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场中不同时期的李可染

2017-11-28

文章来源:新浪收藏|0
728次浏览
  “李可染认为“生活与艺术相比,生活是基础。”正如他的创作,源于生活的积淀,却高于生活的感观。”

  李可染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大师,是中国美术史上继往开来的重要里程碑。李可染经半个世纪的努力,为中国水墨的创新开创了一个新局面,对中国绘画的继承与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李可染主张“可贵者胆,所要者魂”、“用最大的功力大进去,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使古老的山水画艺术获得了新的生命。他也强调作山水画要从无到有,从有到无,即从单纯到丰富,再由丰富归之于单纯。在探索山水画现代风格当中,李可染以他独特的写生方式重新发现了美。此次保利秋季拍卖中呈现多件不同题材的李可染重量级作品《韶山 革命圣地毛主席旧居》、《黄山烟云》、《万里风光万里船》、《清漓帆影图》、《灵隐冷泉》、《鲁迅故居百草园》等皆为李可染不同时期的重要代表作。

李可染 韶山 革命圣地毛主席旧居 镜心 设色纸本 1974 年作 141.5×243 cm。

李可染 韶山 革命圣地毛主席旧居 镜心 设色纸本 1974 年作 141.5×243 cm。

  说明:

  1。此幅作品1996年秋季拍卖会释出,当时由李可染家属提供,为筹备“李可染基金会”而委托拍卖。

  2.2014年,李可染艺术基金会与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建立合作,将经鉴定的李可染真迹作品进行编号并收录于李可染艺术基金官方网站(www.likeran.com)“李可染艺术库”中。此作品通过李可染艺术基金会认定,收录于“李可染艺术库”中,作品唯一认证编号为:LKRAF-L-00325

韶山实景图

韶山实景图

  李可染两上韶山写生,只为这一副作品,《韶山革命圣地毛主席旧居》创作于1974年,李可染画了大量的写生稿,对他来说,没有一张作品比画这张画更重要,画中一百几十人可谓既精致又震撼。此作为李可染同类题材作品中尺幅最大的一幅,构图完整,经过多次加工,成为李可染的经典构图和革命圣地山水创作的集大成之作。中国人民伟大领袖毛主席就诞生在韶山这座农舍里。并在这里度过他光辉的童年和少年时代。目前所知,文革期间的1969年,李可染从牛棚被召至北京饭店作布置画,即有一稿未及署名的《韶山革命圣地毛主席旧居》;1971年李可染下放丹江,又画有一稿《韶山革命圣地毛主席旧居》;此幅作品部分保留了前两幅中的构图,在此基础上增加很多内容渲染红色革命圣地的气氛,反复的揣摩和修改,画上有百余字的长跋,这在李可染山水画作品中不多见,可见画家作画时心怀敬畏。创作出这件巨幅《韶山革命圣地毛主席旧居》无疑是新中国红色题材绘画中的旷世经典。

李可染夫人邹佩珠

李可染夫人邹佩珠
 
李可染 黄山烟云 镜心 设色纸本 1979年作 170×94 cm。

李可染 黄山烟云 镜心 设色纸本 1979年作 170×94 cm。

  著录:《中国书画》1980年第6期(局部修改前版)。

  来源:香港佳士得2000年秋季近现代书画专场“李永森藏品专拍”LOT69。

  说明:

  1。李永森先生旧藏,李永森先生,香港著名实业家,和记行董事长。雅好书画,收藏甚丰,公暇之餘,与当代书画名家交往甚密,如李可染、赵少昂等。

  2.2014年,李可染艺术基金会与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建立合作,将经鉴定的李可染真迹作品进行编号并收录于李可染艺术基金官方网站(www.likeran.com)“李可染艺术库”中。此作品通过李可染艺术基金会认定,收录于“李可染艺术库”中,作品唯一认证编号为:LKRAF-L-00817。

写生图

写生图

  这件《黄山烟云》创作于1979,而1978年5月,可染先生经历了黄山、九华山、三峡等地的巡回写生,大量的写生刺激了李可染先生的创作激情。从大量的写生稿中,提炼升华成创作,这正是可染提出“采一炼十”。正是因为大量的提炼和升华,促成李可染先生山水画的成熟和成就。在频频回忆中产生的祖国诸大名山综合叠影;是想象和思恋融合成的创造性心象,一旦落笔于画面,即所谓“胸中丘壑,笔底烟霞”,“内外相养,神韵天成”,凝聚为新的经典性图式。此作为其晚年之作《黄山烟云》,笔墨如此端稳又如此大胆纵恣,用“墨”用“黑”,如此浓重又如此豁亮,笔墨气度涵天盖地,宏大自由。

