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兆和先生作品《与阿Q像》入藏中国国家画院

1970-01-01

文章来源:中国国家画院
1671次浏览

蒋兆和先生作品《与阿Q像》入藏中国国家画院

捐赠仪式现场

7月22日上午,“蒋兆和先生作品捐赠仪式”在中国国家画院国风堂(明德楼一层)举办,正式拉开中国国家画院“现代中国书画大师系列展”的序幕。蒋兆和先生是中国现代人物画大家和美术教育家,以鲁迅笔下的人物阿Q创作的《与阿Q像》是其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水墨人物画的经典之作。蒋兆和先生家属以崇高的社会责任感将该作无偿捐赠给中国国家画院,同时捐赠的还有蒋兆和先生的文房用品等共18件/套,此次捐赠是对中国国家画院收藏的极大贡献。

蒋兆和先生作品《与阿Q像》入藏中国国家画院

部分嘉宾合影

参加此次捐赠仪式的艺术界嘉宾200余人。其中,蒋兆和家属代表有蒋代梅、蒋代明、毛志松、蒋一辉,各机构单位代表有王宁、高树勋、吕章申、连辑、张建星、冯远、杨承志、王明明、潘鲁生、何亚文、杨晓阳、卢禹舜、燕东升、刘万鸣、安远远、赵东、程大利、田黎明、何家英、李象群、贾广健、申万胜、殷福、唐勇力、叶青、李明、李存友、马克、杨京岛、王平、谭平、徐涟、王青云、张晓凌、张江舟、赵卫、曾来德、纪连彬、于文江、吴洪亮、寇疆晖、胡伟、唐辉、马振声、刘曦林、张立新、董浩珉、于小瀛等,还有李宝林、张立辰、石齐、谢志高、李延声、李燕、孙燕华、龚文桢、王天胜、蔡玉水、李庚、赵建成、胡抗美、王镛、陈醉、徐建华、陈传席等老艺术家代表,袁武、夏荷生、李洋、于洋、王海滨、许俊、李一、牛克诚、郑工、江宏伟、潘缨、常朝晖、刘明波、莫晓松、米洁、潘选民、纪清远、卢平、姚鸣京、于光华、秦建平、杨晶、石磊、杨丽勇、蒋威、杨军、石峰、郑艳、晁岱双、崔东湑、王东辉、王勇、夏蒙、石岩、邵莉、魏迪、陈辉、林若熹、刘波、尹毅、曾三凯、刘彦水、熊红钢、曹建华、邓远坡、桑火尧、蔡葵、崔进、李传真、王德芳、唐建、任保忠、宋彦军、刘俐蕴、苏睿、王赫赫、丁鼎、卢虓、刘少宁、王振、韩昊、李宁、凌晨、姜满、舒光强、张广、方放、朱培尔、高军法、尹成君、叶正华、张弓、赵志田、王茜、李福顺、周午生、张继刚、马新林、张公者、龙开胜、王学岭、张剑、高宇、徐小阳、李蓉、彦风、王加、蔡宜恒、石磊、陈智勇、刘溯、杨凡、董令时、陶涛、韩小飞、曹俊、王小燕、钱晓鸣、杨昆、程茂全、王维、吴延佳、吴欣还、蒋祖龙、李艺华、张领娜、毛誉钧、李旭会、陈莹、李桂兰、蒋元宸、恽小刚、邓冶平、臧伯良、姚宝泽、靳东方、肖丽、万宁、孙丙寅、吕瑞华、王洪霞、王洪杰、江布克、周成楠、王丞、兆学军、李生辉、纪卫坡、武小猛、齐鸣、楼玉舟、赵奇、邢少臣、梁占岩、李爱国、王永亮、高天民、范扬、潘金玲、王辅民、陈鹏、魏杰、王厚祥、王艺、陈风新、何加林、董雷、袁学军、李虹霖、刘博涵、吴涛、邱雷、张楠、任明辉、方向、李晓柱、魏广君、陈明、赵培智、沙永汇、邓柯、刘德峰、金新、吴笛、王锐光、常欣、杜浩、王跃奎、谢小铨、程兴林、洪厚甜、陶宏、玄明加、张苑、冯知军、马子雷、陈散吟、郭子良、王瑛、徐冬青、王东声、申卉芪、党震、宛少军、王治、任军伟、骆雪、王聪丛、刘立宇、唐朝轶、赵际芳、任赛、邱琳、张哲宇、康雷、付振宝、梅跃辉等美术界同仁。

