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版画要走自己的路

2012-04-28

文章来源:
797次浏览
        版画发源于中国,最早可追溯到南北朝甚至更古,到唐代咸通九年(公元868年)《金刚经》扉页画“说法图”(现藏大英博物馆),技艺已经相当成熟。至14世纪初,中国民间印制极粗糙的赌博用纸牌,由商人传入欧洲后,欧洲的版画和印刷术才发展起来。日本的版画,也是从中国传去的。但是,中国的古代版画,还只是复制国画白描的一种印刷术。真正意义上的创作版画,则又是从国外引进的。

  20世纪初,中国浙江的李叔同和丰子恺等人就已经开始了创作版画的实践。至30年代,中国新兴版画之父鲁迅先生更是不辞劳苦,自费编印画册,将德国珂勒惠支、比利时麦绥莱勒等版画巨匠的作品以及苏俄的版画介绍到中国,邀日本友人举办木刻讲习会,并亲自担任翻译,多次举办个人收藏的外国版画展,与许多木刻青年通信,寄送资料,逝世前11天还扶病参观中国木刻展览,鼓励和指导木刻青年的创作。中国的版画在鲁迅先生不遗余力的倡导下,虽然处境艰苦、倍受迫害,终以燎原之势,在国统区和延安革命根据地蓬勃地发展起来。此时,中国新兴版画虽然年轻,但作为一种进步的文化艺术,表现了革命和抗战,反映了时代,引起了国外艺术界的极大关注。有不少国际友人专程来重庆等地收集这个时期的版画作品,并在国外展出。

  新中国成立后,从战争年代转向和平年代。中国版画的内容转为歌颂劳动和建设,情感刚健质朴,明朗欢快,优美抒情,表现语言上注意从民间剪纸、汉画像砖等民族民间艺术中吸取养料,艺术上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至文革时代,版画因作为政治宣传的工具而得到大普及,在极左思潮的干扰下,公式化、概念化的“红、光、亮”成为一种时尚。但仍有少数艺术精英不为所动,坚持自己的艺术探索和实践。

  文革后,因文革中断的中国版画的发展轨迹,又得到了继续和延伸,由于文革版画大普及使版画创作队伍得到空前扩展,作者面更广,作品更多,形式和内容更为多样,质量也更高,形成了中国创作版画史上的第三次高峰。

  改革开放后,在西方当代艺术思潮的不断冲击下,中国的版画向何处去?是沿着自己原先发展的道路继续前进,还是改弦易辙,顺着西方当代艺术思潮走?在版画作者的队伍中,形成了极大的分歧。

  笔者以为,纵观世界艺术史,东西方的绘画艺术,因人种、地域、气侯条件等种种因素,差距本来就很大。比如,以人种而言,黄种人的脸部形体特征比较平,美在线条,适宜于平面和线条描绘,故东方绘画以线条和平面为主;白种人的脸部形体起伏明显,美在体积,适宜于立体和明暗描绘,故西方绘画以明暗和立体为主。东方人农业为主,多素食,故以水作画;西方人牧业为主,多肉食,故以油作画。中国产宣纸,易破,不宜反复作画,故简约、素淡,以少胜多;西方产画布,适宜反复描绘,故细腻、强烈、以丰富取胜。因此,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欣赏习惯和审美标准皆有极大差异。

  中国的版画,首先考虑的是给中国人民看,其次才是给外国人看,不应该首先考虑给外国人看,甚至只是给某些外国人看。正如西方的绘画也是首先考虑给本国人民看,其次才是给其他国家的人看,不会是首先考虑给外国人看的。所以,中国的版画要发展,应该是在吸收一切当代世界艺术养分的基础上,沿着自己的轨迹发展,走自己的路,不应该模仿西方的版画,盲目跟着西方当代艺术思潮走。

  中国的版画家,作为一个人,生存在如今社会巨大变革的时代,生存在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如何以自己的头脑和思想,表现这个伟大的时代和伟大的人民,表现我们社会的长处和不足,光荣和耻辱,为我们伟大祖国更美好的明天,为美化我们人民的生活,尽一个版画家添砖加瓦的绵薄之力,是应履行的职责。

  不管西方现当代艺术的发展,是如何按照19世纪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先验给定的艺术进化论的发展模式,在19世纪中叶后,开创了一条在观念上不断求新求变的现代艺术的发展之路,又如何根据黑格尔历史哲学观的推断“艺术的死亡和艺术史的终结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一个必然逻辑”,“艺术只不过是人类精神进程中的一个短暂的历史阶段”。架上绘画即将终结,装置、媒体、行为等等也已步入穷途末路,艺术正在走向死亡。那只是西方的情况。我们没有理由一定要按着西方现当代艺术的发展程序重新走一遍,要求中国版画进行“一次深层的精神革命”,“排除政治、社会及文学等因素的影响,转向关注自身”, “疏离生活,淡化主题,更重生命体验,情感表达”,表现“人性扭曲与裂变”、“内心世界的焦虑、怀恋和苦涩”,“有意与大众的审美趣味和欣赏习惯拉开距离”,“由民族、传统的向现代的、国际性的迈进”。使“中国版画的发展体现较强的学术性与当代性”。我们没有理由一定要跟西方的艺术一样,走“在观念上不断求新求变的现代艺术的发展之路”,也没有理由一定要与西方的艺术一起走向“艺术的死亡和艺术史的终结”。因为中国没有黑格尔,中国没有“艺术进化论”和“历史哲学观”,更没有预言艺术将走向“死亡”的哲学家。因为西方自古代艺术至19世纪中叶艺术发展的情况,和中国自古代艺术至19世纪中叶艺术发展的情况完全是两回事,西方现当代艺术的发展过程和中国现当代艺术的发展过程也完全是两回事。

