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主题”的构成与揭示

2021-04-08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0
1902次浏览
这是具象表现“人的主题”的作品展,展出了杭州光达美术馆收藏的包括德朗、贾科梅蒂、阿利卡、雷蒙·马松等大师的近百件作品。它不是常规的肖像展,也不只是以人为题材的绘画、雕塑展,因为这里特别呈现出面容、身体与人群组成的人的“在世存在”,旨在在技术图像的时代,来探讨一种艺术“主题”的构成与揭示的方法。

艺术的主题,一般理解,指的是以下3个层面:第一,是艺术家创作的对象和内容,如风景、人物、花或是“拉奥孔”“加冕”等;第二,是艺术家着重探索的绘画的某些元素,如印象派的光色、色彩、空间等;第三个层面,指的是艺术家追求的美学境界和品位,如崇高、优美,自然、典雅等。“主题”一词的法语sujet,既是题材,也是主体的意思,所以这提示出,除了以上理解的3个层面以外,它特别还指画家内在的主体性的觉醒。它是一种去主观性的纯粹直观发现与对象实现的交融和综合;它是多种感觉层次映照的境域;它是画家与世界之间感觉的内外贯通,是绘画整全性与充实性的表现路径。同时,它借由事物的外在性格特征唤醒艺术家内在性格特征,画家主体性得以显露,画家的气质和生命自然呈现出来,成为作品一种存在的肉身。所以它是可见与不可见的转化方法,是艺术真实发生的结晶体。

曾经,在艺术史中,作为题材的人物绘画和雕塑,其发展的逻辑一直与形而上学模仿论系统紧密捆绑。因为模仿论,西方绘画确立了以“写实”和“再现”为特征的自然主义绘画方式,尽管这一方式不断地被推翻和重建,但是摹仿的理念和艺术的摹仿行为却一直未变。所以文艺复兴以来至19世纪中叶的近500年中,整个西方人物绘画的主体是写实的。这个时期的艺术家以透视学和解剖学为支柱建立起来的造型艺术表现体系,构成了西方美术的基本面貌。他们与古希腊、罗马的艺术家一起,把这种“再现”的艺术发展到极致,加上在现实当中注重“主题先行”的艺术社会功能,导致其更加偏离了自身的艺术价值。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在二元对立的表象模仿论系统中,这个真实再现的对象在传统上指的是外在客观事物,而在现当代,指的是主观的情感、超现实的世界、抽象的法则理念或观念。正是这个系统,成为从传统到当代的艺术史中人物题材艺术创作从辉煌陷入困境的深层原因。特别随着摄影的发明和艺术形态的变化,之后虽然有一些人物艺术家凸显,但总体已经式微。

人物题材创作如何重新出发?此次展出的西方绘画大师安德烈·德朗曾说:“写实主义结束了,绘画才刚刚开始。”德朗的意思当然不是说写实之外应该找立体主义、野兽派或是其他什么表现抽象观念的画派。他的意思是要跳出这个模仿论的旧的真理观系统,绘画才可能有新的开始,因为旧的系统已经陷入危机和困境。所以,“人物画如何重建艺术的价值?”这个问题可表述为:一种非形而上学美学的“人的主题”的表达是如何进行的?而这正是具象表现画家们所探索的,也是此次展览举办的目的所在。

当贾科梅蒂无数次地凝视眼前的模特,在反反复复抹去重来之中,一种超越模仿论的绘画经验便被突兀地体现出来,颠覆了习以为常的对肖像的认知。这是真正艺术“主题”的呈现,这是对模仿表象的艺术认识论的突破和超越。这不是对人物题材对象化的客观描摹的“肤浅感觉”和“表层现象”,也不是艺术家纯粹主观的抽象表现。这里的“主题”,是艺术家融于对象,在不断流变、不断生成中超越形象、超越肖像、超越肖似,是一种超确定的真实——人的存在的真实。这是画家与对象之间的互相渗透,它成为贯通内与外、外与内的通道。

这正是塞尚一生所追求的,也是德朗所寻找的遗失的法则与秘密。这是一个新的整全状态,是感性的,同时也是超感性的。在这里,艺术的“主题”打通所有感觉的层次,感觉的多种层次一起组织起运动,包括它的生成、流逝、延续、中断、跳跃、回返、叠加、旋转、循环……这是感觉的逻辑,也是感觉的原始统一性。正如哲学家德勒兹所说,感觉根本没有任何面孔,它是不可分解的两面,是现象学所说的世界中的存在。作为一种方法论,它是艺术家去除主观性的自我消失,与对象共进退而溢出的生命。

