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张仃逝世两周年“文心化境”书法展在北京画院美术馆

2012-04-18

文章来源:
525次浏览
 
 
 
 
寅夜扣林壑
 
 
    为纪念我国著名大美术家张仃先生逝世两周年,北京画院联合中国美术家协会、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张仃艺术研究中心等艺术机构共同推出二十世纪中国美术大家系列展“文心化境——张仃书法艺术展”于4月13日在北京画院美术馆隆重开幕。
 
 
    张仃先生的夫人、著名诗人灰女士,李可染先生的夫人、著名雕塑家邹佩珠女士,全国政协常委、国务院参事室副主任、中国美协副主席、北京画院院长王明明先生等出席开幕式并分别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开幕式由北京画院副院袁武主持。
 
 
 

 
绿遍山原白满川
 
 
    据北京画院副院长袁武先生介绍,这次“文心化境——张仃书法艺术展”是北京画院今年陆续推出的“二十世纪中国美术大家系列展”的重要主成部分。张仃先生是一位掌握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大美术家”,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他就参与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设计工作并负责组建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之后,张仃又与李可染、罗铭一起以中国画水墨的方式开始长途写生,并举办写生画展轰动整个美术界,顺应时代潮流寻求改革中国画的道路与方向。七十年代开始,具有张仃个人艺术风格特色的焦墨山水画开始出现在中国画坛,他在继承中国画优秀传统的基础上融入自己实验性的革新探索。暮年的张仃寓居京西住所时仍没有放下手中毛笔,却钟情于中国传统的篆书艺术,创作了大量优秀的书法作品。可以说张仃先生一生的艺术创作与努力都贡献给20世纪新中国美术的发展。他笔下的漫画、连环画、壁画、装饰画、动画、艺术设计、焦墨山水、篆书书法都是我们今天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张仃以自己一生的艺术实践为大家更好的诠释了“大美术”的概念。
 
 
    此次展览共展出张仃先生书法及焦墨山水作品七十余幅。展览将张仃先生晚年创作的书法作品进行梳理、分类、研究,按照书写内容划分为:天人之际、古今之变、四时兴替三个部分。此外还将张仃先生早年创作的焦墨山水画对比陈列,从而演绎张仃先生“文心”幻化出的书境、画境之间的内在关联。
 

 

绿满天外

     发掘书法内涵拓宽展览外延

 

    书写篆书是晚年时张仃先生每天都要做的功课,但是就书写内容来看,张仃先生并非是信手拈来毫无根据,而是在灰娃先生的帮助下,认真的梳理、整合古人的哲理名言和历朝的文学经典。在创作时又加入自己的理解和加工,就篆书作品书写的内容来看,也是对当今传统文化缺失情景下的一种普及和推广。展览的第一部分“天人之际”为先秦诸子著述及历代诗文中流传久远的经典论述,从中折射出古人传统的宇宙观与人生观;第二部分“古今之变”主要为各朝咏史抒怀,凭吊古今之作,反映古人的历史观;第三部分“四时行焉”讲述四季的轮回与自然的兴衰,主要选取的是古典诗文中咏叹四季的名句。所以在这次展览中,我们对这批书法作品的释文与出处进行了详细认真的考据工作。在方便阅读的同时更好的拓宽了展览的外延,使得这次张仃先生的书法艺术展不仅仅具有艺术的可观性,更加具备了文学上的可读性。在传统久违的今天走进传统,重读经典。

 

 

    书法作品首次集中面世

 

    在此之前关于张仃先生艺术成就的展览举办过很多次,无论是整合张仃先生各门类艺术成就的回顾展,还是以焦墨山水画为主题的专题展。但是将张仃先生钟情一生的书法艺术作为切入点,单独以专题展览形式推出的研究性展览尚属首次。展览将张仃的书法作品集中展示,并将一些临古、写生的焦墨山水画配合书法同时展出。在展示张仃先生书法艺术成就的同时还有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想以张仃先生的艺术为个案来研究中国绘画与书法之间更为内在的关联,进一步深入探求他所说的“底线”为何物?这个“底线”包含有多个层面:其中既有对于中国画传统的认识与实践,也包括了中国画家对于书法的深造与磨练,还有更为微观层面的笔墨以及宏观层面的境界提升。这次展出的焦墨山水不施彩色、纯用水墨,与书法作品相互对照,我们更容易找出笔墨与线条、书法的结构与绘画的章法之间更为直观的联系,进而探讨其他关于书画同源的方法和规律。

