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画派青海采风纪行

2012-07-30

文章来源:
461次浏览

                   纪念毛泽东同志《讲话》70周年

                     ——与黄土画派青海西宁采风行

 

本报记者   何晓芳


    黄土画派是中国画坛流派中一个令世人瞩目的绘画艺术流派。长期以
来,黄土画派在毛泽东同志《讲话》精神的指导下,栉风沐雨,不畏艰辛,向生活寻找创作源泉,向人民群众汲取艺术营养,在西北这片沸腾的黄土地上,创作了大量反映生活在黄土地上自强不息的劳动人民形象的艺术作品。说到黄土画派不得不提到刘文西院长,他是当代中国画坛开宗立派的人物。在20世纪60年代创立了黄土画派,一路走来,情系黄土,他用画笔描绘着这个时代的精神。从《毛主席和牧羊人》至《同欢共乐》,从《支书和老贫农》到《沟里人》,他的每幅作品的诞生都会带来一片赞叹之声。

 

纪念《讲话》之行

 

                  刘院长和黄土画派艺术家们在西宁塔尔寺合影

     在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0周年之际,为贯彻讲话提出的“植根人民、服务人民”这一思想,刘文西率领黄土画派赴青海采风写生,采风团成员有中国美协顾问,陕西省美协名誉主席刘文西(团长)、西安美术学院原副院长,黄土画派艺术研究院副院长戴希斌(副团长)、西安美术学院副院长,黄土画派艺术研究院院士贺荣敏(副团长),除石村、吴昊、张立宪、戴信军、陈联喜、朱尽晖、高晋明、韩莉等黄土派画家外,还有众多媒体记者和随从生活保障工作人员。此次采风受到青海省省委宣传部领导热情接待,西宁市市长张小兵,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全程陪同前往。
 
    2012年7月18日,纪念《讲话》,走进青海采风活动正式开始。首站到
达西宁市东关清真大寺,在那里,我们领略了独具特色的伊斯兰文化气息。细雨蒙蒙的天气并没有影响刘文西院长和艺术家们的创作热情,他们用手中的画笔延续了这份文化厚重的内涵。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悲歌壮史,采风团一行人员来到西宁西路军纪念馆缅怀先烈战士,馆内通过观光讲解、影像播放将沉重的历史一幕幕再次展现。怀着沉重的心情,刘院长激愤的说:“我们的战士牺牲了,战役惨烈,虽败犹荣,未来的革命道还路很长远。”
 
    为发扬《讲话》精神,采集更多的艺术生活素材,本报记者跟随黄土
画派拜访了藏传佛教圣地塔尔寺,参观海北州府原子城纪念馆、都兰县博物馆,观光茶卡盐湖、丹葛尔古城,前往都兰热水古墓群参观写生,赴海寺花海、曲日岗草原采风,走进神奇的青海湖,美丽的金银滩大草原,感受着青海无限的大美景色和无微不至的人文关怀。刘文西院长带领的黄土画派以实际行动纪念《讲话》发表70周年。
 

                             在西宁市东关清真大寺速写


感受大美青海

 

                 在青海采风途中一处合影   

 

    青海省为我国青藏高原上的重要省份之一,气候宜人,景色优美。有全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青海湖,世界上最大的盐矿储地——柴达木盆地。青海山脉纵横,峰峦重叠,湖泊众多,峡谷、盆地遍布,藏族、土族、回族、哈萨克族等多民族聚集,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无疑是艺术家们采风写生的好地方。
   

    在青海为期十天的采风过程中,欣赏了这里的大美景色,领略了淳朴的民俗风情 。住着毡房,吃着糌粑、喝着酥油茶,在少数民族小村落里举行篝火晚会,跳着锅庄,唱着民歌,感受着这里人民热情洋溢的生活。与

人民心贴心,与生活零距离,似乎就成了刘文西院长和黄土画派艺术家们永不褪色的话题。   

 

    在即将离开青海,途经当金山时,刘文西院长回忆起了60年前的一段往事:“当时带学生在青海祁连山一带采风写生,受到了当地哈萨克族的热情招待,那时的交通还不是很便利,当地村民借给我们马匹作为交通工具。当金山下蚊子很多,只能每天骑很长时间的马到祁连山脚下居住,就这样在极苦的生活条件下生活了一个月。这里的人民都很淳朴,很照顾我们,所以对这段往事记忆犹新。”

 

                       刘院长为我们讲述60年前的一段晚事 


研讨采风成果

 

    2012年7月27日晚,为期十天的采风活动已接近尾声,围绕纪念《讲话》70周年——黄土画派青海采风写生召开了关于本次写生活动研讨会。一路走来,黄土画派的各位艺术家以实际行动践履着《讲话》精神。会议期

