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李叔同、鲁迅书法:有灵魂、表达世道感悟

2013-02-05

文章来源:
605次浏览

鲁迅书法作品

鲁迅书法作品
 
  书法艺术学习存在“技、艺、道”三个层面。多数人穷尽一生也只能停留在“技”的层面,唯有少数人能登堂入室遂成一代大家。
 
  这除了凭借个人刻苦的磨练和与生俱来的天赋,还需要了解自我的内心世界。只有愿意开发自我的人,最终才能拥有自己的面貌。
 
  艺术的最高点与宗教相通
 
  一代大师李叔同,以擅书法、工诗词、通丹青、达音律、精金石、善演艺而驰名于世。他的《送别歌》,历经几十年传唱经久不衰,成为经典名曲。同时,他先后培养出了名画家丰子恺、音乐家刘质平等文化名人。
 
  李叔同书法传统且立意鲜明。他年轻时临写众碑帖,直至先秦金文、石鼓、瓦当、泥封、汉魏六朝的竹简、摩崖碑碣,大抵出于前人书家妙笔,且耐得反复咀嚼,达到了相当火候。摹过《宣王猎碣》五百字,写过《爨宝子碑》及《龙门二十品》,又不忘临习《天发神谶》碑,无一不学,无一不到位,无一不有想法。开始自我探索,初具个性。
 
  他的书信、手札,出于二王,参与古语文书,随意性行笔,随心情布与章法,轻松有势,老到,可回味,可把玩。在他的书信中,谈道:“七分章法,三分书法。”也谈道:“十四五时常学篆书,皆依西洋画图案之原则……”曾经,他刻过一印为:“南海康君是吾师”,被当局怀疑为康党,足见其血气方刚,勇而有谋焉。
 
  在三十九岁那年,李叔同独自在虎跑寺体验“断食”,这次经历带给他出乎想象的超逸与清宁,直接唤醒了他的更高体悟。于是,他出家了,法号弘一。
 
  他说:“人类与生俱来的哲学质地告诉我们,我们必须有智慧、有器识、有定境,才能创造更美的世界……”,“艺术的最高点与宗教相接近……艺术家看见花笑,听见鸟语,举杯邀明月,开门迎白云,能把自然当作人看,能化无情为有情,这便是‘物我一体’的境界。更进一步,便是‘万法从心’、‘诸相非相’的佛教真谛了。故艺术的最高点与宗教相通”。
 
  出家后,他的作品也从“血气方刚”的志士变成而佛家众徒学书的楷模,于平淡中见佛性,见慈心。其书法之最大意义,在于将一种静悟之境化入笔墨之中,成就一种新的意象。
 
  其创立在字形、笔性,是洁、静、净、简的祥和“弘一体”,此弘一之心血也。易书写,落行收之笔从简为篆、为隶,行写自如。藏锋、饱墨、缓写即可。静心静气可达其意,明确并合乎静、净态的佛家思想而别具匠心,别开生面。
 
  鲁迅生前“无心作书家”
 
  另一位“人字合一”的大家,是鲁迅先生。他不是书法大家,却有着不少大书法家没有的风范;他对六魏碑版深有研究,但无心为书家,却天机泄露。在他逝世后,却成为公认的书法大家。
 
  鲁迅文笔犀利。可是其书法却有着一种相反的文静之气:简明没有多余之放纵,能宽博、能沉雄且安静,厚、实、温润有吉祥之意;下笔能藏锋,行笔运浓墨,收笔能圆止而少出锋芒,与其锋芒所向之文风有着天壤之别;其点如蝌蚪,头圆而收尾笔却有方扁之意;其横如点写,奇厚奇拙;其使转处,有如牛犊壮夫之肩膀;其留白墨眼,如月色狰狞;其团墨厚而温润,不径意中常能紧收中宫。
 
  鲁迅曾对中国书法有如此评价:“它不是诗确有诗的韵味,它不是画确有画的美感,它不是舞确有舞的节奏,它不是歌确有歌的旋律。”这字里行间,透露了鲁迅先生对书法的追求。
 
  我回溯一下他的书法根源。发现鲁迅出身于传统士大夫家庭,书法是家庭男性成员的必修课。祖父周福清为晚清翰林,家教既严,文化功底又厚。其书法飘逸俊雅,承王右军一路,兼掺宋人笔意。
 
  其父周伯宜,会稽秀才,虽然写的是馆阁体,却也工整圆润;从叔祖周玉田,作为鲁迅的启蒙塾师,书法功底极深,且治学严谨,重视书法基本功训练,要求鲁迅从描红入手,讲究用笔的提按顿挫、一丝不苟。曾祖母戴氏粗通书道,也对鲁迅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章太炎专门为鲁迅等人开课,讲许慎的《说文解字》和金石学,剖析汉字的成因、书法的源流,对鲁迅以后的书法发展影响很大。
 
  以书法表达世道感悟
 
  弘一法师书法之安静,鲁迅先生书法之厚拙,都达到“无意于佳乃佳”的境界。这种书风也成为他们“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写照。
 
