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泼”墨,还是“破”墨?

2019-05-15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0
1890次浏览
  5月10日是中国画大师张大千诞辰120周年,画家邱笑秋再谈张大千的晚年变法,向读者展示张大千眼中的“破墨” ,呈现他笔下的“翠浪”与“绿云” ,并探讨一个重要的问题——

  是“泼”墨,还是“破”墨?

是“泼”墨,还是“破”墨?

  青城山通景屏 张大千

  国画大师张大千晚年独创新法之称谓,几十年来一直被异口同声地呼之为“泼墨泼彩” 。而张大千的挚友张目寒说:“大千之新技巧,世人皆称为‘泼墨法’ ,殊不知大千先生为‘破墨’而非‘泼墨’ 。泼墨始于唐人王洽,宋米元章父子传其法,直至元人,赖此一脉流传。以此与大千新画法参互比较,实大异其趣,是研究新风格者,不可不知……大千曾自言:‘不袭米芾父子房山方壶一笔’ ,便知大千所创之破墨法非昔人之泼墨法也! ”

  张大千在《四十年回顾展自序》中写道:“予年六十,忽撄目疾,视茫茫矣,不复能刻意为工,所作都为减笔破墨。世以为创新,目之抽象,予何尝新。破墨法故我国之传统,特人久不用耳。老子云:‘得其环中,超以象外。 ’此境良不易到,恍兮惚兮,其中有象,其庶几乎。 ”

  此处暂不谈目疾与减笔,就单刀直入谈“破墨” ,它始见南朝梁萧绎《山水松石格》 :“或离合于破墨,体向异于丹青。 ”黄宾虹有言:“石涛精于破墨,以浓墨破淡墨,淡墨破浓墨,甚为精彩。或言破墨,破其界限轮廓,作蔬苔细草于界处,南宋人多用之,至元其法大备。 ”石涛在山水画中常常采用以点破线、以线破线(复笔)的墨法,使画面变得分外丰富、灵动。他说:“得笔墨之会,解絪縯之分,作辟混沌乎。 ”这里所说的“解”与“辟”就是一个“破”字。

  张大千学石涛起步,当然深知前辈用破墨法之绝妙处。他在与台湾作家张佛千探讨“破”与“泼”时说:“泼墨易,破墨难。在满纸水墨一片混沌中,如何开辟山川?一定要胸有成竹……”“破”与“泼”绝非同义词,绝不可混淆。

  乡愁,是张大千变法之源

  漂泊异乡30余载,张大千写下了大量饱含深情的怀乡诗:“万里故乡频入梦,挂帆归日是何年? ”“青城在万里,飘梦接灵根。 ”“平生梦接青城宅” “青城归梦接峨眉” ……从这些诗句中我们已感到浓浓的画意,他的青城情结也深深地烙在了他的诗画中。他先后在青城山上清宫住了10年之久,对于这座仙山多雨的天气和丰厚的植被深有体会。在此期间他在所创作的《高台山》 《青城都》和《丈人峰》等山水画中都着重经营了郁郁葱葱的青城林木,或用点或用线,重重叠叠,纵横交错,大有密不透风之感。如果说张大千60岁后所创新法是有本之木,是循序渐进而非偶得成功的话,那么上世纪40年代的精品则是他以“师古”之法表现他“师自然”之所得。

  笔者最近查找资料,偶然发现南宋诗人陆游两首诗居然涉及“破”与“泼” 。 《初夏闲居》 :“两卷硬黄书老子,数峰破墨画庐山。 ” 《雪中》诗云:“暮云如泼墨,春雪不成花。 ”看来放翁先生不仅诗写得好,还深懂绘事,他眼里的庐山就是一幅破墨山水画,竟与七八百年后的张大千临终前所作的《庐山图》采用的画法不谋而合。

  放翁有诗赞青城曰:“山如翠浪尽东倾” ,大千亦有诗颂道:“绿云犹似拥烟鬟” 。陆游再赞:“绿云凝住最高峰” ,大千又吟:“老树纵横欲拂天” 。同为“青城客”的诗人、画家(诗人) ,一古一今,居然会这么协调一致地为仙山丛林唱颂歌。

  1962年张大千在巴西的巨作《青城山通景屏》已把水与墨、“破”与“泼”诸法用到了极致。彼时那些绚丽而响亮的中国宝石颜料石青石绿已经等候在大师的大画案上呼之欲出了。石青石绿之所以成为张大千“破墨泼彩”作品中的主角当然是有根有缘的,更非有些人所谓“张大千用色是来自西画”之说。

