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被低估的南洋画派先驱成为艺术市场的“黑马”

2017-11-30

文章来源:新浪收藏|0
1043次浏览
钟泗滨百岁冥诞台湾回顾展现场。图片:致谢亚洲艺术中心

钟泗滨百岁冥诞台湾回顾展现场。图片:致谢亚洲艺术中心

  在中国艺术发展的历史中,许多旅居海外的画家并不为人所熟知。近年来,随着常玉、赵无极等艺术家的作品在拍卖场上受到极大关注以后,这批画家的生活与创作环境才逐渐被关注。以马来西亚、新加坡为基地的“南洋画派”也是在这样的趋势下逐渐受到藏家青睐。11月11日,亚洲艺术中心推出旅居新加坡画家钟泗滨的大型回顾展,暨艺术家诞辰100周年,向观众完整呈现出这位南洋画派先驱者数十年的艺术创作。

钟泗滨,《巴厘舞会》,油彩画布,134×87.5cm,1953。图片:致谢亚洲艺术中心

钟泗滨,《巴厘舞会》,油彩画布,134×87.5cm,1953。图片:致谢亚洲艺术中心

  1917年,钟泗滨出生于福建省厦门市,1933年毕业于厦门美术专科学校,后转入上海新华艺专,主修西洋绘画,同时兼习中国传统绘画。1945年离开中国,一年后经辗转后落脚新加坡,并于1947年起在南洋美术专科学校任教。当时著名的电影大亨陆运涛对钟泗滨的作品青睐有佳,在其资助下,钟泗滨于1961年开始全职作画。还在国内时,钟泗滨就深受西方现代主义思潮影响,作品更是融汇了立体派及后印象派高更、塞尚等艺术大师的特质。赴新加坡后,南洋地区充沛的阳光和高饱和度的色彩激发了钟泗滨对热带地区的风土人情的关注,这也逐渐奠定了他独具标志性的艺术风格。

钟泗滨,《虚空》,油彩画布,91×60.3cm,1962。图片:致谢亚洲艺术中心

钟泗滨,《虚空》,油彩画布,91×60.3cm,1962。图片:致谢亚洲艺术中心

  1952年是钟泗滨艺术生涯中极为重要的转折点。在这年,他与刘抗、陈宗瑞、陈文希一道前往巴厘岛写生。在巴厘岛停留的一个月中,钟泗滨被岛上独特的工艺美术风格深深吸引,那些传统的木刻、具有原始稚拙造型的皮影木偶等手工艺制品,还有那些夸张变形的人物造像。受此启发,钟泗滨将自己绘画中的人物形象与巴厘岛上的民族风情相融合,为日后形成独具的风格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次年,四人在新加坡联合举办轰动一时的“巴厘之旅作品展”,此后一种基于华人视角展现南洋地区社会风貌的艺术语言逐步形成——“南洋画派”,即东南亚地区近现代美术史中的浓墨重彩的一笔。

钟泗滨,《女子》,釉料陶器,42.5×20×14cm,1972。图片:致谢亚洲艺术中心

钟泗滨,《女子》,釉料陶器,42.5×20×14cm,1972。图片:致谢亚洲艺术中心

  相较于本土的艺术家,初期的南洋画派有着鲜明的侨民文化特质。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钟泗滨在内的第一批参与者们的移民身份,在中国接受了较为系统的绘画技法训练,对传统媒介运用熟稔,特别是书法和金石学方面。移居新马地区后,他的绘画题材进而向当地社会生活靠拢。可以说,他的作品在漫长的发展演变历程中,成为了中国与东南亚地区文化交流的最佳写照。

钟泗滨,《山羊》,综合材料,66×91cm,1974。图片:致谢亚洲艺术中心

钟泗滨,《山羊》,综合材料,66×91cm,1974。图片:致谢亚洲艺术中心

  南洋画派初期的画家虽在题材表现上有共通之处,但难能可贵的是每位画家都秉赋着独创的画风。与其他几位先驱相比,钟泗滨因擅长运用多元材料和画风变化多样而蜚声艺坛。1961年,钟泗滨前往马来西亚婆罗洲北部的砂拉越(Sarawak)旅行,看到那些原住民身上的刺青、神秘古朴的木雕工艺品,这再一次激发了艺术家的创作欲望。

  钟泗滨,《红色动能》,画布综合材料,84×84cm,1976。图片:致谢亚洲艺术中心

  基于此,钟泗滨将自身作品的装饰效果进一步完善,综合材料(如金属)也频繁出现在画面中,特别是画面中那些以墨线勾勒和平涂填色相结合的植物在画面中熠熠生辉。在人物造型方面,眼睛更趋细长、面部表情更为丰富、细腰长臂的特征越为凸显。陆运涛为支持钟泗滨继续创作,专门请来砂拉越酋长的一对姐妹花为担当模特。这件作品即是著名的《砂拉越女子》,目前正在亚洲艺术中心展出。

