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画江南唯“静”美——姑苏徐贤访谈

2013-06-17

文章来源:
963次浏览

 

徐贤近照

 

    他是一个安安静静作的人,不急不躁。他的画如他的人、如他的脾性单纯安静。观他的画,你会情不自禁想到两个成语——“心无旁骛、物我两忘”,那宁静、纯粹的画面如江南太湖水,闭上眼就可以泛舟荡漾于其间。湖山微翠、野渡舟横,暮雨淅沥、波光潋滟……霎时间,我竟觉得词穷,用多少优美的语言都已无法形容,他的画带给内心的那种纯粹的自然之美。君若为此乃何人?答曰:姑苏徐贤。

     记者:明代绘画大家唐寅曾有言曰:“暇日辄意所记,图为一册,共得一十余帧。不知古人胜我,我胜前人?”即使是摹古,也把自己放在古人之上,决不肯走酷肖的形似旧路,其独创精神可见一斑。相形之下现代的许多画家很少有这样执着于绘画的精神。对此您如何看待?
 

 

徐贤作品“湖山幽翠”


    徐贤:唐寅是“吴门四家”之一,是明朝杰出的文人画家,自明朝至今的400余年里,唐寅个性鲜明的绘画作品,丰富传奇的人生经历备受人们关注,街头巷尾传说不息。就你提出的问题而言,我认为鲜明的艺术风格是艺术作品的灵魂,这不仅是区别于他人的标志,更是一个艺术家艺术高度的标志。

    当然,每个中国画家习画时都有临摹的阶段,从一点一画的精准到心领神会的意临,需要时间的积累。画家绘画语言独特似自然而然又是画家实践加领悟的结果。艺术风格的完善,是画家逐步的、长期的探求,它是个渐变的过程。

    就我个人的绘画创作而言,绘画作品的独创性、对自我艺术风格的追求,当时时与我绘画作品的创作过程相伴,既不能刻意求之,又不可当眼高手低,只能不断研进,积极完善个人风格,寻求绘画作品语言之强烈个性。
 

 

徐贤作品“太行秋歌”


    记者:徐老师,近年来您的山水画作,多以表现家乡太湖风情为主,在半工半写中将太湖景致呈献给观众。您能谈谈以江南太湖为绘画表现对象的实践感触吗?

    徐贤:我把太湖作为我近年来绘画的表现对象,是因为它自身的地貌个性吸引了我,更是因为找到了一个与我心境相契合的客观物象。太湖以湖光山色见长,深具吴越文化传统和江南水乡特色。太湖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童年的记忆,昔日的印象,都使我沉醉其间,流连忘返。每一次的感受,都会激发我的创作激情。而创作的过程又是个人内心世界的一种体验,使我在思想上和精神上得以升华。

    具体的绘画实践中,在静观自然的基础上,努力以娴熟的笔墨技法,相对独特的绘画语言,阐释自己对生命、自然的感悟,这是由客观观照走向主观体验的一种必然结果,是源于自然,高于自然的审美升华。

    我画太湖风情,只是努力寻找一种完全属于自我的绘画语言,以最直接有效地画面语言表达自我心灵的感悟;我画太湖风情,也只是努力寻找一片喧嚣中的净土,尽情享受画中之宁静,体悟与风景的对话。
 

 

徐贤作品“微雨”


    记者:观您的画总能让心灵归于寂静,可以抛却城市生活的喧嚣,找到自然和谐的韵律,如评论家徐恩存所言“分明是喧嚣时代中令人神往的一块净土”。如此安静的画境要给人们带给怎样的精神守望?

    徐贤:绘画语言单纯性的追求,内心心境的平静,让很多艺评家、收藏家、画家感受到了我作品中对画面“静”的追求,对意境“静”的向往。
在绘画的过程中,我努力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态。如此良好的心态对画家的创作有着直接的影响,求艺之“精”,先得求心之“静”。以平和的心态“澄怀味象”,渐入创作之妙境。我虽不具备“下笔泣鬼神”的大师风范,但具备优于常人的平静如水的心理素质,它使我兢兢业业,锲而不舍,也让我能够抓住自己最真诚的生命体验,以独特的视角和感受来耕耘那片属于自我的艺术天地。

    庄子云:“静则明,明则虚,虚则无,无则无为而无不为。” 我想通过绘画创作这个媒介表达自己对太湖的独特品味与文化感受,寻求自己精神之家园。
 
    记者:徐老师,你曾在《漆画语言初探》的学术论文中,对漆画的艺术语言做了全面的介绍,让我们了解到了“漆画”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和多样化的技法以及广阔的包容性。在您的看来漆画对您的艺术创作产生了那些影响?

