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28
成功美术馆馆藏胡抗美先生作品《山居秋暝》
唐代书法家张旭观公孙大娘舞剑,而作笔势连贯、刚劲灵动之草书,“怊怅抒情”还因情作书、意气爽健而惊电奔雷之下,成就了其千载“草圣”之誉。今观当代草书大家胡抗美先生所作大草,于之深耕传统、广摄诸体的前提下,尤为重视草书创作审美的独立不群个性表达和显著精神情感反映。于是在其笔势飞动而迅如疾风、奔若骤雨,气韵生动而行云流水、一气呵成,神采飞扬而矫若虬龙、英姿鸾凤,风骨盎然而狂放不羁、恣肆烂漫的审美追求,以及“因情生文”和“因文生情”的意境升华中,内外相契、主客交融亦见生命的张扬、性灵的抒寄、情思的倾吐,仿似有飒飒之风在笔尖上涌动,好像有虚灵诗意于胸怀里流淌。
从传统与发展、形式与内容、笔墨与情感、书艺与书道等综合来看,胡抗美先生的草书创作贵在广收博取还师意舍形,继而立足“书者,如也”“涉乐方笑,言哀已叹”之书法精神内美根本,又删拨大要、立意取舍、寄情强化、形神统一,从心所欲、游于书艺还见近“道”之精神也。譬如此次“双节特展”上这幅《山居秋暝》,显然可见书家的创作用笔、结构、章法等,这些外显形式语言的取法、提炼、强调反映,又归于文本本身诗境的圆成体合,皆由王维诗作里那寄情山水田园、隐居怡然自得的情致表达生发而来,故而于之点划符号的概括间,流溢着磊落洒脱;于之虚实结字的辩证中,透露着疏阔轻松;在其章法布白的映照里,又还见摇曳生姿。
如其起始“空”之一字,落笔沉实、墨色饱满又结体上紧下松、疏密有致,既见草书语言的概括呈现也有山色空静之境的表达。“空”字收笔之下,横向取势还补空覆盖的纵向起笔“山”字,以及映带衔接的“新”,大小错落、紧密构成的“雨”,大开大合、使转向右的“后”……整列或粗细而变、徐疾动静,或结构空阔、团簇内敛,或断续连带、大小洒落,继而与之“天气晚来秋”一纵,偃仰朝揖、顾盼呼应、虚实相生布置。如此不仅可见文字对应物象结构的概念性呈现,以及草书语言的意象概括符号承载,也还有生机勃勃的生命力量融入笔端的情志、思想审美蕴含。于是雨后空山的清润,秋晚时节的凉爽,由之提按顿挫、纵横结散的笔迹里悠悠然而来。嗣后“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数列 ,或苍枯滋润、纤劲丰秾,或二三错落、连绵不绝,或充盈满列、空疏虚置……这些书法的具象形式,因之诗作描绘的明月、松林、清泉等明澈山水自然诸景,到“浣女”“渔舟”的明快人文诸相转换,而“因情生文”生发而变,又“因文见情”于之落于素宣上的笔迹墨象外显展露。
尤其是那“归”字最后一竖的枯笔拖曳、飞白潇洒,不仅在整幅书作的行笔里与之周围笔象对比间,创造了虚空、性灵章法趣韵,继而在书家起承转合、音韵书写中,达到了不断蓄势而丰盈饱满的情感高潮,亦还见书家由诗人王维此作中神会体味到的诗境圆觉。书家于这一个“归”字上倾注的热情,犹见其对点亮了整首诗意画境之“眼”的澄澈体悟和深入理解,不仅为之原本静谧无声的空山秋月之境,注入了生命的活力,也还见其书写创作中情绪高涨的郁勃生气吐露。
而后“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中的,由枯白飞扬到滋润浑厚的转变,既是文本诗境的完满反映,也见其书作之境营造中归于“群花自落”“鸟鸣珠箔”一般,流连山野、怡然自得的心境呈现。于是整幅作品不管中间有多少高潮迭起、纵横飞逸,皆由浓墨起笔到重墨收笔,由徐徐启幕到缓缓落幕……笔笔送到、气脉相连也跌宕律动、音韵生发,铺毫抽锋中“草意生情,神采飞扬”,那山雨初霁、万物一新的秀逸清新,沁人心脾、涤净俗尘、让人难忘!
(文\成功美术馆书画艺术评论员 冯宜玉)
书法家简介:胡抗美,1952年生,湖北襄阳市人,号廘门山人、一席堂、得天庐、三觉翁。四川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研究生导师。第六届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研究员,今日鉴藏美术馆艺术顾问。书法理论著作有《现代书学导论》《中国书法章法研究》《书为形学•胡抗美教学文献》《中国书法艺术当代性论稿》《书法的形式与创作》《胡抗美书学论稿》《胡抗美书法课徒稿》《荣宝斋·书法篆刻讲座——草书》。主编《简明中国书法教育史》《情感与感知》《享受批评•全国代表性中青年书法名家个案研究会文集》七册。诗词专著有《盼兮集》《志外吟》。书法作品集若干。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