间,艺术家们对所见所闻所想各抒己见,都表示,通过此行,他们收集到了很多创作素材,将来会拿出更多、更真实的,反映时代风貌的优秀作品。希望以后这样的实践活动多一些,大家共同期望黄土画派越办越好。

 

    刘文西院长表示:“感谢每一个人一路走来的辛勤付出,我们的活动才能圆满成功。条件再艰苦,我们的采风活动都不能够随意放弃,深入生活是我们创作好作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感受了大美青海的同时,也经历了高原生活带给我们身体的不舒服,我们的画家能在这种艰苦的条件下继续作画,说明每一位画家的集体观念比较强。我们要从小事做起,去和更多少数名族的人民交朋友,深入的了解他们的生活,接受生活教育才是我们这次采风主要目的。黄土画派要延续《讲话》精神,也就是一种淳朴的、人民的精神,这也是我们画派要遵循的唯一方向。在世界上,艺术方向可以说是模糊的,好的东西要贯彻,坏的东西坚决要摒弃。中国的艺术精神就是劳动人民的精神,是艺术精神的最高境界,我们要为这种至高的艺术精神加油,让世界认识我们黄土画派,了解我们的精神。”

 

                          刘院长在烈日炎炎下坚持续速写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

成功书画家网
莫建成
莫建成

莫建成先生将工笔花鸟画的既定程式与西部地区的地理风貌和人文品格熔铸汇通,

 11件作品 2895热度

张谷旻
张谷旻

诗画俱佳的唐代大诗人王维说:“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这也正如张谷旻先

 8件作品 5318热度

马西园
马西园

李苦禅先生曾跋其书云“西园先生书法近古,近代实不多见,可永宝之。绘画初学

 5件作品 5382热度

邓子芳
邓子芳

明代海南才子丘浚《题五指山》诗曰:“五峰如指翠相连,撑起炎荒半壁天。夜盥

 6件作品 5641热度

张改琴
张改琴

石涛《画语录》中说:“太古无法,太朴不散,太朴一散,而法立矣。”于一个人

 7件作品 5979热度

冯大中
冯大中

近代画虎大家首推张善孖,他以观察真虎切入,改变了古人凭概念画虎的套路模板

 8件作品 8128热度

于志学
于志学

菜根谭有云:“鸟语虫声,总是传心之诀;花英草色,无非见道之文。”于志学先

 4件作品 7002热度

张江舟
张江舟

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说:“中国的画……是一个线条的组织。”,线条不仅透露出形

 5件作品 12868热度

最新文章

重彩为笔 山河为卷——陕西国画院原名誉院长苗重安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浅赏

重彩为笔 山河为卷——陕西国画院原名誉院长苗重安作品(《西部

苗重安的作品中蕴含着将中国传统山水转化为具有现代视觉张力的“图腾”,其作

2025-08-26

意出工写 清婉娟秀——《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当代女画家张怀月作品简析

意出工写 清婉娟秀——《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当代女画家张怀月

或工质或写意的,或古典或现代的,无论什么体裁、何种主题,张怀月女士

2025-08-26

对如何让老师自觉落实二轮复习方案的思考

对如何让老师自觉落实二轮复习方案的思考

对如何让老师自觉落实二轮复习方案的思考

2025-08-25

备课“ 四思 ”

备课“ 四思 ”

备课“ 四思 ”

2025-08-25

以学为先

以学为先

以学为先

2025-08-25

深情致敬自然美——大力先生花鸟画(《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欣赏

深情致敬自然美——大力先生花鸟画(《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欣

“一生画兰,半世画竹”画竹必是成竹在胸之人才可为之的事业,而成竹在

2025-08-25

高效课堂在“ 争吵 ”中成长

高效课堂在“ 争吵 ”中成长

高效课堂在“ 争吵 ”中成长

2025-08-25

观念的突破

观念的突破

观念的突破

2025-08-25

形神兼具 清丽活泼——《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青年人物画家于博女士作品赏析

形神兼具 清丽活泼——《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青年人物画家于博

于博女士的这幅《夏日小憩》,将中国绘画的笔墨语言和人物造型的写实表现

2025-08-25

山河万象 抒怀寄情——陕西画家吴成斌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山河万象 抒怀寄情——陕西画家吴成斌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

或丝路戈壁、大漠茫茫,或云横秦岭、太白险峻,或峡江浩荡、烟岚云翳,或黄河

2025-08-22

课改的“ 十个三 ”

课改的“ 十个三 ”

课改的“ 十个三 ”

2025-08-21

传统课高效学习五部曲

传统课高效学习五部曲

传统课高效学习五部曲

2025-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