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博物馆五一端出文化大餐

2012-04-20

文章来源:
493次浏览
 
  对于一座城市或一个国家,博物馆就是它浓缩了的发展史和演变史。同时,要让“博物馆不单纯是一个市民文化补习的地方,更重要的,它应该成为市民休闲的主要场所之一。”九江市博物馆馆长汪建策,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说。
 
  5.1国际劳动节和5.18国际博物馆日即将到来之前,记者来到布展中的九江博物馆二楼展示展览厅看到,工地现场热火朝天,各路施工人员正在日夜兼程、紧锣密鼓地抓质量赶进度,进入最后的决战和冲刺阶段,加紧布展调试,以确保“5.1”顺利试开馆。
 
  博物馆的春天
 
  博物馆一路走来,真不容易,不由得让人感慨万分。
 
  九江市博物馆成立于1978年,在同级城市里时间算是较早的。可是,长期以来却没有一个像样的场所。而九江是一座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就像家有珍宝却无处收藏那样,十分窘迫。九江市博物馆不得不临时设在一个旅游景点——烟水亭里。没想到,这一临时,就过去了几十年。
 
  几十年来,九江的珍宝大多尘封在箱笼里,难见天日,别说向别人自豪地展示,就是我们九江人自己,又有几人知道老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有那些呢?
 
  因为烟水亭是古建筑物,也是九江的一张名片,而博物馆既是一个陈列展览的地方,也是博物馆办公和收藏的地方,这就使得两方面大受制约,均难以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蜗居中的博物馆,面积太小,仅有1700多平方米,展厅部分只500平方米。另外,烟水亭作为一座古建筑,很难体现博物馆的效果,难以承载九江历史文化的厚重,何况还要将之展示出来。
 
  30多年来,市民一直热切呼吁,翘首盼望,希望拥有自己的一家城市博物馆。几代博物馆人更是不懈地努力,积极促成这一梦想得以实现,渴望新的博物馆能够比较全面地把九江几千年来的历史文化,通过这个平台和窗口展示给社会。遗憾的是,由于当时方方面面的原因和条件,都没有真正落实下来。有几次是胜利在望,结果却是功败垂成,不了了之。
 
  当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时,人们对文化必然会有很高的追求,因为文化是一个地方乃至整个国家的灵魂。
  十七大后,党中央把文化建设提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上来了。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地方财政的不断增强,九江已经有能力和条件来建设如博物馆这样的公共文化设施了。
 
  九江市委第九届七次会议的召开,新一届领导班子对文化设施建设、特别是公益文化事业的建设,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和重视,2009年,新博物馆的建设被提上了议事日程,并被列为重点文化民生、惠民工程的项目。市委市政府决定,尽快新建一座能够体现九江历史风貌、城市特点的现代化综合博物馆。
 
  这样,九江博物馆才真正迎来了自己的春天。
 
  画龙点睛之笔
 
  胜利岛原本就是一个吸引眼球的地方。在岛上建博物馆,那就是画龙点睛之笔了。
  博物馆汪建策馆长说,在市委市政府确定准备建馆的时候,首先面临两个基本问题,一是选址的问题,因为博物馆作为一个公共文化设施,与其他的建筑是有所不同的,因为它首先是一个文化建筑,要考虑到建筑的文化空间。经过反复的比较和筛选,最后把选址确定在了胜利岛上面。这一选择,是很有眼光的。
 
  为什么呢?其一,胜利岛的面积有112亩,相对来说它还是一个独立的地理单元,因为博物馆是免费开放、不设围墙的一个文化设施机构,而选址岛上建馆,相对在管理上、安全方面、对外开放等方面的有利条件更多一些。另外,胜利岛上除了方尖碑之外没有更多的建筑,所以,博物馆在设计时,岛上建馆的文化空间就特别好打造。其三,考虑到九江整个城市和九江居民南方民族亲水特性,胜利岛的周围全被八里湖的湖面环绕,这一特性可望体现。第四,考虑到岛上原有的方尖碑,客观上它并没有多少文化含量,博物馆落成以后,既丰富了胜利岛的气氛、增强了岛上的文化元素,同时,也把博物馆和方尖碑容为了一体,使岛上的建筑群体化多元化和活跃化。
 
