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胄《洛神女》欣赏

2011-12-16

文章来源:
982次浏览
黄胄《洛神女》欣赏
  新浪收藏 微博

 黄胄洛神图

  2009年国家权威文化机构评选出“中国近代十大大画家”,稍感意外的是,黄胄与年龄、资历声望都比他高许多的齐白石、徐悲鸿、张大千、潘天寿、傅抱石、李可染等超一流大师一起跻身“十大”。其实,黄胄在中国画传承和创新方面所取得的艺术成就与其他大师相比毫不逊色。这也是近几年来,黄胄作品在艺术品拍卖市场节节攀升,屡创新高,市场潜力不断被发掘的深层次的原因。
  黄胄画驴被称为一绝,而黄胄画的艺术表现力最强的应是他的人物画。黄胄把速写与中国画的笔墨融为一体,创作了大批笔墨飞扬,画风豪迈,充满生活气息的多民族的人物画,为藏家称道和喜爱。而这次西泠拍卖亮相的“洛神图”却是黄胄一生创作中极其罕见的古代仕女画,而且它还藴藏着画家与藏画的主人王一平一段不寻常的交往与友谊。
  王一平是在60年代初,经由在北京工作的同乡,学友加战友,又同为藏友的谷牧介绍结识了黄胄(谷牧极为欣赏黄胄的才华,曾把自己收藏的100幅现代画家创作的“梅花图”,即著名的“百梅图”捐献给由黄胄创办的“炎黄艺术馆”,其中十多幅海派的梅花图是由王一平在上海代为收集的)。与和自己年龄相仿的海派书画家的交往相比,王一平与比他小十几岁,同在部队工作过的黄胄交往除了互相敬重外,更多了一份随意和率真。王一平每次到北京开会,都会去黄胄的寓所,谈论书画,观看作画。97年4月,王一平从谷牧电话获知黄胄病逝的消息后十分悲痛,他让儿子取下客厅挂有朱屺瞻的水墨画的大镜框,从朱的画后面取出一幅画放在前边挂出。这是一幅家人从未见过的淡彩仕女画,作画时间竟是1965年,难道这幅画压在画框后已30年?面对家人的疑问,王一平讲述了黄胄创作这幅“洛神图”的经过。
  70年代中期,曾任上海市委书记处书记的王一平被打倒后获得了“解放”,担任了分管支青工作的市革委副主任的闲职,王一平并不介意,反而很高兴能脱离政治漩涡而到各地去走访慰问上海知青。一次途径济南,王一平走访了同为书画好友的老部下,任职于济南铁路局党委付书记的宋承德。60年代,宋曾长期在北京铁道部工作,与有喝酒同好的黄胄关系甚密,经常在一起喝酒论画,黄胄甚至把自己的金奬作品,巨幅“洪荒风雪图”赠送给宋承德,此画在2006年嘉德拍卖中拍出800多万元,创当时黄胄画的天价。宋承德向王一平出示了一幅上款为“辛颖”(宋承德夫人)的黄胄 “洛神图”,不无炫耀地说这是黄胄画过的唯一的一幅“洛神图”,画中的仕女脸型微胖,服饰简单,擅长现代人物画但极少画古代仕女的黄胄显然是借鉴了傅抱石的“湘夫人”。不久后在一次到东北走访上海支青后返沪的途中,王一平在北京作短暂停留,专程访问了黄胄,当时正值“四人帮”批“黑画”,黄胄与潘天寿(已故),李可染等一起被批为“黑画家”,封笔赋闲在家,心情甚是苦闷,老朋友的到访让他极为高兴,王一平提及了那幅“洛神图”,话题自然就从楚王好细腰,赵飞燕得宠汉宫,谈到当时东汉三国时期应沿袭前期以纤细为美的世风。他觉得黄胄应大胆跳出傅式“美女”的框框,画出新意。王一平还风趣地对黄胄说:“如果洛神像湘夫人,又怎能让风流才子曹植写下千古名篇《洛神赋》呢?  ”黄胄深受启发,当即表示要为王一平画一幅“洛神”,王一平让他不必急于下笔,先研读“洛神赋”后再画。因当时正是“四人帮”肆虐批黑画时期,黄胄处于挨批封笔期间,因而王一平嘱咐他画洛神时,不写画名,绘画时间写10年前1965年作。体现了一位老干部对黄胄的关心和呵护。不久,黄胄就完成了此幅“洛神图”。王一平让他把画交到谷牧处存放。而当谷牧把这幅画转交给王一平时,历史机缘竟使这幅画成了特殊时期的联络信物。
