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道”崆峒山 ——当代书法名家精品展·邹德忠采风活

2012-12-11

文章来源:
429次浏览
                                           问“道”崆峒山

                                                   ——当代书法名家精品展·邹德忠采风活动札记
       
           记者  (汪利利   张唐)


       12月7日,由甘肃省委宣传部、甘肃省文联、甘肃省画院、甘肃省书协、成功文化集团主办;成功美术馆、成功书画家网、甘肃省艺术馆承办的“沿着党的十八大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邹德忠书法艺术大展暨当代书法名家精品展”在甘肃省艺术馆隆重开幕。中书协理事,中书协中央国家机关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烟台邹德忠书法艺术馆名誉馆长邹德忠老师亲临展览现场。
 
       12月8日,成功美术馆组织的平凉采风活动拉开帷幕,邹德忠老师及其夫人在成功美术馆记者的陪同下前往平凉和他们心中所仰望的崆峒山,历时两天的平凉之行在寒冬的早晨欢乐上路。崆峒山雄踞甘肃省东部平凉市西郊11公里处,是六盘山支脉。崆峒山集自然美、历史美、人文美、传说美于一身,给人的美感强烈,影响深远。山势雄伟,似鬼斧神工;林海浩瀚,如巨浪排空;环境神幽,令人陶醉;奇峰、怪石、云海是其奇景;瑰伟、苍翠、清秀是其特点。既有北方山势之雄,又兼南方山色之秀。自古就有“西来第一山”、“西镇奇观”、“崆峒山色天下秀“之美誉。
 

 
       因为老师身体和天气变化的缘故,我们决定兰州至平凉的中途稍作停留、午饭后,便赶至平凉,与午后阳光温暖时分攀登崆峒山。返程时再游玩观赏沿途美景,登临六盘山最高峰,参观长征革命纪念馆。

        沿途感受,大山是自然的杰作
 
       “今天的天气很给力,天蓝蓝的,阳光暖暖的照着,很不错!”车子刚上高速,邹老师就高兴的说。“嗯,我们到你们甘肃来的这几天,天气都很好,很幸运啊”邹夫人附和着。“邹老师现在是冬天,看我们这边是不是很荒凉,光秃秃的山,满眼都是黄土。”我说道。“不是,春夏秋冬四季各有各的风景,山也是各有气势的,你们西北的山粗犷、浑厚”。说到这我就想起了一个笑话,外面的不知道甘肃的人都会问:你们是骑着骆驼出门的吗?然后,我们就说;我们的娃上学都是骑着骆驼的。“这是他们不懂,也是调侃吧,有一定了解的人都是知道的,但是这也说明了甘肃人的乐观和奋进”邹老师如是说。
 
      “作为一个艺术家,最重要的是走进生活去感受,不是看那些表面的东西,如果只看表面的东西,永远也无法到达艺术的殿堂”。一路上,邹老师一直看着窗外,看到层层叠叠的山会让我们大家看,“那山的造型,层层叠叠的都是自然的艺术,你们呐,要注重世间万物的自然艺术,看看自然的鬼斧神工,人工雕刻的大山显得就不那样和谐啦”。
 

邹老夫妇弹筝湖留影


        登临崆峒山,用艺术视角赏一方山水
 
       游山是一种态度,赏景是一种心情。我们和邹老师一行于午后13时到达平凉,然后直奔崆峒山,邹老说:“先去看山,我一点也不累,你们不要担心我的身体,我现在就想上山去看看”。不顾舟车劳顿,我们随邹老带着愉悦和欢快的心情,在午后暖暖的阳光中踏上了去崆峒山的道路。
 

乘坐缆车上崆峒山
 
       时值冬季,游人较少,是欣赏风景的大好时机。在上山的索道处,邹老师看着泛着粼粼水波的弹筝湖和不远处的崆峒山,欢快的说,“快来,快给我照张相,我觉得这儿的景不错!”此时的邹老完全被这一方山水所吸引。乘坐索道而上,缓缓的从赏心悦目的弹筝湖上飘飘而过,看弹筝湖蜿蜒从远处蜿蜒而来于崆峒山下,湖水清澈得让人想饮一瓢。“你瞧,有山,有水的多好,那些青砖蓝瓦的庙宇和枯槁的季节也很称,很美,并不是你们说的冬季没有景,我们要去发现美”邹老师语重心长的对我们说。
 

邹德忠老师留影
 
       首先到达的是东台“塔院”,拾阶而上,雄伟的大门上刻“无上法门”,一眼就能看见寺院内墙上刻着60多平方米的“心”,你的心也会突然变得安静而虔诚。从“心”而过,上台阶便是坦胸露乳,开怀大笑的弥勒佛,不禁然会想到“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邹老在院前欣赏着庙宇建筑,不住的赞叹“看这些建筑的视角欣赏多好,很有层次感,很有古代文化艺术”。推开旁边的小门,进入院内看到气势雄洪的“大雄宝殿”,我们上香跪拜,唯独邹老师没有,他说:“我不是信佛之人,我就这样瞻仰一下,主要是感受感受道教文化的博大精深”。顺着院内台阶继续往里走,只见院内有座古塔,七层,高达38米,塔顶长一颗柏树,在夏天应该是枝繁叶茂吧。
 

