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传统,厚积薄发——山西山水画家郭俊生访谈

2012-08-17

文章来源:
459次浏览

     

     郭俊生近照

本报讯(记者 冯宜玉)有人说,他在中国山水画的创新路上,走得沉重而缓慢,保守而传统。但这不是死守传统,对于传统的学习,郭俊生说:“这条路上,我只是想走的更扎实一些”。有了长期的心性修养,加上对生活的感悟,再将高超的笔墨功力结合在一起,终其一生,才能有所收获。有了继承才有创新,在有了对于传统的深厚积累,在山水画的创新与发展中,才能做得得心应手,也才能在中国山水画的创作中找到自我。立足于传统,厚积薄发,记者带你走近山西山水画家郭俊生。

记者:郭老师,看您的画总是有一种大气磅礴,令人酣畅淋漓的感觉。在您的绘画作品中,您要表现什么样的艺术语言呢?

郭俊生:山水画注重的是画家艺术魅力的展示和意境的营造,力求使笔墨语言更具有精神气质,来彰显抒发个人逸志。

在中国画中,笔墨不仅仅是为造型服务的,尤其是水墨山水画,笔墨要传递一种审美意蕴,一种特指的精神气息。我强调的是让笔墨具足活性,强调书写用笔的自由、奔放,线性与墨气的随意生发、交融,笔墨的意象性等等。这当中要讲究笔墨的意趣,点、线、面的节奏,在不经意处反映画家的匠心。这种宽泛的绘画语言可能更接近我的直觉与本性。

记者:在您的绘画作品中就创作的意境而言更偏于古意,有人说您在中国画创新的路上走得沉重而缓慢,保守而传统。对此您是怎样看待的?

郭俊生:这里面有一个如何对待传统与学习传统的问题,中国画是一个长期修炼的事情,不可急功近利,也不可能速成。在这条路上,我只是想走的更扎实一些。当然,这种扎实并不是死守,把传统当教条。没有继承就没有创新,这个道理谁都知道,重要的是如何在学习传统中找到自己。传统是一种精神,要学习前辈大师对画的理解与认识,而不仅仅是技法。

有了长期修养,生活感悟,再将高超的笔墨功力结合在一起,终其一生,才能有所收获。我对传统的态度是不离不弃,在传统文化修养的基础上,加之长期的探索,逐步形成只属于自己又“不与人同”的个性风貌。

                                郭俊生作品

 

记者:郭老师您的画在“师古”的同时又不拘泥于传统,这一点在您的用笔、用墨、用色上都有表现。您能谈谈在您的想法吗?

郭俊生:图式与笔墨,是山水画形态的两大组成部分。笔墨写心,丘壑造境,只有两者相得益彰,方为佳构。如何在“师古”的同时又不拘泥于传统,我的想法是:首先,要从被大众认为“极像”的那种样态中跳出,从意象的组织方法入手,在“造景”的手法上自由为之,山水之境不再是忠于客观对象的景色,笔墨以一种貌似散乱的形态展开,笔随心运,随迹立形,运转变通,以行云流水般的骨线做支撑,水墨点染,丰富细节,最后使画面中的笔韵、墨韵、水韵、色韵的隐显既相互映衬又对比强烈,浑然一体。减弱对具体物体的精细刻画,在点、线、面的交织构成中,尽显大自然的丰富多彩与变幻无穷,最终形成沉郁厚重而又灵动雅逸、苍润华滋的画面效果。

记者:我看过您“吕梁记游系列”的作品,浑厚壮阔的大山、纵横交错的沟壑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您能谈谈您在创作这个系列的作品的情况吗?

郭俊生:因为我的祖籍是山西吕梁,吕梁的山山水水、村村落落让我享受到浓浓的乡土气息和博大的精神内涵。那是一种能走得进去,静的下来的心性。我很向往这种自由自在的感受。这也是一种审美情缘,无人引导,内发情中,手跟其心,心授自然。所以画中那些“高于生活”的东西,其实都是“源于生活”的。这是我的真性关照与主观表现。

其实,画什么地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题材背后要有一个支撑点——山水精神。

记者:您是山西土生土长的画家,您也更了解山西的山水、更了解山西的山水画。您觉得山西的国画有什么样的特点?