    徐贤:漆画的语言同其他艺术门类一样是丰富多彩的。漆画语言的鲜明性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体现在过程中表视角度的独特性,二是体现在效果上画面语言的单纯性。漆画发展到现代,在吸收传统漆艺的基础上融入了现代绘画的一般规律,又有了新的面貌。漆画这一画种因其材料运用的特殊性,使漆画作者更注重内容的提炼、概括,物象的取舍、变形。在单纯中求丰富,于平淡中见隽永,也成了漆画的特长。

    现代艺术与漆画的一个重要的共同语言是简练(不是简单)和单纯(不是单调),这正是我中国画创作一直在追求的。我的中国画创作更注重绘画语言的单纯与精炼。画面或纯水墨或以一色调为主,注重色彩的单纯,画面构成注重对形式感自然融入。这些可以说是漆画艺术对我产生的一些影响吧。(文/成功书画家网记者 冯宜玉)

    徐贤(少言),江苏苏州人。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国画家协会理事,苏州东吴画院副院长,吴门中国画研究院副院长,香港大中华文化艺术研究院客座教授,《华夏美术》杂志主编,苏州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吴作人艺术馆专业画家。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

成功书画家网
张江舟
张江舟

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说:“中国的画……是一个线条的组织。”,线条不仅透露出形

 5件作品 695热度

杜滋龄
杜滋龄

杜滋龄先生是当代画界风格鲜明而成绩卓著的艺术家,其笔下人物汲取技法丰富,

 5件作品 1357热度

师恩钊
师恩钊

师恩钊先生的山水画,着力表现北方山水的奇峻风光,构图恢弘大气,笔墨雄浑苍

 6件作品 3780热度

张捷
张捷

传统和生活,是绘画创作的两大重要源泉。前者,不仅以古人浩如烟海的经验总结

 7件作品 2669热度

裘缉木
裘缉木

孙过庭《书谱》中,对古与今、旧与新的“古不乖时,今不同弊”对比批评主张,

 5件作品 2549热度

李翔
李翔

关于中国画的“形神”之论,历代以来多有阐述。譬如魏晋南北朝谢赫的“应物象

 3件作品 3788热度

张松
张松

“张松先生的山水绘画,扎根于徽山皖水自然之中,家乡芜湖的山水风光、湖中烟

 5件作品 6177热度

王梦湖
王梦湖

清代画家龚贤说:“心穷万物之源,目尽山川之势”,对自然生活的感物历来是

 9件作品 8088热度

最新文章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布 局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布 局

布局的时候是快乐的,充满了美好的憧憬和神圣的向往。现在是辛苦的,不遗余力

2025-04-30

百岁猫王 巨著皇皇——读孙菊生老夫子长卷(“五一劳动节”成功美术馆馆藏名家名作展)有感

百岁猫王 巨著皇皇——读孙菊生老夫子长卷(“五一劳动节”成功

提起画猫孙菊生老夫子号称“百岁猫王”,是介于曹克家兄弟的工笔和刘奎龄、刘

2025-04-30

取象惟诚 传神乃真——当代著名人物画家刘选让先生作品(“五一劳动节”馆藏名家作品展)赏读

取象惟诚 传神乃真——当代著名人物画家刘选让先生作品(“五一

元代赵孟頫曾为画补跋云:“余尝见卢楞伽罗汉像,最得西域人情态,故优入圣域

2025-04-29

天涯芳草  似水流年——读中美协副主席李翔先生的一幅画(“五一劳动节”馆藏名家作品展)

天涯芳草 似水流年——读中美协副主席李翔先生的一幅画(“五

,画家用浅绿钩染着波澜起伏的青青草地,用浅绿加些许青色画出静静搁置的扇子

2025-04-28

挥彩写萱草 灿灿能解忧——当代著名花鸟画家郭怡孮先生作品(“五一劳动节”馆藏名家作品展)赏读

挥彩写萱草 灿灿能解忧——当代著名花鸟画家郭怡孮先生作品(“

读小学时学校的花圃中种了许多萱草,因为爱其岁岁黄花灿灿满园,于是向管

2025-04-27

秋光明媚 光影互彰——官布先生《青山秋色》(“五一劳动节”成功美术馆馆藏名家作品线上展)赏读

秋光明媚 光影互彰——官布先生《青山秋色》(“五一劳动节”成

“审美判断的基本内容是对象的形式所引起的快感。这种形式之所引起快感,是

2025-04-27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高度重视并努力做好宣传工作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高度重视并努力做好宣传工作

今年以来,宣传工作有声有色,新媒体宣传取得重大突破,尤其是微信采编和转

2025-04-25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成功事业阔步发展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成功事业阔步发展

一是新班子运行整体良好;二是暑假培训达到了预期目的;三是各实体单位主要

2025-04-25

周矩敏十年新作展亮相昆山!

周矩敏十年新作展亮相昆山!

据悉,该展览将持续至5月10日。本次展览展出了周矩敏近十年来创作的《

2025-04-25

真山即我 我即真山——当代著名画家白云乡先生三幅山水画(“五一劳动节”馆藏名家作品展)漫谈

真山即我 我即真山——当代著名画家白云乡先生三幅山水画(“五

艺术其实是感性、直觉的东西,不是理性、客观的事物。清人恽南田说:“笔墨可

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