  画面中山石的外轮廓线明快松动,书写性的用笔清晰地勾出一座座山峰的结构,再以淡墨浓墨交替使用,渍染出山体厚重的团块体积感,由近到远慢慢推后,使山体富有张力,给人一种威严耸立,直入云霄山脉且绵延不绝的感觉。刻意强调山石浑厚的同时又留出云雾的空白,云雾环绕将物象置于逆光之中。用浑厚的山体充分衬托瀑布的耀眼,黑与白、明与暗、虚与实、动与静的强烈对比既表现出了山石的雄浑,又体现了云雾的灵动。在幽玄冥暗的山体中云雾的空白仿佛发出耀眼的光芒,给欣赏者以强烈的视觉震撼。

  李可染艺术基金会提供的1988年李可染夫妇合影照片,背景画作与《黄山烟云》局部完全一致,经李可染之子李小可确认实为同一件。

  李可染每次画完后,都把画钉在墙上,反复揣摩。别人看了都觉得已经很完美了,但李可染总还会修改,甚至于几天下来会把原画改得面目全非,然后再次挂到墙上,再揣摩,再修改。如此反复,直到满意为止。无数次的钉画悬挂,师牛堂的正面墙上留下了无数不规律的图钉眼儿。

  ——《江苏历代名人传记丛书·李可染》第220页

李可染  万里风光万里船 镜心 水墨纸本 1982年作 48×79 cm。

李可染  万里风光万里船 镜心 水墨纸本 1982年作 48×79 cm。

  著录(已知):

  1、《李可染书画全集·山水卷》,第298-299页,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年12月。

  2、《荣宝斋画谱八十一》第36页,荣宝斋,1993年4月。

  3、《二十世纪中国画家研究丛书——李可染》,第172页,杨柳青画社,1995年11月。

  4、《李可染画集》(下卷),第302-303页,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03年12月。

  5、即将出版于《纪念李可染诞辰110周年画集》,李可染艺术基金会,北京保利拍卖,2017年底。

万里风光万里船出版物

万里风光万里船出版物

  说明:

  1、入选“神韵——李可染先生最后十年(1979-1989)作品展”,中国国家博物馆,2017年11月30日至2018年1月3日。

  2、2014年,李可染艺术基金会与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建立合作,将经鉴定的李可染真迹作品进行编号并收录于李可染艺术基金官方网站(www.likeran.com)“李可染艺术库”中。此作品通过李可染艺术基金会认定,收录于“李可染艺术库”中,作品唯一认证编号为:LKRAF-L-00298

  《万里风光万里船》创作时间是1982年,初衷是为庆祝当年11月底即将顺利召开的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此作以特殊的题材构思与纯笔墨的精心表达,淋漓地表达着热爱祖国的李可染当时内心对于当年即将胜利召开的第五届五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那份强烈祈盼与祝福。

  《万里风光万里船》是一件承载着八十年代时代性意义的横幅山水画,也是李可染绘画生涯中罕见的纯水墨山水画创作,横幅画面之上,空间的经营布局、物象的构置处理与笔墨的运用体现出李可染山水造诣的登峰造极。此作舍弃构图上的满盈取势,摒弃如纪念碑鼎立的山峦体廓,抛舍萦绕浮动的云烟雾霭,倾泻而下的如白练一般的水瀑,山间林下的潺潺溪水与兀石,层叠树林。通过江天水面,帆船,松树,巨石与点景人物的经营处理,画面营造和呈现出一份空阔深远、极目天舒的意境。

李可染 清漓帆影图 镜心 设色纸本 69×44 cm。。

李可染 清漓帆影图 镜心 设色纸本 69×44 cm。。

  说明:2014年,李可染艺术基金会与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建立合作,将经鉴定的李可染真迹作品进行编号并收录于李可染艺术基金官方网站(www.likeran.com)“李可染艺术库”中。此作品通过李可染艺术基金会认定,收录于“李可染艺术库”中,作品唯一认证编号为:LKRAF-L-00815

