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歌伟大的时代和英雄的人民——罗云巨幅国画《从悲壮走

2012-03-15

文章来源:
479次浏览

罗云 从悲壮走向豪迈 6500×2400cm (巨幅国画 首展中国军事博物馆)

 

       这是一幅十分重要的作品,民族精神的充分表达与严谨的艺术构图在思想的触点上完美融合。
  这是一幅才情肆意的作品,画家近乎疯狂的创作源泉喷发在这幅巨大而厚重的历史画卷上。
  这是一幅与这个时代同样伟大的作品,时代的主旋律和思想的主题性,让画面充溢着饱满的喜悦与幸福。
  “5·12”汶川特大地震3周年之际,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四川省文化厅和四川省文联在北京中国军事博物馆隆重举办了“四川更加美丽——四川美术书法优秀作品展”,展览共展出反映四川灾后重建取得伟大胜利的美术书法作品200余幅。其中,著名国画家罗云的巨幅作品《从悲壮走向豪迈》尤其引人关注。这幅作品用的是特殊订做的整幅纸张,长6.5米,高2.4米,作品生动地刻画了68位栩栩如生、神形各异的灾区群众微笑着走向幸福新生活的人物群像,浑然天成,大气磅礴,极富感染力。
  凝神画卷,《从悲壮走向豪迈》这幅巨大的画面上68位真人般大小的鲜活人物撼动了我的心灵,这是怎样的气势和力量在浸染我们的灵魂。这幅主题性绘画巨作,没有描绘四川的山河多么美丽,没有描绘四川物华天宝的丰富资源,画家把全部的思想和笔墨倾注在这些从灾区走出来的人物上面。这是一幅纪念碑式的史诗长卷,他是我们华夏民族生生不息的脊梁,他是中华大地在大灾后坚强重生的展现,他是华夏儿女在大爱后真挚感恩的表达,他是我们不屈不饶的精神在重大历史事件的集中体现,他是我们继续前行的力量和源泉。
  凡是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艺术家,没有不进行主题性绘画创作的;通过创作,可以检验画家的造型能力和笔墨技艺掌握的水准,这是每个真正的艺术家在艺术道路上的必经之路。罗云的《从悲壮走向豪迈》很好地体现了一个有责任感的艺术家对于社会的关注,对于生养他的土地的情怀,对于人民群众的真挚感情。罗云出生于巴蜀大地,是巴蜀大地滋养了他,是巴蜀文化熏陶了他,后来,他学成于北京,在全国美术界有相当的知名度,但是,他没有忘记家乡,尤其是“5·12”特大地震之后,他多次回家乡创作采风,他说要回报家乡父老,要给家乡留下自己艺术生涯的精品力作,要把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写入这幅长卷,把自己身上流淌的家乡血脉融入这幅长卷,感恩家乡,报答家乡。在创作这幅画作的半年时间里,他累垮了身体,几次差点放下画笔,但是,热爱家乡的情怀和对家乡的使命感与社会责任感时时在他的心头涌起,他要画好这幅作品,留给家乡,留给人民,留给这片土地。
  从传统的角度看中国画,山水画以画意境之美为上,花鸟画以情趣之美为上,而中国人物画则以形神兼备为上。中国的传统人物画,多以线造型,这就需要画家具有对人物的形和神的把握,有高超的艺术功力,勾画出画家表现对象的风貌、气质、格调及身份等特征。这体现出我国传统绘画理论中的“以形写神”和“气韵生动”的美学法则。从整体上看,罗云的这幅作品造型独特,构图的霸悍和不可一世的笔力打破了一贯崇尚温柔含蓄的经典模式,这是画家对传统与当代的最好诠释。画面上68位灾区群众向一个方向聚集,或站立或蹲着,目光都落在同一方向的视觉点上,人物外形高低错落,姿态丰富,神情轻松,阳光照在他们幸福的脸上。画面中人物的形神笔力得当,在形态各异的外延下表达内心无比的喜悦。
  在“5·12”那场罕见的灾难之后,是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是全国人民和港澳台同胞,特别是对口援建的18个省市特别的关爱,让四川灾区人民从灾难和痛苦的阴霾中走出来,经过3年艰苦卓绝的不懈努力,新家园的新旧对比跨越了30年,灾区人民取得了抗震救灾、灾后重建和加快发展的伟大胜利。在这一重大的历史题材面前,艺术家如何选取角度和表现手法来展现这个人类历史上的伟大胜利,展现这个重大历史事件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取得的巨大成就,展现这个巨大灾难之后人们在家园重建和精神重建取得双重胜利的幸福和喜悦。结合这次画展的主题“四川更加美丽”,我认为,只有通过人物的传达,才是最好展现这个主题的切入点。不可否认,人民群众才是取得这场伟大胜利的原动力,人民群众才是书写这场伟大胜利的主角,人民群众才是创造这个伟大奇迹的重要力量。由此看出,用灾区人民群众的幸福微笑和喜悦传递出的是震撼心灵的艺术张力,是以人为本理念的艺术升华,是艺术展现历史巨变的最佳诠释。画家罗云擅于在这个重大历史事件的最深处挖掘艺术的闪光点,发现真正的艺术价值和表现方法。所以,他用大笔刻画出68位灾区群众的阳光、幸福和喜悦,书写了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取得伟大胜利的满意答卷。
  

