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昌硕:以金石之力创海派新风

2021-03-03

文章来源:中国艺术报|0
1045次浏览
“出蓝敢谓胜前人,学步反愁失故态。”这是吴昌硕对待艺术创作的态度。晚清的大环境,文人画流派和皇室扶植的宫廷画日渐式微,此时的上海作为通商口岸,已成为新的要地,而海上画派由于在传统中国画上大胆改革创新、融合外来艺术技法、作品体现时代生活等因素独树一帜,其代表人物吴昌硕就是这样的画家——他主张学古人而自出胸臆,在前辈的基础上创造自己的风格。从家乡彰吴村走向湖州、杭州、嘉兴、苏州、上海,一路走来,吴昌硕从书画金石的“另类旁观者”逐渐成长为海上画派的后期领袖,王一亭、陈半丁、陈师曾、潘天寿、沙孟海、钱瘦铁、诸乐三、王个簃——随着吴昌硕1912年定居上海,培养了诸多艺术大师,不仅支撑起“海派百年”的辉煌局面,也塑造了属于他个人的人生传奇。2月10日至5月5日,由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主办,浙江省博物馆、西泠印社、上海博物馆联合主办的“金石力草木心——吴昌硕与上海”艺术作品特展在中华艺术宫展出,展览以百余件吴昌硕诗、书、画印等代表作呈现其艺术风貌。

  吴昌硕的绘画成就于上海,当时的海上画派有“前海派”与“后海派”之分。“前海派”在清末盛行,以细腻秀雅为特点;辛亥革命后,伴随北京前朝文人遗老的南下,带来了“金石风”。吴昌硕的画风与“金石”有着不解之缘,就像沙孟海说:“昌硕先生以诗、书、画、印四绝雄视一世,一般看法,他的最基本功夫是放在书法上的。”吴昌硕在篆书上用功最深,据《吴昌硕年谱》记载:“1858年前后,15岁时吴昌硕受父亲吴辛甲影响,开始学习篆刻。他在1914年所写的《西泠印社记》中曾经回顾过‘予少好篆刻,自少至老,与印不一日离’。”特别是石鼓文,这部被历代书法家视为学习篆书的重要范本,吴昌硕临习得最多、也把它运用得最独到。他把书法、篆刻的行笔、运刀、章法、体势融入绘画,使得作品具有金石味。

  在吴昌硕平生所作最大人物画《达摩像》中,中锋石鼓线条果敢、潇洒、厚实,挥就出的几条衣纹醇韵十足,犹可见其手持椽笔的气势。画中虽未见石鼓字,但石鼓气韵却扑面而至,以重、拙、大的力量感形成意趣;而在《芙蓉拒霜图》《叠石兰花图》等写意花卉中,这种金石之功也得以体现。就像吴昌硕自己所说:“我平生得力之处在于能以作书之法作画。”

  吴昌硕40岁时拜任伯年为师,他在纸上仅画了寥寥数笔便让任伯年看到了金石味,任伯年说他书法功底深厚,不妨以篆书的笔法画花卉、草书的笔法画枝干,“变化贯通,不难其奥诀也”。尽管吴昌硕“没有任伯年绘画上的那种灵巧秉赋,他的技巧和题材范围也没有什么不同寻常之处,但他是一位强有力的艺术家。他以符合书法要求的笔墨为基础,运用海上画派典型的形和强烈的色彩去组织构图,完美地将诗与画统一起来。诗如此经常地与画相伴,有时还决定着画面。他的早期作品色彩十分丰富,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笔墨愈发苍劲。”著名汉学家、艺术史学家迈克尔·苏立文认为。

  篆笔写梅兰,狂草作葡萄。吴昌硕把梅花画得像酒盅一样大,有人因此讥笑,他不以为耻反而将画笔伸得更广了,于是有了饱满的桃子、甜硕的荔枝、鲜嫩的大白菜……一改传统文人画的重清雅格调,大胆引入西洋红、赭石、花青作花卉木石,加上老辣的笔法和雄强的气势,把浓厚妍丽与金石之气交相辉映,令人耳目一新。人们也在他的花果蔬菜中看到中国绘画史上一种新的生活、新的情感。吴昌硕也造就了海上画派雅俗共赏、大气谦和的艺术风格。

  开埠通商后的上海很快成为金融、工商业繁荣的大都市,这种形势之下,艺术创作的内容和服务对象也发生了变化,此时中国的文化精神品格呼唤着新的绘画,吴昌硕就是这场变革的倡导者。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吴昌硕享有很高声誉,自他以后,海派被注入了新的含义:既有深厚的传统,又富有变通的精神。他被推举为上海书画协会会长,包容各种画风、相互交融,中国画也开辟出了一个世纪新风。

