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土地画家永远的责任 ——读角振通关东山系列作品有感

2012-08-27

文章来源:
412次浏览

  文/仁毅、李柰
    角振通的画很灿烂,人却恰恰相反,非常平实。
    一个平实的人有着一颗灿烂的心——这就是一个不断进取的艺术家的生命状态。
角振通的艺术之路上,写满了勤奋,并因此而高产。两年前他办个展时,作品多得把辽宁省画院的楼道、展厅挂了个满满当当。那一次,他用绚烂的画笔讲述他的家乡、他的生活和这家乡、这生活带给他的感动,热烈、直接、主观、顽强,用令人目不暇接的热情不由分说地调动着观众的情绪。
距那次个展一年多的时间,他的新作“关东山系列”问世。
   

秋艳 68cm×137cm

 

  如果说,当年那次个展的作品表达的是角振通溢于言表的乡情,洋溢着零散的、但却不可遏制的冲动的话,那么“关东山系列”所吐露的,则是另一番审美感受了,除了乡情依旧。这个“另一番”,是带有探索和思考性质的,是画家走过了热烈、直接地描摹眼中之美之后,开始自我剖析,让艺术表达逐步接近、最终契合心灵的一个进程。在这里,他在为自己的创作选择了“主题”,也在他的笔与心之间架起了两道铁轨,使沸腾的乡恋与炽烈的情思因为有了“因势利导”的路径而快速地行进在丹青的沃野上,这应该是艺术升华的最佳状态了。
    提起东北的黑土地,最直接的画面就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吧,这片银白色的世界的确孕育了许多有成就的冰雪山水画家,角振通和他们一道用自己的艺术语言把冰与雪的奇幻世界从不同的角度展现给了观者。不过,在共同的银装素裹的佳境中,角振通的“关东山系列”以其灿烂的语境、雄阔博大的视野和变幻莫测的肌理所形成的创新性的艺术风格,把观者带到了一个全新的境地。
    在角振通笔下的冰雪的世界中,我们感受到了山的精灵和雪的魂魄在耀动着、彰显着、流连着,这就是艺术赋予生活的色彩——夺目的、奔放的色彩。我想,这应该是激荡在他心中的那一抹灿烂使然吧。
    角振通的艺术一直立足在生他养他的黑土地上,立得死心塌地、一往情深。他多年刻苦临摹古今佳作,锤炼笔墨功夫,为的就是有一天能够从容地完成他对家乡的表达。
他的画细微精到,乍一看不见笔墨,细一品却奥妙无穷。从他的作品中你总能看出:黑土地的厚实、富庶、坦荡与寥廓,正深深地走进他的心里,默默地滋养着他的血脉,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的襟怀。《周易》说:“言不尽意,立象以尽意。”这一次,他选择了关东山作“立象”的主题,是因为黑土地这方水土的力量,也是因为他自己的艺术襟怀:白山黑水——黑土地永远的象征;为白山黑水造像——黑土地画家永远的责任!
    

傲骨冰清图之二 50cm×90cm

 

 

   “立象”之后,角振通曾无数次地深入东北山区。冬季的关东山是冰雪的世界,有着银蛇蜡象般的美,却也有着“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奇。如果说银装素裹是山的大氅,那么色彩斑斓就是这件大氅的美丽装饰。角振通说:“冰雪在色彩中愈显纯洁,色彩在冰雪中更加绚丽。这就是关东山的魅力。”被这个魅力攫住了心窍的角振通,反复地归纳、梳理和提炼着关东山的结构特点,也反复归纳、梳理和提炼着自己的笔墨语言。终于,在冰雪与色彩的交织中,在结构与技法的磨合中,他完成了自己给自己出的考卷。
    读他的“关东山系列”作品,我觉得他的“立象”是成功的,这个系列所表达的审美感受发乎画家心性,也合乎创作规律。“关东山系列”中的作品有着极强的共性:构图饱满、张力十足,墨色铺张、厚重沉实,讲的,是掷地有声的东北话,激荡着黑土地画家的侠骨豪情,具有典型的“地域风格”。画面的取景方式大都为俯视,展示了一种博大的情怀,这博大不是“一览众山小”式的心之博大,而是“云深不知处”般的山之博大,是画家对自然的敬畏,对家乡山水的崇敬与膜拜,传达的,是画家的心声。
    创作中,角振通对关东山山体进行了精心的“裁切”,入画的山体带有“管窥”的性质,只留一个局部给你看,并且还有一点抽象的味道。这点味道所起的作用刚好把观者的思绪引向画外,飘浮的云、残留的雪、不曾开化的冻土……
   

醉春图 68cm×68cm

 

