子忠:我花了五年时间创作了三部长卷,这幅《金周下河图》是其中之一。长30米,宽46公分,画面真实地将清末古城金周村商埠林立、市民熙来攘往的繁荣景象,将周村300年的历史文化风俗记录下来。画中共出现二千余人,或达官贵人、或三教九流、或贫民乞丐、或文人商贾,人物造型千姿百态、栩栩如生,有浓郁生活气息。
       这幅长卷曾得到山东电视台、中央电视台1-10频道专题报道。在中央2台艺术品投资栏目做专题报道时,艺术品投资栏目的专家蔡国声老师对我的这幅作品讲了三点,他说:“第一点:清明上河图,金周下河图一脉相通,第二点:千古流芳,第三点:较高的收藏价值。”后来这幅图在中央电视台录制34集连续剧《旱码头》片头画采用。
       周村是生我养我的地方,对故土的热爱使我骨子里流淌的血永远是周村味。小时候的生活在我的脑海里留下了深深的印痕。不管是30米长的《古城金周下河图》还是100米长的《童年》,我都是用心去描绘那些市井民俗,高贵的也好,丑陋的也罢,我是写人、写意、写心,更是去写他们的情趣。
 

赵子忠老师画作在成功美术馆内展出


     记者:老师您的画最近又有了新的变化,特别是在色彩上。之前您更注重水墨清雅,最近的画作色彩更加鲜艳。

      赵子忠:是的,最近的画在色彩上做了一些变化。我之前说过,我画的民俗人物画最重要的是将市井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下去。但是观众的审美观念、文化层次、年龄、生活阅历都不尽相同,我做一些色彩上变化,目的还没变,那就是为非物质文化的发扬光大尽点绵薄之力。色彩的变化是让更多的人接受理解民俗文化绘画。水墨画更清雅一些,文人气跟中一些,但达不到生动活泼的效果。做一些色彩上的变化主要是达到“文质相兼,雅俗共赏的效果,让民俗画的受众面更大一些。(校对:金石开)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

成功书画家网
莫建成
莫建成

莫建成先生将工笔花鸟画的既定程式与西部地区的地理风貌和人文品格熔铸汇通,

 11件作品 2896热度

张谷旻
张谷旻

诗画俱佳的唐代大诗人王维说:“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这也正如张谷旻先

 8件作品 5319热度

马西园
马西园

李苦禅先生曾跋其书云“西园先生书法近古,近代实不多见,可永宝之。绘画初学

 5件作品 5382热度

邓子芳
邓子芳

明代海南才子丘浚《题五指山》诗曰:“五峰如指翠相连,撑起炎荒半壁天。夜盥

 6件作品 5644热度

张改琴
张改琴

石涛《画语录》中说:“太古无法,太朴不散,太朴一散,而法立矣。”于一个人

 7件作品 5980热度

冯大中
冯大中

近代画虎大家首推张善孖,他以观察真虎切入,改变了古人凭概念画虎的套路模板

 8件作品 8132热度

于志学
于志学

菜根谭有云:“鸟语虫声,总是传心之诀;花英草色,无非见道之文。”于志学先

 4件作品 7003热度

张江舟
张江舟

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说:“中国的画……是一个线条的组织。”,线条不仅透露出形

 5件作品 12870热度

最新文章

重彩为笔 山河为卷——陕西国画院原名誉院长苗重安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浅赏

重彩为笔 山河为卷——陕西国画院原名誉院长苗重安作品(《西部

苗重安的作品中蕴含着将中国传统山水转化为具有现代视觉张力的“图腾”,其作

2025-08-26

意出工写 清婉娟秀——《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当代女画家张怀月作品简析

意出工写 清婉娟秀——《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当代女画家张怀月

或工质或写意的,或古典或现代的,无论什么体裁、何种主题,张怀月女士

2025-08-26

对如何让老师自觉落实二轮复习方案的思考

对如何让老师自觉落实二轮复习方案的思考

对如何让老师自觉落实二轮复习方案的思考

2025-08-25

备课“ 四思 ”

备课“ 四思 ”

备课“ 四思 ”

2025-08-25

以学为先

以学为先

以学为先

2025-08-25

深情致敬自然美——大力先生花鸟画(《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欣赏

深情致敬自然美——大力先生花鸟画(《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欣

“一生画兰,半世画竹”画竹必是成竹在胸之人才可为之的事业,而成竹在

2025-08-25

高效课堂在“ 争吵 ”中成长

高效课堂在“ 争吵 ”中成长

高效课堂在“ 争吵 ”中成长

2025-08-25

观念的突破

观念的突破

观念的突破

2025-08-25

形神兼具 清丽活泼——《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青年人物画家于博女士作品赏析

形神兼具 清丽活泼——《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青年人物画家于博

于博女士的这幅《夏日小憩》,将中国绘画的笔墨语言和人物造型的写实表现

2025-08-25

山河万象 抒怀寄情——陕西画家吴成斌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山河万象 抒怀寄情——陕西画家吴成斌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

或丝路戈壁、大漠茫茫,或云横秦岭、太白险峻,或峡江浩荡、烟岚云翳,或黄河

2025-08-22

课改的“ 十个三 ”

课改的“ 十个三 ”

课改的“ 十个三 ”

2025-08-21

传统课高效学习五部曲

传统课高效学习五部曲

传统课高效学习五部曲

2025-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