郭俊生:近年来,山水画在山西这块土地上得到迅猛的发展,这无疑得益于山西这块厚土的滋养。太行、吕梁、黄河,自然风光雄奇壮丽,精美的民居、村落、古建筑群成为三晋大地一道道亮丽的风景,吸引着众多艺术家来这里写生、采风。山西的画家们常年生活在这里,自然对这些景物有说不清的情缘。山水画的整体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出现了一批好作品和优秀画家,但与其他美术强省相比,仍有差距。山西画家将会继续努力,为山西山水画乃至全国山水画的发展贡献力量。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

成功书画家网
莫建成
莫建成

莫建成先生将工笔花鸟画的既定程式与西部地区的地理风貌和人文品格熔铸汇通,

 11件作品 2888热度

张谷旻
张谷旻

诗画俱佳的唐代大诗人王维说:“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这也正如张谷旻先

 8件作品 5314热度

马西园
马西园

李苦禅先生曾跋其书云“西园先生书法近古,近代实不多见,可永宝之。绘画初学

 5件作品 5378热度

邓子芳
邓子芳

明代海南才子丘浚《题五指山》诗曰:“五峰如指翠相连,撑起炎荒半壁天。夜盥

 6件作品 5635热度

张改琴
张改琴

石涛《画语录》中说:“太古无法,太朴不散,太朴一散,而法立矣。”于一个人

 7件作品 5974热度

冯大中
冯大中

近代画虎大家首推张善孖,他以观察真虎切入,改变了古人凭概念画虎的套路模板

 8件作品 8119热度

于志学
于志学

菜根谭有云:“鸟语虫声,总是传心之诀;花英草色,无非见道之文。”于志学先

 4件作品 6992热度

张江舟
张江舟

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说:“中国的画……是一个线条的组织。”,线条不仅透露出形

 5件作品 12852热度

最新文章

意出工写 清婉娟秀——《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当代女画家张怀月作品简析

意出工写 清婉娟秀——《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当代女画家张怀月

或工质或写意的,或古典或现代的,无论什么体裁、何种主题,张怀月女士

2025-08-26

对如何让老师自觉落实二轮复习方案的思考

对如何让老师自觉落实二轮复习方案的思考

对如何让老师自觉落实二轮复习方案的思考

2025-08-25

备课“ 四思 ”

备课“ 四思 ”

备课“ 四思 ”

2025-08-25

以学为先

以学为先

以学为先

2025-08-25

深情致敬自然美——大力先生花鸟画(《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欣赏

深情致敬自然美——大力先生花鸟画(《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欣

“一生画兰,半世画竹”画竹必是成竹在胸之人才可为之的事业,而成竹在

2025-08-25

高效课堂在“ 争吵 ”中成长

高效课堂在“ 争吵 ”中成长

高效课堂在“ 争吵 ”中成长

2025-08-25

观念的突破

观念的突破

观念的突破

2025-08-25

形神兼具 清丽活泼——《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青年人物画家于博女士作品赏析

形神兼具 清丽活泼——《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青年人物画家于博

于博女士的这幅《夏日小憩》,将中国绘画的笔墨语言和人物造型的写实表现

2025-08-25

山河万象 抒怀寄情——陕西画家吴成斌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山河万象 抒怀寄情——陕西画家吴成斌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

或丝路戈壁、大漠茫茫,或云横秦岭、太白险峻,或峡江浩荡、烟岚云翳,或黄河

2025-08-22

课改的“ 十个三 ”

课改的“ 十个三 ”

课改的“ 十个三 ”

2025-08-21

传统课高效学习五部曲

传统课高效学习五部曲

传统课高效学习五部曲

2025-08-21

高中生要从错题中“ 淘金 ”

高中生要从错题中“ 淘金 ”

高中生要从错题中“ 淘金 ”

2025-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