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生本色

2012-03-30

文章来源:
513次浏览
 

 
王德亮作品欣赏
 
       张树伟/文
 
      德亮兄要出一个画集,嘱我写几句话。对于绘画,我是外行,虽然因为工作关系,常常这里那里地看画展,看书坛和画坛热热闹闹地忙碌,但忙碌是他们的,我只是旁观者。私下里也和朋友说些不着边际的话,但都限于茶余饭后,当真不得。
 
      这次要写下来,对我而言是惶恐的。但因为是面对兄长的画,我倒有些话要说,或者更准确地说,是把我和“画”的交流说出来。或许是因为性格原因,我面对他的画时,总有些说点什么的想法,或许是他的画营造了一个我理想中的世界。
 
      看过他的画的人都会有很深刻的印象,这种印象不是来自绘画本身的某种视觉冲击,而是来自我们内心对某种平静生活的向往,它是我们内心的愿望遇到了与之呼应的东西。
 

 
王德亮作品欣赏
 
      他所关注的东西看上去似乎很少。我这样说或许是我个人的印象。王德亮擅长山水、人物,尤其长于花鸟。其作品,工笔写意相融合,甚是雅致。但在我的印象中,他很多时候其实关注的不过是一个书房,或者是一个书桌。在他的画面之外,我们可以感受到一双注视的眼睛,安静地看着面前美好的东西,富足而自得。你可以感受到一个人,端坐在阳光明媚的午后,面前是翻开的书卷、插着花的青花瓶子,窗外是奇石、竹子,有风吹过。抛开他的技法不说,他所营造的那些空间,能够让你想到空间之外的东西,这就足够了。在浮躁的时代,大家都忙着把自己的观念、想法填满画面,生怕你小视了画家的高度。王德亮不是这样,他是一个端坐在茶桌前的朋友,和你共享一个沉默的午后。
 
      从这些画面上,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对一个安静书桌的向往,而这同样是我们的向往。虽然,在现实生活中,摆出一个这样的书桌并不困难,困难的是我们没有这样的心境了。
 

 
王德亮作品欣赏
 
      我的印象或许是对的,在他创作的作品中,对“书桌一角”的关注让他赢得了很多赞誉,其作品《儒生本色》等更是入选全国性的大展,以其饱满的构图和文人气质赢得很多人的喜爱。在这些作品中,你感到的像是一个梦境,一个有勇气从消费时代逃脱出来的、自称为“儒生”的飘浮的梦。在这个梦里,有线装的书、有青花的瓶子、有清白的莲藕以及屏风上的山水和书法。这一切会让人忘记是在看画,画面上浮动的情绪会触动你的心:它让你怅然若失。
 
      在他的世界里,中国传统文化,更确切地说是儒家文化获得了一种更直观的形象。它们以极其细腻、温暖的姿态变成他的描绘对象,变成青花茶杯、紫砂壶、荷叶、蓝色的线装书、宣纸信笺、印章等,这些离我们生活日渐远去的元素突然汇集在一起,突兀地跃入你的视野,让你不得不感叹,不得不追寻。对他而言,他就是要触动你的心,他在平面的宣纸上为我们“雕刻”起立体的文化形象。
 

 
王德亮作品欣赏
 
         毫无疑问,这是一种让人沉重的体验。
 
        它让我们感叹我们曾经拥有的“财富”、品格、气质,让我们感叹今天的肤浅。在文化根系于个体身上日益枯萎的今天,相当多的人从民族历史的创新和传承的长链中脱离出来,变成了文化“浮萍”。
 
        他深刻感受到了这种无助和焦灼,他甚至不惜在画面上用大量的文化元素来表现自己这种焦灼。这让画面看起来显得有些满,有些让人应接不暇,因而缺乏一点空灵、闲适。他当然有空灵和闲适之作,但空灵和闲适并不是他的追求。他也不肯把自己的画当作一种装饰,装点盛世的浮华。他只是以一个儒生的本色承担自己对文化传承的责任。正如熟知王德亮的朋友所评价的那样:“观其作品,有时候难免会让人感到些许伤感、怀旧、儒腐,其实不然,这正是他关注的一种情感的真实所在,这正是现代文明在不断进步中所缺乏的一种文化内涵的反观与回视。”
 

