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迈向文艺高峰而不懈努力 ——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项目侧记

2019-12-16

文章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0
1072次浏览
本报记者 徐红梅

雪地情(中国画)
  孙震生

极地科考·雪龙号驶进北冰洋(油画)
  时卫平

聚焦新时代的主题性创作,是今年美术展览的亮点所在。不少媒体和观众发现,国庆前后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伟大历程 壮丽画卷——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美术作品展”中,400多件参展作品,有100多件现实题材新作,占比近三成,其中超过70%的作品,表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的重大成就、重大事件。这些新作,全部来自文化和旅游部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项目的成果。近期,该项目举办创作总结会,各方代表集聚一堂,总结新时代主题性美术创作的经验和规律,探索现实题材美术创作的精品化之路。

为时代

努力筑就文艺高峰

“中国不乏史诗般的实践,关键要有创作史诗的雄心”。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文艺工作者的嘱托。

如何以创作史诗的雄心和能力,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为了进一步加强对重大题材特别是现实题材美术创作的引导和扶持,推出一批优秀现实题材美术作品和中青年创作人才,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项目2016年启动。

3年间,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分别与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美术馆、中国国家画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国防大学军事文化学院等专业机构合作,举办了5个为期两年的脱产创作研究班,近180位中青年参与创作,共完成作品134件。

为确保选题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创作选题方案几易其稿。据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司长诸迪介绍,组织方委托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拟定的创作选题,重在反映改革开放40余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不仅充分听取了美术界专家的意见和建议,还征求了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的意见,创作选题的确定历时近一年。

选题规划和创研机制还一直保持开放状态。据选题工作团队成员、当代中国研究所研究员欧阳雪梅介绍,党的十九大召开以来,团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合新时代的新要求、新发展、新变化,不断补充选题,将党的十八大以来的选题拓展为79个,最终创作了97件作品,真正做到了美术创作与时代同频共振。

创研班强调严把质量关、导向关,在最大范围内调集师资力量,实现了专业团队护航和优质资源充分共享——3次集体草图评审、3轮创作验收,调动专家累计400余人次,以确保国家级创作项目的水平。国防大学军事文化学院军队文化工作系主任李翔对此感受深刻:各个创研班保持沟通联系,互通有无;教学内容设置不拘泥于创作一幅作品,重在以“八面来风”和“头脑风暴”,为学员打开思维之门。

心系人民、书写时代的创作思想贯穿始终。正如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所说,此次创作项目“既是丹青反映新中国的最新篇章,更是丹青描绘新时代的形象体现,堪称新时代中国美术的一次重大丰收。这批作品在庆祝新中国七十华诞之际面向公众展示,产生了热烈的社会反响,美术界进一步坚定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方向,也坚定了立足时代、攀登艺术高峰的正确导向”。

许多美术界人士希望文化和旅游部持续组织类似创研班,培育和壮大主题性美术创作的人才队伍,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努力筑就新时代的文艺高峰。

贵德艺

精神之风山高水长

政府重视、院校踊跃、教员倾力、学员投入、上下一心,此次创作项目中的每个人,都高度重视这个国家工程、创研重任,所形成的良好风气,在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看来,影响深远。

在长达两年的时间里,创研班的指导老师紧跟全程,在每个环节都和学员一起深入交流;学员更是不断深入生活,实地调研、写生、收集创作的第一手资料,几易其稿,始终用志不分。

近九十高龄的全山石先生,数次登楼,亲临指导;靳尚谊、詹建俊、邵大箴等先生授课之余,还一对一指导;盛杨、曹春生先生,认真评审每件雕塑作品,从早忙到晚,不辞辛劳;教师孙景刚为学员的创作先后撰写十数篇点评,写人写画,情意真切;为创作《抗震壮歌》,学员李卓深入基层连队,和官兵同住、同吃、同劳动、同操练、同欢乐,把真实的角色感带入画面;学员于振平创作《阳光下的誓言》大画时,从架子上摔了下来,尾骨骨折,却坚持作画……