  青绿山水是“泼彩法”的遗传基因

  敦煌面壁两年零七个月,张大千临摹壁画近300幅;在此前后,他还仿制、创作了大量的青绿、金碧山水画,如: 《仿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华阳远帆图》 《深山雪霁图》等,以及他自己创作的《深山携琴访友图》《青城翠峰图》和《巫峡情秋》 ……这些画,在当时的绘画圈里多被贬为“匠画” 。然而擅画“文人画”的张大千却偏偏要坚持走自己的“画画家的画”之路。历史证明,他走对了。他在那段时期所练就和积累下来的驾驭大青绿色彩的硬功夫后来转化为“泼彩”时,便自然而然地渗入到他的代表作《幽谷》 《桃源图》和《庐山图》等精品中了。

  张大千画森林之法,经历了一个从繁到简、从点线到块面的过程。他曾举古人的话来说明中国画的透视理论:“远山无皴,远水无波,远人无目。 ”以此类推,就应该是:远树无枝,更远之树当无干了。这无枝无干的大片森林自然就被人的视力科学地本能地概括为“翠浪”和“绿云”了。

  把大片的森林当作浪和云来画,思路就放开了,笔墨就洒脱了。或汹涌澎湃,或风平浪静,或凝重,或飘逸……画家就可以将生活中获得的创作素材加上自己无穷无尽的想象力任意挥洒在宣纸上了。

  这“翠”这“绿” ,正好是青绿山水画中的主色。在敦煌两年多的时间里,张大千用了几百斤矿物颜料,大量的石青石绿从他手中经过。我敢说,世上没有哪一位画家像张大千用过这么多、用得这么好青绿石色。

  破字当头,泼在其中

  最近,笔者反复看了张大千用新法画的山水画《谷口人家》的纪录片:他先用大笔将清水有起伏轻重地“画”在半生熟宣纸上,然后趁湿再用大笔引领装有浓墨的画盘,随着创作的构想往纸上倾泼……霎时,一座雄奇的大山就屹立纸上了。接着,他用小笔蘸清水将山脚边沿破开,使之淡化进而与浓墨衔接。

  张大千先用清水画无形的“画” ,就是为下一步泼墨作的铺垫,接下来的泼墨就已经是“墨破水”了。待主山稍干后,他遂用“色破墨”之法将石青、石绿反复浇灌、滴灌、快泼、慢洒在浓墨上,“破导泼进”“泼随破生” ;紧接着,再用花青再破石色轮廓……此时,画面上呈现出的已是水、色、墨和谐叠加、交错闪光、流动有声的视觉旋律了。石色的厚薄促使色相变幻,石色越厚,色相就越艳丽;反之,色相就越深沉。

  色与墨都是被动的工具,真正调兵遣将的主帅是水。水是魔法师,用水之多少、运笔之快慢等技巧能使画面千变万化、层次无穷乃至蜕变出不可捉摸、难以想象的偶然效果。这就是张大千的破墨泼彩法所产生的抽象意境。

  张大千为何说“泼墨易,破墨难” ?笔者体会,难就难在此法处于一种可控与不可控、必然与偶然之间。他凭着他的天赋和经验,熟练地以“可控”引领“不可控” ,以必然导出偶然,最后使作品矛盾地统一,神秘而可信。

  综上所述:破字当头,泼在其中;泼之再破,破之又泼;其阴阳向背、疏密聚散、虚实浓淡……乃吾国宝贵之哲理也。“以色破墨” ,这才是张大千大胆创新的精髓、前无古人之绝招。

  最后,我要折回到本文之开头,张大千先生所说的“予年六十,忽撄目疾,视茫茫矣,不复能刻意为工,所作都为减笔破墨。世以为创新……破墨法故我国之传统,特人久不用耳” ——眼疾深重且左眼一度失明的张大千以他超凡的记忆力和想象力进入“以心为师”阶段并用“破墨泼彩”新法将怀乡、梦乡转化为画乡、画世界,奉出一大批传世精品,为后人留下了一大笔珍贵的文化艺术遗产和丰厚的精神财富。

  “破墨泼墨”之法虽是唐人王洽所创,但未留下点滴真迹。而“破墨泼彩”之法,乃是张大千先生继往开来、推陈出新的重大硕果,是对国粹中国画的巨大贡献。

  听!大千自豪地昂首行吟:“董巨荆关迹已陈,别开新境与传神。 ”

  “何必李将军,何必王摩诘,烟云腕底真,我法无南北! ”