  1976年10月6日,华国锋、叶剑英等英明果断一举隔离审查“四人帮”,为了掌控和稳定“四人帮”大本营上海的政治形势,党中央迫切地需要了解上海“四人帮”余党的动态,为中央进一步稳定上海局势提供情报迫在眉睫。党中央迅速抽调干部组织成工作组,以检查经济工作为名派往上海收集情况,而时任国家建委副司长曹大澄是工作组成员之一。曹曾任谷牧秘书,临行前,谷牧交代他到上海找王一平,曹说不认识,谷牧就将黄胄这幅“洛神图”交给曹托他捎去。当晚曹就搭乘最后一班航班到达上海,在虹桥机场就按谷牧嘱咐给王一平打电话,说谷牧托他捎黄胄画,当晚一定要送到。曹在当夜直接赶往王一平住所,两人关门密谈直至下半夜。几乎可以肯定,王一平是上海第一个知道“四人帮”被隔离审查消息的人。为了尽快得到中央急需“四人帮”在上海余党的动态,王一平决定找原先的老部下,后投靠“四人帮”,时任市委常委秘书长张敬标打开缺口(张敬标文革前曾随王一平收藏书画,他的一幅蓝瑛山水画在2009 年西泠拍卖拍出400 多万的高价)王一平不顾安危秘密地找张敬标进行了严肃的谈话交底,严厉督促他戴罪立功,
  张敬标终于供出了“四人帮”的余党们阴谋活动的内部情况,王一平把这一情况汇报了中央,为中央稳定上海的决策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76年底在北京开会期间,王一平邀谷牧作陪,请黄胄吃饭,答谢他所画的“洛神图”。三人相谈甚欢,当谈及黄胄此画在打倒“四人帮”的特殊时期作为联络信物也立有一功时,黄胄兴奋不已,执意要付饭钱,王一平打趣地说:“这顿饭不便宜,要花费你一头驴”。黄胄风趣地回答:  “今非昔比,一条驴腿足矣。”三人开怀大笑,充满了对政治和文化艺术的春天即将到来的期盼和喜悦。在不久后召开的党的十一大会议上,谷牧和王一平一同当选为中央委员。可能是由于当时工作太忙,这幅“洛神图”一直搁置未挂出,直至大师仙去,睹物生情……。
  细观此幅“洛神图”,细墨淡彩,清新脱俗,在黄胄人物画中司为独具一格。为了画出洛女如同神女般的绝色秀美,黄胄在画洛女的头部时使用了他从未展现过的高超的工笔细描笔法,甚至连头发也被一丝丝描出,但见佳人发髻高耸,头饰精美,脸呈柳叶,细眉弯月,秀目顾盼,朱唇微泯,羞态粉红,契合“云髻娥娥,修眉连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转盼流精,光润玉颜,含辞未吐,气若幽兰。”(引号内为《洛神赋》词句,下同);洛女的服饰则以黄胄擅长的速写笔墨疾速而成,泼墨极尽简笔,表现出黄胄高超的控笔功力,寥寥数笔便绘出洛神的窈窕身姿,可谓:“灼如芙蕖出绿波,秾纤得衷,修短合度。肩如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质旱露。芳泽无加”。更惊奇的是洛神的飘带,因画家的尽情挥洒,填色一挥而就,飘带的绿色瞬间溢出,立刻就增加了服饰飘逸的动感。整个画面,线条简练流畅,人物清丽传情,已然没有傅式仕女的痕迹。但是从不画水的黄胄在画水波时还是借鉴了傅抱石的画法。显然此画是黄胄在研读《洛神赋》后,佳人形神了然于胸,激情落笔挥洒而成。之后,黄胄再不曾画过洛神的题材(从谷牧家人证实,谷牧收藏近百幅黄胄画作中也没有)。此幅“洛神图”堪称是黄胄绘画中绽放异彩的绝版之作。当你吟读《洛神赋》,观赏画中“翩若惊鸿”“华容婀娜”的绝代佳人“凌波微步”而来,会有一种恍如隔世的穿越之感。儿子王时驷曾问父亲,为何不请名家书写《洛神赋》裱在一起,书画合璧,岂不完美。王一平答道:曾有此想法,但黄胄不擅写小字,而且笔势雄放,不适合此画的婉约风格,沈老(尹默)的娟秀小行楷是相配的,但是已过世;谢老(稚柳)四、五十年代的老莲体小行书秀丽飘逸,是最适宜配此画的,但他已改变书体,不便勉强相请。言语中露出一份遗憾,也表现出对完美艺术的追求和对艺术大师们的怀念。
  此次这幅罕见之作黄胄的“洛神图”得以亮相西泠拍卖,这是西泠拍卖的幸事,也是喜爱黄胄艺术的收藏家的幸事,相信它的拍卖会成为绚丽多彩的西泠拍卖史上的一笔异彩,一抹亮色。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

