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水推舟、自然流变---范澍宁绘画艺术

2011-11-28

文章来源:
1149次浏览
 顺水推舟、自然流变
                               ——范澍宁绘画艺术初探
       生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在特定文化背景中成长起来的画家,具有明显的开放性。他们在中西艺术的交织和碰撞中,“东寻西找”“纳新自助”,培育着自己的艺术。
       范澍宁是那代画家中的智者。他的智慧集中体现在对中、西两种艺术资源的“适性选择”和成功的自我创造上。
一九八五年,范澍宁还在四川美院学习时,正遇上美术上的“八五新潮”。面临近前发生的“美术事件”,他既不反对也不盲从。在经过一番观察和思考之后,他很快意识到:在没有深入了解中、西两大艺术传统和深刻认识自我之前,个人的任何选择都可能是不准确的。
   

    秋水共长天一色 68x68cm.

      在四川美院,范澍宁有幸得到黄原、李文信等著名教授的悉心指导。他俯而画、仰而思,对中国传统绘画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同期,他听取了美国著名美术史论家维罗斯科为时一周的《西方现代美术》的专题讲座。并在美院图书馆大量的西方现代美术专集中得到印证,及时全面地了解到西方现代绘画的成因和成就。这些经历无疑会对范澍宁艺术道路的选择,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一长段时间里,范澍宁同时画着油画和中国画。有时还根据工作的需要搞些版画和装饰画。范澍宁很看重自己这段“中西并举”的历程。他在聚合中、西艺术资源过程中,提升主体意识,他从自己大量的带有试验性的画作中感悟到:作为一位中国当代画家,对西方现代绘画的一味模仿是没有前途的;盲目效仿古人也是没有出息的。中西两大艺术传统对于我们来说,是可以共享的艺术资源,此间并无高下优劣之分,而只存在画家如何根据自身的需要去选择和创造的问题。范澍宁由此确定了自己的审美取向,开始了主攻国画人物的征程。
      

秋实 68x68cm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已进入中国画人物画家角色的范澍宁,同时画着工笔重彩和水墨大写意画。他的工笔重彩画造型简括优美。线条圆润遒劲。色彩单纯明丽。画面富有装饰性美感;他的水墨大写“笔墨淋漓、潇洒恣肆”充满阳刚之气。范澍宁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左右开弓”,双向进取,获得骄人的成绩。他声名鹊起,蜚声画坛。
进入新世纪,范澍宁的画风有了明显改变,装饰味较浓的工笔重彩画少了,代之以书写性和绘画性结合的“意笔重彩”画,常见的情节性意笔人物画少了,全幅式水墨大写的头像特写画多了起来。笔者真切地感到,范澍宁对绘画有了更深的认识。他排除了一些非绘画因素的干扰而进入了“绘画的自觉”。一种不受题材限制更富表现意味的个性化语言应运而生。他的画变得更为独特、纯净,更加直接,也更具精神性。
       画大写人物画,面临的最大问题还是形与笔墨的关系问题。范澍宁一直在追求“书写与造型合而为一”的目标。近年来他以藏族汉子头像特写画为切入点,逐步接近了这一目标。
       范澍宁在中国书法上,下过大功夫。他由“二王”入手,就堂正儒雅风范。复临《石门颂》得宽博气象。再转魏碑,于诸种《墓志铭》中领略落墨坚实,笔势凌厉的气概。他在书法中体验到一种“解衣磐礴”的精神气质,获得了放笔直取,快捷把握空间的能力。这为他画好大写意画提供了先决条件。
        

