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晓东的作品大多取材于大西北的山川、人物和农家平凡的生活场景,其画风朴实、自然,格调清新、雅致,感情饱满而内涵丰富。
采访人:李霞
受访人:潘晓东
采访时间:9月14日
记者:潘老师,您的作品无论是油画还是国画,都渗透着浓厚的西北特色,您通过作品将大西北的风土人情以及它的厚重感全部表现出来了,将生活巧妙地融入了艺术,您就此谈一下您的创作感想?
潘晓东:我生在陕西汉中,虽然是从小看着青山绿水长大,但是,后来在西安美院学习,创作时期主要是在西北,所以,我对大西北是比较有感情的,对北方的题材也比较喜欢。事实上,我们全家都是搞艺术的,父亲、弟弟、我、妹妹都搞艺术,有着浓厚的艺术氛围,这让我对艺术的热爱就更深了一层。尤其是87年后,我对丝绸之路、河西走廊一带以及甘肃的其他一些地区都非常感兴趣,对甘肃的文化也做过一定的研究,我觉得甘肃的人文底蕴较深厚,地域特征很明显,多民族相融合,对于艺术创作来说,有太多可以挖掘的东西。在创作上,不管是油画还是国画作品,我所表现的基本上都是大西北的风土人情。
记者:您的国画作品中既有中国画的传统笔墨,又融合了西画的色彩、光线等表现技法,您是如何看待中西方文化相融合的现象的?
潘晓东:我想,中西文化相融合是非常自然的,并不是强行凑合到一起的,这是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我在给学生们讲课的时候,是以“立足社会、关注社会、研究自然、以中融西”为教学创作理念的。我认为,文化要发展就应该有交流和融合。
记者:您在5月28日举办的展览名称为《西部漫行》,请您谈谈本次画展名称的意义。对于您个人来说,这次画展代表着什么?
潘晓东:在5月份的画展中,油画和国画,各占一半。将画展名称定为《西部漫行》,是因为从内容上和创作思维上来说,都是西部题材,从理念上来说是表达自然的发展。作品以自然、生活为源头,从中发现艺术之美。这次画展是对我近期以来创作的一次总结。
记者:您对当下艺术现状的认识?
潘晓东:现在是一个提倡文化发展的时代,也是百花齐放的时代,艺术家要充分地展示自己,将艺术精神发扬光大;这也是一个无大师的时代,虽然有比较优秀的艺术家,但是成就应该留给历史去评价;这还是一个浮躁的时代,有人利用市场去炒作,而不是将艺术的发展放在第一位。但是,不管怎样,当下的艺术发展势头很好。
记者:您是如何看待当代油画的发展的?
潘晓东:油画的发展,有学院油画艺术和开放式油画艺术。学院油画艺术,对当代艺术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专业性较强,并不是搞形式,它肩负着传承传统的责任。而职业画家则可以学习西方时髦艺术形式,搞得五花八门。现在有很多高校也会鼓励学生去学习一些形式的、时髦的东西,以利于学生毕业后改善自身生活条件。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