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29
成功美术馆馆藏冯大中先生作品《晨风》
“虎卧中堂,百福具臻。”国人武道世家大都有挂虎于家中的习俗——或上山虎威震八方、或下山虎所向无敌。而且关于背景和老虎之间关系有很多课题是值得深入研究的,现代人审美观念多元,现实的、表象的、超现实的、平面的、立体的,甚至和老虎主次不分的背景都可以成为画家的风格语言。背景有不着一笔,令人浮想联翩者;也有配以山水,令画中老虎存林泉高致者;更有用道具来表明某种场景者;还有以繁复背景传达旨趣者。总之,不同的背景让画中的老虎有了不同的境界。冯大中先生被誉为“画虎第一人”,笔下有着对前人的继承,更有着自创一格的超越,其虎突破程式化套路,严肃典雅中饱含人文气韵,形成了自己与众不同的艺术语言。
《晨风》以秋景红叶铺地为背景,一虎卧石上睁开惺忪的睡眼,目视前方一副吃饱喝足无欲无求欣赏美景的庞然大物跃然纸上。以线造型、明暗处理、水墨濡染、色彩表现着意于造型的准确性和真实性,浑然一体、温润大方、畅神尽形、生机勃勃。画家用虚幻心象之境创造老虎,让其在某种特定场景之中,使画面有了一种超越现实的味道,使作品的意境更加深邃准确;在背景的使用中,一反常法而虚的变实,实的变虚,老虎目之所视如在眼前,独特的感悟方式使作品显得自然和谐。晨风既是新一天的开始,也是苏醒后的无尚觉悟;画家熟悉多种绘画语言,融会贯通中国传统文人画的笔墨手法,驾轻就熟的表现着皮相的惟妙惟肖、神态的虎头虎脑、写意的淋漓尽致。通过淡而化之的色彩组合,重新构建的墨色斑纹,朴茂憨拙的眼鼻须嘴,将画虎这个古老且冷门的题材发展到了文质彬彬拟人化“食人间烟火”的日常。
图腾崇拜是最原始的宗教形式,原始人认为本氏族的人和某种特定物之间有着亲密的关系而对之加以崇拜和供奉。今天保留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虎头帽虎头鞋,造型还能看到几千年前良渚或殷商两大源头的元素;有着猛兽和神兽双重身份的虎,更是深深地根植于道、佛、萨满等宗教信仰中,并影响了人的信仰与生活;以虎为对象的艺术作品也早早的出现在阴山岩画、青铜虎符、敦煌壁画、虎形瓷枕等题材中。
成功美术馆馆藏冯大中先生作品《君临山野》
《君临山野》在没有任何衬景的基础上散发着一种强悍舒畅、恬静悠然的情态,不落俗套、平中见奇,给人以没有累赘的清新、亲切、自在之感。以虎的独立性格、生活状态、寻常活动为蓝本,故威而不怒,颇具独行侠般逍遥者游于空山的浪漫主义人格魅力。龙骧虎步不紧不慢,平视前方淡定从容,赳赳武夫英特迈往;一派岁月静好、现世安稳、超逸轻松的景象。画家高超的用笔技巧,把虎身皮毛的线条和爪尾的块面描绘结合起来,层次井然、密而有序、杂而不乱,画面的各个方面都被关照;用笔忽快忽慢,由轻而重,由实而虚,墨由满到枯,笔势连贯,虽干笔皴搽,却透露出疏朗气象,毫无枯槁之象,润泽苍郁,生机盎然,引人赞叹。
冯大中先生以独特视角及表达方式,向世人展示了虎这一古老题材在新时代的视觉可能,笔下的虎有骨、有肉、有神,开拓了一种新的发展方向。其虎犹如山中老道,看着慈眉善目一副与世无争的文静淡然,悠哉乐哉于山野,实则法力内敛,由内而外凛然不可侵犯的王霸之气喷薄欲出,所谓“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文\成功美术馆书画艺术评论员 金石开)
画家简介:冯大中,1949年生于辽宁,号伏虎草堂主人。第十、十一、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笔画学会原会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副主任,中国画学会副会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辽宁省美协副主席,国家一级美术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冯大中的作品《苏醒》《母与子》入选《中国美术全集》;作品《苏醒》《惊梦》入选“中国百年画展”及《中国百年画集》;有18件作品为中国美术馆收藏,另有数十件作品被国内外重要美术馆、专业机构及收藏家收藏。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