在德朗的绘画中,我们看到了面容的神秘诗意,一种遥远之物的似曾相识的显现和一种无法企及的退隐。故此,面容溢出了意向活动。意向活动不只是一种主客体关系的表达,意向活动还构造意向对象。但面容却抵抗和超出于这种构造,面容以其脆弱和裸露呈现在我们面前,感知带动愉悦,包括身体、感觉、心灵,在这具有构成能力的有温度的磁力流里,形象显现。形象的精妙程度与我们心灵的精妙程度相关联。它关联于现实世界但又平行于现实世界,它是另一个世界。

在贾科梅蒂作品里,在一种遮蔽与解蔽相搏斗的痕迹中,我们看见了形象的深渊与深度。他的头颅和身体指示了自我和他者的不可逆性和不对称性。形象似乎永远在一个超越之处的深层境域,这是一种不可被对象化把捉或拒绝被对象化把捉的绝对的“他者”的在场,唯一名副其实的“对象”;形象无法被主体化,它不是一种意象内容,它不断抗拒对其进行一种“图示化”、静态和僵化的理解。在这里揭示出感觉本身的厚度与深度,“联通”看不见和看得见的部分。一个混沌无序、稍纵即逝、隐与显的双重形象,与具有感觉逻辑层次的永恒的、可感的伟大思想,构成了艺术家风格的一部分。

在阿利卡的作品中,我们看见了身体与世界不可分离的原始的同谋关系。身体是我们拥有一个世界的基本方式,身体的呼吸与起伏都揭示着世界的性质。在这种“身体哲学”中,对身体的发现不再是一种自我的自由联想,而是在一种“原始的知觉关系”中自我和身体的遭遇与“触摸”。“身体”此时不再是作为意识对象,或者并不单单是一个生物学意义上的器官的组合,它是一种处境或情境当中的现时体验,一个伦理相遇发生的场所和时刻,是与“世界”合二为一的“活”的整体。

而在雷蒙·马松的作品里,我们看见的是人群被抛入世界,在他们有意识地行动之前,世界已经向他们敞开,他们与世界一起涌现。艺术家深深体验并时时捕捉的正是这种不可分离又贯通周身的“感觉整体”之世界。一种看不见的浑厚的物质包围着自己。在那个有厚度的神秘的空间里,呈现出不断流变、不断生成的人群的“在世存在”的现象。

人的“主题”,让形象本质直观地显现出来,它构成了人的形象的“肉身”,形象作为一个新境域的自在呈现,表现为一种自在完满的状态。而情绪、气质,则更为错综复杂地盘旋在生命的根源中,聚合在不可捉摸的各种感觉的源头中。正是这本源的力量引领着艺术家不断切近艺术的真实,在存在的境域中互相映射,涌动不息。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

    成功书画家网
    何加林
    何加林

    大诗人王维的《山水诀》首句即言:“夫画道之中,水墨最为上。”显然何加林先

     6件作品 2806热度

    聂成文
    聂成文

    中国的书法艺术,行草隶篆、或碑或帖各有特点。或如草书之“存字之梗概,损隶

     8件作品 3805热度

    莫建成
    莫建成

    莫建成先生将工笔花鸟画的既定程式与西部地区的地理风貌和人文品格熔铸汇通,

     11件作品 10216热度

    张谷旻
    张谷旻

    诗画俱佳的唐代大诗人王维说:“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这也正如张谷旻先

     8件作品 10479热度

    马西园
    马西园

    李苦禅先生曾跋其书云“西园先生书法近古,近代实不多见,可永宝之。绘画初学

     5件作品 10831热度

    邓子芳
    邓子芳

    明代海南才子丘浚《题五指山》诗曰:“五峰如指翠相连,撑起炎荒半壁天。夜盥

     6件作品 10803热度

    张改琴
    张改琴

    石涛《画语录》中说:“太古无法,太朴不散,太朴一散,而法立矣。”于一个人

     7件作品 10777热度

    冯大中
    冯大中

    近代画虎大家首推张善孖,他以观察真虎切入,改变了古人凭概念画虎的套路模板

     8件作品 14115热度

    最新文章

    心醉山水间 神游物象外——品读中国国家画院原副院长张江舟先生《醉山图》(国庆·中秋成功美术馆馆藏名家作品双节特展)

