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25
成功美术馆馆藏大力先生作品《竹石》
“一生画兰,半世画竹”画竹必是成竹在胸之人才可为之的事业,而成竹在胸的成语出自苏轼认为文同的竹子之所以画得意韵生动,是因为他在任洋州知州期间吃多了竹笋的缘故,满肚子里的竹之子孙,笑言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在画坛文坛成就了文人画“文苏余韵”的美谈。画竹大家郑板桥画竹,不特为竹写神,亦为竹写生,痩劲孤高,是其神也;豪迈凌云,是其生也;依于石而不囿于石,是其节也;落于色相而不滞于梗概,是其品也。大力先生画竹走的是另外一条路子,画的竹子有两种面貌,一种是细竿挺劲的修竹,另一种是长竿通天的劲竹;并且他的竹都充满生机、大气磅礴、郁郁葱葱,可以说他在水墨写意领域开创了画竹新面貌。
成功美术馆馆藏大力先生作品《竹石》
《竹石》的构图,就像一场精心策划的演出,把竹子巧妙地分布在左侧的画面,中有一劲竹一修竹倚石而出,高迈里疏密有致,仿佛是这场演出的主角,气场十足;左侧有竹则微微倾斜,像是在和旁边的竹子窃窃私语,增添了不少灵动的感觉。而且呀,画面的留白也处理得恰到好处,这留白就像是给竹子们留出了“呼吸”的空间,让整个画面不会显得拥挤和杂乱。让人看着就觉得舒服,仿佛置身于一片清幽的竹林之中;不得不说,画家在构图上有着独树一帜的眼光和技艺。
成功美术馆馆藏大力先生作品《荷美》
《写石涛笔意》笔法就像在表演一套精妙绝伦的拳脚功夫,一个武者站在顽石之上,动作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出手刚劲有力卧虎盘龙,画出的竹子、枝干、竹叶、兰草仿佛有着非凡的韧性,让人感受到坚韧不拔、迎风卓立的伟岸;而在画竹叶时取法郑板桥,浓墨、淡墨交叉,叶面、叶背勾勒细腻入微,每一片叶子都活灵活现,仿佛轻轻一吹就会动起来。这刚柔兼济的笔法,就像是一场精彩的笔意演练,让人看得目不暇接。画家不去追求竹子的形似,而是更注重表现竹子刚正不阿的神韵,这种写意的笔法让画作充满了艺术感染力。
成功美术馆馆藏大力先生作品《梅开五福》
《后生》中挺侧出,左边三个新笋,竹下一丛小笋,有的才长出几片细叶,可谓:“小荷才露尖尖角”的后辈儿孙;《雨思》里整体的完美组合,才构成了这件非常优美的雨中之竹的玲珑画面,这就需要把每条线都画的非常美、非常漂亮,然后和其他的线组合起来也要非常漂亮。 就好像我们给一首诗配上音乐,不能光一两个音符悦耳,也不能只有一两个组合好听,需要的是整体和细节的积累,需要丰富的用笔变化,把竹的象征性、寓意性表现出来,比如那种坚贞不屈、不饰芳华,那种冷香空寂、孤芳自赏,那种优美节奏、飘逸韵律的体会。《微风吟》《不争》《若神》让竹子在画面中更加突出,也赋予了画作一种别样的生机和活力;而且画中题款搭配得非常和谐,不让人觉得突兀,反而营造出了一种热烈而又不失雅致的氛围,让读者沉浸其中,无法自拔。不仅展现了高超的绘画技艺,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成功美术馆馆藏大力先生作品《雨思》
在大力先生的笔下《梅开五福》可能傲雪凌霜、幽香清远,竹子挺拔坚韧、淡泊高雅。《荷美》《荷咏》是他心灵的低吟浅唱,蕴含着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每一幅画作,都是心灵的独白,是对自然之美的深情致敬。他笔墨苍劲妩媚、燥润兼施、风韵清健,让人在欣赏中感受到一股不凡的艺术气息淤积着喷发的力量。
成功美术馆馆藏大力先生作品《若神》
(文\成功美术馆书画艺术评论员 金石开)
画家简介:大力,男,北京政协画院画家、国家一级演员、山水画家、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文化部高级职称评委会委员、 文化部优秀专家1991年因主演话剧《我的童年在黑土地》获文化部颁发的优秀演员奖先后毕业于中央民族学院汉语言系中文专业,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进修,1978年,他走上了专业演艺道路。其国画作品曾在国内外举办的各种大型展览上获奖。
成功美术馆馆藏大力先生作品《微风吟》
成功美术馆馆藏大力先生作品《荷美》
成功美术馆馆藏大力先生作品
成功美术馆馆藏大力先生作品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