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文创如何“出圈”——热销博物馆文创产品的文化解读

1970-01-01

文章来源:中国艺术报
1371次浏览

博物馆文创如何“出圈”——热销博物馆文创产品的文化解读

明孝端皇后凤冠系列文创产品


刚刚过去的2025年春节,博物馆文创凭借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创新设计成为消费新宠。其中,以国家博物馆馆藏文物明孝端皇后凤冠为原型设计的文创产品凤冠冰箱贴更是去年博物馆文创的“爆款”,国家博物馆甚至不得不出台限购政策。凤冠冰箱贴何以一冠难求,其火爆对于博物馆文创又有何启示?


  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巧妙融合

  博物馆文创产品的热销不仅在于其创新的设计理念、精准的市场定位,更在于其背后文化元素的深度挖掘。无论是精美的手工艺品,还是创意美食,都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从传统元素中获得设计灵感。博物馆文创产品多以馆藏文物为灵感源泉,将历史文化元素巧妙融入现代生活用品。凤冠冰箱贴的设计原型孝端皇后凤冠为国家博物馆古代中国展厅的明星文物,因其造型抢眼、工艺繁复、原料稀缺、背后故事生动而经常吸引观众长时间驻足欣赏,大量观众不远千里,只为一睹凤冠真容。很长一段时间,凤冠展柜前都是“里三层外三层”的状态,有观众在社交平台发出“好不容易进来了,却看不到凤冠文物”的抱怨。为保障观众良好的参观效果,凤冠展柜前更是拉起了长长的一米线。在此次凤冠冰箱贴爆火之前,这件文物就频繁亮相于展陈图录、国博日历、各类教育书籍和教学课程等,如同艺术创作来源于生活积累,好的文创产品源于消费者的认可和关注,研发消费者关注度高的文物是成功的基础。

  从细节处放大文物特征之美。作为明代皇后在重要典礼活动时佩戴的礼冠,孝端皇后凤冠最具代表性的元素是九龙九凤的造型以及大小珍珠、红蓝宝石的繁复装饰,制作工艺包括花丝、镶嵌、点翠等,凤冠庄重典雅、富丽堂皇,制作难度极高。凤冠冰箱贴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在于艺术性和实用性并重,较为真实地还原了文物本身的美学价值,特别是保留了金翠交织的颜色,突出了珍珠、宝石的装饰,细节处理极为考究。打开包装盒,金属质地的冰箱贴上装饰珍珠轻盈摇曳、珠光贝影、灵动华贵。热销和好评背后是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与热爱。立足于文物本身提炼出的产品特色,将文物与日常生活相联系,又在精神层面给予消费者情感共鸣,同时满足便携、打卡、分享的个人需求,极大地吸引了文博爱好者和女性消费群体的购买欲望。

  创作主题具备地域文化特点。孝端皇后凤冠出土于明十三陵定陵,这座陵寝是明神宗万历皇帝朱翊钧和孝端、孝靖两位皇后的陵寝。考古人员于1956年5月至1958年7月对定陵进行了考古发掘,是迄今唯一一座经过发掘的明代帝王陵。在陵墓中出土的四件凤冠分别保存在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和明十三陵博物馆。作为国家和北京地区的文物代表,凤冠集明代宫廷艺术和礼仪文化于一身,地域代表性明显,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有较高的文化认同度。

  科技赋能与寓教于乐共同发展。文化创意与科技创新相结合是讲好中国故事的手段之一。凤冠冰箱贴分为木制、金属两款,其中金属冰箱贴自带AR技术,扫描后即可生成虚拟凤冠和文物背景知识卡片,极大地丰富了文化传播的观感效果和社交话题,让消费者随时随地在欣赏美的同时获取文化和知识。近年来,人工智能、数字技术、5G等先进技术赋予了文旅发展更多元的可能,从满足观众需求的角度出发,有效利用技术革新来保持文创产业的活力是实现博物馆教育功能的一种延伸和互动,也是“让文物活起来”的创新实践。

  实际上,开发凤冠冰箱贴的并不只有国博衍艺一家,故宫博物院、十三陵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等多地销售的清帝后系列冰箱贴同样火爆。这些优秀文创产品通过直观、生动的方式,将历史的厚重和文物的魅力呈现在公众面前,成为连接历史与现代、文化与生活的独特桥梁,吸引观众主动走进博物馆了解历史文化知识。不仅满足了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还助推历史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增强了文化吸引力和感染力。


  博物馆文创产品的社会价值

  “把博物馆带回家”是文创产品研发的愿景之一。文创产品不仅是对博物馆品牌价值的宣传和推广,更是向世界展示和宣传优秀传统文化的窗口。过去一年,馆藏文物与社会生活深度联结,为时代华章注入别样活力。从丑萌“绿马”让甘肃旅游迅速火爆,到消费者专程飞往甘肃博物馆体验“麻辣烫”毛绒玩具提供的情绪价值;从人手一把吴王夫差毛绒剑为苏州旅游带来新增长点,到天宫藻井冰箱贴成功跻身消费者的购物清单,小巧精致又有话题度的文创产品无疑是参观博物馆的最好纪念。

  文创产品的品类丰富多样,其中文创美食更是从味觉、视觉的双重角度打造出独特的文化体验。苏州博物馆的“九色鹿”慕斯蛋糕,以常书鸿《临摹北魏鹿王本生图卷》为蓝本,将九色鹿形象模印于巧克力慕斯蛋糕之上,蛋糕颜色恰与壁画颜色相近。当人们品尝美食时,仿佛穿越千年,置身于敦煌壁画背后的动人故事中。广东省博物馆为“叙利亚古代文物精品展”研发的文创饮品和蛋糕,以叙利亚广泛种植的牛油果和仙人掌为原料,呈现出沙漠绿洲的丰饶,红蓝配色分别代表大马士革古城的玫瑰和烤蓝工艺的传承,是文化与创意的完美融合。

