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歌墨舞 啸遨昆仑 ——记书法家王云

2012-03-07

文章来源:
556次浏览
       灵气崩发集笔端,一阵风雨满纸烟。
       笔飞墨舞龙蛇走,犹似钟张下尘凡。
       一位书画家在现场观摩了王云先生的书写过程后这样赞誉他。具有强烈地域人文精神和大胆创新精神的源上人王云先生,以其急风聚雨、闪电雷鸣而又雨过天睛的意蕴气象而称雄书坛。以其热情奔放、自由自在的超然心境,挥洒着青藏高原古朴、粗犷、豪爽、率真的情愫。以他创造性的艺术形式和语言释读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丰富内含和意蕴。
       王云先生以刻印起步而进入书法、绘画的殿堂。从一个工人成长为一名当代著名的书法家,执着和坚毅是他成功的秘诀。摒弃门户之见,厂采博取,不断否定自己铸就新我,汇古今于一笔、溶南北于一炉的博大胸襟,孕育了他的大气。对音乐、舞蹈、美术、武术精神的贯通,铸就了他的潇洒。如他自己所言:“书法是凝固在纸上的旋律和舞步。”欣赏他的书法如走进节奏的音乐中,有刚健的西部腰鼓,有江南轻歌曼舞的仪态,也有五线谱之跌宕变化无穷的韵律。
      

 

       王云先生十几岁便开始研习书法篆刻,同时关注绘画。他初学唐楷,继而上溯魏、晋、汉、秦。然后转至唐、宋、清、民,最后落脚于魏晋。在这一巨大的s形历史轨迹中,他操着一枝长锋柔毫,不分寒暑,孤灯相守,寂寞作伴,一走竞走了四十年,而使他寻找并真正确立自我的驿站应该是魏晋。魏碑的雄浑、质齐泻静穆苍劲,对于生长在青藏高原的王云先生来说,似乎与其审美心理和人生体验有一种先天的契合。他曾一度沉浸在北碑之中,凡能摄于手下的碑拓无不朝夕揣摩。与此同时,最能达其性情,形其哀乐的行草书同样对他有一种无法抗拒的诱惑,最终通过融会与创新,自成一格。而以碑法、帖意写出的楷书,凝重而不板滞,端庄而又洒脱,独具特色。立足传统,锐意创新,追求碑与帖、古典精神与现代意识、技巧法度与文化内含相结合,力创地域人文精神和自我个性相融合的书法风貌是先生不懈探求的目标。而多样的统一,矛盾的和谐成为他艺术创作追求的最高境界。
       王云先生的书法,其书沉稳中流露机智,行草书飘洒中时显庄重,体势变化莫测,笔法娴熟老到,不仅用笔的一招一式,点、画、提、按都非常讲究,通篇的布白更是成竹在胸,一泻千里。观先生作书,先濡墨以待,频频掭笔,旋即下笔。长锋横扫,如对敌阵。左冲右突似入迷宫。笔墨淋漓酣畅,结构跌宕多姿。急如风驰电掣,涩似耕牛犁地。俯仰、正侧、起承、转落如行云流水了无痕迹。转瞬间,烟云四起,满纸纵横。似江河之奔流,滔滔不绝,令人惊叹。及至落款,顾右文之气象而张罗,轻松随意,如小溪之潺缓,千姿百态,相得益彰。其用印别致,错落搭配,不作常态。人们常说观王云作书是一种享受。及至亲历,方知不谬。他那富有弹性的笔端如有魔助,牵动你心随他线条之起伏而律动,并为之跳跃,为之屏气,为之豁然,而进入忘我的境界。
       王云先生生为大山之子,有着与大山一样浑厚、朴实的性格和坦荡、率真的脾气。他对高原厂袤的原野,神奇、雄伟的昆仑、祁连风姿情有独钟,有着独特的理解。“草如流水楷如山。”就是面对大山时的深刻领悟。他把博大、雄浑的高原精神贯注到自己的艺术创作之中,把笔墨体验和人生的感悟交织在一起,凝聚成具有生命象征意义的笔墨形态,探求着书法艺术的真谛。故他的线条是生动的,结构是鲜活的。郑板桥云: “不泥古人,不执己见,唯在活而已矣。”这一个“活”字,正是对王云书法风貌的诠释。王云以舞蹈之灵动,音乐之飘逸,使其书艺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赋于了新的哲学意识和生命精神,用他独特的书艺抒写着自己的感悟,展示着自己的人格和文化品位。
      

 