 
       偶遇道士, 西台畅谈道教文化
 
       从东台下来后,我们便前往传说中的天梯,天梯在西台,邹老一直想上隍城“三清宫”拜谒,深入了解道教文化。一路上,邹老给我们讲他对崆峒的一些了解,崆峒称道教第一山,相传广成子曾在这里修行,轩辕黄帝数次问道于此。这里有很深的道教文化,所以,我来这里主要不是为了欣赏风景,而是来感受和理解这里的文化,不管走到哪里,他背后的文化是最吸引我的。
 

 
       至西台山脚,上天梯三个大字猛现眼前,抬眼向上望去,直插云端。我告诉邹老师:天梯有369级台阶。邹老师显得很兴奋,他说:“登天之味,将先尝之”,话毕,便开始扶着铁链登天梯,丝毫没有古稀之态。一路走走停停至天梯中段,由于身体原因,邹老师放弃了观看隍城,拜谒“三清殿”的计划。听邹的夫人李老师说:你们邹老师有高血压,他的腿都受过伤。说话间,我们随行的同事对邹老师的精神肃然起敬,能够爬这么高已经不容易了。下天梯的途中邹老显得有点遗憾。
 

攀登天梯

和修行的道士探讨道教文化
 
       但是在天梯脚下,我们遇到了几位在修行的道士,邹老似乎忘记了未能完成的心愿,和道士们谈起了道教的深厚文化。我觉得这才是邹老这一路一直追求的东西,一座山的文化历史,和他留给后人的影响。邹老兴高采烈地和道士们聊着广成子,聊轩辕黄帝三次入此仙山,向智者广成子请教治国之道和养生之术 。道教的博大文化让邹老忘记了时间,忘记了登山的疲劳。
 

沿途赏景
 
       下山途中,邹老说:“崆峒给人的感觉没有黄山那么有名气,但我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我看中的是文化,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道教文化,这里浓郁的道教文化精神让我感受很深”。
 

 
       晚餐奇遇,别样的萨克斯风情
 
       下山时,夕阳西下,天气变得凉冷,大家都有点疲劳了。在平凉宾馆,服务员介绍说“童家煲汤红牛”不错,你们可以去尝尝,在平凉很出名。邹老说:“平凉出名的就是牛肉,去尝尝”。
 

 
       在童家涮锅,感受到的确实是有名,因为吃的人很多。邹老来了一句,“桌桌爆满宾客,肯定不错,就在这就餐”。席间,我们还领略了一番萨克斯音乐艺术风情。邹老及其夫人都很喜欢萨克斯音乐,不是拍手叫好。晚餐的融洽气氛和风情别具的音乐,让我看到,两位老人疲惫的身心似乎被优美的音乐洗去,吃得津津有味。
 

 
       邹老在餐后,总结性的说:“今天咱们这一行太幸运了,天气很好,阳光很暖,连吃饭都这么雅致,听着萨克斯,品尝平凉最地道的牛肉,这餐饭吃的很舒服”。
 
       静宁烧鸡,让我们口齿留香
 
       12月9号,启程返回兰州,途径以苹果和烧鸡出名的静宁,正值午饭时间,我们绕道带邹老夫妇品尝“静宁烧鸡”。我们介绍说,“静宁烧鸡”是静宁县传统名食,具有近百年的加工卤制历史。 鲜嫩味美、外表晶亮、囟色褐红、肉香味厚、爽口不腻,驰名甘、陕、宁等省(区),是西兰公路上过往旅客争相购买的风味食品。人们形容“闻香千里外,味从鸡肉来。”
 

 
       邹老高兴的说:“很好,我也听说过静宁的烧鸡,这次有机会,就去尝尝”。在静宁最出名的烧鸡店,邹老夫妇吃的很有滋味,说:一进县城就闻到了烧鸡的香味了,本来不饿的,闻到诱人的香味都饿了。“闻香千里外,味从鸡肉来。”真是名副其实呀,果然名不虚传。
 
       六盘山抒怀“春去秋来无盛夏”
 
       登顶六盘山,山路曲折险狭,须经六重盘道才能到达顶峰,因此得名。我们已经在去平凉的路上领教了他的曲折,回程的时候由于正值客运高峰,来去的车比较多,加上路面结冰,所以我们走的谨小慎微。也着实再一次感受从内心感受名副其实的六盘山,“盘道六重,始达山顶”。
 