  那种认为西方国家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领先地位决定了西方艺术也处于国际艺术发展潮流领导地位,其他国家的艺术只能尾随其后,亦步亦趋地模仿或照搬的观点,是完全不懂艺术规律的殖民文化的理念。

  21世纪,由于科技的飞速发展,全球化时代已经到来。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并非任何东西都需要全球化。科技发展需要全球化,经济发展需要全球化,文化不可能全球化,艺术同样不可能全球化,各民族的生活习俗、欣赏习惯更不可能全球化。因为文化的多元性和艺术形式的多样性才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和艺术发展的本质和规律的。文化和艺术的全球化,反而不利于世界各国各民族文化和艺术的发展。对全球化的简单化理解,只会起到阻碍文化和艺术进一步发展的作用。

  价值是什么?价值在于稀缺,价值在于独特,价值在于不可替代,价值不在趋同而在存异。艺术的价值亦如是。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

成功书画家网
张江舟
张江舟

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说:“中国的画……是一个线条的组织。”,线条不仅透露出形

 5件作品 700热度

杜滋龄
杜滋龄

杜滋龄先生是当代画界风格鲜明而成绩卓著的艺术家,其笔下人物汲取技法丰富,

 5件作品 1366热度

师恩钊
师恩钊

师恩钊先生的山水画,着力表现北方山水的奇峻风光,构图恢弘大气,笔墨雄浑苍

 6件作品 3787热度

张捷
张捷

传统和生活,是绘画创作的两大重要源泉。前者,不仅以古人浩如烟海的经验总结

 7件作品 2672热度

裘缉木
裘缉木

孙过庭《书谱》中,对古与今、旧与新的“古不乖时,今不同弊”对比批评主张,

 5件作品 2552热度

李翔
李翔

关于中国画的“形神”之论,历代以来多有阐述。譬如魏晋南北朝谢赫的“应物象

 3件作品 3789热度

张松
张松

“张松先生的山水绘画,扎根于徽山皖水自然之中,家乡芜湖的山水风光、湖中烟

 5件作品 6182热度

王梦湖
王梦湖

清代画家龚贤说:“心穷万物之源,目尽山川之势”,对自然生活的感物历来是

 9件作品 8090热度

最新文章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布 局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布 局

布局的时候是快乐的,充满了美好的憧憬和神圣的向往。现在是辛苦的,不遗余力

2025-04-30

百岁猫王 巨著皇皇——读孙菊生老夫子长卷(“五一劳动节”成功美术馆馆藏名家名作展)有感

百岁猫王 巨著皇皇——读孙菊生老夫子长卷(“五一劳动节”成功

提起画猫孙菊生老夫子号称“百岁猫王”,是介于曹克家兄弟的工笔和刘奎龄、刘

2025-04-30

取象惟诚 传神乃真——当代著名人物画家刘选让先生作品(“五一劳动节”馆藏名家作品展)赏读

取象惟诚 传神乃真——当代著名人物画家刘选让先生作品(“五一

元代赵孟頫曾为画补跋云:“余尝见卢楞伽罗汉像,最得西域人情态,故优入圣域

2025-04-29

天涯芳草  似水流年——读中美协副主席李翔先生的一幅画(“五一劳动节”馆藏名家作品展)

天涯芳草 似水流年——读中美协副主席李翔先生的一幅画(“五

,画家用浅绿钩染着波澜起伏的青青草地,用浅绿加些许青色画出静静搁置的扇子

2025-04-28

挥彩写萱草 灿灿能解忧——当代著名花鸟画家郭怡孮先生作品(“五一劳动节”馆藏名家作品展)赏读

挥彩写萱草 灿灿能解忧——当代著名花鸟画家郭怡孮先生作品(“

读小学时学校的花圃中种了许多萱草,因为爱其岁岁黄花灿灿满园,于是向管

2025-04-27

秋光明媚 光影互彰——官布先生《青山秋色》(“五一劳动节”成功美术馆馆藏名家作品线上展)赏读

秋光明媚 光影互彰——官布先生《青山秋色》(“五一劳动节”成

“审美判断的基本内容是对象的形式所引起的快感。这种形式之所引起快感,是

2025-04-27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高度重视并努力做好宣传工作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高度重视并努力做好宣传工作

今年以来,宣传工作有声有色,新媒体宣传取得重大突破,尤其是微信采编和转

2025-04-25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成功事业阔步发展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成功事业阔步发展

一是新班子运行整体良好;二是暑假培训达到了预期目的;三是各实体单位主要

2025-04-25

周矩敏十年新作展亮相昆山!

周矩敏十年新作展亮相昆山!

据悉,该展览将持续至5月10日。本次展览展出了周矩敏近十年来创作的《

2025-04-25

真山即我 我即真山——当代著名画家白云乡先生三幅山水画(“五一劳动节”馆藏名家作品展)漫谈

真山即我 我即真山——当代著名画家白云乡先生三幅山水画(“五

艺术其实是感性、直觉的东西,不是理性、客观的事物。清人恽南田说:“笔墨可

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