  李可染从1959年开始画漓江,一直到1989年,前后四十年。从画漓江之形,到画漓江之神,最后是画漓江之韵。他笔下的漓江山水,越画越洗练,越画山体越高大,越画造型越单纯。到了这个境界,白纸对青天,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你说他画的是山?是石?还是几块清清苍苍的古玉?笔老而秀,墨苍而润。焦墨飞白,似不经意中留出山岩幽光;浓墨飞溅,粗服乱头中率意潇洒;重墨如盘,严谨造型中收拾整体;淡墨如玉,空灵透明中层次无尽;轻墨似烟,清光无滓中韵味隽永。水墨山水画至此,豪华落尽,墨韵无穷。

  ——王鲁湘

李可染照片及写生稿

李可染照片及写生稿

  李可染写生探索的道路中不断远游探索,当中李可染对漓江倾注的感情最深,由漓江的画稿,后来成为李可染创作的重要来源。李可染从1959年开始画“漓江”,一直到1989年。从漓江之形、到漓江之神、最后是漓江之韵。此幅《清漓帆影图》,可谓“李家山水”漓江题材的标准件,南宋山水有“马一角,夏半边”的说法,李可染此作就是真正的半边构图。虽然中心在画的左半边,但是右边安排的一组画法精致、排列考究的帆船,如四两拨千斤,平衡了整个画面。整幅笔老而秀、墨苍而润,重墨如盘、轻墨似烟,水墨结合得恰到好处,恰如其分地渲染出漓江烟雨迷蒙的诗意氛围。

李可染 灵隐冷泉 镜心 设色纸本 56×44 cm。

李可染 灵隐冷泉 镜心 设色纸本 56×44 cm。

  此件《灵隐冷泉》属于李可染1956年二次江浙写生时期的作品,虽是写生作品但较多地保留了中国画的笔墨特点。飞来峰脚下是冷泉,泉流从西往东,道路跟泉流平行,道左是冷泉亭,亭上有一幅对联:“泉自几时冷起,峰从何处飞来”,读后令人一笑,想罢苏子瞻做杭城太守时,常在此饮宴赋诗,一生坎坷,却意态从容,不减半分挥猷颜色。此作他用国画中的赭黄来描绘自然界中光影变化,丰富微妙,颇具韵律美,人形的微小反衬出场景的高旷清幽。稍远处看,浓密的林梢下阳光斑驳,树影婆娑。既有大自然绚丽胜景之美,又得中国画闲淡意境之妙。令人观后难以忘怀。

《灵隐茶座》1956年作?北京画院藏

《灵隐茶座》1956年作?北京画院藏
 
李可染  鲁迅故居百草园 镜心 设色纸本 1956年作 56×43 cm。

李可染  鲁迅故居百草园 镜心 设色纸本 1956年作 56×43 cm。

  说明:2014年,李可染艺术基金会与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建立合作,将经鉴定的李可染真迹作品进行编号并收录于李可染艺术基金官方网站(www.likeran.com)“李可染艺术库”中。此作品通过李可染艺术基金会认定,收录于“李可染艺术库”中,作品唯一认证编号为:LKRAF-D-00813

左:百草园实景图 右:《百草园》北京画院藏

左:百草园实景图 右:《百草园》北京画院藏

  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我觉得,可染师此幅写生,要比真的百草园好看。什么原因呢,其实就是笔墨在起作用。画面下方和右边的草地、树丛,虽然以皴擦点染的多变笔触组成,但是总体上构成了块较为繁密的区域,与白墙黑瓦的一块相对的疏朗区域,形成节奏上的对比。而最精彩的是墙外伸出的高树,作迎风摇摆之态,使画面又产生动静反差对比。其实,我印象中,那里并不!有一棵树,树的姿态也没有画中那么好看。

  ——万青力《李可染的世界》

  来源:李可染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

成功书画家网
张江舟
张江舟

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说:“中国的画……是一个线条的组织。”,线条不仅透露出形

