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晓松与他的工笔花鸟画

2012-09-24

文章来源:
696次浏览
        百年以来的中国工笔花鸟画,经历了从传统型到现代型的创造性转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很多画家从自身出发,做了一些观念、媒材与技法上的尝试,也由此形成了以不同地域特点与个人风格为代表的工笔花鸟画风。在这些不同画风的实践者中,莫晓松是近些年中国画坛涌现出来的成绩斐然的中青年工笔花鸟画家。他的作品既得传统工笔画的精致明丽,又有文人写意画的雅逸清疏,同时兼具源于西北地域性情的、苍莽雄俊的个人风神,在同一风格类型的作品中显得尤为突出。
        六十年代出生于甘肃陇西的莫晓松生长于一个工笔花鸟艺术世家,从小就受到其父——现甘肃省美协主席、着名工笔花鸟画家莫建成先生的影响与熏陶,加之晓松天资聪颖、勤勉好学,年少时便画艺日进;在九十年代初期,随着他的作品在全国七届、八届美展、全国首届中国花鸟画展、全国首届中国画展等一系列重要展览上多次获奖,莫晓松在工笔花鸟画坛开始崭露头角,并渐渐为美术界所关注。近年来,莫晓松进京赴中央美院深造,埋头于创作实践与对作品内在意境的深入探索,在 2002年毕业于“郭怡孮花鸟高研班”之后,画风亦日见成熟,形成了富有自身艺术个性特色的风格样式。2004年进入北京画院以来,他的工笔花鸟画创作得到了很多前辈与同代画家的鼓励、认可与肯定,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也进入了其艺术创作的风格稳定期,他在艺术之路上的进步是有目共睹的。
       晓松的工笔花鸟,最大的特色就在于他能从工笔画的细腻雅致之中捕捉到那种灵动鲜活而不乏阳刚之美的气质。他的画既有严谨的学院派功力又具源自于内心的个人创造,这使得他的作品兼具宋人写生传神的院体风格与元代文人水墨花鸟的放逸冷隽。如晓松的近作《秋荷集贤图》长卷就带有这样的意境。画面上荷花荷叶的勾线与罩染,显示了晓松对于传统技法掌握的扎实功底,而湖面上雾气的处理则采用了工写结合的手法,呈现出一种视觉效果与画面意境上的双重张力;从画面局部到整体氛围,都不难看出晓松在创作时,其内心状态是很“静”的,这种“静气”在青年画家中实在难能可贵。
        静气的修炼本是一个长期省思与积淀的过程,除了勤奋的苦练,还要有对于画面背后文化境界的思考和参悟,要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道家、禅宗思想有比较深入透彻的理解与钻研。在古人的画论里,对于“静”的阐释不胜枚举,如古人总结出的未动笔前要“兴高意远”、已动笔后要“气静神凝”的从画之道,以及“澄怀味象,静观万物”的观察体验方式。晓松的工笔花鸟,得其“静”而追现其“动”,在清冷幽散的氛围里把握到了一种跃动的生机,也呈现出一种典雅凝重的永恒感。这一点在工笔花鸟画创作中是十分难得的。
       在处理色与墨、工笔与写意的结合关系的问题上,晓松作品中的尝试也取得了不小的进展。他将传统水墨的晕染法甚至泼墨法直接引入到工笔画创作中,用来表现西部地区大漠戈壁的苍茫、宏阔与荒寒,调和画面局部色彩与整体意境的协调关系,这使他的作品具有一种浑厚的精神气质与感人的震撼力。从他的早期表现西北大漠的作品《大漠秋风沙》、《冬至》、《寒禽雪霁》的清冷孤寂,到近些年来画的描绘荷塘风情的小品《净土》、《随花逍遥》的轻巧空灵,晓松在画中一再实践着工与写的结合、线与面的结合,以及冷色调在画面整体中的情绪表达效果。应该说,他的这种尝试是非常有价值的,这个问题也是当下其他工笔花鸟画家一直在苦苦面对和试图解决的问题。
       在传统与现代、传承与创新的问题上,晓松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也兼有中青年画家固有的勇气、锐气与开拓精神。他一度对宋人花鸟抱有浓厚的兴趣,对于宋代院体工笔花鸟的设色和布局颇有心得;他对元代文人写意的山水、花鸟亦情有独钟,并试图将诸多山水画的写意皴法融入到花鸟画的表现手法之中,在工笔重彩中加入泼墨肌理。对于中国画的大传统,无论是古人还是近代大家,晓松一向是以一种谦慎好学的心态去面对的,他的视野很开阔,思考也较为深入。晓松在吸取传统营养的同时,也用于打破既定画科与固有技法的边界、规条,汲取了很多现代因素。如在他的很多作品中,形式感的创新、色彩的使用和视觉效果的营造,为画面增添了强烈的现代感与时代精神,他这几年画的《清香》、《秋葵》等尺幅不大的画,都凝聚了他对于创新问题的思考。
        2003年,晓松的作品《春到红墙》获得了“当代花鸟画艺术大展”金奖,在这幅作品中,他表现了红墙一角枝头绽放的繁花,蕴涵了“盛世和平”的象征寓意,在形式感与意义深度方面都完成了一次突破。应该说,中国当代工笔花鸟画的题材创新正在于向现实生活贴近,与中国社会的宏观精神相结合。所以,花鸟画家只将目光局限于花鸟虫鱼的世界是远远不够的,仅仅为了表现花鸟画而画花鸟,或仅仅为了营造视觉美感而画花鸟,永远成不了一流的画家,而只能做一个技术精熟的画匠。晓松的灵气在于,在拥有扎实的造型、用色的基本功之外,他肯在创作背后的文化意境上下工夫,使作品具有一种深层次的艺术感染力。因此,他的作品既不流于俗气,也不故弄玄虚,画如其人,真诚而敏感,执着而亲切。
        我相信,作为一位实力派的中青年工笔花鸟画家,晓松将凭借自己的天赋与勤勉,在未来的艺术之途上取得更大的成绩。我期待着这一天早日到来。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