成功书画家网
莫建成
莫建成

莫建成先生将工笔花鸟画的既定程式与西部地区的地理风貌和人文品格熔铸汇通,

 11件作品 1464热度

张谷旻
张谷旻

诗画俱佳的唐代大诗人王维说:“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这也正如张谷旻先

 8件作品 4415热度

马西园
马西园

李苦禅先生曾跋其书云“西园先生书法近古,近代实不多见,可永宝之。绘画初学

 5件作品 4489热度

邓子芳
邓子芳

明代海南才子丘浚《题五指山》诗曰:“五峰如指翠相连,撑起炎荒半壁天。夜盥

 6件作品 4840热度

张改琴
张改琴

石涛《画语录》中说:“太古无法,太朴不散,太朴一散,而法立矣。”于一个人

 7件作品 5162热度

冯大中
冯大中

近代画虎大家首推张善孖,他以观察真虎切入,改变了古人凭概念画虎的套路模板

 8件作品 7192热度

于志学
于志学

菜根谭有云:“鸟语虫声,总是传心之诀;花英草色,无非见道之文。”于志学先

 4件作品 6265热度

张江舟
张江舟

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说:“中国的画……是一个线条的组织。”,线条不仅透露出形

 5件作品 11649热度

最新文章

胸营丘园 家山情浓——西安理工大艺术学院赵新平教授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简析

胸营丘园 家山情浓——西安理工大艺术学院赵新平教授作品(《西

徐悲鸿先生说:“画家应该画自己最爱好又最熟悉的东西,不应该拿别人的眼睛来

2025-08-20

逸笔草草  意趣盎然——读王洪涛先生人物画四条屏(《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有感

逸笔草草 意趣盎然——读王洪涛先生人物画四条屏(《西部成功

中国画的核心是“见性”,画家解衣盘礴、任意挥洒,用笔墨的浓淡,点线的交错

2025-08-19

氤氲朦胧 山雄水阔——《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当代画家王明泽作品赏析

氤氲朦胧 山雄水阔——《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当代画家王明泽作

中国画的笔墨语言,以外取物的骨相神态,又内表画家的人格心灵。《西部成功书

2025-08-19

落墨有寄 线写苍倔——《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西安美院王燕安教授作品赏析

落墨有寄 线写苍倔——《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西安美院王燕安教

“大老碗”是在陕西关中地区常见的饮食器具,也是极具关中风情的代表性家常

2025-08-18

笔歌劳动 拙朴蕴情——陕西美协原副主席刘永杰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简析

笔歌劳动 拙朴蕴情——陕西美协原副主席刘永杰先生作品(《西部

艺术对劳动生活的歌咏,从上古至今、由东方到西方都是永恒的主题,以音乐、

2025-08-15

苍朴浑厚 动静寄怀——西安美院原副院长宋晓峰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苍朴浑厚 动静寄怀——西安美院原副院长宋晓峰先生作品(《西部

宋晓峰,,西安美术学院原党委委员、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陕西中国画学

2025-08-14

笔写清韵 画传高古——《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信阳美协名誉主席赵根成先生作品赏析

笔写清韵 画传高古——《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信阳美协名誉主席

中国画是线条的组织,那流动变化的线条,也总能透露出形象的姿态来,创作者的

2025-08-13

泼彩豪迈 山岚出岫——中国美协理事宋亚平女士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析

泼彩豪迈 山岚出岫——中国美协理事宋亚平女士作品(《西部成功

清代原济《石涛画语录》中说:“古者识之具也,画者识其具而弗为也。”所以学

2025-08-12

青山有寄 流水含情——当代青绿山水画家满维起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青山有寄 流水含情——当代青绿山水画家满维起先生作品(《西部

古人说:“画谓无声诗,乃贤哲寄兴。”绘画如若仅限于形式的炫目耀眼、新颖奇

2025-08-11

笔携清风 泼出荷韵——《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眉山市美协顾问谢泰伟先生作品赏析

笔携清风 泼出荷韵——《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眉山市美协顾问谢

诗言志,画寄情。读谢泰伟先生的这幅荷花作品《风抹雨濯自晶莹》,而有

2025-08-11

形塑自在 神造静逸——《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当代女画家杨卉茹女士作品赏析

形塑自在 神造静逸——《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当代女画家杨卉茹

何为静逸?宁静安闲也。赏读《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杨卉茹女士的这幅《品茗

2025-08-08

密密蓁蓁 郁郁葱葱——陕西画家马继忠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密密蓁蓁 郁郁葱葱——陕西画家马继忠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

线勾墨点石峥嵘,笔皴每多密蓊蓊。近浓远淡峰险峻,山川总见郁森森。古人韩拙

2025-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