 
      驱车沿山路而上,会从内心体会到那所谓的“险狭”,“红军长征纪念亭”位于六盘山之巅,也是我们此次上山所拜谒的地方,邹老在车上就给我们讲他对六盘山的了解,“六盘山是毛泽东主席率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时翻越的最后一座大山,六盘山也因为伟人毛泽东一首气壮山河的词章《清平乐·六盘山》名扬海内外”。到达六盘山顶,“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宏伟的屹立于山之巅,邹老夫妇变得格外的兴奋,邹老夫人在广场上跑起步来,她说:“真的从内心就能感受到当年的革命精神”,众人纷纷在革命雕像前合影留念。
 

 
     “作为后人们,尤其是年轻人就应该多到这样的红色根据地来,感受红色文化,感悟当年红军艰苦奋斗的精神,现在的年轻人要好好的学习这些精神,努力的奋斗,生活才会美好”邹老在下山的路上一直重复着这几句话,可见此次六盘山红色革命之旅在邹老心中碰撞出了许多的火花,更让我们年轻人理解了老一辈艺术家的革命情怀。

       编后语:平凉到兰州一路高速,想着这一路途的结束,又回到熟悉的生活当中,不免有些无奈。平凉这是我的第二次造访,但这一次感受颇深,我想是因为邹老师的那句话“你除了看风景,还有的是理解他背后的文化历史和传承。”。回想自己上班两年多,期间甘苦自知。书画艺术不曾带给我多少实惠,还让我感觉些许压抑。其实自从我接触她的那一刻开始,她就在不停的改变我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改变我内心的孤陋和平乏,这是书画艺术与我最珍贵的东西,也可能是我拥有的最大的财富。
(校对:金石开)

在缆车上和老师合影

邹德忠老师欣赏碑刻

和道士交流中

邹老夫妇欣赏碑文

邹老不错过任何一块碑文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

成功书画家网
莫建成
莫建成

莫建成先生将工笔花鸟画的既定程式与西部地区的地理风貌和人文品格熔铸汇通,

 11件作品 2557热度

张谷旻
张谷旻

诗画俱佳的唐代大诗人王维说:“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这也正如张谷旻先

 8件作品 5139热度

马西园
马西园

李苦禅先生曾跋其书云“西园先生书法近古,近代实不多见,可永宝之。绘画初学

 5件作品 5181热度

邓子芳
邓子芳

明代海南才子丘浚《题五指山》诗曰:“五峰如指翠相连,撑起炎荒半壁天。夜盥

 6件作品 5457热度

张改琴
张改琴

石涛《画语录》中说:“太古无法,太朴不散,太朴一散,而法立矣。”于一个人

 7件作品 5785热度

冯大中
冯大中

近代画虎大家首推张善孖,他以观察真虎切入,改变了古人凭概念画虎的套路模板

 8件作品 7908热度

于志学
于志学

菜根谭有云:“鸟语虫声,总是传心之诀;花英草色,无非见道之文。”于志学先

 4件作品 6812热度

张江舟
张江舟

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说:“中国的画……是一个线条的组织。”,线条不仅透露出形

 5件作品 12632热度

最新文章

山河万象 抒怀寄情——陕西画家吴成斌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山河万象 抒怀寄情——陕西画家吴成斌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

或丝路戈壁、大漠茫茫,或云横秦岭、太白险峻,或峡江浩荡、烟岚云翳,或黄河

2025-08-22

课改的“ 十个三 ”

课改的“ 十个三 ”

课改的“ 十个三 ”

2025-08-21

传统课高效学习五部曲

传统课高效学习五部曲

传统课高效学习五部曲

2025-08-21

高中生要从错题中“ 淘金 ”

高中生要从错题中“ 淘金 ”

高中生要从错题中“ 淘金 ”

2025-08-21

如何合理分配考试时间

如何合理分配考试时间

如何合理分配考试时间

2025-08-21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有效性的策略和方法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有效性的策略和方法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有效性的策略和方法

2025-08-21

高三数学复习方法

高三数学复习方法

高三数学复习方法

2025-08-21

由墨菲定律想到的

由墨菲定律想到的

由墨菲定律想到的

2025-08-21

学美国教学经验 促我校教研教改

学美国教学经验 促我校教研教改

学美国教学经验 促我校教研教改

2025-08-21

蓬勃向上 明艳可人——黑龙江中国画学会副会长魏运秀花鸟画(《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漫谈

蓬勃向上 明艳可人——黑龙江中国画学会副会长魏运秀花鸟画(《

魏运秀的画充满生机和对世界的喜爱,故而能够坦然地画出自然的美,表达自己对

2025-08-21

墨韵显华姿 密林隐清涧——《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四川女画家赵建华作品赏析

墨韵显华姿 密林隐清涧——《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四川女画家赵

水墨迷蒙处而见缥缈雾霭袅袅,也有参差峰影绰绰;线墨淋漓间而显横斜古木密密

2025-08-21

胸营丘园 家山情浓——西安理工大艺术学院赵新平教授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简析

胸营丘园 家山情浓——西安理工大艺术学院赵新平教授作品(《西

徐悲鸿先生说:“画家应该画自己最爱好又最熟悉的东西,不应该拿别人的眼睛来

2025-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