  (作者:邱笑秋)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

成功书画家网
何加林
何加林

大诗人王维的《山水诀》首句即言:“夫画道之中,水墨最为上。”显然何加林先

 6件作品 3589热度

聂成文
聂成文

中国的书法艺术,行草隶篆、或碑或帖各有特点。或如草书之“存字之梗概,损隶

 8件作品 4779热度

莫建成
莫建成

莫建成先生将工笔花鸟画的既定程式与西部地区的地理风貌和人文品格熔铸汇通,

 11件作品 11838热度

张谷旻
张谷旻

诗画俱佳的唐代大诗人王维说:“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这也正如张谷旻先

 8件作品 11571热度

马西园
马西园

李苦禅先生曾跋其书云“西园先生书法近古,近代实不多见,可永宝之。绘画初学

 5件作品 12089热度

邓子芳
邓子芳

明代海南才子丘浚《题五指山》诗曰:“五峰如指翠相连,撑起炎荒半壁天。夜盥

 6件作品 11896热度

张改琴
张改琴

石涛《画语录》中说:“太古无法,太朴不散,太朴一散,而法立矣。”于一个人

 7件作品 11835热度

冯大中
冯大中

近代画虎大家首推张善孖,他以观察真虎切入,改变了古人凭概念画虎的套路模板

 8件作品 15464热度

最新文章

笔随山野动 境因心象造——当代著名山水画家李明久先生作品(国庆·中秋成功美术馆馆藏名家作品双节特展)赏读

笔随山野动 境因心象造——当代著名山水画家李明久先生作品(国

“盖身即山川而取之,则山水之意度见矣。”(郭熙《林泉高致》)画家悠游山

2025-10-14

丘园之象 和谐之境——中国国家画院山水画所所长方向先生作品(国庆·中秋成功美术馆馆藏名家作品双节特展)赏读

丘园之象 和谐之境——中国国家画院山水画所所长方向先生作品(

悠游山野,渴慕林泉。此为古人郭熙对于山水绘画“可行可望不如可游可居”所

2025-10-13

山水有歌 水墨生诗——读北京美协原副主席程振国先生的三幅画(国庆·中秋成功美术馆馆藏名家作品双节特展)

山水有歌 水墨生诗——读北京美协原副主席程振国先生的三幅画(

看画看得多了,我们会一览无余的发现中国水墨画蕴藏的奥妙,画中所包含的内

2025-10-13

清隽不凡 超然放逸——天津美院原院长贾广健先生作品(国庆·中秋成功美术馆馆藏名家作品双节特展)赏读

清隽不凡 超然放逸——天津美院原院长贾广健先生作品(国庆·中

与自然同律,与时代同行,与家国同兴。中国的花鸟画,自古以来就是将作者的个

2025-10-10

“盛世绘新颜 丹青颂华诞”—书画中国名家作品巡回展(中卫首展)暨牡丹之韵、齐海军艺术精品展成功举办

“盛世绘新颜 丹青颂华诞”—书画中国名家作品巡回展(中卫首展

为迎接祖国七十六周年华诞,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促进艺术交流,在国

2025-10-10

体生活之真 为生命写照——当代著名人物画家杜滋龄先生作品(国庆·中秋成功美术馆馆藏名家作品双节特展)赏读

体生活之真 为生命写照——当代著名人物画家杜滋龄先生作品(国

石鲁先生说:“画蒙生活为培养,生活借画以显精神。”又说:“生活不仅供养

2025-10-08

天南木棉放 熊熊赤英燃——读当代著名花鸟画家陈永锵先生画作(国庆·中秋成功美术馆馆藏名家作品双节特展)有感

天南木棉放 熊熊赤英燃——读当代著名花鸟画家陈永锵先生画作(

“十丈珊瑚是木棉,花开红比朝霞鲜。”“覆之如铃仰如爵,赤瓣熊熊星有角

2025-10-06

心醉山水间 神游物象外——品读中国国家画院原副院长张江舟先生《醉山图》(国庆·中秋成功美术馆馆藏名家作品双节特展)

心醉山水间 神游物象外——品读中国国家画院原副院长张江舟先生

观张江舟先生之画作《醉山图》,初览即觉气韵生动,再品则感意蕴深邃。这幅作

2025-09-30

目穷八荒 笔透大象——中国美协原副主席许钦松先生作品(国庆·中秋成功美术馆馆藏名家作品双节特展)浅析

目穷八荒 笔透大象——中国美协原副主席许钦松先生作品(国庆·

笔皴密密处而见山重峦叠,水墨氤氲中又见云蒸雾腾,留白虚空里还有深谷

2025-09-29

以虎喻人 大象无形——冯大中先生两幅写意老虎(国庆·中秋成功美术馆馆藏名家作品双节特展)读后

以虎喻人 大象无形——冯大中先生两幅写意老虎(国庆·中秋成功

“虎卧中堂,百福具臻。”国人武道世家大都有挂虎于家中的习俗——或上

2025-09-29

苍山茫茫 古道漫漫——甘肃省美协原副主席郭文涛作品(国庆·中秋成功美术馆馆藏名家作品双节特展)赏读

苍山茫茫 古道漫漫——甘肃省美协原副主席郭文涛作品(国庆·中

郭文涛先生数十年深耕于西北大地,以其独特的笔墨语言,将河西走廊的苍

2025-09-29

荦荦太行 精神回响——当代著名山水画家白云乡先生作品(国庆·中秋成功美术馆馆藏名家作品双节特展)赏读

荦荦太行 精神回响——当代著名山水画家白云乡先生作品(国庆·

绘画是什么?绘画是情感的笔墨挥洒,是精神的图谱倾诉,是画作者与之表现对象

2025-09-29

0.41537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