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与雍正对瓷器审美趣味为何不同

2017-11-22

文章来源:美术报|0
495次浏览
清乾隆30年(1730) 粉彩镂空开光鱼戏水纹瓶

清乾隆30年(1730) 粉彩镂空开光鱼戏水纹瓶
 

  原标题:乾隆与雍正

  最近网上盛传一组雍正和乾隆时期瓷器的比较,并分别以“淡雅隽永”和“繁缛堆砌”来概括雍乾两朝瓷器所体现出的审美趣味,更有甚者将乾隆瓷器冠以“农家乐审美”之名,并与乾隆喜好在书画古器上题字吟印一并列为罪状,一时间似乎吐槽乾隆的审美成为了一种时尚。乍眼一看,列举的雍正瓷器确实比乾隆时期淡雅很多,而且各大博物馆展出的雍正和乾隆时期瓷器均表现出各自强烈的视觉特征,确是不争的事实。然而如果细细品味,可以发现这个问题本身就有不少地方需要厘清。

  在大部分吐槽乾隆审美的比较中,有一个非常典型的特征就是把不同类型的瓷器拿到一起进行对比,殊不知瓷器也分三六九等的,也分实用、陈设、赏赐、宗教礼仪各种类型,而除了少部分陈设赏玩用的瓷器外,大量瓷器是作祭祀、婚庆、宗教礼仪等实用用途,这些瓷器是作为宫廷日常运转系统的一部分,器物设计多承旧制,很少有皇帝个人的审美因素涉及其中。除去大部分与皇帝品味关系不大的瓷器外,有一些瓷器确实从设计到生产都受到皇帝的重视。据清宫造办处等档案显示,雍正和乾隆皇帝都非常积极参与到瓷器生产中来,会亲自监督修改画稿,甚至有先做成木样呈览,批准后进行烧造的瓷器。然而这些瓷器能在多大程度上反映出皇帝的个人审美,却仍然有待探索。例如,常被用作代表雍正瓷器特色的单色釉瓷器,其实也继承自康熙的技术。此外,很多被视作优雅的器形,大多也上承前人。这种情况下,与其说它们反映了雍正的“文人”审美情趣,倒不如说是它仿造的原型更加具有“文人”审美特征。尤其考虑到无论是康熙还是乾隆时期都有大量仿古瓷器生产,因此很难简单仅将雍正的个人品味与这些仿古瓷器联系起来。

  其次,在大多观众的印象中,大部分博物馆陈设的雍正与乾隆时期瓷器确实有较大差异,这也是很多人对雍正、乾隆瓷器特点的固有印象之来源。博物馆,尤其大部分常设展中的瓷器陈设基本遵循时代发展,挑选出最有特色的几件,雍正时期因为在单色釉、粉彩和诗文珐琅彩瓷器上比较突出,常被用以展示;而乾隆时期的陈设,为与雍正时期不重复,则会挑选一些不一样的。换句话说,并非乾隆时期瓷器否决了雍正时期的视觉特点,而是为避免展品重复而选择了与雍正瓷器有差异的例子。显然,乾隆瓷器风格的转变并非是对原先美学传统的摒弃,反而是在达到前人成就的基础上发展出了自己的脉络。

  那么究竟是哪些原因造成了两个时代的不同呢?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需要考虑雍正和乾隆两个时期在瓷器技术上的差距。以代表当时瓷器技术最高成就的珐琅彩为例,珐琅彩创烧于康熙末年,起初所用彩料均为西洋珐琅。珐琅料的不同颜色本质上是釉色玻璃研磨成粉配以油性介质,与中国传统矿物原料在不同温度下各种金属化合物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显色原理不同。虽然玻璃制品在中国古已有之,但彩色玻璃技术却是进口技术。 康熙末年,北京设立了第一座玻璃厂,雍正时期在圆明园内又增设了一个,但产量仍然严重不足。而且珐琅料原本凃绘在金属胎之上,在瓷器上的使用仍处于探索阶段,因此对于雍正瓷器来说,素雅的背后也有着无法随意调配各色釉料的技术壁垒。及至乾隆,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珐琅料虽然依旧珍贵,产能有限,但基本实现了生产的本土化,此外在紫禁城造办处和景德镇御窑厂的技术人员不断努力下,瓷胎画珐琅的技术也得到长足发展。因此对于乾隆朝来说,技术和原料产能已经不再是主要矛盾,考虑更多的是如何创新,如何不同,甚至可能是如何走出祖父和父亲的阴影。这样的后果自然是在视觉特征上的巨大转变,这里的转变到底多少是出于乾隆的个人审美,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此外,乾隆身处一个与西方联系更加密切,来往更加频繁的时期,很多西式的表现形态可能是雍正不曾接触过的,这些外来元素也会有意无意地影响到乾隆时期的瓷器。两位皇帝所处历史背景有差异,雍正时期对西方文化的接受总体来说比较低,这可能和早年传教士参与到康熙传位过程,导致雍正对传教士和西方的天然敌意有关。与之相比,乾隆处于一个和西方接触最密切的时期。除去耶稣会派遣的官方传教士外,乾隆甚至专门传召粤海关留意有手艺的西洋人士并引荐进宫中供职。在一大批西方传教士的影响下,乾隆一朝宫中西洋器物远超康熙、雍正。这些宫中供职的传教士或多或少都参与到了清宫艺术品的创作之中,洛可可的风格对当时清代宫廷从建筑到器物上的影响随处可见,因此诸多有意或无意间吸收了西方宫廷流行文化的事情发生在乾隆时期。

