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于世界的中国拍卖

2012-02-16

文章来源:
546次浏览
  艺术品拍卖,行业小,圈子大,一只小小拍槌下砸出的数字甚至能引起全球关注。全球战略合作伙伴Artprice的数据称,2011年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总额超过1000亿元,位列全球第一。是何种原因让中国艺术拍卖行业的发展远超艺术本身的发展,又是哪些人在过去20年主导着中国拍卖行业江湖,影响艺术、财富甚至中国精神文化产品的价值指标?记者深入中国拍卖行业的核心地带,为你展现一个神奇的拍卖江湖。
 
  “我今年花的飞机票钱就快200万了!”董国强在2011年秋季拍卖季即将开始前说。
 
  董国强是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的董事长,也是艺术品经营行业的老大哥,他在2005年与刘益谦合伙成立了这家专营艺术品拍卖的公司。6年间,北京匡时单场拍卖成交额已经从2亿多元增长至20多亿元,2011年全年成交额突破38亿元。
 
  国际拍卖业两大寡头苏富比和佳士得分别成立于1741年和1766年,他们一度控制着全球90%以上的文物艺术品拍卖份额。在这两家拍卖公司成功运营200多年后,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大陆的文物艺术品拍卖才开始萌芽。
 
  它的出现与中国深厚的文化积淀和收藏传统极不相符,当然是有特殊历史原因。
 
  19世纪晚期,西方国家商业和军事力量的扩张使得中国不得不打开它古老的大门,被迫“开放”。1874年,英国鲁意斯摩拍卖公司在上海最先开设了其在远东的子公司,随后英商的瑞和洋行与罗森泰洋行、法商的三法洋行、日商的新泰洋行、丹麦的宝和洋行等纷纷挂牌,开展拍卖业务。
 
  光绪末年,北京崇文门大街上也出现了由外国人经营的鲁麟洋行,这是北京地区最早的拍卖公司,主要从事衣物、家具等二手物品的拍卖。新中国成立后的1958年,旧中国遗留下来的最后一家拍卖行在天津关闭。1986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中国拍卖业在中断了30年之后,于1986年在广州恢复成立了第一家拍卖机构——广州拍卖行。
 
  虽然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内地已经开始有拍卖行出现,但文物艺术品拍卖有其特殊性。
 
  当时国家明令禁止私人私下进行文物交易,只有像北京文物公司、荣宝斋、上海朵云轩等一些国营的文物公司和商店允许文物买卖。当时的文物艺术品根本就没有市场概念,1980年代全国大概有70多家文物商店,它们的作用一是为博物馆收集文物,再就是出口创汇。文物价格由政府统一制定,每家商店都遵循同样的价格标准,价格只根据文物的成色和完整程度而略有浮动。并且文物商店每天定额收货,最多收2000件文物,满额就关门,因为没有多余的钱再收更多文物。
 
  但是“文革”被炒家收为国有的文物,平反后返还到民间的多如牛毛,很多家庭虽摆满了明清字画、瓷器,却一贫如洗。成立于1993年的中国嘉德, 是内地最早一批文物艺术拍卖公司之一。据公司元老、现任副总裁寇勤回忆:“有一位在‘文革’后喜获落实政策的藏家,守着价值上百万家财的文物,却穷得装不起一部家庭电话,与其联系都是通过住宅小区电话传呼站的大喇叭实现。”
 
  中国文物交易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犹如一潭死水,毫无生气。
 
  文物艺术品拍卖放在社会中,它是一个细枝末节的行业,即使是在它迅猛发展的今天,性质依然不会有根本性改变。所以它完全附着在社会的发展和政策改变上,尤其在中国,没有政策,一切都无从谈起。
 
  或许正是因为特殊的政策,得以让中国拍卖业自发生长。
 
  苏富比和佳士得完成亚洲布局时,中国尚不知拍卖为何物。苏富比、佳士得早在1973年和1986年便入驻香港地区进行拍卖,又分别于1992年和1993年进入台湾地区,1996和1993年进入新加坡。在新兴经济体中,唯一得以“幸免”的是中国大陆,并非两家公司缺乏战略眼光,实乃大陆严禁外资进行拍卖的政策使然。
 
  今天,苏富比和佳士得两家公司早已撤出台湾地区和新加坡,在亚洲独守香港地区,而它们未能触及的大陆,拍卖公司带着原始的野性,迅速成长,甚至反超。历史无法倒转,如果最初政策允许苏富比和佳士得进入大陆,不知还是否有大陆拍卖今日之景象。孙国胜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