  吴昌硕的艺术影响了后来的许多画家,许多近现代绘画大师出自其门下,包括王一亭、赵云壑、吴茀之等多位“海派”画家、“京津画派”的陈师曾、齐白石,黄宾虹、傅抱石、李可染也无不受到他的影响。在他的诸多学生中,王一亭是杰出者之一,他从最初的裱画店学徒,在日本发迹为成功的商人。在上海,王一亭是艺术家的慷慨支持者,他曾率领一个20人以上的中国艺术家团体赴日访问,并于东京上野举办展览,引起轰动。九一八事变后,他还联络书画界义卖,捐助东北抗日义勇军。作为画家,王一亭一方面表现出任伯年对他的影响,另一方面则表现为吴昌硕对他的影响。赵云壑在吴昌硕亲传诸弟子中,艺术风貌最为接近吴昌硕,不仅图式形貌紧紧跟随,笔墨气质上也较为一致。潘天寿在登门拜访吴昌硕后,深得器重。相识未久,吴昌硕即以篆书对联“天惊地怪见落笔,巷语街谈总入诗”相赠,肯定其绘画与诗文的天赋。潘天寿在学养基础上提出“强其骨”的概念,使得绘画发生了不同的面貌。吴昌硕还说:“阿寿学我最像,跳开去又离开我最远。大器也。”潘天寿“师其意不师其迹”,坚持自身特色,学吴昌硕也曾一度有意摆脱吴氏画风。吴昌硕在上海这块海纳百川的土地上从事艺术创作、培养弟子,从他给王个簃的印稿点评中,可见“浑朴”“欠古”“朱文欠自然,多写篆字便能佳”“古意可掬”等字迹,简洁却体现出他对“古雅美”的追求。这些艺术主张特点经由弟子们发扬传播,为书画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吴昌硕从石鼓碑帖中食得了“金石力” ,从仕途跌宕起伏中养就了“草木心”,更有一种强烈的人文担当精神。即使在自己早年生活困顿时,也没有忘记济世的抱负:“海内谷不熟,谁怜流民图。天心如见怜,雨粟三辅区。”尽管生活窘迫让他无奈,但艺术之道总是充满刚正之气,一扫传统文人画的纤弱柔美,饱满向上,一派磅礴气象,像菊花那样勇斗西风。吴昌硕在积贫积弱的中国近代史上,用浓墨重彩书写下文化自强的精神品格,就像他的篆刻《强其骨》,不仅是以刀笔力图“强其骨” ,还要民强、国强,要见铁骨、见风骨。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

    成功书画家网
    张江舟
    张江舟

    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说:“中国的画……是一个线条的组织。”,线条不仅透露出形

     5件作品 717热度

    杜滋龄
    杜滋龄

    杜滋龄先生是当代画界风格鲜明而成绩卓著的艺术家,其笔下人物汲取技法丰富,

     5件作品 1367热度

    师恩钊
    师恩钊

    师恩钊先生的山水画,着力表现北方山水的奇峻风光,构图恢弘大气,笔墨雄浑苍

     6件作品 3799热度

    张捷
    张捷

    传统和生活,是绘画创作的两大重要源泉。前者,不仅以古人浩如烟海的经验总结

     7件作品 2675热度

    裘缉木
    裘缉木

    孙过庭《书谱》中,对古与今、旧与新的“古不乖时,今不同弊”对比批评主张,

     5件作品 2558热度

    李翔
    李翔

    关于中国画的“形神”之论,历代以来多有阐述。譬如魏晋南北朝谢赫的“应物象

     3件作品 3790热度

    张松
    张松

    “张松先生的山水绘画,扎根于徽山皖水自然之中,家乡芜湖的山水风光、湖中烟

     5件作品 6186热度

    王梦湖
    王梦湖

    清代画家龚贤说:“心穷万物之源,目尽山川之势”,对自然生活的感物历来是

     9件作品 8092热度

    最新文章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布 局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布 局

    布局的时候是快乐的,充满了美好的憧憬和神圣的向往。现在是辛苦的,不遗余力

    2025-04-30

    百岁猫王 巨著皇皇——读孙菊生老夫子长卷(“五一劳动节”成功美术馆馆藏名家名作展)有感

    百岁猫王 巨著皇皇——读孙菊生老夫子长卷(“五一劳动节”成功

    提起画猫孙菊生老夫子号称“百岁猫王”,是介于曹克家兄弟的工笔和刘奎龄、刘

    2025-04-30

    取象惟诚 传神乃真——当代著名人物画家刘选让先生作品(“五一劳动节”馆藏名家作品展)赏读

    取象惟诚 传神乃真——当代著名人物画家刘选让先生作品(“五一

    元代赵孟頫曾为画补跋云:“余尝见卢楞伽罗汉像,最得西域人情态,故优入圣域

    2025-04-29

    天涯芳草  似水流年——读中美协副主席李翔先生的一幅画(“五一劳动节”馆藏名家作品展)

    天涯芳草 似水流年——读中美协副主席李翔先生的一幅画(“五

    ,画家用浅绿钩染着波澜起伏的青青草地,用浅绿加些许青色画出静静搁置的扇子

    2025-04-28

    挥彩写萱草 灿灿能解忧——当代著名花鸟画家郭怡孮先生作品(“五一劳动节”馆藏名家作品展)赏读

    挥彩写萱草 灿灿能解忧——当代著名花鸟画家郭怡孮先生作品(“

    读小学时学校的花圃中种了许多萱草,因为爱其岁岁黄花灿灿满园,于是向管

    2025-04-27

    秋光明媚 光影互彰——官布先生《青山秋色》(“五一劳动节”成功美术馆馆藏名家作品线上展)赏读

    秋光明媚 光影互彰——官布先生《青山秋色》(“五一劳动节”成

    “审美判断的基本内容是对象的形式所引起的快感。这种形式之所引起快感,是

    2025-04-27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高度重视并努力做好宣传工作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高度重视并努力做好宣传工作

    今年以来,宣传工作有声有色,新媒体宣传取得重大突破,尤其是微信采编和转

    2025-04-25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成功事业阔步发展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成功事业阔步发展

    一是新班子运行整体良好;二是暑假培训达到了预期目的;三是各实体单位主要

    2025-04-25

    周矩敏十年新作展亮相昆山!

    周矩敏十年新作展亮相昆山!

    据悉,该展览将持续至5月10日。本次展览展出了周矩敏近十年来创作的《

    2025-04-25

    真山即我 我即真山——当代著名画家白云乡先生三幅山水画(“五一劳动节”馆藏名家作品展)漫谈

    真山即我 我即真山——当代著名画家白云乡先生三幅山水画(“五

    艺术其实是感性、直觉的东西,不是理性、客观的事物。清人恽南田说:“笔墨可

    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