陆游诗句 68x68cm

       范澍宁受过严格的“科班”训练,其造型能力是很强的。他在长期的绘画实践中体会到:西洋写实绘画的造型方法很难在毛笔宣纸中凑效。所谓“塑造”乃是雕塑的概念。在二维画面上虚拟的立体形是画家自由书写的障碍。而通过简化物象所得的带有本质性的平面形,则是中国画大写笔墨的最佳载体。也只有通过这一“平面书写”的途经,才能直达“书写与造型合二为一”的境地。这点可以在范澍宁的《西部风》系列当中得到印证。
        一般来说,平面水墨大写人物画,在空间处理上,横向延伸易得,纵向深厚难求,黄宾虹那些笔实墨沉,“浑厚华滋”的山水画为范澍宁提供了宝贵启示。在《西部风》系列当中,他并未沿用层层叠加,由淡而浓的积墨法来求取画面的深厚感,而是以纵横交错的浓重笔触挤压出闪亮的光斑,形成强烈的黑白,虚实对比,来呈现“由表及里”的通透和深厚。这种快速的,毫无雕琢痕迹的激情书写,于高难技巧中透出画家的灵气。藏族汉子的“笔墨形象”得到升华,由此而产生震憾人心的力量。笔者认为,范澍宁的《西部风》系列画具有一定的文献价值,其依据在乎于此。
       和《西部风》相比,笔者更关注范澍宁的《五彩云霞》、《藏女》系列之类的“意笔重彩”画,这种综合了更多艺术资源,最能体现他“刚柔相济”的性情的画法,有着表现上的更大可能性。《五彩云霞》在国家级画展上荣获铜奖;《跑马溜溜的山上》荣获全国青年国画年展银奖。那些琴条幅式的藏女系列画得到业内外人士的赞赏。这本身就是一种高层学术认定和社会承认。这点对范澍宁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但更值得注重的,还是这种“意笔重彩”画较之时下流行的工笔重彩和水墨淡彩,有更大的“可开发性”。
      

 古人读书图 68x68cm

       范澍宁曾对笔者说,当今流行的任伯年式的单笔小写画法,显的单薄、易重复。而那种将书写性和绘画性结合得很好的画法,则可能获得更大的表现天地。范澍宁在他的“意笔重彩”画中,取得了绘画主体与本体的和谐。他在画面各元素之间建立起一种“若即若离”,“浑然一体”的关系。他的画中的线条和色彩都具有相对独立的审美价值。其线条已不只是物象简单的轮廓线,它很有组织地律动着,充满表现的活力。其色彩不受光源色,固有色和环境等写实因素的限制,建立起“一切从画面需要出发”的合法则的色彩关系。这种注重色彩明度、冷暖度对比和颜色厚薄对比的“一画一色调”的画面,流光溢彩,通达朴厚,大显色彩表现魅力。范澍宁用美的线条和美的色彩创造出美的形象,三者相得益彩,美不胜收。
建立自己的图式,对一位成熟的画家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范澍宁在传统人物画“绣像”图式和现代“特写”图式之间,找到了一种近景展开的图式。这种图式,集中饱满且具很大的延伸性。它可以将画内多元素纳于一体,亦因空间的拓展而留下更多的“画外之音”。范澍宁在这种独特的图式里,以线条和色彩的共振,创造了极其丰富而美好的空间形象,构成充满内在活力的画面,洋溢着勃勃生机。
       笔者认为,范澍宁的意笔重彩画的可开发性,不止是该画法假以时日的完善和精妙,而还在于,通过这个“点”的突破,取得新高度,并在新层面上作新的开拓的可能性。这样顺势而为,自然流变,定能使他获得更大的艺术成就。
范澍宁正值年富力强的大好时期,凭他在艺术上不计得失,孜孜以求的探索精神和非凡的创造能力,定会获得更加光明的前程。这是他的心愿,也是我们的一份期待。
                     罗维忠  二千零六年五月写于锦里碧云阁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

成功书画家网
莫建成
莫建成

莫建成先生将工笔花鸟画的既定程式与西部地区的地理风貌和人文品格熔铸汇通,

 11件作品 1420热度

张谷旻
张谷旻

诗画俱佳的唐代大诗人王维说:“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这也正如张谷旻先

 8件作品 4384热度

马西园
马西园

李苦禅先生曾跋其书云“西园先生书法近古,近代实不多见,可永宝之。绘画初学

 5件作品 4454热度

邓子芳
邓子芳

明代海南才子丘浚《题五指山》诗曰:“五峰如指翠相连,撑起炎荒半壁天。夜盥

 6件作品 4805热度

张改琴
张改琴

石涛《画语录》中说:“太古无法,太朴不散,太朴一散,而法立矣。”于一个人

 7件作品 5140热度

冯大中
冯大中

近代画虎大家首推张善孖,他以观察真虎切入,改变了古人凭概念画虎的套路模板

 8件作品 7163热度

于志学
于志学

菜根谭有云:“鸟语虫声,总是传心之诀;花英草色,无非见道之文。”于志学先

 4件作品 6249热度

张江舟
张江舟

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说:“中国的画……是一个线条的组织。”,线条不仅透露出形

