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25
成功美术馆馆藏尼玛泽仁先生作品《源远流长》
“画由心发”是尼玛泽仁山水画所具有的最重要的特点,注重画面对客观物象的认识和理解,不论是用色用墨使观者从心底产生一种真实性的震撼;画家对中国画本体学研究有着自己独树一帜的见解,对待艺术以一种平常心,一种平静心态,一种不关心时尚风向的坦然去面对;年复一年,对作画的勤奋专注从未放松过,也许在这一点上,他的艺术正在不断地接近经典。
《源远流长》在构图上以俯视视角,将日照金山,群山高耸,起伏环抱,幽谷空旷,云霭弥漫,江舟飞渡,帆影逶迤,飞瀑直下,飞珠溅玉,杂树丛生,林木掩映,江水滚滚,山路蜿蜒,曲径通幽的无限神秘色彩,绘声绘色予以展示,显示出画家巧妙的艺术构思。此图写秋山美景,大好河山尽收眼底,树影斑驳,白云飘渺,秋高气爽,心旷神怡。历经沧桑的往事如烟如雾并不虚淼,画家不免惆怅顿生,感叹人生苦短,万事无常,江河万古,大江东去。苍山如画,烟水茫茫间笔墨灵活圆润,色墨交融,浓淡得益,娴熟、老辣、苍劲。近山如金似黛刀削斧劈,树木点缀其上蓊蓊郁郁,大胆落笔,气势俊雄,皴法点染,恣肆雄奇,色墨一体,浑厚华滋,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中景秋山如妆无言而人能写之,山峦高耸,起伏连绵,回环映带,气势俨然,画家洋洋挥洒,大气落落,江两岸山峦纯出自然,绝无安排做作之势,以浪漫的情思直抒胸臆,心手双畅,落笔入纸,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跃然纸上。
这幅画一眼望去,远景的山,并不清晰,山下的水,也并不清爽,远山江水之间,仿佛笼罩着一层薄纱,营造着一种云雾缭绕的美感。而细看山间的云雾,其实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有些地方,大雾弥天,有些地方,云稀雾薄,把山体的秀美和坚挺直接呈现了出来;也正是这种虚实交错,让远山有了一种灵动飘逸的感觉,我们仿佛看到雾气在慢慢流动,整幅作品,有了一种动态的即视感。舟依水行,峰随云远,营造的是朦胧之美,迷离之境;置身其间,就好像进入了洞天福地,周围尽是仙气萦绕。画家注重写远山虚的美感,而且,这些云雾之气,扑面而来,仿佛轻拂你的脸庞,带来一种泥土与树木的芬芳,自然而惬意十足。画家彰显虚无缥缈的外部特征与充分自由的精神追求,是创造性天人合一的结果;从清晰到模糊、从实在到虚幻,开合有度、虚实兼济,浑厚苍茫、气象万千,标志着画家有着自己描述世界的方法。
笔者一直认为,年龄变化对书画艺术家而言是重要的,年过八十的尼玛泽仁正以不断的艺术实践表明,在艺术观念和认识水平上,更加靠近艺术本质与规律,正在“返回艺术自身”的道路上,重新认识了艺术是什么?这使得其画作得以站在一定的高度上,去把握艺术与自然、与人、与世界的关系。艺术的高度一定是站在实践的厚度上,实践的厚度总需要经年累月的时间来积淀——所谓:“达夷险之情,体权变之道……志平气和,不激不历,而风规自远。”
(文\成功美术馆书画艺术评论员 金石开)
画家简介:尼玛泽仁,藏族,四川巴塘人,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为九届、十届、十一届、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班禅画师,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第六届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第七届、第八届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院委、顾问,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院委,中国画学会副会长,中国少数民族美术促进会会长,国家一级美术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曾任四川省文史研究馆副馆长。曾被聘为2012年伦敦奥林匹克美术大会艺术指导委员会总顾问。在西安举办的2015年中华文化人物评审会颁奖典礼中获奖 。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