  其实雍正时期也有很多器物按现在的眼光看也不属于“淡雅隽永”,只不过这些风格在随后才逐渐体现在了瓷器上而已。总的来说清世宗雍正处于一个承前启后时期。在珐琅釉料炼制的技术瓶颈下,雍正苦苦追求技术突破,以证大清帝国“远胜西洋”这一延续自康熙时期的理念。另一方面,作为一个登基道路颇为坎坷的皇帝,他急需要表现出自己皇位的正统性,因此大量符合中国传统审美情趣的诗画风格被引入瓷器生产。与之相比,乾隆的皇位可谓平稳得多,而瓷器技术在这一时期也完成了积累,达到一个顶峰。因此对他来说,求变成为这一时期很多御窑产品的主要需求,在表现手法比前人多得多的情况下,如何跳出原先的壁垒,成为他对瓷器产品的要求。因此,在乾隆时期的瓷器上,除了有与前人水准一致的精品瓷器外,还有西洋风格、洋彩和仿生瓷。最终,两位皇帝在技术和追求的差异下,指挥几乎同一批工匠创造出了两种截然不同风格的瓷器。

  (作者为伦敦大学东亚艺术史硕士)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

成功书画家网
莫建成
莫建成

莫建成先生将工笔花鸟画的既定程式与西部地区的地理风貌和人文品格熔铸汇通,

 11件作品 2202热度

张谷旻
张谷旻

诗画俱佳的唐代大诗人王维说:“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这也正如张谷旻先

 8件作品 4897热度

马西园
马西园

李苦禅先生曾跋其书云“西园先生书法近古,近代实不多见,可永宝之。绘画初学

 5件作品 4943热度

邓子芳
邓子芳

明代海南才子丘浚《题五指山》诗曰:“五峰如指翠相连,撑起炎荒半壁天。夜盥

 6件作品 5252热度

张改琴
张改琴

石涛《画语录》中说:“太古无法,太朴不散,太朴一散,而法立矣。”于一个人

 7件作品 5575热度

冯大中
冯大中

近代画虎大家首推张善孖,他以观察真虎切入,改变了古人凭概念画虎的套路模板

 8件作品 7683热度

于志学
于志学

菜根谭有云:“鸟语虫声,总是传心之诀;花英草色,无非见道之文。”于志学先

 4件作品 6653热度

张江舟
张江舟

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说:“中国的画……是一个线条的组织。”,线条不仅透露出形

 5件作品 12336热度

最新文章

山河万象 抒怀寄情——陕西画家吴成斌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山河万象 抒怀寄情——陕西画家吴成斌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

或丝路戈壁、大漠茫茫,或云横秦岭、太白险峻,或峡江浩荡、烟岚云翳,或黄河

2025-08-22

课改的“ 十个三 ”

课改的“ 十个三 ”

课改的“ 十个三 ”

2025-08-21

传统课高效学习五部曲

传统课高效学习五部曲

传统课高效学习五部曲

2025-08-21

高中生要从错题中“ 淘金 ”

高中生要从错题中“ 淘金 ”

高中生要从错题中“ 淘金 ”

2025-08-21

如何合理分配考试时间

如何合理分配考试时间

如何合理分配考试时间

2025-08-21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有效性的策略和方法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有效性的策略和方法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有效性的策略和方法

2025-08-21

高三数学复习方法

高三数学复习方法

高三数学复习方法

2025-08-21

由墨菲定律想到的

由墨菲定律想到的

由墨菲定律想到的

2025-08-21

学美国教学经验 促我校教研教改

学美国教学经验 促我校教研教改

学美国教学经验 促我校教研教改

2025-08-21

蓬勃向上 明艳可人——黑龙江中国画学会副会长魏运秀花鸟画(《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漫谈

蓬勃向上 明艳可人——黑龙江中国画学会副会长魏运秀花鸟画(《

魏运秀的画充满生机和对世界的喜爱,故而能够坦然地画出自然的美,表达自己对

2025-08-21

墨韵显华姿 密林隐清涧——《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四川女画家赵建华作品赏析

墨韵显华姿 密林隐清涧——《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四川女画家赵

水墨迷蒙处而见缥缈雾霭袅袅,也有参差峰影绰绰;线墨淋漓间而显横斜古木密密

2025-08-21

胸营丘园 家山情浓——西安理工大艺术学院赵新平教授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简析

胸营丘园 家山情浓——西安理工大艺术学院赵新平教授作品(《西

徐悲鸿先生说:“画家应该画自己最爱好又最熟悉的东西,不应该拿别人的眼睛来

2025-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