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描立骨 光影塑形——浅析巫卫东国画人物创作的笔墨元

2016-06-14

文章来源:
1474次浏览


成功美术馆馆藏巫卫东画作《惠风》


文/成功书画家网 《当代书画家》记者 冯宜玉

    无论古今,凡进行国画人物创作的画家,对于线描都是十分重视的。因为线条不仅是国画创作的基础,有着其本身独立的艺术价值,也更是国画人物造型成立的支撑,是画中人物“骨气神似”的基础。兰州画院院长、甘肃美协副主席巫卫东先生近年来的国画人物创作,立足于甘南、陇西等甘肃部分地区汉藏劳动人民群众为题材的国画人物形象塑造,在长短、粗细、疏密、浓淡的线描尝试中,取得了重要风格突破和笔墨经验上的收获。同时,汲取中西绘画之优长,将光影等西画创作的元素,在国画创作实践中做了很好的融合,使其绘画在塑造陇原人物题材绘画的形质上,有了鲜明的个人面貌。


美术馆馆藏巫卫东画作《甘南的天空》


    品读巫卫东先生的画作,无论是以陇西地区农村百姓为创作对象的“药乡”系列,还是以甘南牧区藏族同胞为画作内容的藏域风情画作,都倾注了一个陇上艺术家深入乡民百姓生活中的真实感受,用遒劲苍润的线条构成了其审美与情感上的律动。线的变化中,写的性质己见鲜明,水墨的团块变化与组合中,又有光影的浓重、阴暗呈现在画作人物衣饰的褶皱,以及他们那满是皱纹沧桑的面庞上。或是昂扬、喜悦,或是忧愁、苦闷,一个个形象都在这样的线的组合与墨的变化中走进读者的视野。


成功美术馆馆藏巫卫东画作《雪域晴歌》


    以成功美术馆馆藏作品,以及此次“水墨陇原•成功美术馆馆藏甘肃当代国画名家作品双线联展”而言:《甘南的天空》《惠风》《雪域晴歌》等作品中,不仅体现了画家对甘南地区藏族同胞生活、民情风俗细致的观察,线条的组合中也将时代环境下藏乡群众的精神面貌,做了恰如其分的细致刻画。而甘南藏乡汉子的雄壮、爽直,妇女的勤劳、淳朴,更是在水墨的氤氲变化,以及与赭石等色彩的相互补充与渗透中,出现在了读者面前。


成功美术馆馆藏巫卫东画作


    对于巫卫东先生在国画线描、水墨等方面的尝试,邵大箴、冯远、张晓凌等多位业内专家都曾有过肯定的点评和赞誉。中国国家画院院长杨晓阳先生在点评巫卫东的画作时,就曾讲道:“近一段时间,巫卫东在原有熟练的人物塑造基础上,采用以线造型的方式,使画面形象回归单纯,这对他来说是更进一步的尝试。线描是中国画的基础,也是精髓,巫卫东在强调墨线的塑造性基础上,特别注重线条的质感和变化,这在表现甘南少数民族人物,突出个性化特征方面都呈现出很好的效果。”

    因此,笔者认为在中西绘画元素的融汇、取舍上,巫卫东先生立足于国画人物创作的基本原则,去掉繁杂的色彩铺陈,替代以水墨。并以水墨的黑白变化,做为画作视觉、气氛的主要构成。但也保留了,西画创作中写实造型的成分,以及光影的作用,从而使其在以线造型中笔墨更显丰富,人物形象、精神的呈现上更见丰满,富有立体感,也从而形成了他目前的这种风格。譬如,《甘南的天空》中用墨色本身的浓淡变化,以及黑白的对比形成高光和阴影,呈现藏族人物皮袍的厚实的体积感;用急劲的线条和墨块的组合,拉开视觉上的距离感,从而使其看似写意的线条和墨色却达到了写实的效果。

    当然在这样的融合实践中,画家还始终坚持以线描、水墨等国画元素为根本的。巫卫东先生深知,线描之于国画的重要性,他对古人总结“十八描”,并广泛应用于中国绘画的人物、山水、花鸟当中等做法的意义十分清楚。因此在线描的尝试上,巫卫东的国画人物也不断的探索走向国画笔墨的艺术纵深处,在水墨的渲染中,不断寻觅时代陇原人物国画创作价值与意义。