 

附:艺术家简历


    张仃(1917.05—2010.02)号它山,当代著名国画家、漫画家、壁画家、书法家、工艺美术家、美术教育家、美术理论家。

 

    曾任中国文联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全国壁画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副理事长,中国画研究院院务委员,黄宾虹研究会会长,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院长,《1949—1989中国美术年鉴》顾问。参与设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主要著作有《张仃水墨写生》、《张仃画室》。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

成功书画家网
莫建成
莫建成

莫建成先生将工笔花鸟画的既定程式与西部地区的地理风貌和人文品格熔铸汇通,

 11件作品 2963热度

张谷旻
张谷旻

诗画俱佳的唐代大诗人王维说:“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这也正如张谷旻先

 8件作品 5355热度

马西园
马西园

李苦禅先生曾跋其书云“西园先生书法近古,近代实不多见,可永宝之。绘画初学

 5件作品 5397热度

邓子芳
邓子芳

明代海南才子丘浚《题五指山》诗曰:“五峰如指翠相连,撑起炎荒半壁天。夜盥

 6件作品 5663热度

张改琴
张改琴

石涛《画语录》中说:“太古无法,太朴不散,太朴一散,而法立矣。”于一个人

 7件作品 6014热度

冯大中
冯大中

近代画虎大家首推张善孖,他以观察真虎切入,改变了古人凭概念画虎的套路模板

 8件作品 8163热度

于志学
于志学

菜根谭有云:“鸟语虫声,总是传心之诀;花英草色,无非见道之文。”于志学先

 4件作品 7030热度

张江舟
张江舟

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说:“中国的画……是一个线条的组织。”,线条不仅透露出形

 5件作品 12954热度

最新文章

笔蕴天机 富丽含趣——《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黑龙江画家王俊平先生作品赏析

笔蕴天机 富丽含趣——《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黑龙江画家王俊平

王俊平先生是以漫画闻名的画家,也偶作中国水墨写意画,往往笔写墨染富于天

2025-08-27

重彩为笔 山河为卷——陕西国画院原名誉院长苗重安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浅赏

重彩为笔 山河为卷——陕西国画院原名誉院长苗重安作品(《西部

苗重安的作品中蕴含着将中国传统山水转化为具有现代视觉张力的“图腾”,其作

2025-08-26

意出工写 清婉娟秀——《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当代女画家张怀月作品简析

意出工写 清婉娟秀——《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当代女画家张怀月

或工质或写意的,或古典或现代的,无论什么体裁、何种主题,张怀月女士

2025-08-26

对如何让老师自觉落实二轮复习方案的思考

对如何让老师自觉落实二轮复习方案的思考

对如何让老师自觉落实二轮复习方案的思考

2025-08-25

备课“ 四思 ”

备课“ 四思 ”

备课“ 四思 ”

2025-08-25

以学为先

以学为先

以学为先

2025-08-25

深情致敬自然美——大力先生花鸟画(《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欣赏

深情致敬自然美——大力先生花鸟画(《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欣

“一生画兰,半世画竹”画竹必是成竹在胸之人才可为之的事业,而成竹在

2025-08-25

高效课堂在“ 争吵 ”中成长

高效课堂在“ 争吵 ”中成长

高效课堂在“ 争吵 ”中成长

2025-08-25

观念的突破

观念的突破

观念的突破

2025-08-25

形神兼具 清丽活泼——《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青年人物画家于博女士作品赏析

形神兼具 清丽活泼——《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青年人物画家于博

于博女士的这幅《夏日小憩》,将中国绘画的笔墨语言和人物造型的写实表现

2025-08-25

山河万象 抒怀寄情——陕西画家吴成斌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山河万象 抒怀寄情——陕西画家吴成斌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

或丝路戈壁、大漠茫茫,或云横秦岭、太白险峻,或峡江浩荡、烟岚云翳,或黄河

2025-08-22

课改的“ 十个三 ”

课改的“ 十个三 ”

课改的“ 十个三 ”

2025-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