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美术馆——中美协理事井汉升访谈

2012-05-30

文章来源:
478次浏览
 

 
      记者 汪利利
 
      每位真正从事绘画艺术创作的作者都对自己所选择的艺术道路坚持不懈的追求者,他们在真实的生活中用自己的笔触找寻心灵带给人们的美好。有人说,“生活是艺术的土壤,情感是艺术的生命”。在艺术的道路上,这是每位创作者都孜孜追求的表达方式。井汉升就是这样一位践行者。艺术需要个性,自我不是一个空乏的概念,它是人的个性、气质、修养、经历的有机复合体。井汉升在不断地提高油画技能,面对当今世界绘画的发展变异,吸取有益营养的同时,不忘本土文化中有生命的各种因素的滋养,学习书法,涉猎文学、民间艺术、工艺构成等等,增强底气。他的小幅油画写生就是他追求自我,探求适合自己个性的绘画语言,用形和色思考,用心灵塑造,用感情建构,从审美高度处理画面造型与色彩的一批成果。作品朴实无华,犹如涓涓清流,随势流淌。
 
记者:首先,请老师谈谈您目前的创作及生活状态?
 
井汉升:我退休后,创作与生活状态都与上班时不同,上班时为完成工作任务,创作也是为配合中心工作去画,画一些贴切内容的作品。现在可以画一些自己想画的绘画作品。有一年半的时间,我在西安的画室作画,“无事作画,有酒成仙”,我的画室名曰“退悟居”。生活状态比起以前更是散淡,在西安城里逛逛,听听秦腔,吃碗泡馍,该休息的时候休息,该放松的时候放松。只有让心静下来,沉下来的时候才能使自己更清楚认识自己,认定自己的创作。艺术原本就是很纯净的,少一份世俗,就会多一份真谛。
 

 
记者:老师作为一个职业画家,一路走来,您如何看待自己一生从事的美术事业?
 
井汉升:其实,按我的生活经历与工作经历都不是一个职业画家。我自上世纪六十年代,从西安美院出来后先到咸阳当了工人,后又到青海当兵,转业后当编辑。准确的说我挚爱绘画艺术,美术是我的专业。虽然我工作了四十多年,但是四十多年的工作中我始终坚持业余作画,不断地从优秀的传统中学习,汲取。退休后,我才成为了一名专业的画家。美术之分职业是我生活中如影随形的一份事业。
 
记者:老师擅长油画,国画、书法也都精通,能否谈谈中西结合绘画风格,在当今艺术领域中的市场前景如何?
 
井汉升:我既画油画,又画国画,也搞书法。这只是兴趣使然,也想着有一天能走到中西结合,但是谈何容易?在中国近代史上看,当初林风眠提出(融合中西)的主张,吴冠中有一批以中国文人画的笔法,去融合西方绘画的油画。据一位学说,中西融合成功的是赵无极,他以中国画的艺术精神为体,以西方油画色彩为用。融合有一个以谁为主题的的问题。譬如说,马与驴子杂交而生骡子,骡子没有马的雄健英姿,也没有驴子的可爱。这种非马非驴,非中非西(中西不靠)的融合,当然谈不上成功。但是,探索是必要的,探索者的历史功绩也是要肯定的。当然,对于市场来说,只要成位名家的作品,在市场上的价值肯定是不错的。
 

 
记者:这种绘画风格跟传统的绘画风格是否相得益彰?
 
井汉升:中西融合的绘画与传统的绘画,可以说是相得益彰的。其实更重要的一点事社会发展的必然性,也是文化艺术发展的必然性所致。他是社会发展中人们对多元文化的需求,同时,也推动了文化艺术的发展。
 
记者:艺术应该是远离那些社会的诱惑、利益、物质等的东西,他是和心灵贴近的,对于年青一代,您有哪些建议和忠告?
 
井汉升:艺术属于上层建筑领域,有他的思想性,同时又把美传递给人类。所以,人类对于艺术的欣赏是人类不可或缺的审美观念。但是,艺术不能与物质绝对的分开,没有物质做基础,还谈什么艺术创作,艺术家也不能不食人间烟火。就拿我来说,我学绘画五十多年,依然觉得知识之不足,绘画功力之幼稚。所以,学习绘画是需要刻苦与勤勉的,更不可急功近利。我也是由年青一代成长起来的,但是现在的年青人与我们这一代人的观念不同,但是要做学问,必须认真、严谨、勤奋、刻苦,相信功夫不负有心人的。最后,我也祝愿对艺术虔诚的人都有好的回报。
记者:最后,谢谢井老师接受本次采访,也祝愿井老师身体康健,艺术更好。
 
