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当今书法创作的心理障碍

2012-04-16

文章来源:
487次浏览
       我国书坛在经过十年的巨冷之后旋即又经历了二十年的巨热。诚如开启后的水闸,急流骤然涌出,一泻千里,于是乎泥砂俱下,鱼龙混杂。正所谓万千众生墨海竞渡,浆橹齐奏,乘潮涨而扬帆,随潮落而搁浅,“一时多少豪杰”?!如今,热潮渐退,由于惯性使然,给我们带来的只能是暴风骤雨过后的沉寂,却也利于大家回看和反思。
不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也不论书坛上故去的先师、健在的前辈、还是后起的新人,在书法艺术的研习和创作中都或多或少地存在这样那样的影响自身发展的心理障碍。
这里笔者就当今书法创作中易产生的心理障碍问题,冒昧地做一剖析,示以大家批评。
       一、影响书法创作的心理障碍,其表现形式和产生原因。
      

郭际 136×68 价格:10000元

 

       1.急于求成症。群众性的“书法热潮”使在精神空虚中焦渴了十年之久的人们,突然沐浴了一场甘霖。国门洞开,物质生活的丰饶,精神上的需求欲也越来越高,“收藏热”“学书热”“书法大赛热”随之风起。这之中,许多人被自觉不自觉地卷入其中;赶时髦附庸风雅者有之;打发时光聊补生活情趣者有之;寻找自我价值,试企成名者有之……始于兴发而不可收矣。由于开放气候的加力作用和“书法热”的不断升温,给学书者的心态造成了各式各样的变化,竞争意识、自我表现意识、功利意识也就自然而然地波及到了书坛这片“热土”“圣地”。一些人不究书法艺术的精髓妙理,急于求成,急功近利,唯以参加一两次书展或入一级书协为殊荣,攫取一册证书为功名。因而寻觅学书之捷径,疲于弄巧,转而将循序渐进讥之为“劳神”。
       2.见异思迁症。当今书坛已成为社会缩影的一个舞台,书家辈出,名星闪烁,五彩纷呈,令人炫目。这对那些缺少辩识能力的学书者来说,却是悲剧产生的诱因。一个个“伯乐”呼唤出一匹匹“千里马”,贤师能士层出不穷,一个个书坛明星被冠之为“开宗立派”的“一代大师”、“泰斗”、“巨匠”之誉称,真可谓迷惑视听。于是乎使一些缺少主见的学书者盲目崇拜,竟以成功者的轨迹为速成捷径,狂热的拥挤进其狭窄的通道和四壁生辉的庙堂,争相沐浴其辉,以求得一丝微弱的照射以欣然。如此朝秦暮楚,唯异是趋,淡化和放松了对传统基本功的吸收和积累,扭曲自我意识和个性发展,甚至于轻易地放弃原本确立的学习坐标,影响了正常的递进秩序。
       3.维护故我症。“维护故我症”是见异思迁的反衬,主要存在于一些名噪一时的书家或小有所成的新秀身上。患此症者斤斤计较已得到的荣誉和成功,谨小慎微地维护故我,自禁在观众“厚爱”的藩篱之中难以解脱。以致抱残守缺,惨淡经营,不寻新意,恐惧变法。不敢“妄求”更高层次的超越,数年间总是“老面孔”“一贯制”。
以上仅列举了常见的三种心理障碍症状。其实在我们的书法艺术创作中远远不止这些。如果对学习书法采取急功近利、抱残守缺的态度,便将有悖于书艺精进。
      

 