蒋兆和先生作品《与阿Q像》入藏中国国家画院

中国国家画院院长刘万鸣接受家属代表捐赠《与阿Q像》


蒋兆和先生作品《与阿Q像》入藏中国国家画院

中国国家画院党委书记燕东升接受家属代表捐赠文房用品

作为中国现代人物画大家和美术教育家,蒋兆和先生满怀真挚情感将画笔对准现实生活,并将西画素描造型与中国山水画的皴擦点染之法相结合,开启了中国写实水墨人物画的重要实践,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后继者。

蒋兆和先生作品《与阿Q像》入藏中国国家画院

中央美术学院科研处处长于洋宣读蒋兆和先生之子蒋代明写给刘万鸣院长的信件


蒋兆和先生作品《与阿Q像》入藏中国国家画院

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徐涟致辞

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徐涟在致辞中表示,蒋兆和先生曾经担任中国国家画院前身中国画研究院的院委,今天蒋兆和先生的家属将其代表作《与阿Q像》无偿捐赠给中国国家画院,这对重温艺术经典、推动学术建设、完善收藏体系,引导艺术家们特别是青年艺术家学习经典、传承经典、阐发经典的时代意义具有重要作用。中国国家画院的理论建设也将把艺术大师与经典作品的全面挖掘作为重要内容,不仅要深入研究他们的技巧技法,更要总结提炼他们的艺术精神,将推动经典的传承与艺术创新紧密结合。今年是蒋兆和先生诞辰120周年,未来中国国家画院将进一步发挥在当代美术创作与研究的示范引领作用,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融入时代洪流之中,为人民鼓与呼,为时代传与助。

蒋兆和先生作品《与阿Q像》入藏中国国家画院

中国艺术研究院国画院院长牛克诚致辞

中国艺术研究院国画院院长牛克诚表示,此次无私的捐赠,不仅是一次作品的物质传递,更是一种无私精神的发扬。20世纪30年代,蒋兆和先生怀着对广大劳动人民的无限怜悯创作了《与阿Q像》。蒋兆和先生拓展了中国水墨人物画现实题材的表现方法,在坚持骨法用笔的基础上,融入山水画的皱擦笔法,吸收西画精谨的造型手法,形成一种融汇中西的笔墨新表现,标志了现实主义语境中中国写实水墨人物画的新高度。通过今天的捐赠,《与阿Q像》与中国国家画院紧密结合起来,必将产生巨大的艺术文化活力。

蒋兆和先生作品《与阿Q像》入藏中国国家画院

美术史论家刘曦林致辞

美术史论家刘曦林在致辞中与大家分享了蒋兆和先生的创作经历,以及《与阿Q像》的创作缘由、过程。这件作品是蒋兆和先生对所描绘人物的深刻理解。创作方式上,蒋兆和先生没有中西艺术的区别与障碍,他把两者融合在一起,采用中西结合的方式塑造人物,以此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精神。此次捐赠,也意味着蒋兆和先生的作品捐给了国家,捐给了中国美术史。