成功书画家网
聂成文
聂成文

中国的书法艺术,行草隶篆、或碑或帖各有特点。或如草书之“存字之梗概,损隶

 8件作品 436热度

莫建成
莫建成

莫建成先生将工笔花鸟画的既定程式与西部地区的地理风貌和人文品格熔铸汇通,

 11件作品 4809热度

张谷旻
张谷旻

诗画俱佳的唐代大诗人王维说:“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这也正如张谷旻先

 8件作品 6594热度

马西园
马西园

李苦禅先生曾跋其书云“西园先生书法近古,近代实不多见,可永宝之。绘画初学

 5件作品 6639热度

邓子芳
邓子芳

明代海南才子丘浚《题五指山》诗曰:“五峰如指翠相连,撑起炎荒半壁天。夜盥

 6件作品 6847热度

张改琴
张改琴

石涛《画语录》中说:“太古无法,太朴不散,太朴一散,而法立矣。”于一个人

 7件作品 7114热度

冯大中
冯大中

近代画虎大家首推张善孖,他以观察真虎切入,改变了古人凭概念画虎的套路模板

 8件作品 9390热度

于志学
于志学

菜根谭有云:“鸟语虫声,总是传心之诀;花英草色,无非见道之文。”于志学先

 4件作品 7971热度

最新文章

以写为主 清丽纵逸 ——读张雪丹先生两幅大写意花鸟(《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

以写为主 清丽纵逸 ——读张雪丹先生两幅大写意花鸟(《西部成

大写意花鸟画,借助于书法的技术手段和审美特征,充分发掘毛笔和宣纸的表现潜

2025-09-03

山重水复 云逸烟邈——《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陕西画家傅化群先生作品赏析

山重水复 云逸烟邈——《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陕西画家傅化群先

皴笔奇崛苍莽而见山峰如耸、超拔挺立,线写朴拙嶙峋又见崖石纵横、峥嵘碐磳

2025-09-03

丹青绘尽秦岭色——陕西省美协理事葛建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欣赏

丹青绘尽秦岭色——陕西省美协理事葛建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

秦岭,这条犹如盘踞在中国内陆腹地的巨龙,以巍峨的身躯横亘东西,成为中华民

2025-09-01

岭上多白云 山水总含情——陕西画家翟晖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岭上多白云 山水总含情——陕西画家翟晖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

“一夜庭前绿遍,三月雨中红透,天地入吾庐”(清代张惠言《水调歌头》

2025-09-01

笔蕴天机 富丽含趣——《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黑龙江画家王俊平先生作品赏析

笔蕴天机 富丽含趣——《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黑龙江画家王俊平

王俊平先生是以漫画闻名的画家,也偶作中国水墨写意画,往往笔写墨染富于天

2025-08-27

重彩为笔 山河为卷——陕西国画院名誉院长苗重安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浅赏

重彩为笔 山河为卷——陕西国画院名誉院长苗重安作品(《西部成

苗重安的作品中蕴含着将中国传统山水转化为具有现代视觉张力的“图腾”,其作

2025-08-26

意出工写 清婉娟秀——《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当代女画家张怀月作品简析

意出工写 清婉娟秀——《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当代女画家张怀月

或工质或写意的,或古典或现代的,无论什么体裁、何种主题,张怀月女士

2025-08-26

对如何让老师自觉落实二轮复习方案的思考

对如何让老师自觉落实二轮复习方案的思考

对如何让老师自觉落实二轮复习方案的思考

2025-08-25

备课“ 四思 ”

备课“ 四思 ”

备课“ 四思 ”

2025-08-25

以学为先

以学为先

以学为先

2025-08-25

深情致敬自然美——大力先生花鸟画(《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欣赏

深情致敬自然美——大力先生花鸟画(《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欣

“一生画兰,半世画竹”画竹必是成竹在胸之人才可为之的事业,而成竹在

2025-08-25

高效课堂在“ 争吵 ”中成长

高效课堂在“ 争吵 ”中成长

高效课堂在“ 争吵 ”中成长

2025-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