       二、心理障碍对书法创作的危害作用。
急功近利和“急于求成症”是对基本功训练的放松和回避。这就是说,不注重对优秀传统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吸取,沾染上浮华而不踏实,甚至“商人气”之陋习,其玩世的心理,必然生发出行为上的不恭。有例为证:好醉心玩弄技巧、好巧施心计、好揣摸评委和观众心理,依附时尚,随书风走向而尽其能事。或以猎奇、时髦追逐新派,或以模仿、剽窃而沉浮,以降低人格为代价,不知其耻也。
       患有“见异思迁症”者,主要是因为感知的盲目性和缺少应有的辩识主见而致。翻开碑帖范本,这个也好,那个也不错,今天学张三,明天学李四,朝秦暮楚,囫囵吞枣 ,不以自身条件、个性和所具基础为依据。对名家好依附,不加分析地盲目崇拜,乞求指点迷津而惟命是从。由于眼高手低,稍受挫折就气馁,碰到困难就绕弯退避,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终无所成。
       有“维护故我症”的患者,常沉溺于琐碎的愁苦忧烦之中无病呻吟,苦抱虚名,因此枯竭了创作的冲动和灵感。这种人惧怕新的检验、竞争,对待不得参与的展览和难却的场面应酬勉为其难,一味地取悦观众。因循守旧,维护故我者也常以固步自封为粉饰,逐名追利。久而久之,终将被时代象“沉舟”和“病树”一样淘汰、遗弃。
我们知道,书法作品是通过作者的情感内涵与操作能力的和谐统一,而展示给观赏者直观的感受,继而产生出心理、情绪和精神上的共鸣。假如在心理障碍下作书,充其量作品只能表现出作者自身的萎糜、抑郁、虚伪、羞涩和屈苦。这怎么能展现书法艺术应具有的健康的感染力呢?其艺术作品既然没有自身的艺术性,又怎么去谈它的艺术价值呢?!
       三、心理障碍的诊治与调理。
我们不论选择什么方向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都离不开科学的态度、坚强的意志和昂奋的热情。“立志是成才的心理条件,但是立志并不等于成才。只立志,不在困难中磨练成才,就只能是志大才疏”(摘自王极盛先生著《青年心理学》)。据此,我们可以这样讲,在书法创作的过程中,心理障碍会直接影响我们正常的思维感受,“如临渊履冰的精神状态,哪能来进行艺术创造?此实书画家之大忌”(摘自《陈子壮先生论画语要》)。笔者认为,心理障碍并不是无药可医,只是不要讳疾忌医。余虽不才,斗胆开列几单药方以为心理障碍症理疗、敷诊。
       1.补充营养,增强对书法学习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祖国历史五千年的文明,给我们建筑起书法艺术这一民族传统文化辉煌灿烂的艺术宝库,多少人在这母体上吸吮乳汁,她以旺盛不衰的再造能力和无私奉献精神哺育、扶携了一代代优秀的书法家。我们看到,正因为无数代人在这恢宏的精典中辛勤耕耘,才续添了一页页新的篇章。“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如今,我们正处在历史发展的重要时期,是在改革开放的社会环境和特殊的文化现象里。每个立志在书法艺术事业上有所作为的人,应把握时机,寻找和确定自己的位置,抖擞起民族的精神,为繁荣这古老的文化艺术而竭尽全力。
       诚然,每个学习书法的人不一定都能成为优秀的书法家,但我们只要具有健康的心理品质,正确地把握、驾驭自己,尽已所能勤奋扎实地研习,并不断扩展知识面,就一定能够战胜痼疾,告别昨天,拥抱清晰晴朗的明日。
      

 

       2.培养健康的个性心理素质。
       在“知识爆炸”的现今社会里,自我设计,自我实现对于快出成果、早出人才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心理学对人才问题的研究表明,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人才的成功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不良的个性心理品质,例如盲目性、刻板性、严重的焦虑感、不安全感等,则影响创造性活动,阻碍人才的成长”(见《青年心理学》第67页)。当今书坛涌现出不少青年后生,由于他们特有的“可塑性”和快捷感知,决定了他们“咄咄逼人”的发展势头。他们中不乏对传统书法有自觉的熏染感,在奠定向上攀登的石级面前他们舍得一身剐,不惧权威、不畏压力,凭精神内驱力,以不懈的自信、狂热的燥动去抗争世俗的迂腐观念和桎梏。他们利用参展和获奖去展示自我生命的激情,以极其敏锐的感觉探寻新的书法样式并很快确立自己在书坛中的一时位置。
当然与个性追求并存产生的副效应也同时显露了出来,那种冲动行为引起的“反弹现象”和“后挫力”,以及激烈的个性抗争也反映出一些青年书法作者先天的营养不良症和根基脆弱性。这种正常产生的副效应,只要得到适当的调理和积极的补养,就能够转化为新的生命力。
       3.加强审美感受训练,完善自我的判断能力。
我们的审美感受主要来自于生活和艺术创作,是在实践中自然生发的合乎心态规律的一种和谐。好的书法作品,线条的质感,字距笔划间的节奏,墨色的韵律变化,结体章法的合理分布、内容和形式的协调统一等等,都能给人带来情感的牵动。一个书法作者水平的高低与鉴赏能力、知识素养有很大的关系,我们一方面要热爱生活,一方面要沉下去在书法艺术本身中去发掘,从其他的姊妹艺术中去汲取养料,以“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来加强和完善自我的审美感受。
生活实践和艺术创作是灵感生成的源泉。我们在书法的创作过程中,常常会突然产生某些新形象、新观念、新思维,人们把这种自然而发的感悟称为“灵感”,这种瞬间产生的感受是通过长期的生活、学习、实践而生发出来的,所谓“厚积而薄发”就是这个意思。
      维护书法创作过程中的心理健康,完善自我的判断能力,是要经常地总结和反省。既能正确地评价自己,也要虚心地接受批评、客观地评论对书法艺术的进步能产生积极的作用。对待别人的批评建议,首先应报以尊重的态度,但尊重并不等于盲从。同样对待他人的成功经验也要尊重,要防止那种生吞活剥,不加选择地盲目猎取。更新故我,完善补充是科学的学习方法之一。
       4.磨练意志,稳定学习的积极情绪。
法国科学家贝尔纳曾指出:“构成我们学习最大障碍的是已知的东西,而不是未知的东西”。知识是不能满足的,固步自封只能湮灭艺术创作中的思维感觉,没有艺术创造的积极情绪,就等于没有艺术创作的生命。在学习和创作中,积极情绪的稳定保持是很重要的。成功能给人以鼓舞,受挫失败则易使人心灰意冷。只要我们正确地把握自己,冷静地梳理成败的原因,亟早地恢复积极的情绪,那么新的成功就一定不会太远了。
       不知学问深奥,学海临池者无惧无畏也;一脚门里一脚门外,欲进不能者心躁也;小有所成,不求深者暂得其乐也;企翼修远兮,执着求索者,路漫漫乎!学习书法犹如登山探海,常常会遇到许多预料不到的困难,时感着急,时感枯燥,时感迷茫。前进的旅程中,总会有泥泞坎坷和“平原地带”,只要具备不屈不挠、锲而不舍的精神,实践将证明,胜利一定属于那些永远力争上游的人们!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