  他们都曾留学日本,把国外生活的经历和经验反馈于艺术创作与创新上。他们的书法同时体现了逸趣与出众。但其间,他们所生活的时代背景较为恶劣,时代无法成就他们的抱负,他们积极处世而非厌世,他们都以一种特殊的方式来探寻一种理想,他们都以自身的洁净和存在的价值来应世。
 
  他们潜心研究律学,但书法作为抄写文字之用时,同时留下了各自一技之长。生活环境和思想领域的改变,使他对书法的理解产生变化。
 
  李叔同、鲁迅不拘一格而自成一格。他们的书法以情感入书、以自然入书,将忧世伤生的思想与艺术精神融入书法作品中,使其书法有了灵魂与生命,表达了他们心灵世界对自然、世道、生命的感悟。
 
  李叔同的书风是“有心栽花花成群”,鲁迅的书风是“无心插柳柳成荫”,但他们却形成超凡脱俗、古今未有的自家风貌。可以说,鲁迅弃医从文,李叔同弃俗世而出家,无意中把中国传统书法推进了一步。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

成功书画家网
何加林
何加林

大诗人王维的《山水诀》首句即言:“夫画道之中,水墨最为上。”显然何加林先

 6件作品 85热度

聂成文
聂成文

中国的书法艺术,行草隶篆、或碑或帖各有特点。或如草书之“存字之梗概,损隶

 8件作品 897热度

莫建成
莫建成

莫建成先生将工笔花鸟画的既定程式与西部地区的地理风貌和人文品格熔铸汇通,

 11件作品 5394热度

张谷旻
张谷旻

诗画俱佳的唐代大诗人王维说:“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这也正如张谷旻先

 8件作品 7054热度

马西园
马西园

李苦禅先生曾跋其书云“西园先生书法近古,近代实不多见,可永宝之。绘画初学

 5件作品 7131热度

邓子芳
邓子芳

明代海南才子丘浚《题五指山》诗曰:“五峰如指翠相连,撑起炎荒半壁天。夜盥

 6件作品 7286热度

张改琴
张改琴

石涛《画语录》中说:“太古无法,太朴不散,太朴一散,而法立矣。”于一个人

 7件作品 7486热度

冯大中
冯大中

近代画虎大家首推张善孖,他以观察真虎切入,改变了古人凭概念画虎的套路模板

 8件作品 9914热度

最新文章

云起峰更雄 松茂瀑愈急——中美协理事段铁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云起峰更雄 松茂瀑愈急——中美协理事段铁先生作品(《西部成功

五代时期的大画家荆浩在他的《笔法记》中,讲了他深入自然而见“洪谷”古松

2025-09-08

以写为主 清丽纵逸 ——读张雪丹先生两幅大写意花鸟(《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

以写为主 清丽纵逸 ——读张雪丹先生两幅大写意花鸟(《西部成

大写意花鸟画,借助于书法的技术手段和审美特征,充分发掘毛笔和宣纸的表现潜

2025-09-03

山重水复 云逸烟邈——《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陕西画家傅化群先生作品赏析

山重水复 云逸烟邈——《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陕西画家傅化群先

皴笔奇崛苍莽而见山峰如耸、超拔挺立,线写朴拙嶙峋又见崖石纵横、峥嵘碐磳

2025-09-03

丹青绘尽秦岭色——陕西省美协理事葛建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欣赏

丹青绘尽秦岭色——陕西省美协理事葛建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

秦岭,这条犹如盘踞在中国内陆腹地的巨龙,以巍峨的身躯横亘东西,成为中华民

2025-09-01

岭上多白云 山水总含情——陕西画家翟晖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岭上多白云 山水总含情——陕西画家翟晖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

“一夜庭前绿遍,三月雨中红透,天地入吾庐”(清代张惠言《水调歌头》

2025-09-01

笔蕴天机 富丽含趣——《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黑龙江画家王俊平先生作品赏析

笔蕴天机 富丽含趣——《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黑龙江画家王俊平

王俊平先生是以漫画闻名的画家,也偶作中国水墨写意画,往往笔写墨染富于天

2025-08-27

重彩为笔 山河为卷——陕西国画院名誉院长苗重安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浅赏

重彩为笔 山河为卷——陕西国画院名誉院长苗重安作品(《西部成

苗重安的作品中蕴含着将中国传统山水转化为具有现代视觉张力的“图腾”,其作

2025-08-26

意出工写 清婉娟秀——《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当代女画家张怀月作品简析

意出工写 清婉娟秀——《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当代女画家张怀月

或工质或写意的,或古典或现代的,无论什么体裁、何种主题,张怀月女士

2025-08-26

对如何让老师自觉落实二轮复习方案的思考

对如何让老师自觉落实二轮复习方案的思考

对如何让老师自觉落实二轮复习方案的思考

2025-08-25

备课“ 四思 ”

备课“ 四思 ”

备课“ 四思 ”

2025-08-25

以学为先

以学为先

以学为先

2025-08-25

深情致敬自然美——大力先生花鸟画(《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欣赏

深情致敬自然美——大力先生花鸟画(《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欣

“一生画兰,半世画竹”画竹必是成竹在胸之人才可为之的事业,而成竹在

2025-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