蒋兆和先生作品《与阿Q像》入藏中国国家画院

中国国家画院院长刘万鸣发表感言

中国国家画院院长刘万鸣对蒋兆和先生的家属亲人将如此珍贵的作品捐赠给中国国家画院表示感谢。他说道:“《与阿Q像》是中国美术史上永恒的经典,是蒋兆和先生的艺术丰碑。《与阿Q像》中的造型观、笔墨观、写生观、思想观,通过蒋兆和先生豁达的胸怀、敏锐的观察力、强大的自信与超人的才情,通过娴熟的技法体现得淋漓尽致。我也相信该作品收藏于中国国家画院,对推动中国国家画院的创作乃至中国美术的创作将发挥积极的作用,对于深入研究蒋兆和先生的笔墨语言及学术价值更具深远意义。中国国家画院提倡‘经典引领、品格立院’,然而经典引领的前提首先是向往经典、向经典致敬,品格更是立院之本、立人之本。中国国家画院在全国美术创作中起着引领作用,我们只有与经典朝夕相处,才会向往经典,内省自身才有可能创作出经典作品。相信中国国家画院收藏的所有经典,都将会对中国国家画院乃至中国美术创作的品格提高产生深远的影响。”

蒋兆和先生作品《与阿Q像》入藏中国国家画院

中国国家画院党委书记燕东升发表感言

中国国家画院党委书记燕东升在感言中分享了三点感受,第一,致敬蒋兆和先生创造的彪炳史册的经典美术作品。第二,感谢家属慷慨无私的捐赠,与人民群众共享公共艺术资源,时间证明了蒋兆和先生在美术史上的重要地位,同时也见证了蒋兆和先生家属的大公无私。第三,中国国家画院对这些藏品将认真做好保管收藏,特别是学术研究和典藏活化的工作,发挥藏品的最大效益。

蒋兆和先生作品《与阿Q像》入藏中国国家画院

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冯远致辞

在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冯远看来,蒋兆和先生的作品在今天仍能产生重要的现实意义。为加快适应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新形势,培育形成规模宏大的优秀文化人才队伍,激发全民族的创新创造活力,蒋兆和先生为我们做出了榜样,在未来的艺术创作实践中,我们应该身体力行地传承蒋兆和先生始终把笔触对准现实生活,而他所开启的现实主义艺术创作精神,亦成为我们艺术创作的动力之源。

蒋兆和先生作品《与阿Q像》入藏中国国家画院

蒋代明致辞

捐赠仪式上,蒋兆和先生之子蒋代明郑重宣布:“我们决定将先父在20世纪30年代创作的具有代表性的经典作品《与阿Q像》无偿捐赠给中国国家画院。先父的遗愿是希望能让自己的代表作品在国家最好的博物馆、美术馆、画院、学院等研究机构作为最终归宿。今天,我们以难舍难分的心情,心怀喜悦地将先父极为重要的经典之作《与阿Q像》奉献于此。根据文学巨匠鲁迅小说里的重要人物进行再构思创作出来的‘阿Q’形象,无论其深刻性还是艺术的精湛程度,都将永久地展示在公众面前,这是我们的荣光,是老一辈艺术家留给我们的最厚重的精神遗产。”

蒋兆和先生作品《与阿Q像》入藏中国国家画院

中国国家画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王青云主持捐赠仪式


蒋兆和先生作品《与阿Q像》入藏中国国家画院

蒋兆和先生作品《与阿Q像》入藏中国国家画院

捐赠仪式现场

此次捐赠不仅丰富了中国国家画院的院藏体系,也传承和发扬了蒋兆和先生的艺术精神,同时为推动中国美术事业的发展树立了典范。下一步中国国家画院将继续做好蒋兆和先生捐赠作品的收藏保护工作,并进一步开展学术研究和展览活动,充分发挥其文献价值和创作研究价值。

蒋兆和先生作品《与阿Q像》入藏中国国家画院

蒋兆和 与阿Q像 96.5cm×60cm 1938年


来源:中国国家画院


原文编辑 | 杨晓萌

摄影 | 张婷婷、吕高鹏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

成功书画家网
张江舟
张江舟

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说:“中国的画……是一个线条的组织。”,线条不仅透露出形

