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3-16
文 / 陈晓峰
顾平中国画所架构起来的“逍遥山水”精神世界,是基于对中国画山水精神精华融汇与再创造,揭开了“逍遥山水”社会性所主导的意义和价值承载,更是对目前中国画流行小资情调的“山水画”的自觉转向和学术注意力“转移”。“逍遥山水是那种将被旅游消费平面化的“山水精神”转化为一种可传承的时代精神遗产,并重新激发到都市人生活观念中的艺术再创作。他所针对的问题是对当下精神现实的回应,从而开创了魏晋精神的“逍遥山水”风格。
“逍遥山水”将给艺坛抛出一个极具话题性的焦点问题,即中国画如何真正地从精神层面激活对现实中精神困境的回应。“逍遥山水”艺术理念所传递的核心信息是,通过艺术化的“山水”世界的怡情描绘,创造了一个可供人们精神层面调剂的不同“空间”,也是对挤压现实平面空间的超越。当代生活中现代人丢失的正是一种还原于山水自然之间的情怀和精神升华的能力,而通过顾平笔下的“逍遥山水”,中国画真实地切入对当下精神化生活的领悟,展示了一位大艺术家的文化大格局观。
“逍遥山水”就是在传承与深度挖掘,再造一条可以纯化人们精神困境之路——这实际上也是今天中国画所要承载的真正时代内涵与价值。“逍遥山水”的精神实质是深入到每个个体的理想生活状态,是一种文化价值的重新梳理与认知,更是一种对自然观的把握和体悟。“逍遥山水”能够在中国画学术层面释放更多的文化能量。
顾平中国画“逍遥山水”打开了三种“不同空间”:一种是打开社会性的空间,当下的现实社会,人们如何去回应古人寄情山水的那份“逍遥”与闲适,而不是蜗居在钢筋混泥土的高楼里焦虑和老去;一种是打开自然的空间,当下忙碌的人们,无形中关闭了真正亲近自然的那扇门,对自然的疏远,也就意味着得不到它的滋润和调剂,而所带来的思考则是如何创造每个人自己的“自然”空间;三种是打开精神层面的空间,寻找到让现代人在精神层面能够得到衔接的艺术历史精神文脉。今天人们去观看“山水”,甚至寻找“山水”背后隐匿的线索,实际上挖掘的是一种可以契合时代文化态度的“山水精神”,找到可供精神呼吸的“有机空间”。把个体封闭状态的“小我”,通过“山水精神”释放出一个“大世界”,从而提升“小我”,最终回到“山水”的社会性现实意义上来。
在当下的现实生态中,人们更多需要在这样一个迷惘的时代找到精神出口。“逍遥山水”就是给时下心灵和精神麻痹的都市人开出的一剂“药方”。它既链接古代“物我两相忘”的境界,又能够让给都市人在现实世界找到一个短暂调剂精神的轻松地带。艺术家强化的是一种人生、自然观和世界观的协调。中国画当中很多画家都在画没有情感和精神寄托的“山水”,但是都在停留在造山水或仿山水的层面,而忘了“山水”真实内涵的塑造。
我想这是顾平开创的“逍遥山水”中国画突破的价值所在。他所着力营造的是一种“精神世界”空间属性,从而把古人原生态的山水生活,带入城市化生活的思考。他描绘了古代山水的世界,实际上描述了一种精神层面的心理需求,一种抛弃尘世万千功和名的烦恼的态度,一种身心真正得到协调平衡的“山水精神”。这正是顾平开创的中国画“逍遥山水”学术基点。他没有把“山水”简单地定位在功能属性上,而是重新把握和挖掘“山水”背后关联的社会性,激发艺术的现实想象力,从而获得当下的中国画学术生命力,因此“逍遥山水”将成为中国画坛有重大学术突破的新景观和现象。换句话理解,“逍遥山水”在当下缺乏活力的艺坛率先拿到了中国画创新学术方向的一张珍贵的“船票”。
顾平“逍遥山水”中国画展示的是一种鲜活的文化态度,更是一种精神意义上的当下诉求,是超越现实的一把艺术精神“利器”,是对当下生活压力和精神尴尬困境的透视与消解。“逍遥山水”中国画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出现,是对这个“价值溃散和压力沉重的困窘年代”精神层面的真实碰撞。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