    剖析巫卫东先生的笔墨实践,笔者不禁联想到,对于陇上汉、藏等民族题材美术的关注,不仅是甘肃艺术家的表现主体,无疑也是中国当代美术史上非常独特而重要的艺术现象。以黄河、高原、丝路为文化主线的甘肃,蕴藏了绘画艺术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艺术宝藏。雪域藏乡的牧歌,黄土高原的耕者,丝绸之路上的驼铃,都是陇上的绘画创作的重要主题。巫卫东先生,近年来在国画人物上的尝试也始终站在这块热土之上,讴歌山乡的朴茂厚重,赞美丝路的悠远流畅,塑造雪域的纯净圣洁。在他看来,他自己既是为“黄土地浓烈的乡情所迷恋”,又为“雪域藏民的荒寒壮美而陶醉”。因而在巫卫东的视角和笔墨中,“无论黄土高原上庄稼人的忠厚、纯朴、沧桑,还是雪域藏民的坚韧、粗犷、朴拙”,都是陇上芸芸众生的写照,也都是陇原千年文化传承的载体。这也正是其创作,关注这一题材,并不断用线描国画笔墨结合西画光影元素,实践探索付出的艺术价值、社会意义的体现。

    画家简介:巫卫东,1967年生于河南,1990年毕业于西北师大美术学院。现为兰州画院院长,兰州市政协书画院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甘肃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兰州市政协委员,兰州市美术家协会主席。甘肃省四个一批人才,兰州市领军人才。师从冯远、杜滋龄、陈钰铭,现入中国国家画院杨晓阳高研班学习。作品曾多次参加全国美术作品展并获奖,出版多部个人画集。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

成功书画家网
莫建成
莫建成

莫建成先生将工笔花鸟画的既定程式与西部地区的地理风貌和人文品格熔铸汇通,

 11件作品 2894热度

张谷旻
张谷旻

诗画俱佳的唐代大诗人王维说:“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这也正如张谷旻先

 8件作品 5317热度

马西园
马西园

李苦禅先生曾跋其书云“西园先生书法近古,近代实不多见,可永宝之。绘画初学

 5件作品 5382热度

邓子芳
邓子芳

明代海南才子丘浚《题五指山》诗曰:“五峰如指翠相连,撑起炎荒半壁天。夜盥

 6件作品 5641热度

张改琴
张改琴

石涛《画语录》中说:“太古无法,太朴不散,太朴一散,而法立矣。”于一个人

 7件作品 5978热度

冯大中
冯大中

近代画虎大家首推张善孖,他以观察真虎切入,改变了古人凭概念画虎的套路模板

 8件作品 8126热度

于志学
于志学

菜根谭有云:“鸟语虫声,总是传心之诀;花英草色,无非见道之文。”于志学先

 4件作品 6998热度

张江舟
张江舟

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说:“中国的画……是一个线条的组织。”,线条不仅透露出形

 5件作品 12865热度

最新文章

重彩为笔 山河为卷——陕西国画院原名誉院长苗重安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浅赏

重彩为笔 山河为卷——陕西国画院原名誉院长苗重安作品(《西部

苗重安的作品中蕴含着将中国传统山水转化为具有现代视觉张力的“图腾”,其作

2025-08-26

意出工写 清婉娟秀——《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当代女画家张怀月作品简析

意出工写 清婉娟秀——《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当代女画家张怀月

或工质或写意的,或古典或现代的,无论什么体裁、何种主题,张怀月女士

2025-08-26

对如何让老师自觉落实二轮复习方案的思考

对如何让老师自觉落实二轮复习方案的思考

对如何让老师自觉落实二轮复习方案的思考

2025-08-25

备课“ 四思 ”

备课“ 四思 ”

备课“ 四思 ”

2025-08-25

以学为先

以学为先

以学为先

2025-08-25

深情致敬自然美——大力先生花鸟画(《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欣赏

深情致敬自然美——大力先生花鸟画(《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欣

“一生画兰,半世画竹”画竹必是成竹在胸之人才可为之的事业,而成竹在

2025-08-25

高效课堂在“ 争吵 ”中成长

高效课堂在“ 争吵 ”中成长

高效课堂在“ 争吵 ”中成长

2025-08-25

观念的突破

观念的突破

观念的突破

2025-08-25

形神兼具 清丽活泼——《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青年人物画家于博女士作品赏析

形神兼具 清丽活泼——《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青年人物画家于博

于博女士的这幅《夏日小憩》,将中国绘画的笔墨语言和人物造型的写实表现

2025-08-25

山河万象 抒怀寄情——陕西画家吴成斌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山河万象 抒怀寄情——陕西画家吴成斌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

或丝路戈壁、大漠茫茫,或云横秦岭、太白险峻,或峡江浩荡、烟岚云翳,或黄河

2025-08-22

课改的“ 十个三 ”

课改的“ 十个三 ”

课改的“ 十个三 ”

2025-08-21

传统课高效学习五部曲

传统课高效学习五部曲

传统课高效学习五部曲

2025-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