 5件作品 691热度

杜滋龄
杜滋龄

杜滋龄先生是当代画界风格鲜明而成绩卓著的艺术家,其笔下人物汲取技法丰富,

 5件作品 1356热度

师恩钊
师恩钊

师恩钊先生的山水画,着力表现北方山水的奇峻风光,构图恢弘大气,笔墨雄浑苍

 6件作品 3776热度

张捷
张捷

传统和生活,是绘画创作的两大重要源泉。前者,不仅以古人浩如烟海的经验总结

 7件作品 2668热度

裘缉木
裘缉木

孙过庭《书谱》中,对古与今、旧与新的“古不乖时,今不同弊”对比批评主张,

 5件作品 2547热度

李翔
李翔

关于中国画的“形神”之论,历代以来多有阐述。譬如魏晋南北朝谢赫的“应物象

 3件作品 3786热度

张松
张松

“张松先生的山水绘画,扎根于徽山皖水自然之中,家乡芜湖的山水风光、湖中烟

 5件作品 6174热度

王梦湖
王梦湖

清代画家龚贤说:“心穷万物之源,目尽山川之势”,对自然生活的感物历来是

 9件作品 8087热度

最新文章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布 局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布 局

布局的时候是快乐的,充满了美好的憧憬和神圣的向往。现在是辛苦的,不遗余力

2025-04-30

百岁猫王 巨著皇皇——读孙菊生老夫子长卷(“五一劳动节”成功美术馆馆藏名家名作展)有感

百岁猫王 巨著皇皇——读孙菊生老夫子长卷(“五一劳动节”成功

提起画猫孙菊生老夫子号称“百岁猫王”,是介于曹克家兄弟的工笔和刘奎龄、刘

2025-04-30

取象惟诚 传神乃真——当代著名人物画家刘选让先生作品(“五一劳动节”馆藏名家作品展)赏读

取象惟诚 传神乃真——当代著名人物画家刘选让先生作品(“五一

元代赵孟頫曾为画补跋云:“余尝见卢楞伽罗汉像,最得西域人情态,故优入圣域

2025-04-29

天涯芳草  似水流年——读中美协副主席李翔先生的一幅画(“五一劳动节”馆藏名家作品展)

天涯芳草 似水流年——读中美协副主席李翔先生的一幅画(“五

,画家用浅绿钩染着波澜起伏的青青草地,用浅绿加些许青色画出静静搁置的扇子

2025-04-28

挥彩写萱草 灿灿能解忧——当代著名花鸟画家郭怡孮先生作品(“五一劳动节”馆藏名家作品展)赏读

挥彩写萱草 灿灿能解忧——当代著名花鸟画家郭怡孮先生作品(“

读小学时学校的花圃中种了许多萱草,因为爱其岁岁黄花灿灿满园,于是向管

2025-04-27

秋光明媚 光影互彰——官布先生《青山秋色》(“五一劳动节”成功美术馆馆藏名家作品线上展)赏读

秋光明媚 光影互彰——官布先生《青山秋色》(“五一劳动节”成

“审美判断的基本内容是对象的形式所引起的快感。这种形式之所引起快感,是

2025-04-27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高度重视并努力做好宣传工作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高度重视并努力做好宣传工作

今年以来,宣传工作有声有色,新媒体宣传取得重大突破,尤其是微信采编和转

2025-04-25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成功事业阔步发展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成功事业阔步发展

一是新班子运行整体良好;二是暑假培训达到了预期目的;三是各实体单位主要

2025-04-25

周矩敏十年新作展亮相昆山!

周矩敏十年新作展亮相昆山!

据悉,该展览将持续至5月10日。本次展览展出了周矩敏近十年来创作的《

2025-04-25

真山即我 我即真山——当代著名画家白云乡先生三幅山水画(“五一劳动节”馆藏名家作品展)漫谈

真山即我 我即真山——当代著名画家白云乡先生三幅山水画(“五

艺术其实是感性、直觉的东西,不是理性、客观的事物。清人恽南田说:“笔墨可

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