 5件作品 11589热度

最新文章

胸营丘园 家山情浓——西安理工大艺术学院赵新平教授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简析

胸营丘园 家山情浓——西安理工大艺术学院赵新平教授作品(《西

徐悲鸿先生说:“画家应该画自己最爱好又最熟悉的东西,不应该拿别人的眼睛来

2025-08-20

逸笔草草  意趣盎然——读王洪涛先生人物画四条屏(《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有感

逸笔草草 意趣盎然——读王洪涛先生人物画四条屏(《西部成功

中国画的核心是“见性”,画家解衣盘礴、任意挥洒,用笔墨的浓淡,点线的交错

2025-08-19

氤氲朦胧 山雄水阔——《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当代画家王明泽作品赏析

氤氲朦胧 山雄水阔——《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当代画家王明泽作

中国画的笔墨语言,以外取物的骨相神态,又内表画家的人格心灵。《西部成功书

2025-08-19

落墨有寄 线写苍倔——《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西安美院王燕安教授作品赏析

落墨有寄 线写苍倔——《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西安美院王燕安教

“大老碗”是在陕西关中地区常见的饮食器具,也是极具关中风情的代表性家常

2025-08-18

笔歌劳动 拙朴蕴情——陕西美协原副主席刘永杰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简析

笔歌劳动 拙朴蕴情——陕西美协原副主席刘永杰先生作品(《西部

艺术对劳动生活的歌咏,从上古至今、由东方到西方都是永恒的主题,以音乐、

2025-08-15

苍朴浑厚 动静寄怀——西安美院原副院长宋晓峰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苍朴浑厚 动静寄怀——西安美院原副院长宋晓峰先生作品(《西部

宋晓峰,,西安美术学院原党委委员、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陕西中国画学

2025-08-14

笔写清韵 画传高古——《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信阳美协名誉主席赵根成先生作品赏析

笔写清韵 画传高古——《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信阳美协名誉主席

中国画是线条的组织,那流动变化的线条,也总能透露出形象的姿态来,创作者的

2025-08-13

泼彩豪迈 山岚出岫——中国美协理事宋亚平女士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析

泼彩豪迈 山岚出岫——中国美协理事宋亚平女士作品(《西部成功

清代原济《石涛画语录》中说:“古者识之具也,画者识其具而弗为也。”所以学

2025-08-12

青山有寄 流水含情——当代青绿山水画家满维起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青山有寄 流水含情——当代青绿山水画家满维起先生作品(《西部

古人说:“画谓无声诗,乃贤哲寄兴。”绘画如若仅限于形式的炫目耀眼、新颖奇

2025-08-11

笔携清风 泼出荷韵——《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眉山市美协顾问谢泰伟先生作品赏析

笔携清风 泼出荷韵——《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眉山市美协顾问谢

诗言志,画寄情。读谢泰伟先生的这幅荷花作品《风抹雨濯自晶莹》,而有

2025-08-11

形塑自在 神造静逸——《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当代女画家杨卉茹女士作品赏析

形塑自在 神造静逸——《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当代女画家杨卉茹

何为静逸?宁静安闲也。赏读《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杨卉茹女士的这幅《品茗

2025-08-08

密密蓁蓁 郁郁葱葱——陕西画家马继忠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密密蓁蓁 郁郁葱葱——陕西画家马继忠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

线勾墨点石峥嵘,笔皴每多密蓊蓊。近浓远淡峰险峻,山川总见郁森森。古人韩拙

2025-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