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中国画传统的理解

2013-06-08

文章来源:
642次浏览
       作者:黄阿忠
  

  对于中国画代代相传的传统,在学术论坛上,各有说法,而且也都有各自的道理。我是一个半路出家的中国画实践者,不会对他们各持的观点作出评价,而只是想以自己学习中国画的体会,谈谈对“传统”的理解。

 

  于宏观来看,我以为中国文化的传承是中国画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传统。中国画是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的一条支流,如果把中国画的源头纳入华夏文明和中华文化区追根寻源的话,那么中国画传统这条道就一定会变得更为宽广。从这点出发,画画人去读诗三百,古风乐府,老子,庄子及诸子百家;去品唐诗、宋词、元曲、西厢记、牡丹亭等等,就会变得非常有意义。诗经、乐府中有情韵意味可寻,老、庄诸子中有汪洋肆虐的想象和明睿的哲理可觅。又听古人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想想诗词中有意境,诗词中也有韵味,可见诗词和中国画之间的不解之缘。而元曲又让我们在通俗俚语中品味藏匿的文化。至于元杂剧、明清小说、笔记小品等等,这些看似与画画无关的文化,仔细想想,那杂剧、小说、小品中,关于人物的刻画,景物的描写等等都和画画有那么几丝关联,至少这些修养的积累,于画画,创作,构思等会有帮助。此外,也同样属于中国文化的彩陶、青铜器、壁画、墓饰、画像砖等,包括民间的皮影、织染、玩具,也都应归为中国画传统之源,并让我们去追溯。它们当中有形式、造型、意味和精神,我们还可以扩展得到更多审美的元素,或有雄浑、典雅、高古,或有洗炼,绮丽,疏野等等审美让我们觅取。如入其中,就好像进了宝山,切勿空手而返。还有散落在石鼓、钟鼎,铭文,竹简,摩崖石刻等等,乃至碑文中的珠宝,这“金石意味”,“中锋用笔”,“简约洒脱”“浑厚疏朗”等审美取向,虽然这些都是书法宝库里的,然“书画同源”,当然也可以作为中国画的传统去继承。

 

  如若微观审视中国画之传统,我想,或许“笔”、“墨”两字可将以概括。这“笔”、“墨”在宏大的中国文化中,则是一种具体表现,故视作微观。具体地说,笔是线条,是毛笔接触宣纸后的拉划、皴擦、点厾等所留下的痕迹,是一种可以看得见的或长或短的具体表现;墨是色块,是墨蘸水渲染后所获取的枯、湿、浓、淡,以及透显,渗化等变化效果。然将具体的点划、渗化等微观表现加以梳理,这“笔”、“墨”还承载着人文、气格、精神等文化内涵。我们在讨论中国画传统笔墨时,是千万不能忽视的。“笔”为颐养而成之天性,故我们称作笔性,人的性情不同而呈线条笔意各异,传统文化底蕴的差落而致线条笔趣高下。笔有起落,提按的变化,笔亦有抑、扬、顿、挫之节奏,就好像人的呼吸一般,它是有生命的。线条是用笔来体现的,而线条背后,则是天性和文化的创造,因此,我们认识笔不能仅停留在点、划的历练上。“墨”是黑、白的变化,墨亦蕴含山川大地之旷达。墨之透显,似风起云动之开合;墨之渗化,若涓涓细流之潺动。墨分五色好像是大地万物之缤纷,故有墨彩之说;墨的枯、湿、浓、淡可以想象成四季转换,乃成“润含春雨,干裂秋风”之句。墨、水相合成浓淡渗化而生韵,如若山川大地劲健、清奇、疏野、豪放之气息与格调。墨韵是由气、格考量的。山川天地是墨的“造化”,“神韵”是画家的“中得心源”。

 

  笔墨当随时代,这是古人说的,而如今西风东渐,西方的审美理念也会对传统的中国绘画产生一定影响。我最先是画西画的,再学习中国画,认识中国画传统的过程中,有些西方的东西也不免悄悄潜入。比方说“构成”,实际上这是构图的大框架,在中国画中,这叫做“章法”。无论山水、花鸟,就章法而言,在传统书画看来都有些陈式化,也比较概念。而当构成概念融入中国画的传统,那么中国画的“图像”会产生变化,也会创造出一些新意。还有形式感的处理,画面黑、白、灰整体的安排,色彩的捕捉与运用等等,在西方绘画中,也都有我们可吸收的营养。将西方构成、形式、色彩等审美理解融入,其实也并不是简单的,囫囵吞枣的,也不能光停留在表面。它需要“煮”透、“化”开,这样,我们才能得到更完善的滋养和补充。