感人的点点滴滴,通过创研班传播开。在许江看来,这既鼓大家的劲,又暖大家的心。他不断慨叹:创研班使我们成为一家!创研班使中国艺术精神之风山高水长!它的意义已然超出一张画的创作,对一代人的为人从艺有深远影响。

德为先,艺为本。“中国不乏生动的故事,关键要有讲好故事的能力”。为提升这一能力,在草图审读阶段,中国美术学院便要求,每位学员必须有深入生活的“一面墙”素材汇报,并明确提出“三人”要求:见人——凝练生动的人物故事;动人——揭示富有历史内涵、时代气息的动人的人物关系;感人——塑造真实感人的人物形象。这一形式,收到很好的效果,被国防大学军事文化学院创研班等借鉴吸收。学员逐步完成了从“要我画”到“我要画”的转变。

这是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项目留下的精神财富。正如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所言,“这是一个艺术创作工程,是一个塑造人的工程,更是一个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工程”。

重全局

艺术宏旨放眼未来

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项目的开展,着眼于新中国美术乃至世界艺坛的现状与全局。

134件现实题材新作,让丹青中的70年更为完整、更为全面。中国美协美术理论委员会主任、《美术》杂志社社长兼主编尚辉认为,这些鸿篇巨制,在新中国成立70年美术作品展览上,填补了改革开放以来许多国家历史叙事美术创作的空白,使美术作品中的新中国70年历史叙事,获得了完整而饱满的展示。

多元艺术格局中,政府部门对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高度重视,重申坚持现实主义、多向度探索主题性美术创作的必要性。重大历史题材等美术创作,曾面临人才青黄不接的局面。在尚辉看来,重振主题性美术创作,当前仍面临不少学术困难,其中既有作者的修养与技艺问题,更有艺术创作的思想与观念问题。此次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项目,在实践层面积极推动了主题性美术创作的当代发展,在理论层面兴起了探讨“主题性美术创作的当代性”的新课题。

项目的实施,更彰显了新中国美术探寻自主发展道路的文化自觉。随着观念艺术、数字艺术等艺术形态的兴起,世界各国的艺术家纷纷投身“国际化”潮流,传统艺术、民族艺术渐渐被忽视。在世界艺坛“架上绘画”整体式微的大潮中,开放的中国一方面坚持洋为中用、开拓创新,一方面亮出鲜明的文化主张。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项目的实施,可谓主流美术的高歌猛进,是美术界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文艺方针政策的重要举措,是坚定文化自信的自主探索。

立足全局,保障了项目的顺利实施。文化和旅游部领导充分肯定创作项目的成果:导向鲜明,主题突出,机制创新,保障有力,以高度组织化的方式,带动了主题性美术创作和教学理论研究,实现了出精品、出人才的“双丰收”。

目前,选题还在补充,部分作品还在打磨,美术工作者正在书写新时代的视觉史诗,为迈向文艺高峰而不懈努力。精彩还将继续……

版式设计:蔡华伟 

《 人民日报 》( 2019年12月15日 08 版)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

成功书画家网
莫建成
莫建成

莫建成先生将工笔花鸟画的既定程式与西部地区的地理风貌和人文品格熔铸汇通,

 11件作品 1423热度

张谷旻
张谷旻

诗画俱佳的唐代大诗人王维说:“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这也正如张谷旻先

 8件作品 4384热度

马西园
马西园

李苦禅先生曾跋其书云“西园先生书法近古,近代实不多见,可永宝之。绘画初学

 5件作品 4455热度

邓子芳
邓子芳

明代海南才子丘浚《题五指山》诗曰:“五峰如指翠相连,撑起炎荒半壁天。夜盥

 6件作品 4807热度

张改琴
张改琴

石涛《画语录》中说:“太古无法,太朴不散,太朴一散,而法立矣。”于一个人

 7件作品 5140热度

冯大中
冯大中

近代画虎大家首推张善孖,他以观察真虎切入,改变了古人凭概念画虎的套路模板

 8件作品 7165热度

于志学
于志学

菜根谭有云:“鸟语虫声,总是传心之诀;花英草色,无非见道之文。”于志学先

 4件作品 6249热度

张江舟
张江舟

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说:“中国的画……是一个线条的组织。”,线条不仅透露出形