    心醉山水间 神游物象外——品读中国国家画院原副院长张江舟先生

    观张江舟先生之画作《醉山图》,初览即觉气韵生动,再品则感意蕴深邃。这幅作

    2025-09-30

    目穷八荒 笔透大象——中国美协原副主席许钦松先生作品(国庆·中秋成功美术馆馆藏名家作品双节特展)浅析

    目穷八荒 笔透大象——中国美协原副主席许钦松先生作品(国庆·

    笔皴密密处而见山重峦叠,水墨氤氲中又见云蒸雾腾,留白虚空里还有深谷

    2025-09-29

    以虎喻人 大象无形——冯大中先生两幅写意老虎(国庆·中秋成功美术馆馆藏名家作品双节特展)读后

    以虎喻人 大象无形——冯大中先生两幅写意老虎(国庆·中秋成功

    “虎卧中堂,百福具臻。”国人武道世家大都有挂虎于家中的习俗——或上

    2025-09-29

    苍山茫茫 古道漫漫——甘肃省美协原副主席郭文涛作品(国庆·中秋成功美术馆馆藏名家作品双节特展)赏读

    苍山茫茫 古道漫漫——甘肃省美协原副主席郭文涛作品(国庆·中

    郭文涛先生数十年深耕于西北大地,以其独特的笔墨语言,将河西走廊的苍

    2025-09-29

    荦荦太行 精神回响——当代著名山水画家白云乡先生作品(国庆·中秋成功美术馆馆藏名家作品双节特展)赏读

    荦荦太行 精神回响——当代著名山水画家白云乡先生作品(国庆·

    绘画是什么?绘画是情感的笔墨挥洒,是精神的图谱倾诉,是画作者与之表现对象

    2025-09-29

    草意生情 神采飞扬——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胡抗美先生作品(国庆·中秋成功美术馆馆藏名家作品双节特展)赏读

    草意生情 神采飞扬——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胡抗美先生作品(国庆

    唐代书法家张旭观公孙大娘舞剑,而作笔势连贯、刚劲灵动之草书,“怊怅抒

    2025-09-28

    群像映世 独影照心——甘肃省画院原院长王万成先生作品(国庆·中秋成功美术馆馆藏名家作品双节特展)赏读

    群像映世 独影照心——甘肃省画院原院长王万成先生作品(国庆·

    青藏高原的苍茫与壮阔,在王万成先生的画笔下谱成了一曲曲动人的天籁。这位深

    2025-09-26

    礼赞时代 云赏丹青——2025年国庆·中秋成功美术馆馆藏名家作品双节线上特展

    礼赞时代 云赏丹青——2025年国庆·中秋成功美术馆馆藏名家

    于“明月未出群山高”的古人辞章吟诵里,而见祖国山河之壮美;在“瑞光万丈生

    2025-09-26

    鞍马寓时风 书写寄精神——中国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冯远先生作品(国庆·中秋成功美术馆馆藏名家作品双节特展)赏读

    鞍马寓时风 书写寄精神——中国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冯远先生作品

    自古以来鞍马人物绘画,以“马”的体格雄健、超迈奔腾,以及马上骑士之身姿

    2025-09-26

    志平气和 不激不历——读中国美协原副主席尼玛泽仁先生《源远流长》(国庆·中秋成功美术馆馆藏名家作品双节特展)有感

    志平气和 不激不历——读中国美协原副主席尼玛泽仁先生《源远流

    “画由心发”是尼玛泽仁山水画所具有的最重要的特点,注重画面对客观物

    2025-09-25

    满枝清气 卓荦出尘——当代著名花鸟画家霍春阳先生作品(国庆·中秋成功美术馆馆藏名家作品双节特展)赏读

    满枝清气 卓荦出尘——当代著名花鸟画家霍春阳先生作品(国庆·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王冕《墨梅》),“泥根玉雪元

    2025-09-25

    古意新染  意境雄浑——读中国美协副主席祁海峰先生《祖山晨辉》(国庆·中秋成功美术馆馆藏名家作品双节特展)有感

    古意新染 意境雄浑——读中国美协副主席祁海峰先生《祖山晨辉

    出生于燕赵之地的祁海峰先生,其绘画艺术生涯起始于油画领域,后深入探究了五

    2025-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