 

       从画人物画的要领来看,画家罗云描绘和刻画灾区群众人物时,把握对眼神、动作的刻画。常人讲:“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也就是说从眼神中,可窥见人物的内心世界。“以形写神”、“神形兼备”是中国人物画创作的首要审美标准。画卷中的68位人物是画家采风创作所熟知的形象,真实地反映了灾区群众的生活片段。人物的身份、仪态把握得很有分寸。对于人物的描绘,画家注重“以形写神”,十分注意刻画人物的内心活动与表情动态的一致性及完整性。
  68位人物的聚集描绘和传神刻画,记录了这个历史性的重要情节,画家依靠神情举止、容貌服饰,生动地刻画了不同民族和人物的身份与精神气质,人物圆润,不失厚重,精心刻画了藏、羌、汉族等人物群像。画家对衣纹、服饰的主观意识,渐渐转化为认真研究客观规律,把衣纹、服饰的表现推向了写实场景,以对象的自然状态、神态、衣纹及服饰的个性化来加强对人物精神的刻画。他们中间,有微笑,有思考;有憨态,有精明;有老人,有小孩;有男人,有女性;有抱小孩的,有杵着拐杖的,有手持转经筒的,还有“中国,加油!5·12”字样,很好地表明了历史事件的空间元素和时间元素。画面气氛亲切融洽,却又有一丝严肃庄重,是一幅成功地表达四川灾区群众从悲壮走向豪迈的历史画卷。
  画家罗云几次到灾区采风写生,感受到了这场灾难后的巨变,感受到了人类大爱无疆的博大情怀,感受到了经历生死考验后的坚强重生,他刻画的这些人物传神、生动,他对线的审美把握、造型能力及服饰的审美观念把握,传递出中国人物画的线是画家情感的组合体,线的抑扬顿挫不同的组合,产生了不同的情感表达。人物画的表现,是通过线的长、短、强、弱、方、圆的组合,自然地流露出画家当时的心态和情感。这些人物之所以让人震撼,让人记忆深刻,让人过目不忘,印证了画家不凡的审美表现力。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强调,艺术家要反映伟大时代的历史巨变,描绘人民群众的精神图谱,为时代写史、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言。画家罗云的作品《从悲壮走向豪迈》正是反映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取得伟大胜利的艺术写照,正是我们这个伟大时代历史巨变的艺术再现,是给时代和人民绘制的精神图谱,是留给这个伟大时代的不朽力作。
  这幅画作的落款有两款,一款是题记:“5·12”汶川特大地震后,世界聚焦中国,关注汶川,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18个对口援建省市的无私援建下,四川人民在灾难中坚强奋起,战胜困难,重新建设美好新家园。3年过去了,四川人民崛起危难,从悲壮走向豪迈,微笑着开始新的生活。”另一款是补记:“四川这几年,风风雨雨,坎坎坷坷,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也经历了令人惊叹的坚强和奋起,创造了抗震救灾、灾后重建和加快发展的奇迹,书写了从悲壮走向豪迈的精彩篇章。”受省委书记刘奇葆话语的感染,受四川几千万灾区群众坚强奋起精神的鼓舞,遂作斯画,遂名斯名。
  