成功书画家网
张江舟
张江舟

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说:“中国的画……是一个线条的组织。”,线条不仅透露出形

 5件作品 1599热度

杜滋龄
杜滋龄

杜滋龄先生是当代画界风格鲜明而成绩卓著的艺术家,其笔下人物汲取技法丰富,

 5件作品 1846热度

师恩钊
师恩钊

师恩钊先生的山水画,着力表现北方山水的奇峻风光,构图恢弘大气,笔墨雄浑苍

 6件作品 4568热度

张捷
张捷

传统和生活,是绘画创作的两大重要源泉。前者,不仅以古人浩如烟海的经验总结

 7件作品 3133热度

裘缉木
裘缉木

孙过庭《书谱》中,对古与今、旧与新的“古不乖时,今不同弊”对比批评主张,

 5件作品 2977热度

李翔
李翔

关于中国画的“形神”之论,历代以来多有阐述。譬如魏晋南北朝谢赫的“应物象

 3件作品 3986热度

张松
张松

“张松先生的山水绘画,扎根于徽山皖水自然之中,家乡芜湖的山水风光、湖中烟

 5件作品 6765热度

王梦湖
王梦湖

清代画家龚贤说:“心穷万物之源,目尽山川之势”,对自然生活的感物历来是

 9件作品 8776热度

最新文章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班子调整、干部培养和弘扬成功文化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班子调整、干部培养和弘扬成功文

新学年即将开始,战斗号角已经吹响。让我们团结一心,将本次校本培训研讨的成

2025-05-13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坚定信仰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坚定信仰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成功走到今天,如果故步自封、裹足不前,就会变成新的

2025-05-13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用心做好成功事业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用心做好成功事业

我的投资三原则:一是能睡踏实;二是说话管用;三是把前两句话重复 一遍。

2025-05-13

形贵传神 神贵精诚——当代人物画家王有政先生作品(“五一劳动节”馆藏名家作品展)赏读

形贵传神 神贵精诚——当代人物画家王有政先生作品(“五一劳动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当王有政先

2025-05-13

不激不厉 风规自远——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吴善璋书法作品(“五一劳动节”馆藏名家作品展)赏析

不激不厉 风规自远——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吴善璋书法作品(“

行草,起源于东汉末年,由刘德升首创,后经王献之、张旭、怀素等历代书法巨匠

2025-05-09

闳肆见豁爽 质朴得真味——中国国家画院国画院副院长范扬先生作品(“五一劳动节”馆藏名家作品展)赏读

闳肆见豁爽 质朴得真味——中国国家画院国画院副院长范扬先生作

潘天寿《论画残稿》有云:“笔墨取于物,发于心;为物之象,心之迹。”笔者每

2025-05-09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为成功梦而努力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为成功梦而努力

人生三层境界:一是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2025-05-09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让成功学校的特色更鲜明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让成功学校的特色更鲜明

兰州地区值得选择的学校不少,这些学校也值得选择,值得尊敬。感谢您选择成功

2025-05-09

笔意骨气 墨韵彰显——安徽美协原主席张松先生山水画(“五一劳动节”馆藏名家作品展)浅赏

笔意骨气 墨韵彰显——安徽美协原主席张松先生山水画(“五一劳

江南的三月,草木葱茏,莺歌燕舞,花红柳绿,青山绿水间弥漫着春天的诗意,翠

2025-05-08

机杼独出 鹿鸣呦呦——当代著名青年画家李蒸蒸先生作品(“五一劳动节”馆藏名家作品展)赏读

机杼独出 鹿鸣呦呦——当代著名青年画家李蒸蒸先生作品(“五一

绘画是极富想象力和创造性的艺术,贵在有个人面目的呈现、有个人风貌的反映、

2025-05-08

碧水脉脉可游 青山葱葱可居——中国美协理事李呈修先生手卷画作(“五一劳动节”馆藏名家作品展)赏读

碧水脉脉可游 青山葱葱可居——中国美协理事李呈修先生手卷画作

中国的山水绘画,“以追光蹑影之笔,写通天尽人之怀”的最高生命理想追求和澄

2025-05-06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布 局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布 局

布局的时候是快乐的,充满了美好的憧憬和神圣的向往。现在是辛苦的,不遗余力

2025-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