成功书画家网
莫建成
莫建成

莫建成先生将工笔花鸟画的既定程式与西部地区的地理风貌和人文品格熔铸汇通,

 11件作品 2961热度

张谷旻
张谷旻

诗画俱佳的唐代大诗人王维说:“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这也正如张谷旻先

 8件作品 5355热度

马西园
马西园

李苦禅先生曾跋其书云“西园先生书法近古,近代实不多见,可永宝之。绘画初学

 5件作品 5397热度

邓子芳
邓子芳

明代海南才子丘浚《题五指山》诗曰:“五峰如指翠相连,撑起炎荒半壁天。夜盥

 6件作品 5662热度

张改琴
张改琴

石涛《画语录》中说:“太古无法,太朴不散,太朴一散,而法立矣。”于一个人

 7件作品 6013热度

冯大中
冯大中

近代画虎大家首推张善孖,他以观察真虎切入,改变了古人凭概念画虎的套路模板

 8件作品 8163热度

于志学
于志学

菜根谭有云:“鸟语虫声,总是传心之诀;花英草色,无非见道之文。”于志学先

 4件作品 7030热度

张江舟
张江舟

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说:“中国的画……是一个线条的组织。”,线条不仅透露出形

 5件作品 12953热度

最新文章

笔蕴天机 富丽含趣——《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黑龙江画家王俊平先生作品赏析

笔蕴天机 富丽含趣——《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黑龙江画家王俊平

王俊平先生是以漫画闻名的画家,也偶作中国水墨写意画,往往笔写墨染富于天

2025-08-27

重彩为笔 山河为卷——陕西国画院原名誉院长苗重安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浅赏

重彩为笔 山河为卷——陕西国画院原名誉院长苗重安作品(《西部

苗重安的作品中蕴含着将中国传统山水转化为具有现代视觉张力的“图腾”,其作

2025-08-26

意出工写 清婉娟秀——《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当代女画家张怀月作品简析

意出工写 清婉娟秀——《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当代女画家张怀月

或工质或写意的,或古典或现代的,无论什么体裁、何种主题,张怀月女士

2025-08-26

对如何让老师自觉落实二轮复习方案的思考

对如何让老师自觉落实二轮复习方案的思考

对如何让老师自觉落实二轮复习方案的思考

2025-08-25

备课“ 四思 ”

备课“ 四思 ”

备课“ 四思 ”

2025-08-25

以学为先

以学为先

以学为先

2025-08-25

深情致敬自然美——大力先生花鸟画(《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欣赏

深情致敬自然美——大力先生花鸟画(《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欣

“一生画兰,半世画竹”画竹必是成竹在胸之人才可为之的事业,而成竹在

2025-08-25

高效课堂在“ 争吵 ”中成长

高效课堂在“ 争吵 ”中成长

高效课堂在“ 争吵 ”中成长

2025-08-25

观念的突破

观念的突破

观念的突破

2025-08-25

形神兼具 清丽活泼——《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青年人物画家于博女士作品赏析

形神兼具 清丽活泼——《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青年人物画家于博

于博女士的这幅《夏日小憩》,将中国绘画的笔墨语言和人物造型的写实表现

2025-08-25

山河万象 抒怀寄情——陕西画家吴成斌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山河万象 抒怀寄情——陕西画家吴成斌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

或丝路戈壁、大漠茫茫,或云横秦岭、太白险峻,或峡江浩荡、烟岚云翳,或黄河

2025-08-22

课改的“ 十个三 ”

课改的“ 十个三 ”

课改的“ 十个三 ”

2025-08-21