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9-15
(成功书画家网记者 冯宜玉)在绘画创作中他恪守宁静平和,作品却总能让读者感受到诗的灵魂,音乐的律动,他总是以其充满诗意和乐韵的笔墨将震撼心灵艺术的力量呈现在观众面前。他用他笔下骨气形似的“牛”,表现他对于绘画艺术的挚爱。在传道解惑中,他总是以其博学、睿智影响着学生,他告诉学生,作为艺术家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功底、丰富的艺术技巧,还应有深厚的文化修养。成功美术馆“杨国光画家日”,记者带你走近画家杨国光。
杨国光教授现场挥墨创作
记者:杨老师,您的画以“牛”为题材的较多,您对画牛似乎有一种挚爱。在这样的题材选择上,您向读者传递怎样的艺术精神内涵?
杨国光:我是属牛的,牛的勤劳、默默无闻的性格与我的精神追求是一致的。我对文化、对艺术的热爱也基于牛的勤劳、奉献的性格。人对于理想的追求,必须立足于现实生活,现实生活是理想实现的基础。脱离了现实生活,理想就成了空中楼阁,成了空想。我们在对理想的追求中,要有牛的脚踏实地的精神。这是我的这个题材的画向读者传递的精神内涵。
我画面中出现的牛的形象,是与我内心的情感相呼应的。我是以牛为艺术载体,将中国产统文化中儒释道的思想,以及我个人对这些思想的理解传递给观众的。
杨国光教授作品展示
记者:您受教于西安美院,毕业后又在西安美院任教,之后又到了西北师范大学教美术。当下的美术教育与您当时上学时相比较,您觉得有何不同?
在我的身边有许多这样的例子,很多的老师在教授学生的过程中,过多的强调艺术实用功效,反而将艺术本身传递情感、表现艺术倾诉的本质忽略了。中小学生中老师、家长在孩子艺术教育上的定位出现了偏差,认为这个孩子文化课学得不好,不得已才去搞美术、学音乐。这样培养出来的艺术家他们的作品缺少灵动感,没有生命气息。
在现在的教育中,要加强美术学生的文化修养,文化课学的好了,你的思想丰富了,作品才会生动、不呆板,才会有高的成就。
杨国光教授接受成功书画家网记者采访
记者:您的写意画中,将墨的功用发挥到了极致。将一种黑色错落成了不同的层次,更显精神。您能就绘画中墨的运用具体谈谈吗?
在中国画史上,有许多大师对于墨的运用都很深的研究,在墨的运用上有“墨分五彩”、“墨分六色”等等。墨的浓、淡、干、湿、焦、黑、白形成不同的层次色彩感,即所谓“五墨六彩”。中国画中用墨法很多,有浓墨法、淡墨法、焦墨法、泼墨法、积墨法、宿墨法等,这样的墨法变化在视觉上形成特殊的效果。绘画正是借用了墨的这种变化表现自然、生命本身的灵动与韵律音乐美感。
我的画中正是用墨法丰富的变化,来表现画面的层次感,表现我对艺术、对绘画的理解,对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认识,从而抒发我内心的情感激荡,表现的我的审美观念。
记者:在当今这个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正在一步步影响着美术的发展。照相机、复印机、放大技术、仿真技术的出现,无一不对美术发展产生影响。就科学技术对绘画的影响您如何看待?
但是照相机、复印机等技术只能记录这一瞬间的情感,这些科学技术永远无法代替绘画艺术。绘画艺术在创作中注入了艺术家的思想情感,其中表达的意境在不断地欣赏和研究中是可以进行再次创作的。这一点是照相机无法完成的。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