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4-02
日前,与沪上画家戴红杰先生相约在位于上海市文定路旁一条较幽静的“画家街”一间艺术画廊里,烟茶款待,热情交谈。(红杰兄是我国当今以古典题材及古装人物画著称于画坛的著名国画家、连环画家戴敦邦的次子。)而在谈到人物画艺术鉴赏并提起书画收藏时,使我“意识”到当今画界存在的问题是:
近年来,颇为风靡的书画收藏当属国画与油画。国画本以人物居首,起源最先,此考之画史可知之矣。中国人物画有着悠久的历史,历代画家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从六朝画家创作的大量人物画作品来看,虽然真迹无存,但后世的摹本犹在,如东晋画家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列女仁智图》、《洛神赋图》等,其创作思想,刻画人物精神面貌及技法都具有很高的水平。再看宋代画家张择端绘制的长卷风俗人物画《清明上河图》,以精致笔触描绘了汴梁的繁华生活场景,对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作了生动的反映。抗日战争时期蒋兆和创作的巨幅人物画长卷《流民图》,反映的是日军侵占我国土地,百姓遭受颠沛流离之苦的场景,有轰炸后抱着亲人尸体痛哭的老人,有被迫卖儿女的母亲,有逃难路上乞讨的儿童……
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然而,近几年来我国许多从事中国人物画的画家不是销声匿迹,便是改画山水、花鸟画。举办的各种美术展览,中国人物画少得可怜,即使有少量的作品水平也不够高。之所以这么说,那是因为在二十世纪下半叶以后,随着山水画渐渐成为中国画的主流,随着文人视绘画为“寄兴游心”之墨戏的观念被认同,中国的人物画已不得不被冷落。正时下常闻画界中国人物画家感叹:“人物画难画”、“人物画吃力不讨好”,如今社会处在转型时期,画家在商品、货币刺激下,甚至在工具上花招百出,别出心裁,创作取向不同程度地倾向艺术市场,“金”山水、“银”花鸟……而人物画创作受市场商品化制约却被冷落,使得一些人物画家陷入徘徊、迷茫的境况中,而画家的写实能力渐渐衰弱。作为书画艺术爱好者和收藏者,本人也作过一些调查,纵观中国艺术品市场,发现造成中国人物画冷落滑坡的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楼堂馆所的室内装饰以及家庭布置都喜欢山水、花鸟画,人物画被冷落自是情理中事。一些美术展销、画廊出售的人物画销售很不景气,外宾购画也是盯着山水、花鸟画。
二是创作人物画较难,既要考虑题材内容,又要考虑造型及表现手法,费时费工。画家得经常应付一些即兴场面,而这只有山水,花鸟画来得快,人们也喜欢。
三是组织领导者对提倡支持中国人物画创作不够,只着眼于经济效益,而忽视了社会效益。本人纵观历年来举办的许多美展、大展,其中就很少有专门的中国人物画大展。
我们现在正处于重大的社会转型时期,新时代新形势新要求,迫切需要画家们创作反映改革与现实题材的人物画。当今中国画家应更多地参与社会,更多地表现时代精神和现实生活。而这方面的作品却是太少太少了!如果长此下去,我国的人物画将出现萎缩和青黄不接的局面。为此我呼吁:救救中国人物画吧!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