 
作者李杰简介:李杰,美术评论家,资深传媒人。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

成功书画家网
莫建成
莫建成

莫建成先生将工笔花鸟画的既定程式与西部地区的地理风貌和人文品格熔铸汇通,

 11件作品 3358热度

张谷旻
张谷旻

诗画俱佳的唐代大诗人王维说:“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这也正如张谷旻先

 8件作品 5613热度

马西园
马西园

李苦禅先生曾跋其书云“西园先生书法近古,近代实不多见,可永宝之。绘画初学

 5件作品 5655热度

邓子芳
邓子芳

明代海南才子丘浚《题五指山》诗曰:“五峰如指翠相连,撑起炎荒半壁天。夜盥

 6件作品 5904热度

张改琴
张改琴

石涛《画语录》中说:“太古无法,太朴不散,太朴一散,而法立矣。”于一个人

 7件作品 6253热度

冯大中
冯大中

近代画虎大家首推张善孖,他以观察真虎切入,改变了古人凭概念画虎的套路模板

 8件作品 8429热度

于志学
于志学

菜根谭有云:“鸟语虫声,总是传心之诀;花英草色,无非见道之文。”于志学先

 4件作品 7237热度

张江舟
张江舟

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说:“中国的画……是一个线条的组织。”,线条不仅透露出形

 5件作品 13329热度

最新文章

笔蕴天机 富丽含趣——《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黑龙江画家王俊平先生作品赏析

笔蕴天机 富丽含趣——《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黑龙江画家王俊平

王俊平先生是以漫画闻名的画家,也偶作中国水墨写意画,往往笔写墨染富于天

2025-08-27

重彩为笔 山河为卷——陕西国画院名誉院长苗重安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浅赏

重彩为笔 山河为卷——陕西国画院名誉院长苗重安作品(《西部成

苗重安的作品中蕴含着将中国传统山水转化为具有现代视觉张力的“图腾”,其作

2025-08-26

意出工写 清婉娟秀——《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当代女画家张怀月作品简析

意出工写 清婉娟秀——《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当代女画家张怀月

或工质或写意的,或古典或现代的,无论什么体裁、何种主题,张怀月女士

2025-08-26

对如何让老师自觉落实二轮复习方案的思考

对如何让老师自觉落实二轮复习方案的思考

对如何让老师自觉落实二轮复习方案的思考

2025-08-25

备课“ 四思 ”

备课“ 四思 ”

备课“ 四思 ”

2025-08-25

以学为先

以学为先

以学为先

2025-08-25

深情致敬自然美——大力先生花鸟画(《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欣赏

深情致敬自然美——大力先生花鸟画(《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欣

“一生画兰,半世画竹”画竹必是成竹在胸之人才可为之的事业,而成竹在

2025-08-25

高效课堂在“ 争吵 ”中成长

高效课堂在“ 争吵 ”中成长

高效课堂在“ 争吵 ”中成长

2025-08-25

观念的突破

观念的突破

观念的突破

2025-08-25

形神兼具 清丽活泼——《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青年人物画家于博女士作品赏析

形神兼具 清丽活泼——《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青年人物画家于博

于博女士的这幅《夏日小憩》,将中国绘画的笔墨语言和人物造型的写实表现

2025-08-25

山河万象 抒怀寄情——陕西画家吴成斌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山河万象 抒怀寄情——陕西画家吴成斌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

或丝路戈壁、大漠茫茫,或云横秦岭、太白险峻,或峡江浩荡、烟岚云翳,或黄河

2025-08-22

课改的“ 十个三 ”

课改的“ 十个三 ”

课改的“ 十个三 ”

2025-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