       王云先生历四十多年的临池体验凝聚成独标高致的艺术风格,成为西部书坛的领军人物之一。多年来,一直活跃在西部艺坛,为一西部艺术的繁荣和发展做出卓越的贡献。王云先生桃李满河湟,然而他从不居功自傲,以平常心善待一切。“四十三年贫贱身,文凭学历手双空,不同桃李争颜色,敢问鬼神造化功。”这首《生日述怀》透射出他在生活中淡泊名利、事业上敢为人先的高尚品格。
       年届花甲的他精力不减当年,频频深入基层献艺,出入江河大山写生,以其独有的笔墨形式描绘着昆仑的气派,祁连的葱郁和黄河炽烈似火的丹霞风貌,完成着一个生命不懈的奋斗历程。
       染翰操觚四十年,孤灯清酒苦参禅。
       胸罗万象吞云雨,笔洒三江起紫烟。
       白发不知老将至,丹心只为青出蓝。
       经历风霜身尚健,扬鞭策马昆仑山。
       从这首诗里我们领略了先生为艺术历经苍桑,痴心不改,老而弥坚的崇高情怀。同时,也看到了一个艺术家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人生态度。我们祝愿先生青春永驻。祝愿先生艺术之帆扬的更高、更远。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

成功书画家网
莫建成
莫建成

莫建成先生将工笔花鸟画的既定程式与西部地区的地理风貌和人文品格熔铸汇通,

 11件作品 3374热度

张谷旻
张谷旻

诗画俱佳的唐代大诗人王维说:“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这也正如张谷旻先

 8件作品 5621热度

马西园
马西园

李苦禅先生曾跋其书云“西园先生书法近古,近代实不多见,可永宝之。绘画初学

 5件作品 5666热度

邓子芳
邓子芳

明代海南才子丘浚《题五指山》诗曰:“五峰如指翠相连,撑起炎荒半壁天。夜盥

 6件作品 5909热度

张改琴
张改琴

石涛《画语录》中说:“太古无法,太朴不散,太朴一散,而法立矣。”于一个人

 7件作品 6262热度

冯大中
冯大中

近代画虎大家首推张善孖,他以观察真虎切入,改变了古人凭概念画虎的套路模板

 8件作品 8438热度

于志学
于志学

菜根谭有云:“鸟语虫声,总是传心之诀;花英草色,无非见道之文。”于志学先

 4件作品 7238热度

张江舟
张江舟

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说:“中国的画……是一个线条的组织。”,线条不仅透露出形

 5件作品 13342热度

最新文章

笔蕴天机 富丽含趣——《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黑龙江画家王俊平先生作品赏析

笔蕴天机 富丽含趣——《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黑龙江画家王俊平

王俊平先生是以漫画闻名的画家,也偶作中国水墨写意画,往往笔写墨染富于天

2025-08-27

重彩为笔 山河为卷——陕西国画院名誉院长苗重安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浅赏

重彩为笔 山河为卷——陕西国画院名誉院长苗重安作品(《西部成

苗重安的作品中蕴含着将中国传统山水转化为具有现代视觉张力的“图腾”,其作

2025-08-26

意出工写 清婉娟秀——《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当代女画家张怀月作品简析

意出工写 清婉娟秀——《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当代女画家张怀月

或工质或写意的,或古典或现代的,无论什么体裁、何种主题,张怀月女士

2025-08-26

对如何让老师自觉落实二轮复习方案的思考

对如何让老师自觉落实二轮复习方案的思考

对如何让老师自觉落实二轮复习方案的思考

2025-08-25

备课“ 四思 ”

备课“ 四思 ”

备课“ 四思 ”

2025-08-25

以学为先

以学为先

以学为先

2025-08-25

深情致敬自然美——大力先生花鸟画(《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欣赏

深情致敬自然美——大力先生花鸟画(《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欣

“一生画兰,半世画竹”画竹必是成竹在胸之人才可为之的事业,而成竹在

2025-08-25

高效课堂在“ 争吵 ”中成长

高效课堂在“ 争吵 ”中成长

高效课堂在“ 争吵 ”中成长

2025-08-25

观念的突破

观念的突破

观念的突破

2025-08-25

形神兼具 清丽活泼——《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青年人物画家于博女士作品赏析

形神兼具 清丽活泼——《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青年人物画家于博

于博女士的这幅《夏日小憩》,将中国绘画的笔墨语言和人物造型的写实表现

2025-08-25

山河万象 抒怀寄情——陕西画家吴成斌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山河万象 抒怀寄情——陕西画家吴成斌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

或丝路戈壁、大漠茫茫,或云横秦岭、太白险峻,或峡江浩荡、烟岚云翳,或黄河

2025-08-22

课改的“ 十个三 ”

课改的“ 十个三 ”

课改的“ 十个三 ”

2025-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