 
王德亮作品欣赏
 
          当然,并不是每个人都能从他的画中感受到一些情绪,比如焦灼或平静,比如伤感或喜悦。在众多的画面形象之外有一扇门,它阻隔那些仅仅把这些作品看作装饰的人进入,或者说进入王德亮的画境需要有特别的敏感,这种敏感来自我们内心对“往事”的态度。在一个民族的文化“往事”逐渐被遗忘的时代,王德亮固执地把它们呈现在画面上,让它们去寻找可以交流的人群。
 
          在王德亮的作品中,给我印象深刻的还有他的题款,其书法颇有趣味,那或长或短的文字,是他精心创作或寻找到的,读来,又入一境。对他的画而言,这些飘逸的行楷字如同高士身后的幽兰,和他的画形成一种很贴切的呼应。
 
          德亮兄安于绘画,不善言辞,不事张扬,古道热肠,是标准的山东汉子,是正襟危坐的儒生。
 
          德亮兄画集出版,无以为贺,唯说几句话,笔墨之道,本乎性情,兄长自能画出更多好画。
 
        (作者现供职于中国教育报,青年书画评论家)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

成功书画家网
莫建成
莫建成

莫建成先生将工笔花鸟画的既定程式与西部地区的地理风貌和人文品格熔铸汇通,

 11件作品 3024热度

张谷旻
张谷旻

诗画俱佳的唐代大诗人王维说:“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这也正如张谷旻先

 8件作品 5405热度

马西园
马西园

李苦禅先生曾跋其书云“西园先生书法近古,近代实不多见,可永宝之。绘画初学

 5件作品 5441热度

邓子芳
邓子芳

明代海南才子丘浚《题五指山》诗曰:“五峰如指翠相连,撑起炎荒半壁天。夜盥

 6件作品 5703热度

张改琴
张改琴

石涛《画语录》中说:“太古无法,太朴不散,太朴一散,而法立矣。”于一个人

 7件作品 6054热度

冯大中
冯大中

近代画虎大家首推张善孖,他以观察真虎切入,改变了古人凭概念画虎的套路模板

 8件作品 8212热度

于志学
于志学

菜根谭有云:“鸟语虫声,总是传心之诀;花英草色,无非见道之文。”于志学先

 4件作品 7056热度

张江舟
张江舟

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说:“中国的画……是一个线条的组织。”,线条不仅透露出形

 5件作品 13024热度

最新文章

笔蕴天机 富丽含趣——《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黑龙江画家王俊平先生作品赏析

笔蕴天机 富丽含趣——《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黑龙江画家王俊平

王俊平先生是以漫画闻名的画家,也偶作中国水墨写意画,往往笔写墨染富于天

2025-08-27

重彩为笔 山河为卷——陕西国画院名誉院长苗重安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浅赏

重彩为笔 山河为卷——陕西国画院名誉院长苗重安作品(《西部成

苗重安的作品中蕴含着将中国传统山水转化为具有现代视觉张力的“图腾”,其作

2025-08-26

意出工写 清婉娟秀——《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当代女画家张怀月作品简析

意出工写 清婉娟秀——《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当代女画家张怀月

或工质或写意的,或古典或现代的,无论什么体裁、何种主题,张怀月女士

2025-08-26

对如何让老师自觉落实二轮复习方案的思考

对如何让老师自觉落实二轮复习方案的思考

对如何让老师自觉落实二轮复习方案的思考

2025-08-25

备课“ 四思 ”

备课“ 四思 ”

备课“ 四思 ”

2025-08-25

以学为先

以学为先

以学为先

2025-08-25

深情致敬自然美——大力先生花鸟画(《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欣赏

深情致敬自然美——大力先生花鸟画(《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欣

“一生画兰,半世画竹”画竹必是成竹在胸之人才可为之的事业,而成竹在

2025-08-25

高效课堂在“ 争吵 ”中成长

高效课堂在“ 争吵 ”中成长

高效课堂在“ 争吵 ”中成长

2025-08-25

观念的突破

观念的突破

观念的突破

2025-08-25

形神兼具 清丽活泼——《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青年人物画家于博女士作品赏析

形神兼具 清丽活泼——《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青年人物画家于博

于博女士的这幅《夏日小憩》,将中国绘画的笔墨语言和人物造型的写实表现

2025-08-25

山河万象 抒怀寄情——陕西画家吴成斌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山河万象 抒怀寄情——陕西画家吴成斌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

或丝路戈壁、大漠茫茫,或云横秦岭、太白险峻,或峡江浩荡、烟岚云翳,或黄河

2025-08-22

课改的“ 十个三 ”

课改的“ 十个三 ”

课改的“ 十个三 ”

2025-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