  可以说,胜利岛因博物馆而活,博物馆因胜利岛而灵,二者互为惠利,相得益彰。
 
  高山流水铸理念
 
  一个城市的丰富内涵和它独特的风韵,离不开自然条件和人文资源,更要求城市的建筑要有亲和力,这样的城市才具恒久的美丽,才能让人流连忘返。
 
  市博物馆的馆址选定之后,在全国邀请了4家设计力量较好的单位,设计了5套方案。经过专家的认证、评审,并反复征询了各方意见和建议,最终确定和实施了由上海现代集团设计的这套方案。
 
  它赋予新馆以“高山流水”的理念——方尖碑代表高山,博物馆代表流水,一横一竖,方尖碑206米高,博物馆长216米,这样,新馆就在纵横之间舒缓地展开。
 
  博物馆的建筑面积达18000平方米,都是严格按照国家博物馆的规范设计和施工的,应该说它是一个具备了当代博物馆功能的现代博物馆。
 
  自确定馆址,到设计,再到承建,博物馆人一直在致力于新的博物馆予文化的核心内涵和展示,而每一个地方的文化都是有它独特的区域特征和个性。
 
  九江是个山水城市,自然环境非常优美,可谓得天独厚。“九江博物馆”馆名是由国学大师、中国书协原主席、北师大教授启功先生亲笔题写的。博物馆外墙有一个100平方米的、由中央美院吕品昌教授创作的铜制浮雕《九派长歌图》,浓缩了九江的山、江、湖、城的文化气息,这是非常符合九江的地理特征和文化特征的。这样,从装饰符号上便突出了博物馆建筑本身的特点和文化元素。第四,外挂全部采用的是天然石材,这样更符合自然。
 
  “从内部来讲,保持它的基本陈列。即把九江从远古到今天,城市是怎么发展过来的?它的文化个性和特征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我们通过文物、场景、多媒体这些手法把历史文化再现出来。”市博物馆汪建策馆长如是说。
 
  文化视觉大餐
 
  市委市政府把这个工程作为重大的民生工程也是文化惠民工程来抓,始终关注和支持博物馆工程。
 
  尤其是在确保质量上,博物馆可谓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建设者杜绝三无产品,严格按照施工设计要求选择使用材料。在抓好质量的同时,努力赶进度。考虑到工期相对比较紧张,项目部从开工到现在,没有星期天没有节假日。
 
  博物馆在整个建筑和环境的色彩配备上,不断地听取设计单位、建设单位和从事景观、美学研究专家的意见和建议,怎样更好地让建筑和环境更融洽和配备等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汪馆长说:“博物馆,它是任何国家任何城市对外宣传的一个窗口。对我们本市人来说,它可以起到一个爱家乡了解家乡的作用,对外来人说,它是一个宣传九江的窗口,增加这个城市对外的吸引力。”
 
  自2010年11月26日全面启动开工以来,经过一年多的建设,博物馆的建设工程基本完工了。目前已经进入到了最后的冲刺阶段,按计划和要求,今年的5月1日进行试开馆。
 
  通过试开馆,检验博物馆对外宣传的功能和一些设施设备是不是能够符合和满足正式开馆的需要;同时,广泛征集社会各界对承展的意见和建议,使这个展览能够更加符合九江的历史文化的面貌和特征,满足绝大多数的参观者对博物馆文化展示的一个需求。
 
  5.1试开馆期间,主要是向社会提供三个展览:一是基本陈列:“九派云横——九江历史文化陈列”;二是和市收藏协会联合推出的“洪州窑瓷器专题展”;三是和市美协共同推出的“九江市首届花鸟画展”。
 
  记者浏览二楼展厅,尽管还是在初期的布展期,但已能看出展厅里到处充满了九江的历史文化元素和九江深厚的文化底蕴。
  建成后的博物馆是免费供市民和游客参观的。建成以后的博物馆可以给大家提供公众服务、文物收藏、学术研究和交流、查阅资料、对外陈列展览,等等。博物馆的建成,将带动民间收藏展览,把当代的艺术展示给社会,最大限度地实现九江大文化、大繁荣,让老百姓真正地享受文化大餐。
 
