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5-02
“质以代兴,妍因俗易。”
穿越殷商甲骨金石拓片,沐浴“秦力”“汉气”“晋韵”“唐法”“宋意”“元态”“明趣”“清朴”书风,跨过碑帖之争,当代书法一路杀伐,信步走来。传统派、现代派、后现代派、学院派、形式构成派,流行书风(艺术书法)、新古典主义、文化书法等等相继登场,各成气候,俯仰观瞻。在中国书法史上,从来没有任何一个60年像新中国书法这样风格流派意识如此强烈,书法创作面貌如此丰富多样。
兰州成功美术馆倾情推出的第一届当代著名书法家收藏展,集全国30多个省份近150位书法名家的精品力作于一地,琳琅满目,场面恢宏,蔚为大观。其手笔之大,档次之高,名家之众,精品之多,令观者如潮,叹为观止。加之主流媒体给力,展馆网络互动,不时掀动起艺术品市场之书法狂潮。
纵观当代书法创作,无论样式如何翻新,名目何其繁多,但如果仅就艺术理念、创作路子及作品面貌而言,应当还是不出传统书派和现代书派之左右。事实上,也正是这两大流派引领着当代书法艺术的主流。
传统书派的特点,在于对古代经典碑帖的继承弘扬,他们很讲求笔法、笔意、笔势。科班出身的宁夏专业书法名家吴善璋,书法用笔明快、字势开张、灵动多变,字法精巧、布局呼应、参差错落、跌宕有致,常给人一种清新、舒适的美感;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甘肃女书家张改琴作品灵动自然、雄浑刚健,别具风格,在雄强的形态中包孕着传统经典内在的理性审视和历史吐纳;青海书坛领衔人物王云以篆刻入手,并取法碑帖,碑帖相融,经过长期的熔铸,其书风逐渐走向简约、奔放、俊逸、浑朴;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河北书家旭宇的书法线条流畅、韵律优雅,刚健流丽,自成一家; 广西书家韦克义的书法大气厚拙,线条流畅、劲健,点画顾盼生情,章法错落有致,沉稳活脱,整体给人以酣畅淋漓、大巧若拙的印象;黑龙江书家马国良的书法在保持了帖学潇洒、流畅的同时,又吸收了雄强、浑穆与峻厚的特征;浙江书家朱元更以行、楷于世,兼长隶、草,其作品大气中不失文气,富于气韵连贯之艺术情趣;山东书家张业法的书法于不变中求万变,根扎古人,不华而朴,显得自然磊落而雄放,爽静而轻逸,清明而素雅,给人很强的视觉冲击力;上海女书家李静的书法博采众长,汉魏、唐宋、明清无所不涉,尤倾折于汉简帛书的古朴率意及明清书法的跌宕多姿……大体上说,传统书派重视以笔画间、字之间的勾连去表现出书法飞动的气势,展现线条空间的变化。这种空间变化不仅仅是毛笔和宣纸之间的位置变化,而且还是作为精神主体对载体操控所产生的墨色空间变化,是精神之舞的时间性迹化。只在笔纸相触须臾之间,便跃然点画使转、情性形质于纸上。
从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以现代派、学院派和禅书派的出现为标志,当代书法开始了飞跃性的探索。而这种飞跃发展,显然是建立在唐朝狂草书法艺术和人类社会科学、文化艺术成就的基础之上的。陕西书家王蒙多年来致力于多种书法风格的创立,他将传统书法与时代精神集于笔端而成于书作,其书法品位和理念影响了一大批年轻人的创作思路,对陕西书法创作有很强的示范性,是社会各界争相珍藏其作品的实力派书法家;贵州书家包俊宜所书大篆浑厚扑拙,于严谨中参以草篆笔意,朴茂而灵动,特别在章法上揉以北碑汉隶意味,形成了别致的大篆风格;四川书家张景岳的线条也耐人咀爵,他大量使用了侧锋、偏锋、破笔等笔法,极大丰富了线条的表现力,同时也对文人书法传统纯正精神有深切把握;安徽书家张兆玉以颜体为宗,长枪大戟,内紧外松,飘逸洒脱,大气磅礴,作品给人以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和震撼力……现代书派不仅吸收了艺术科学、社会科学原理,还要吸收自然科学原理;一方面师法经典碑帖乃至三代钟彝甲骨,一方面又从汉楚简帛,魏晋残纸、敦煌写经、民间书体中汲取营养,以期把作者的主观思想感情及宇宙万象充分表现出来,把胸中蕴藏的逸气豪情及对万物的领悟借诸手中之寸管发泄出来,从而达到与万物融为一体的境界,并实现艺术个性之张扬。
“古不乖时,今不同弊”。这既是“成功美术馆第一届当代著名书法家收藏展”所呈现的整体面貌,也反映出当代书家共同的艺术追求。此展无论是对于书法界、学术界,抑或是收藏界,所引发的轰动效应都是显而易见的,其社会影响力之深广亦不可小觑。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