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27
成功美术馆馆藏林墉先生作品《少女牡丹》
一个艺术家之所以能引来时代的关注,就必须具有与这时代合拍的审美理想,艺术创作的独特性往往更多的基于艺术家对历史、对现实审美趋向的独到把握与感染力、召唤力掌控。
林墉先生的画,风格极为显著,墨彩相衬,人花互彰,简短干净,典雅有趣;既有精雕细琢的醇厚又有雾里看花的晦涩,既有丰腴水润的深沉又有含而不露的潇洒,既有脱俗雅致的高古又有朴实无华的现代。溢满着泱泱文人的乾坤清气,又充斥着彬彬绅士的礼遇有加,独树一帜卓荦不群,读者一看即知是有艺术尊严、有人间温情,富于智性与优雅的林墉先生所画。《少女牡丹》中牡丹雍容华贵、国色天香、艳压群芳,蓝色的叶子和绛紫花朵、杏黄花蕊,以油画的质感栩栩如生、迎风招展;杂草上纵下横、动漪静美让画家笔墨、线条、色彩有着生动活泼的表现力;少女也是温润如玉、神韵毕现,人物的头像幽静娴雅、端庄大气和牡丹的竞相开放、枝叶摇曳、生机勃发,互为表里、相映成趣,画面动静得宜。风仿佛流水散发着迷人的香气,给人一种清爽宜人的感觉;不断吹拂的风,和花草无尽的情景,给人以和谐、宁静的舒适和美感。一种淡淡的寂寞,一股怅怅的情怀,在少女手指间、回首张望中给人的感受是:从人的感受出发,去发现、去研究美的动态过程,去体验、去强调美的产生过程,美是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统一,美植根于人的原始生命力;凸显了美感的感性特征,强调了人的审美主体地位。
画中少女别有意趣的顾盼欲语在圆润脸型、细腻肌肤、乌黑头发、柔夷手部、善睐明眸的表现时,线描的用笔是通过韵律、节奏、力度、动势、方向等来表现画家情感,把线的长短、粗细、轻重、浓淡、刚柔、虚实、顿挫、转折等变化加以巧妙组合,营造出人物的气质和性格特征。在线的安排和组织的疏密、聚散、长短、取舍、前后穿插等,表现结构空间、层次、节奏韵律及自我风格,追求不与人同的幽邃韵味及笔情墨趣。画家造境斑斓切题,以线条的鲜活诗意,彰显人物的浪漫灵动;色彩配置和色彩结构匠心独运,画面整个色彩结构中的乌黑、粉白、桃红、绛紫、杏黄、深蓝、赭石是对画面意象色彩感觉的把握,同时与杂草、风势等配置形成对比呼应,赋色艳丽而不芜杂,鲜明而有格调;给人以等闲识得牡丹面,万紫千红人是春的主观传达。
画家的审美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非一个静态的结果,审美是对过程的体验而不是对结果的体验,是人的社会性和自然性的统一;画家在表现美和生产美过程中应该有一个强大的植根于原始生命力的感性动力,这是源于宇宙本体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一种机制。林墉先生对美这个命题的日臻完善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探索过程,并一以贯之在其发展历程之中,认识到与时俱进的美学思想不能离开与日俱增的感性——人的原始生命力;这一机制是建立在马克思“自然人化”的哲学基础之上的。
(文\成功美术馆书画艺术评论员 金石开)
画家简介:林墉,1942年生,广东潮州人,1966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历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省文联副主席、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广东画院副院长、中国国家画院院务委员、广州美术学院院外教授等。与陈金章、杨之光、许钦松、伍嘉陵、方楚雄、林丰俗等为岭南画派杰出代表传人。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广东省文联顾问、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一级美术师。
擅人物、花鸟画,风格潇洒、清新、明丽,兼擅文论及插图。1981年创作《宋庆龄》入选广东美展二等奖1982年《访问巴基斯坦组画》获广东省首届“鲁迅文艺奖”1983年获巴基斯坦总统颁发“卓越勋章”多次在国内举办个展,出版有《林墉作品选》,《林墉访问巴基斯坦选集》,《人体速写》,《林墉肖像画》,《林墉中国人物写生精选》等。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