  江湖交汇、众水云集的九江城,在这片水乡泽国之地,请走进我们自己的博物馆,阅读我们日日生活的这座城市的发展史和文化史吧,这样,会让我们更加亲近和热爱我们的城市。(记者 詹晓华)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

成功书画家网
莫建成
莫建成

莫建成先生将工笔花鸟画的既定程式与西部地区的地理风貌和人文品格熔铸汇通,

 11件作品 2958热度

张谷旻
张谷旻

诗画俱佳的唐代大诗人王维说:“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这也正如张谷旻先

 8件作品 5351热度

马西园
马西园

李苦禅先生曾跋其书云“西园先生书法近古,近代实不多见,可永宝之。绘画初学

 5件作品 5394热度

邓子芳
邓子芳

明代海南才子丘浚《题五指山》诗曰:“五峰如指翠相连,撑起炎荒半壁天。夜盥

 6件作品 5661热度

张改琴
张改琴

石涛《画语录》中说:“太古无法,太朴不散,太朴一散,而法立矣。”于一个人

 7件作品 6013热度

冯大中
冯大中

近代画虎大家首推张善孖,他以观察真虎切入,改变了古人凭概念画虎的套路模板

 8件作品 8162热度

于志学
于志学

菜根谭有云:“鸟语虫声,总是传心之诀;花英草色,无非见道之文。”于志学先

 4件作品 7028热度

张江舟
张江舟

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说:“中国的画……是一个线条的组织。”,线条不仅透露出形

 5件作品 12946热度

最新文章

笔蕴天机 富丽含趣——《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黑龙江画家王俊平先生作品赏析

笔蕴天机 富丽含趣——《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黑龙江画家王俊平

王俊平先生是以漫画闻名的画家,也偶作中国水墨写意画,往往笔写墨染富于天

2025-08-27

重彩为笔 山河为卷——陕西国画院原名誉院长苗重安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浅赏

重彩为笔 山河为卷——陕西国画院原名誉院长苗重安作品(《西部

苗重安的作品中蕴含着将中国传统山水转化为具有现代视觉张力的“图腾”,其作

2025-08-26

意出工写 清婉娟秀——《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当代女画家张怀月作品简析

意出工写 清婉娟秀——《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当代女画家张怀月

或工质或写意的,或古典或现代的,无论什么体裁、何种主题,张怀月女士

2025-08-26

对如何让老师自觉落实二轮复习方案的思考

对如何让老师自觉落实二轮复习方案的思考

对如何让老师自觉落实二轮复习方案的思考

2025-08-25

备课“ 四思 ”

备课“ 四思 ”

备课“ 四思 ”

2025-08-25

以学为先

以学为先

以学为先

2025-08-25

深情致敬自然美——大力先生花鸟画(《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欣赏

深情致敬自然美——大力先生花鸟画(《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欣

“一生画兰,半世画竹”画竹必是成竹在胸之人才可为之的事业,而成竹在

2025-08-25

高效课堂在“ 争吵 ”中成长

高效课堂在“ 争吵 ”中成长

高效课堂在“ 争吵 ”中成长

2025-08-25

观念的突破

观念的突破

观念的突破

2025-08-25

形神兼具 清丽活泼——《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青年人物画家于博女士作品赏析

形神兼具 清丽活泼——《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青年人物画家于博

于博女士的这幅《夏日小憩》,将中国绘画的笔墨语言和人物造型的写实表现

2025-08-25

山河万象 抒怀寄情——陕西画家吴成斌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山河万象 抒怀寄情——陕西画家吴成斌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

或丝路戈壁、大漠茫茫,或云横秦岭、太白险峻,或峡江浩荡、烟岚云翳,或黄河

2025-08-22

课改的“ 十个三 ”

课改的“ 十个三 ”

课改的“ 十个三 ”

2025-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