  角振通笔下的“关东山系列”作品有四季之分,但画家略去了春踏草、夏观花、秋赏叶、冬听雪的细节,只选择了两个符号——雪和树。这两个符号正是关东山的两道筋脉——雪是常数,是永恒的旋律,那一派苍茫的银白有着“任泰山崩于前,我自岿然”的不可撼动,与四季变化无干;树却是变数,随四季更迭变换着色彩,春绿,夏青,秋红,冬白,是生命的色彩,洋溢着蓬勃朝气与生机活力。这两道筋脉堪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正合了中国画的创作规律。也是凭了这两道筋脉的虚虚实实,关东山成就了自己的旷古、持久和永恒……
    中国的传统山水画,总要求画家以林泉之心对待创作,找寻的是画者的精神家园。因此,传统山水画中有一个明显的审美特征,那就是呈现出一派静穆、含蓄、苍浑的平和中庸之美。角振通的创作心态不是传统的林泉式的,而是鼓荡着热烈奔放、一泻千里的热情,有着无拘无束的坦荡。但是,因为对家乡山水的敬畏,他的作品同样呈现出一派静穆与苍浑,与古人合;又因为一泻千里的热情,他的作品不见了传统的含蓄与中庸,而多出了生命的灿烂与光辉。这,该视为“笔墨当随时代”之一种吧。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

成功书画家网
莫建成
莫建成

莫建成先生将工笔花鸟画的既定程式与西部地区的地理风貌和人文品格熔铸汇通,

 11件作品 2892热度

张谷旻
张谷旻

诗画俱佳的唐代大诗人王维说:“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这也正如张谷旻先

 8件作品 5317热度

马西园
马西园

李苦禅先生曾跋其书云“西园先生书法近古,近代实不多见,可永宝之。绘画初学

 5件作品 5381热度

邓子芳
邓子芳

明代海南才子丘浚《题五指山》诗曰:“五峰如指翠相连,撑起炎荒半壁天。夜盥

 6件作品 5639热度

张改琴
张改琴

石涛《画语录》中说:“太古无法,太朴不散,太朴一散,而法立矣。”于一个人

 7件作品 5976热度

冯大中
冯大中

近代画虎大家首推张善孖,他以观察真虎切入,改变了古人凭概念画虎的套路模板

 8件作品 8122热度

于志学
于志学

菜根谭有云:“鸟语虫声,总是传心之诀;花英草色,无非见道之文。”于志学先

 4件作品 6997热度

张江舟
张江舟

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说:“中国的画……是一个线条的组织。”,线条不仅透露出形

 5件作品 12854热度

最新文章

重彩为笔 山河为卷——陕西国画院原名誉院长苗重安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浅赏

重彩为笔 山河为卷——陕西国画院原名誉院长苗重安作品(《西部

苗重安的作品中蕴含着将中国传统山水转化为具有现代视觉张力的“图腾”,其作

2025-08-26

意出工写 清婉娟秀——《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当代女画家张怀月作品简析

意出工写 清婉娟秀——《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当代女画家张怀月

或工质或写意的,或古典或现代的,无论什么体裁、何种主题,张怀月女士

2025-08-26

对如何让老师自觉落实二轮复习方案的思考

对如何让老师自觉落实二轮复习方案的思考

对如何让老师自觉落实二轮复习方案的思考

2025-08-25

备课“ 四思 ”

备课“ 四思 ”

备课“ 四思 ”

2025-08-25

以学为先

以学为先

以学为先

2025-08-25

深情致敬自然美——大力先生花鸟画(《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欣赏

深情致敬自然美——大力先生花鸟画(《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欣

“一生画兰,半世画竹”画竹必是成竹在胸之人才可为之的事业,而成竹在

2025-08-25

高效课堂在“ 争吵 ”中成长

高效课堂在“ 争吵 ”中成长

高效课堂在“ 争吵 ”中成长

2025-08-25

观念的突破

观念的突破

观念的突破

2025-08-25

形神兼具 清丽活泼——《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青年人物画家于博女士作品赏析

形神兼具 清丽活泼——《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青年人物画家于博

于博女士的这幅《夏日小憩》,将中国绘画的笔墨语言和人物造型的写实表现

2025-08-25

山河万象 抒怀寄情——陕西画家吴成斌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山河万象 抒怀寄情——陕西画家吴成斌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

或丝路戈壁、大漠茫茫,或云横秦岭、太白险峻,或峡江浩荡、烟岚云翳,或黄河

2025-08-22

课改的“ 十个三 ”

课改的“ 十个三 ”

课改的“ 十个三 ”

2025-08-21

传统课高效学习五部曲

传统课高效学习五部曲

传统课高效学习五部曲

2025-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