相关链接——

井汉升简介
 

 
      井汉升,1947年7月生于陕西省潼关县。1967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附中。近年来,多幅作品曾参加国内外展览、获奖,并被收藏。其中油画《高原古城红旗飘》、《塔尔寺节日印象》被青海省博物馆收藏,油画《边塞·马》被青海省美术家协会收藏。八幅作品分别参加了在新加坡举办的中国现代油画避孕药和中国西部油画展,《转经者》、《草原盛夏》、《雪山牧场》被收藏。1989年在青海美术馆举了“井汉升作品展”。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中国版协装帧艺术委员会常务委员、青海美术家协会主席。传略收入《中国现代美术家人名大辞典》、《中国当代美术家人名辞典》、《中国当代美术人名录》、《中国文艺传集》等辞书。作品还有《枣园春晓》、《延河战马》等。
 
      1963年考入西安美术学院附中学习。1967年毕业分配到咸阳国棉七厂工作。1970年 特招应征入伍到青海省军区政治部服役.1973年 参加全军美术训练班油画班.1981年 参加青海省第二次文代会,当选为中国美协青海分会常任理事.1982年 加入中国美家协会.1985年 转业到青海人民出版社工作.1989年 举办“井汉升作品展”;任命为美术编辑室副主任.1984年 荣获“首届全国优秀中青年图书编辑”奖.1995年 任命为美术编辑室主任;当选为中国版协装帖艺术委员会常任委员.1988年 参加“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1999年 当选为中国美协插图装帖艺术委员会委员;出版《井汉升画集》,举办“井汉升写生画展”.2000年 出版《书画情缘》一书。
 
    井汉升现从事编辑工作与书书籍装帖艺术,擅长油画,兼及书法,国画,版画及书画评论.创作注重真情实感的流露,善于运用色彩渲染情绪,作品具有强烈的高原特色。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

成功书画家网
莫建成
莫建成

莫建成先生将工笔花鸟画的既定程式与西部地区的地理风貌和人文品格熔铸汇通,

 11件作品 2924热度

张谷旻
张谷旻

诗画俱佳的唐代大诗人王维说:“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这也正如张谷旻先

 8件作品 5331热度

马西园
马西园

李苦禅先生曾跋其书云“西园先生书法近古,近代实不多见,可永宝之。绘画初学

 5件作品 5394热度

邓子芳
邓子芳

明代海南才子丘浚《题五指山》诗曰:“五峰如指翠相连,撑起炎荒半壁天。夜盥

 6件作品 5652热度

张改琴
张改琴

石涛《画语录》中说:“太古无法,太朴不散,太朴一散,而法立矣。”于一个人

 7件作品 5993热度

冯大中
冯大中

近代画虎大家首推张善孖,他以观察真虎切入,改变了古人凭概念画虎的套路模板

 8件作品 8152热度

于志学
于志学

菜根谭有云:“鸟语虫声,总是传心之诀;花英草色,无非见道之文。”于志学先

 4件作品 7020热度

张江舟
张江舟

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说:“中国的画……是一个线条的组织。”,线条不仅透露出形

 5件作品 12915热度

最新文章

重彩为笔 山河为卷——陕西国画院原名誉院长苗重安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浅赏

重彩为笔 山河为卷——陕西国画院原名誉院长苗重安作品(《西部

苗重安的作品中蕴含着将中国传统山水转化为具有现代视觉张力的“图腾”,其作

2025-08-26

意出工写 清婉娟秀——《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当代女画家张怀月作品简析

意出工写 清婉娟秀——《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当代女画家张怀月

或工质或写意的,或古典或现代的,无论什么体裁、何种主题,张怀月女士

2025-08-26

对如何让老师自觉落实二轮复习方案的思考

对如何让老师自觉落实二轮复习方案的思考

对如何让老师自觉落实二轮复习方案的思考

2025-08-25

备课“ 四思 ”

备课“ 四思 ”

备课“ 四思 ”

2025-08-25

以学为先

以学为先

以学为先

2025-08-25

深情致敬自然美——大力先生花鸟画(《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欣赏

深情致敬自然美——大力先生花鸟画(《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欣

“一生画兰,半世画竹”画竹必是成竹在胸之人才可为之的事业,而成竹在

2025-08-25

高效课堂在“ 争吵 ”中成长

高效课堂在“ 争吵 ”中成长

高效课堂在“ 争吵 ”中成长

2025-08-25

观念的突破

观念的突破

观念的突破

2025-08-25

形神兼具 清丽活泼——《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青年人物画家于博女士作品赏析

形神兼具 清丽活泼——《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青年人物画家于博

于博女士的这幅《夏日小憩》,将中国绘画的笔墨语言和人物造型的写实表现

2025-08-25

山河万象 抒怀寄情——陕西画家吴成斌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山河万象 抒怀寄情——陕西画家吴成斌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

或丝路戈壁、大漠茫茫,或云横秦岭、太白险峻,或峡江浩荡、烟岚云翳,或黄河

2025-08-22

课改的“ 十个三 ”

课改的“ 十个三 ”

课改的“ 十个三 ”

2025-08-21

传统课高效学习五部曲

传统课高效学习五部曲

传统课高效学习五部曲

2025-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