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山水画的意境

2012-07-30

文章来源:
471次浏览
 

 
兰州成功美术馆·王本杰作品《湖光山色》136cmx68cm    ¥6000元
       文/王本杰
 
       中国画的发展经历了中华民族千年历史变迁,凝聚了中国千年思想、文化、艺术的智慧结晶,作为中国人审美心理的一种最独特、最适合的表征,体现东方文明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想,对整个中华文明发展和传播产生了巨大的、深远的影响。它历史的和现实的存在意义,全部在于它是东方的、中华民族的。中国画意境展现的中华文化美学的智慧是中国画的本质特征和生命线。
 
       中国人的宇宙观是一种冲虚中和的系统,十分注重调整天人关系、人际关系和各种意识形态的关系,以建立起圆融的、安定的、和谐的生活秩序。中国美学的基本精神是“天人合一”。侧重干将天人关系情感化。将宇宙人生看成流转不息的生命。正是在生命的基础上,作为兼自然与上帝二义之“天”与作为万物灵长的“人”,建立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感和谐关系。  
 
       山水自关人意,人自钟情山水。从孔子开始,先哲们就已经能够“从山水自然中讨消息”(钱穆《论语新解》)。所谓“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的智慧之语已可窥中国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之情,自然之美影响、反映于人心,对人性和道德的助益也得以昭然显示,虽然他的自然观表现的人与自然的关系还停留在道德的初级阶段。而庄子的著名论说“山林与!皋壤与!使我欣欣然而乐与!”自然流露了优游山水精神愉悦,他着眼的是整个哲学理论体系本身引人进入一种忘却自我的与自然合一的境界,包括了自然山水审美意识的潜在逻辑内涵。
 

 
兰州成功美术馆·王本杰作品 《溪山流韵》 136cmx68cm    ¥6000元
 
       孔子、庄子,尤其是后者,启迪了后世人们对山水自然的审美认识。但是山水真正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还是在魏晋之际文学的自觉时代到来之时,中国山水画起源于魏晋。…刘宋宗炳在《画山水序》中称:“夫圣人以神法道,而贤者通;山水以形媚道,而仁者乐,不亦几乎!”以为山水可以其具体的形,以其美的魅力使并非圣人的一般“仁者”、智者”在审美愉悦中体悟到“道”的精神。艺术家以心灵映射万象,代山川而立言, .以自然全幅生动的山川草木,云烟明晦,表象胸襟里蓬勃无尽的灵感气韵,所表现的是主观的生命情调与客观的自然景象交融互渗.景中全是情,情具象为景..山水成了画家心灵的寄托,情感和自然山川的融合,自然的静陌空灵和生命的律动交相辉映成就了中国山水画独特的审美形式—意境。
 
       中国山水画艺术意境不是单层的平面自然的再现,而是一个境界深层的构创, 早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代,受道家思想和玄学的影响,山水画创作已经从地图制作式的幼稚阶段,跨进了讲“实对”,重“写生”的时期,画家们开始注重了实境的描绘,并提出了“澄怀味象”、“得意忘象”的理论和艺术创作旨在“畅神”、“怡情”的思想。这种理论和实践是后来传统绘画强调意境构成的先导,唐代美术史家张彦远提出了“立意”,五代山水画家荆浩提出了“真景”说,宋代画家郭熙提出了山水画创作“重意”问题,认为创作应当“意造”,鉴赏应当“以意穷之”,并第一次使用了与“意境”内涵相近的“境界”概念。宋、元文人画的兴起和发展,文人画家的艺术观念和审美理想,尤其是苏轼在绘画上力倡诗画一体的艺术主张,以及元代画家倪瓒和钱选的“逸气”和“士气”说的提出,使传统绘画从侧重客观物象的描摹转向注重主观精神的表现,以情构境、托物言志的创作倾向促进了意境理论和实践的发展。
 

 
兰州成功美术馆·王本杰作品《临水人家》 180cmx49cm   ¥6000元
 
       前期的突出“以形写神”到后期的突出“离形得似”,从前期的突出“气”到后期的突出“韵”,从前期的突出“立象以尽意”到后期的强调“境生于象外”,从前期的“气象峥嵘,五色绚烂”到后期的“渐老渐熟,乃造平淡”……。直观感象的摹写,活跃生命的传达,到最高灵境的启示. 使得中国山水画从经验之世界,转向心灵之境界。
 
       艺术的意境,既使心灵和宇宙净化,又使心灵和宇宙深化,使人在超脱的胸襟里体味到宇宙的深境.山川自然的广阔浩渺,天地玄黄,无穷的奥秘,承载着历史更叠变幻,我们在探索自然的时候,发现得越多,越能体会到生命的丰富和可贵,它的深邃是多么充实!孟子曰:“充实之谓美”.然而它又需超凡入圣,独立于万象之表,映射天地诗心,好似太虚片云,寒塘雁迹,空灵而自然。
 
       世界是变的,有生有灭,有虚有实,万物在虚空中流动,运化,所以老子说:“有无相生”“虚而不屈,动而愈出”艺术必须虚实结合,能空,能舍,而后能深,能实.“真力弥满”则“万象在旁”才能反映虚灵动荡,富有生命的世界. 这种意境的实现,依赖画家平素的精神涵养,天机的培植。
 
       中国山水画的传统和中华民族悠久的文明是当代中国画家创作的无限源泉. 不同时代的社会、历史、文化精神不同,所孕育的审美精神也不同,“适我者无非新”.如何去找到适合自己的绘画语言符号表达自己的情感, 赋予新的表现形式和时代的精神气质,创作出适合当代审美意识的具有个性风格的山水画作, 展示当代中国人的审美意境是当代中国山水画家的追求。
 