  紧扣时代发展主题,各地博物馆文创产品已然成为激发文化兴趣、培养文化素养的重要载体,博物馆文创市场由此焕发出巨大潜力。它们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走出博物馆的围墙,跨越地域的限制,走向全国乃至世界各地,化身文化交流与传播的使者,在传承历史文化、凸显博物馆特色的同时,为博物馆带来话题热度,为文旅产业创新发展提供了更加活跃、开阔的新思路。

(作者单位:中央礼品文物管理中心)

责任编辑:静愚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

成功书画家网
莫建成
莫建成

莫建成先生将工笔花鸟画的既定程式与西部地区的地理风貌和人文品格熔铸汇通,

 11件作品 1311热度

张谷旻
张谷旻

诗画俱佳的唐代大诗人王维说:“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这也正如张谷旻先

 8件作品 4306热度

马西园
马西园

李苦禅先生曾跋其书云“西园先生书法近古,近代实不多见,可永宝之。绘画初学

 5件作品 4384热度

邓子芳
邓子芳

明代海南才子丘浚《题五指山》诗曰:“五峰如指翠相连,撑起炎荒半壁天。夜盥

 6件作品 4725热度

张改琴
张改琴

石涛《画语录》中说:“太古无法,太朴不散,太朴一散,而法立矣。”于一个人

 7件作品 5077热度

冯大中
冯大中

近代画虎大家首推张善孖,他以观察真虎切入,改变了古人凭概念画虎的套路模板

 8件作品 7089热度

于志学
于志学

菜根谭有云:“鸟语虫声,总是传心之诀;花英草色,无非见道之文。”于志学先

 4件作品 6215热度

张江舟
张江舟

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说:“中国的画……是一个线条的组织。”,线条不仅透露出形

 5件作品 11486热度

最新文章

逸笔草草  意趣盎然——读王洪涛先生人物画四条屏(《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有感

逸笔草草 意趣盎然——读王洪涛先生人物画四条屏(《西部成功

中国画的核心是“见性”,画家解衣盘礴、任意挥洒,用笔墨的浓淡,点线的交错

2025-08-19

氤氲朦胧 山雄水阔——《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当代画家王明泽作品赏析

氤氲朦胧 山雄水阔——《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当代画家王明泽作

中国画的笔墨语言,以外取物的骨相神态,又内表画家的人格心灵。《西部成功书

2025-08-19

落墨有寄 线写苍倔——《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西安美院王燕安教授作品赏析

落墨有寄 线写苍倔——《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西安美院王燕安教

“大老碗”是在陕西关中地区常见的饮食器具,也是极具关中风情的代表性家常

2025-08-18

笔歌劳动 拙朴蕴情——陕西美协原副主席刘永杰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简析

笔歌劳动 拙朴蕴情——陕西美协原副主席刘永杰先生作品(《西部

艺术对劳动生活的歌咏,从上古至今、由东方到西方都是永恒的主题,以音乐、

2025-08-15

苍朴浑厚 动静寄怀——西安美院原副院长宋晓峰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苍朴浑厚 动静寄怀——西安美院原副院长宋晓峰先生作品(《西部

宋晓峰,,西安美术学院原党委委员、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陕西中国画学

2025-08-14

笔写清韵 画传高古——《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信阳美协名誉主席赵根成先生作品赏析

笔写清韵 画传高古——《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信阳美协名誉主席

中国画是线条的组织,那流动变化的线条,也总能透露出形象的姿态来,创作者的

2025-08-13

泼彩豪迈 山岚出岫——中国美协理事宋亚平女士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析

泼彩豪迈 山岚出岫——中国美协理事宋亚平女士作品(《西部成功

清代原济《石涛画语录》中说:“古者识之具也,画者识其具而弗为也。”所以学

2025-08-12

青山有寄 流水含情——当代青绿山水画家满维起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青山有寄 流水含情——当代青绿山水画家满维起先生作品(《西部

古人说:“画谓无声诗,乃贤哲寄兴。”绘画如若仅限于形式的炫目耀眼、新颖奇

2025-08-11

笔携清风 泼出荷韵——《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眉山市美协顾问谢泰伟先生作品赏析

笔携清风 泼出荷韵——《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眉山市美协顾问谢

诗言志,画寄情。读谢泰伟先生的这幅荷花作品《风抹雨濯自晶莹》,而有

2025-08-11

形塑自在 神造静逸——《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当代女画家杨卉茹女士作品赏析

形塑自在 神造静逸——《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当代女画家杨卉茹

何为静逸?宁静安闲也。赏读《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杨卉茹女士的这幅《品茗

2025-08-08

密密蓁蓁 郁郁葱葱——陕西画家马继忠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密密蓁蓁 郁郁葱葱——陕西画家马继忠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

线勾墨点石峥嵘,笔皴每多密蓊蓊。近浓远淡峰险峻,山川总见郁森森。古人韩拙

2025-08-07

墨彩相济 黄龙怒啸——《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陕西画家郭建平先生八尺黄河画作赏析

墨彩相济 黄龙怒啸——《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陕西画家郭建平先

从巴彦喀拉山口发源的母亲河——黄河奔腾向东,穿越九省、自治区,由山东

2025-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