 

  我理解的中国画传统就是将中国的文化与笔墨贯穿起来,那么你的笔墨就有意味、趣韵、气格、精神,或许这也是传统的精髓,如果还有西方文化,审美理念,形式处理的融入,那么,中国画传统的外延也会逐渐拓展,不过,那需要我们提升“熔炉”的温度,继而化开一切外来的东西。这个所谓的自身“温度”也就是“文化”和“修养”。

 更多书画  www.hualang001.com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

成功书画家网
聂成文
聂成文

中国的书法艺术,行草隶篆、或碑或帖各有特点。或如草书之“存字之梗概,损隶

 8件作品 454热度

莫建成
莫建成

莫建成先生将工笔花鸟画的既定程式与西部地区的地理风貌和人文品格熔铸汇通,

 11件作品 4817热度

张谷旻
张谷旻

诗画俱佳的唐代大诗人王维说:“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这也正如张谷旻先

 8件作品 6596热度

马西园
马西园

李苦禅先生曾跋其书云“西园先生书法近古,近代实不多见,可永宝之。绘画初学

 5件作品 6643热度

邓子芳
邓子芳

明代海南才子丘浚《题五指山》诗曰:“五峰如指翠相连,撑起炎荒半壁天。夜盥

 6件作品 6854热度

张改琴
张改琴

石涛《画语录》中说:“太古无法,太朴不散,太朴一散,而法立矣。”于一个人

 7件作品 7117热度

冯大中
冯大中

近代画虎大家首推张善孖,他以观察真虎切入,改变了古人凭概念画虎的套路模板

 8件作品 9400热度

于志学
于志学

菜根谭有云:“鸟语虫声,总是传心之诀;花英草色,无非见道之文。”于志学先

 4件作品 7977热度

最新文章

以写为主 清丽纵逸 ——读张雪丹先生两幅大写意花鸟(《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

以写为主 清丽纵逸 ——读张雪丹先生两幅大写意花鸟(《西部成

大写意花鸟画,借助于书法的技术手段和审美特征,充分发掘毛笔和宣纸的表现潜

2025-09-03

山重水复 云逸烟邈——《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陕西画家傅化群先生作品赏析

山重水复 云逸烟邈——《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陕西画家傅化群先

皴笔奇崛苍莽而见山峰如耸、超拔挺立,线写朴拙嶙峋又见崖石纵横、峥嵘碐磳

2025-09-03

丹青绘尽秦岭色——陕西省美协理事葛建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欣赏

丹青绘尽秦岭色——陕西省美协理事葛建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

秦岭,这条犹如盘踞在中国内陆腹地的巨龙,以巍峨的身躯横亘东西,成为中华民

2025-09-01

岭上多白云 山水总含情——陕西画家翟晖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岭上多白云 山水总含情——陕西画家翟晖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

“一夜庭前绿遍,三月雨中红透,天地入吾庐”(清代张惠言《水调歌头》

2025-09-01

笔蕴天机 富丽含趣——《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黑龙江画家王俊平先生作品赏析

笔蕴天机 富丽含趣——《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黑龙江画家王俊平

王俊平先生是以漫画闻名的画家,也偶作中国水墨写意画,往往笔写墨染富于天

2025-08-27

重彩为笔 山河为卷——陕西国画院名誉院长苗重安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浅赏

重彩为笔 山河为卷——陕西国画院名誉院长苗重安作品(《西部成

苗重安的作品中蕴含着将中国传统山水转化为具有现代视觉张力的“图腾”,其作

2025-08-26

意出工写 清婉娟秀——《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当代女画家张怀月作品简析

意出工写 清婉娟秀——《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当代女画家张怀月

或工质或写意的,或古典或现代的,无论什么体裁、何种主题,张怀月女士

2025-08-26

对如何让老师自觉落实二轮复习方案的思考

对如何让老师自觉落实二轮复习方案的思考

对如何让老师自觉落实二轮复习方案的思考

2025-08-25

备课“ 四思 ”

备课“ 四思 ”

备课“ 四思 ”

2025-08-25

以学为先

以学为先

以学为先

2025-08-25

深情致敬自然美——大力先生花鸟画(《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欣赏

深情致敬自然美——大力先生花鸟画(《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欣

“一生画兰,半世画竹”画竹必是成竹在胸之人才可为之的事业,而成竹在

2025-08-25

高效课堂在“ 争吵 ”中成长

高效课堂在“ 争吵 ”中成长

高效课堂在“ 争吵 ”中成长

2025-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