 
兰州成功美术馆·王本杰作品《溪山流韵》  180cmx97cm   ¥12000元
 
       我国疆土辽阔、历史悠久,千姿百态的自然景观、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构成了壮丽山河与古老文明交相汇映的华夏风光。优越而独特的自然条件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一道,促成了天人圆融的传统思想。幅员广大的土地上,山川各呈异彩。大河、平原、小溪、丘陵,处处名山胜水,表现出不同形态的美,或壮丽雄伟,或优雅秀美,或幽峭奇崛,成玲珑妩媚,无不赏心悦目。不同的地线,不仅有着独特的自然景观.而且往往别具地方色彩。“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四时之变、阴暗之差、气候之异,各各不同,而山水有其丰富性、变异性,给人的启发丰富而深刻,宋代郭熙因而有对四季的拟人化的表现“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林泉高致》)自然界四时之景不同,所催生的心灵世界也是敏悟而深刻的。无论黄山之奇,庐山之秀,泰山之雄,华山之险.或是山之古木、芳草、顽石,引发画家不同感受与思考,给画家的心灵带来诗意的享受和丰富的创作源泉。
 
       艺术家们有着赤子之心和成年人的智慧,心灵和理智完美谐和.在自然的名山大川中体悟 观山水,有若读书,从山水中悟出许多人生哲理,洗涤、滋润丰富他们的心灵。山水之美是要全身心、全方位地沉浸其中方能领略的.画家通过“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在自然美、生活美和艺术美三方面取得了的高度和谐,把心灵的体悟和山川的壮美融合,创作出有时代新意的,代表当代中国人审美意识的山水画作品。
 
       现代社会多种艺术形式空前繁荣, 中国山水艺术家们在传统的基础上加强吸收外来的艺术表现方法,进而融和,使之变成中国画的独特的艺术表现语言,中国山水画逐渐具备了自身更强、更大、更具独立精神的发展潜力,并据此在挑战和机遇并存的现实中通过创新而另辟蹊径.以民族的传统艺术展示中华民族的幽情壮采. 中国人的精神,揭示中国文明的价值.中国人的心理,民族的特征.呈现出当代中国人和人,人和自然,和平发展和谐的纯真的艺术境界。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

成功书画家网
莫建成
莫建成

莫建成先生将工笔花鸟画的既定程式与西部地区的地理风貌和人文品格熔铸汇通,

 11件作品 2896热度

张谷旻
张谷旻

诗画俱佳的唐代大诗人王维说:“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这也正如张谷旻先

 8件作品 5318热度

马西园
马西园

李苦禅先生曾跋其书云“西园先生书法近古,近代实不多见,可永宝之。绘画初学

 5件作品 5382热度

邓子芳
邓子芳

明代海南才子丘浚《题五指山》诗曰:“五峰如指翠相连,撑起炎荒半壁天。夜盥

 6件作品 5641热度

张改琴
张改琴

石涛《画语录》中说:“太古无法,太朴不散,太朴一散,而法立矣。”于一个人

 7件作品 5979热度

冯大中
冯大中

近代画虎大家首推张善孖,他以观察真虎切入,改变了古人凭概念画虎的套路模板

 8件作品 8128热度

于志学
于志学

菜根谭有云:“鸟语虫声,总是传心之诀;花英草色,无非见道之文。”于志学先

 4件作品 7002热度

张江舟
张江舟

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说:“中国的画……是一个线条的组织。”,线条不仅透露出形

 5件作品 12868热度

最新文章

重彩为笔 山河为卷——陕西国画院原名誉院长苗重安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浅赏

重彩为笔 山河为卷——陕西国画院原名誉院长苗重安作品(《西部

苗重安的作品中蕴含着将中国传统山水转化为具有现代视觉张力的“图腾”,其作

2025-08-26

意出工写 清婉娟秀——《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当代女画家张怀月作品简析

意出工写 清婉娟秀——《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当代女画家张怀月

或工质或写意的,或古典或现代的,无论什么体裁、何种主题,张怀月女士

2025-08-26

对如何让老师自觉落实二轮复习方案的思考

对如何让老师自觉落实二轮复习方案的思考

对如何让老师自觉落实二轮复习方案的思考

2025-08-25

备课“ 四思 ”

备课“ 四思 ”

备课“ 四思 ”

2025-08-25

以学为先

以学为先

以学为先

2025-08-25

深情致敬自然美——大力先生花鸟画(《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欣赏

深情致敬自然美——大力先生花鸟画(《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欣

“一生画兰,半世画竹”画竹必是成竹在胸之人才可为之的事业,而成竹在

2025-08-25

高效课堂在“ 争吵 ”中成长

高效课堂在“ 争吵 ”中成长

高效课堂在“ 争吵 ”中成长

2025-08-25

观念的突破

观念的突破

观念的突破

2025-08-25

形神兼具 清丽活泼——《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青年人物画家于博女士作品赏析

形神兼具 清丽活泼——《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青年人物画家于博

于博女士的这幅《夏日小憩》,将中国绘画的笔墨语言和人物造型的写实表现

2025-08-25

山河万象 抒怀寄情——陕西画家吴成斌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山河万象 抒怀寄情——陕西画家吴成斌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

或丝路戈壁、大漠茫茫,或云横秦岭、太白险峻,或峡江浩荡、烟岚云翳,或黄河

2025-08-22

课改的“ 十个三 ”

课改的“ 十个三 ”

课改的“ 十个三 ”

2025-08-21

传统课高效学习五部曲

传统课高效学习五部曲

传统课高效学习五部曲

2025-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