 5件作品 11590热度

最新文章

胸营丘园 家山情浓——西安理工大艺术学院赵新平教授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简析

胸营丘园 家山情浓——西安理工大艺术学院赵新平教授作品(《西

徐悲鸿先生说:“画家应该画自己最爱好又最熟悉的东西,不应该拿别人的眼睛来

2025-08-20

逸笔草草  意趣盎然——读王洪涛先生人物画四条屏(《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有感

逸笔草草 意趣盎然——读王洪涛先生人物画四条屏(《西部成功

中国画的核心是“见性”,画家解衣盘礴、任意挥洒,用笔墨的浓淡,点线的交错

2025-08-19

氤氲朦胧 山雄水阔——《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当代画家王明泽作品赏析

氤氲朦胧 山雄水阔——《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当代画家王明泽作

中国画的笔墨语言,以外取物的骨相神态,又内表画家的人格心灵。《西部成功书

2025-08-19

落墨有寄 线写苍倔——《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西安美院王燕安教授作品赏析

落墨有寄 线写苍倔——《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西安美院王燕安教

“大老碗”是在陕西关中地区常见的饮食器具,也是极具关中风情的代表性家常

2025-08-18

笔歌劳动 拙朴蕴情——陕西美协原副主席刘永杰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简析

笔歌劳动 拙朴蕴情——陕西美协原副主席刘永杰先生作品(《西部

艺术对劳动生活的歌咏,从上古至今、由东方到西方都是永恒的主题,以音乐、

2025-08-15

苍朴浑厚 动静寄怀——西安美院原副院长宋晓峰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苍朴浑厚 动静寄怀——西安美院原副院长宋晓峰先生作品(《西部

宋晓峰,,西安美术学院原党委委员、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陕西中国画学

2025-08-14

笔写清韵 画传高古——《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信阳美协名誉主席赵根成先生作品赏析

笔写清韵 画传高古——《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信阳美协名誉主席

中国画是线条的组织,那流动变化的线条,也总能透露出形象的姿态来,创作者的

2025-08-13

泼彩豪迈 山岚出岫——中国美协理事宋亚平女士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析

泼彩豪迈 山岚出岫——中国美协理事宋亚平女士作品(《西部成功

清代原济《石涛画语录》中说:“古者识之具也,画者识其具而弗为也。”所以学

2025-08-12

青山有寄 流水含情——当代青绿山水画家满维起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青山有寄 流水含情——当代青绿山水画家满维起先生作品(《西部

古人说:“画谓无声诗,乃贤哲寄兴。”绘画如若仅限于形式的炫目耀眼、新颖奇

2025-08-11

笔携清风 泼出荷韵——《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眉山市美协顾问谢泰伟先生作品赏析

笔携清风 泼出荷韵——《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眉山市美协顾问谢

诗言志,画寄情。读谢泰伟先生的这幅荷花作品《风抹雨濯自晶莹》,而有

2025-08-11

形塑自在 神造静逸——《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当代女画家杨卉茹女士作品赏析

形塑自在 神造静逸——《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当代女画家杨卉茹

何为静逸?宁静安闲也。赏读《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杨卉茹女士的这幅《品茗

2025-08-08

密密蓁蓁 郁郁葱葱——陕西画家马继忠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密密蓁蓁 郁郁葱葱——陕西画家马继忠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

线勾墨点石峥嵘,笔皴每多密蓊蓊。近浓远淡峰险峻,山川总见郁森森。古人韩拙

2025-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