  钟泗滨,《砂拉越女子》,油彩木板,76×60.5cm,1953。图片:致谢亚洲艺术中心

  钟泗滨,《采莲》,油彩亚麻布裱于画布,91×66cm,1980。图片:致谢亚洲艺术中心

  实际上,南洋风格并不是钟泗滨艺术的全部。1963年的旅欧经历又使其画风趋向抽象主义,既有东方式的婉转诗意又保留了些许具象的形体。不难发现,在他的晚期绘画中,构图排布更趋严谨、装饰趣味亦显著增强。总体而言,艺术灵感的多元汲取和综合运用是贯穿在钟泗滨漫长艺术生涯中的一条主线。作为旅居海外的画家,他并不因某一种风格的成就而使自己的创作固化,而始终保持谦逊的态度向生命中的各段旅程致以他最崇高的礼赞。

钟泗滨百岁冥诞台湾回顾展现场。图片:致谢亚洲艺术中心

钟泗滨百岁冥诞台湾回顾展现场。图片:致谢亚洲艺术中心

  近年来,钟泗滨作品在拍卖场上的表现再次印证了他一直被低估的绘画潜力和市场价值。正值钟泗滨诞辰100周年之际,他的作品回顾展目前在亚洲艺术中心进行展览。为全面表现钟泗滨多元的创作面貌,亚洲艺术中心精选了艺术家从1951至1982年期间的44件作品,涵盖了从绘画、浮雕、到陶器等多元媒介,以严谨的学术态度向观者梳理这位在新加坡广受赞誉的艺术家坚实而创新的艺术探索之路。其中。值得期待的是,展览中包括钟泗滨目前在拍卖场中拍得纪录最高的几件作品,如创作于1953年的《巴厘舞会》(2015佳士得香港,artnet拍卖数据库记录成交价99.6039万美元,约合人民币660万元)、《上妆》(2014佳士得香港,artnet拍卖数据库记录成交价76.3053万美元,约合人民币505万。

  钟泗滨百岁冥诞台湾回顾展

  主办方:亚洲艺术中心、艺议艺术顾问有限公司

  协办方:集菁艺社画廊

  展期:2017.11.11-2017.12.31

  地点:亚洲艺术中心台北一馆丨台北市大安区建国南路二段177号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

成功书画家网
莫建成
莫建成

莫建成先生将工笔花鸟画的既定程式与西部地区的地理风貌和人文品格熔铸汇通,

 11件作品 2903热度

张谷旻
张谷旻

诗画俱佳的唐代大诗人王维说:“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这也正如张谷旻先

 8件作品 5324热度

马西园
马西园

李苦禅先生曾跋其书云“西园先生书法近古,近代实不多见,可永宝之。绘画初学

 5件作品 5382热度

邓子芳
邓子芳

明代海南才子丘浚《题五指山》诗曰:“五峰如指翠相连,撑起炎荒半壁天。夜盥

 6件作品 5645热度

张改琴
张改琴

石涛《画语录》中说:“太古无法,太朴不散,太朴一散,而法立矣。”于一个人

 7件作品 5984热度

冯大中
冯大中

近代画虎大家首推张善孖,他以观察真虎切入,改变了古人凭概念画虎的套路模板

 8件作品 8134热度

于志学
于志学

菜根谭有云:“鸟语虫声,总是传心之诀;花英草色,无非见道之文。”于志学先

 4件作品 7004热度

张江舟
张江舟

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说:“中国的画……是一个线条的组织。”,线条不仅透露出形

 5件作品 12877热度

最新文章

重彩为笔 山河为卷——陕西国画院原名誉院长苗重安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浅赏

重彩为笔 山河为卷——陕西国画院原名誉院长苗重安作品(《西部

苗重安的作品中蕴含着将中国传统山水转化为具有现代视觉张力的“图腾”,其作

2025-08-26

意出工写 清婉娟秀——《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当代女画家张怀月作品简析

意出工写 清婉娟秀——《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当代女画家张怀月

或工质或写意的,或古典或现代的,无论什么体裁、何种主题,张怀月女士

2025-08-26

对如何让老师自觉落实二轮复习方案的思考

对如何让老师自觉落实二轮复习方案的思考

对如何让老师自觉落实二轮复习方案的思考

2025-08-25

备课“ 四思 ”

备课“ 四思 ”

备课“ 四思 ”

2025-08-25

以学为先

以学为先

以学为先

2025-08-25

深情致敬自然美——大力先生花鸟画(《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欣赏

深情致敬自然美——大力先生花鸟画(《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欣

“一生画兰,半世画竹”画竹必是成竹在胸之人才可为之的事业,而成竹在

2025-08-25

高效课堂在“ 争吵 ”中成长

高效课堂在“ 争吵 ”中成长

高效课堂在“ 争吵 ”中成长

2025-08-25

观念的突破

观念的突破

观念的突破

2025-08-25

形神兼具 清丽活泼——《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青年人物画家于博女士作品赏析

形神兼具 清丽活泼——《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青年人物画家于博

于博女士的这幅《夏日小憩》,将中国绘画的笔墨语言和人物造型的写实表现

2025-08-25

山河万象 抒怀寄情——陕西画家吴成斌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山河万象 抒怀寄情——陕西画家吴成斌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

或丝路戈壁、大漠茫茫,或云横秦岭、太白险峻,或峡江浩荡、烟岚云翳,或黄河

2025-08-22

课改的“ 十个三 ”

课改的“ 十个三 ”

课改的“ 十个三 ”

2025-08-21

传统课高效学习五部曲

传统课高效学习五部曲

传统课高效学习五部曲

2025-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