 5件作品 1490热度

杜滋龄
杜滋龄

杜滋龄先生是当代画界风格鲜明而成绩卓著的艺术家,其笔下人物汲取技法丰富,

 5件作品 1795热度

师恩钊
师恩钊

师恩钊先生的山水画,着力表现北方山水的奇峻风光,构图恢弘大气,笔墨雄浑苍

 6件作品 4473热度

张捷
张捷

传统和生活,是绘画创作的两大重要源泉。前者,不仅以古人浩如烟海的经验总结

 7件作品 3078热度

裘缉木
裘缉木

孙过庭《书谱》中,对古与今、旧与新的“古不乖时,今不同弊”对比批评主张,

 5件作品 2934热度

李翔
李翔

关于中国画的“形神”之论,历代以来多有阐述。譬如魏晋南北朝谢赫的“应物象

 3件作品 3958热度

张松
张松

“张松先生的山水绘画,扎根于徽山皖水自然之中,家乡芜湖的山水风光、湖中烟

 5件作品 6694热度

王梦湖
王梦湖

清代画家龚贤说:“心穷万物之源,目尽山川之势”,对自然生活的感物历来是

 9件作品 8703热度

最新文章

不激不厉 风规自远——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吴善璋书法作品(“五一劳动节”馆藏名家作品展)赏析

不激不厉 风规自远——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吴善璋书法作品(“

行草,起源于东汉末年,由刘德升首创,后经王献之、张旭、怀素等历代书法巨匠

2025-05-09

闳肆见豁爽 质朴得真味——中国国家画院国画院副院长范扬先生作品(“五一劳动节”馆藏名家作品展)赏读

闳肆见豁爽 质朴得真味——中国国家画院国画院副院长范扬先生作

潘天寿《论画残稿》有云:“笔墨取于物,发于心;为物之象,心之迹。”笔者每

2025-05-09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为成功梦而努力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为成功梦而努力

人生三层境界:一是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2025-05-09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让成功学校的特色更鲜明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让成功学校的特色更鲜明

兰州地区值得选择的学校不少,这些学校也值得选择,值得尊敬。感谢您选择成功

2025-05-09

笔意骨气 墨韵彰显——安徽美协原主席张松先生山水画(“五一劳动节”馆藏名家作品展)浅赏

笔意骨气 墨韵彰显——安徽美协原主席张松先生山水画(“五一劳

江南的三月,草木葱茏,莺歌燕舞,花红柳绿,青山绿水间弥漫着春天的诗意,翠

2025-05-08

机杼独出 鹿鸣呦呦——当代著名青年画家李蒸蒸先生作品(“五一劳动节”馆藏名家作品展)赏读

机杼独出 鹿鸣呦呦——当代著名青年画家李蒸蒸先生作品(“五一

绘画是极富想象力和创造性的艺术,贵在有个人面目的呈现、有个人风貌的反映、

2025-05-08

碧水脉脉可游 青山葱葱可居——中国美协理事李呈修先生手卷画作(“五一劳动节”馆藏名家作品展)赏读

碧水脉脉可游 青山葱葱可居——中国美协理事李呈修先生手卷画作

中国的山水绘画,“以追光蹑影之笔,写通天尽人之怀”的最高生命理想追求和澄

2025-05-06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布 局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布 局

布局的时候是快乐的,充满了美好的憧憬和神圣的向往。现在是辛苦的,不遗余力

2025-04-30

百岁猫王 巨著皇皇——读孙菊生老夫子长卷(“五一劳动节”成功美术馆馆藏名家名作展)有感

百岁猫王 巨著皇皇——读孙菊生老夫子长卷(“五一劳动节”成功

提起画猫孙菊生老夫子号称“百岁猫王”,是介于曹克家兄弟的工笔和刘奎龄、刘

2025-04-30

取象惟诚 传神乃真——当代著名人物画家刘选让先生作品(“五一劳动节”馆藏名家作品展)赏读

取象惟诚 传神乃真——当代著名人物画家刘选让先生作品(“五一

元代赵孟頫曾为画补跋云:“余尝见卢楞伽罗汉像,最得西域人情态,故优入圣域

2025-04-29

天涯芳草  似水流年——读中美协副主席李翔先生的一幅画(“五一劳动节”馆藏名家作品展)

天涯芳草 似水流年——读中美协副主席李翔先生的一幅画(“五

,画家用浅绿钩染着波澜起伏的青青草地,用浅绿加些许青色画出静静搁置的扇子

2025-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